没有止泻药如何快速止泻 按摩法
没有止泻药如何快速止泻 按摩法
定位:位于足拇趾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左右共2穴。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顶住下痢穴,用力按压5-6秒后抬起,过1-2秒后再按压,如此重复15-20次,左右脚交替进行。
功效:下痢穴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经验穴,出现腹泻就应该立即按压此穴,一般情况下,按压后便意会逐渐消失,如果腹泻严重,按压后症状也会减轻。
定位:位于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左右共2穴。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或掌面按在天枢穴,稍用力下按并揉动3-5分钟。
功效:天枢穴属胃经,又为大肠之募穴,故既能治胃部疾病,又能治肠道疾病,加上天枢穴有十分显著的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止泻,又能通便,所以按摩该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腹泻,腹胀,腹痛,痢疾,便秘,胃痛,呕吐等肠胃道疾病。
吃阿胶拉肚子怎么解决
脾胃不好的人群食用阿胶过多容易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因此减少食用量可以防止拉肚子。
对阿胶过敏的人群需要立即停止食用阿胶,以免出现严重的过敏情况。
吃阿胶导致的拉肚子可以食用一些石榴皮煮的水,或者蒸苹果之类具有止泻作用的食物来止泻。
想要快速止泻的话可以食用泻立停、黄连素、蒙脱石散之类的止泻药物,可以快速止泻。
若还有其他的症状或者上述操作没有作用,就需要去正规医院看医生,以免出现严重不适的情况。
没有止泻药如何快速止泻 艾叶泡脚法
艾叶性温,味辛、苦,归脾、肝、肾经,能入肝、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放入水中煎煮之后用于泡脚,可起到很好的温经止痛、祛湿除寒的效果,对于因受冷所致的腹泻治疗非常有效,大概用艾叶泡脚10分钟左右时,其有效成分会随着下肢的血液循环慢慢到达全身,一般在睡前泡脚,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否则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过多而脑供血不足,反而易出现失眠的现象。
大人腹泻怎么快速止泻 食疗止泻
煮熟的苹果有良好止泻作用。因为苹果为碱性食物,内含果胶和鞣酸,具有收敛、止泻之力。
做法:取苹果1只,连皮带核切成小块,置温水中煮3~5分钟,待温后食用,每日2~3次,每次30~50克。
食材:绿茶6g、干姜末3g。
做法:把绿茶、干姜末都用开水冲泡闷10分钟,作茶频饮。
功效:主要针对于大便清稀,臭味不浓,肠鸣腹痛,发寒热的急性肠胃炎腹泻适用。
食材:干姜3g,炒车前子10g
做法:将干姜、车前子一起研成粉末,加一勺红糖,用开水冲服。每次一杯,每日3次。
功效:温中止泻,对于脾胃虚寒,肠鸣腹痛的急性肠胃炎有很好的效果。
禁忌:泄泻停服,不宜久服。
配方:粳米适量。
制法:将粳米炒焦,研为细面。
用法:每饮5克。温水送服。
功效:和中养胃。适用于腹泻。
配方:粳米100克,山楂39克,神曲15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山楂、神曲洗净去渣后捣碎,人砂锅煎煮取药汁;将粳米淘洗干净,人砂锅加清水煮沸后,再倒入药汁煮至米烂,加红糖即可。
用法:趁温热服食,每日1剂,分2次食完。
功效:健脾胃,消食积,散瘀血。可改善消化不良、腹泻等。
配方:甘薯藤60~ 90克,盐适量。
制法:甘薯藤和盐人锅炒焦。
用法:每次10克,开水冲服。
功效:适用于急性腹泻。
配方:地榆10克,蜘蛛香9克,徐长卿6克。
制法:将上药用水煎煮,滤渣,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
功效:止血止泻。适用于腹泻、痢疾。
配方:莲肉、粳米各100克,茯苓50克,白砂糖适量。
制法:将莲肉、粳米、茯苓放入盆中,加白砂糖拌匀;笼屉上铺纱布一块,纱布上放上方框,倒人拌匀的莲肉、粳米、茯苓,盖上纱布,隔水蒸熟即可。
用法:随时服用。
功效: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腹泻。
配方:车前子适量。
制法:车前子研为细末。
用法:米汤调服,每次6克,每日2~ 3次。
功效:利水通淋,渗湿止泄。适用于湿盛中满型腹泻。
配方:鲜藕60克,茯苓10克,青皮10克,麦芽15克。、
做法:水煎取汁,早、晚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功效:适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大便中夹不消化食物残渣(完谷不化),嗳腐吞酸,腹胀者。
小儿腹泻如何按摩止泻
治疗小儿腹泻的按摩方法
1、按摩的方法
第一步:补脾经150次
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将小儿拇指屈曲,沿着拇指的侧面从指尖一直推到指根,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二步:摩腹5分钟
位置:腹部中间,肚脐周围。
手法:摩法——以手掌或食、中、环指指肚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以掌抚摩者称掌摩法,以指抚摩者称指摩法。
2、审病求因
说到小儿腹泻,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没经历过。在中医学中又称为小儿泄泻,是脾胃功能失调而致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而以夏秋季节较多见。古人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下者称为泻,合称泄泻。临床上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或兼有未消化的乳食残渣及黏液为本病特征。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日久,可影响小儿营养、生长和发育。2岁以下小儿发病率高,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小儿表现:腹痛胀满,一痛就要泻,泻后腹痛减轻,泻下大便量多、酸臭,伴有不消化的食物,有的会呕吐酸馊,口臭,口渴,吃东西少,舌苔很厚。
推拿时增加清胃经150次
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止泻的方法揉肚子 按摩腹部止泻
功效解析:腹泻病位在肠,取大肠募穴天枢调理肠腑而止泻;中院健脾化湿以止泻。
操作:用手掌大小鱼际处以打圈的方式按揉患者中脘穴,先按顺时针方向按揉5分钟,再逆时针按揉5分钟。
操作:用指尖按揉腹部的天枢穴、大巨穴,患者感到舒畅后,双手指尖缓慢地加力,每穴各按揉5分钟。
操作: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手臂的力度揉按水分穴1 ~ 3分钟,以潮红发热为佳。
有什么土方法快速止泻 泡脚止泻
有时候腹泻是因为天气骤热骤冷变化或吃了冷饮导致身体受寒出现的腹痛冷泻现象,此时可以用艾叶或生姜等泡脚,促进机体血液循环,起到驱寒保暖、止痛止泻的作用。
材料:艾叶30~50克。
功效:散寒止泻、止咳。适用于腹痛冷泻。
用法:将艾叶放入约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约15分钟,捞去艾叶,将煎出的药液倒入小的脚盆中。趁热将双脚置于盆沿上接受熏蒸。为避免药气一下蒸发掉,可在双脚蒙上一块稍大于脚盆的布。待水温稍低双脚能够忍受时,可直接将双脚置于盆内浸泡。此法每晚1次以临睡前为佳,每次15~20分钟,一般连续3~5次即能止泻。
没有止泻药如何快速止泻 食疗止泻
俗话说“药食同源”,很多食物中也具有一定的药物作用,像是苹果、石榴皮、大蒜、胡萝卜等具有收敛止泻、消毒杀菌的功效,可用于常见的腹泻症状。
(1)原理:苹果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
(2)做法: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
(1)原理: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拉肚子的首选食品。
(2)做法: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
(1)原理:胡萝卜呈碱性,含有果胶,有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细菌及毒素的作用,所以腹泻初期,效果不错。
(2)做法:取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块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煎烂,去渣取汁喝,每日分2—3次。
食材:绿茶6g、干姜末3g。
做法:把绿茶、干姜末都用开水冲泡闷10分钟,作茶频饮。
功效:主要针对于大便清稀,臭味不浓,肠鸣腹痛,发寒热的急性肠胃炎腹泻适用。
配方:石榴皮60克。
制法:将石榴皮洗净,入锅内,加适量水,煎至100毫升即可。
用法:每日服3次,连续服用1周。
功效:收敛止泻。适用于赤白痢疾。
备注:上述食疗方,需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对症使用。
配方:干杨梅30克。
制法:干杨梅炒炭存性,研为细末。用法:每次3~ 6克,米汤送服。
功效:涩肠止泻。适用于痢疾或消化不良、便溏腹泻。
备注:炒炭存性——中药炮制方法之一,是指将药物炒至外部焦黑,里面焦黄为度,使药物表面部分炭化,而里层部分还能尝出原有的气味。
原料:蒜头30克,茯苓20克。
制作:将蒜头掰瓣去外皮,切碎,捣烂如泥糊。茯苓洗净,晒干或烘干,研成极细末入锅,加水,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煨煮成稠饮,饮将成时加蒜头泥糊搅拌均匀即成。
用法:早晚分服。
功效:清肠杀菌,健脾利湿。适用于各种慢性腹泻。
原料:藿香15克,薏苡仁30克。
制作:将藿香晒干或晾干,研成极细末与薏苡仁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煮成稠饮,继续用小火煨煮片刻即成。
用法:早晚分服。
功效:祛暑清热化湿。适用于各种慢性腹泻,尤其适宜夏季饮用。
红豆薏米粥过夜能吃吗 吃了保存不当的红豆薏米粥怎么办
若喝了红豆薏米粥没有什么反应的话,可以多喝一些热水,促进体内红豆薏米和有毒有害物质的代谢。
若出现了拉肚子的情况,可以食用一些具有止泻作用的食物,比如说蒸苹果、石榴皮煮水等。
止泻药是一种快速止泻的方法,一般常用的有黄连素、蒙脱石散、泻立停等常见止泻药。
若是腹泻严重,很有可能是因为致病菌入侵,所以需要及时看医生,以免出现了严重的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