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脂血症的症状

高脂血症的症状

1、高血脂较重时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并出现相应表现。

2、一般高血脂的症状多表现为: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还会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相混淆,有的患者血脂高但无症状,常常是在体检化验血液时发现高脂血症。另外,高脂血症常常伴随着体重超重与肥胖。

3、轻度高血脂没有什么感觉,所以定期检查很重要。

4、长期血脂高,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冠心病和周围动脉疾病等,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间歇性跛行(肢体活动后疼痛)。

高脂血症护理

要避免高脂血症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大防治原则。一是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加强体育 锻炼 ,选择适合于本人的轻中度体育活动,劳逸结合,解除各种思想顾虑,心情舒畅,以静养生。二是运用饮 食疗 法。要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过多摄入,如动物脂肪、动物脑子、内脏、奶油、软体类、贝壳类动物的摄入。饮食结构应合理调配,其比例为蛋白质15%,脂肪20%,碳水化合物(糖类)为65%。还要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并进食适当的水果。可多吃茄子、洋葱、山楂、番茄、豆制品、大豆、玉米、核桃和牛奶等。

1】血脂过多

血脂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更可怕的是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心、脑、肾的损害。

2】血脂增高

血脂增高正是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的“罪魁祸首”。此外,还可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

2、六大危险因素

第一位:吸烟。

香烟中的有害物质逐渐损伤血管的上皮细胞,增加上皮细胞间的缝隙。血液流经这段血管时其中的脂肪就会通过上皮细胞的缝隙在血管壁内沉积。

第二位:高血压。

过高的血压使血管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功能减退,从而让血脂伺机进入血管壁。

第三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含量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够在血管壁内外自由往来,因此可以把已在血管壁中沉积的血脂重新“搬”出来,“逆转血脂在血管壁中沉积的过程”。吸烟、缺乏运动就会使其含量减少。

第四位: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直系亲属中男性发病早于55岁,女性早于65岁,可能本人有基因缺陷,血管内壁功能不好。

第五位:糖尿病。

糖尿病对血管壁上皮细胞的危害与冠心病相当,同样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第六位:年龄。

血管上皮细胞的功能也会随年龄渐长而退化,当男性超过45岁、女性超过55岁,就要注意积极防治。

小孩肾病综合征是什么

小儿肾病综合征表现症状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高度浮肿、高脂血症、大量(高)蛋白尿以及低蛋白血症四大征象。除上述四大症状外,尚有部分病例伴有高血压、血尿或氮质血症,如无上述三者症状为“单纯性肾病”,若三种中有一项则称之为“肾炎型肾病”。

1、低蛋白血症

主要是血浆蛋白下降,其程度与蛋白尿的程度有明显关系。

2、高血压

是肾病综合症症状的表现,非肾病综合症症状的重要临床表现,但有水、钠潴溜、血容量增多,可出现一时性高血压。而Ⅱ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伴有高血压。

3、蛋白尿

初期患童只出现间断性蛋白尿,随着病情的发展会慢慢转为持续性蛋白尿。患童早期属于选择性蛋白尿,后期则变成非选择蛋白尿。

高脂血症是什么症状 轻度高脂血症

轻度高脂血症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定期检查血脂至关重要。

高脂血症的食疗

1、空腹食苦瓜降血脂有特效

新鲜苦瓜3个。将苦瓜洗净,每日早上空腹生吃3个。吃时连同瓜内种子、外面殷红的包衣一起吃,坚持连续吃20日以上。清热化浊,降低血脂。常服可治高脂血症。

2、马齿苋降血脂有良效

新鲜马齿苋200克。将马齿苋洗净,用沸水焯一下(约2分钟),捞出拌成凉菜。每日1剂,分2次当菜食用,连续食用6个月以上。清热解毒,降低血脂。适用于三酰甘油、胆固醇升高的高血脂症。

3、常服首乌酒可降血脂

何首乌250克,优质白酒2500毫升。将何首乌切成小块,放入酒瓶内,倒入白酒浸泡7日,即可服用。每日1至2次,每次饮酒一小盅,连服1至2个月。活血化瘀,降低血脂。适用于高脂血症。

4、常食洋葱降血脂有显效

洋葱1个。将洋葱洗净,切片炒熟,当菜食用。每日1剂,连服6个月以上。降低血脂,软化血管。适用于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症状有哪些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尽管高脂血症可引起黄色瘤,但其发生率并不很高;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又是一种缓慢渐进的过程。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不少人是由于其他原因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才发现有血浆脂蛋白水平升高。

1.发病年龄、性别与种族 尽管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非常少见,但其发病年龄较早,患者在10岁前即可出现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常于2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死。脂蛋白脂酶缺乏症从婴儿或儿童时期开始即可表现为乳糜微粒综合征chylomicronemia syndrome。

家族性载脂蛋白B100缺陷症主要见于高加索种族人群,直到1993年才发现1例具有中国血统的患者。其LDL-胆固醇水平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即开始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浆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水平会继续升高。

并非所有的原发性高脂血症都是从幼年起开始发病。家族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除少数可在儿童期发病外,大多都在成年以后才出现高脂血症。除了显性遗传的载脂蛋白E突变以外,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很少见于20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且男性较女性多见,男性的发病年龄亦早于女性,女性一般于绝经后才发病。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也是在成年后才发病。

2.早发性心血管疾病 常有早发性冠心病的家族史。家族性载脂蛋白B100缺陷症早发性冠心病的发生情况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杂合子类似。60岁以前发生冠心病者约占1/3。发生周围血管病变者常合并有高血压。48%的患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

早发性血管性病变在Ⅲ型高脂蛋白血症较为常见。除了早发性冠心病之外,下肢周围血管病变亦常有发生。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一般很少发生早发性冠心病。

3. 胰腺炎 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患者可因乳糜微粒栓子阻塞胰腺的毛细血管,引起局限性胰腺细胞坏死而导致复发性胰腺炎的发生。有1/3~1/2的患者可发生急性胰腺炎。常于进食高脂饮食或饱餐后发生,腹痛的程度与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此外,腹痛的表现常因人而异,如诊断不仔细易致外科手术失误。

家族性载脂蛋白CⅡ缺乏症患者亦可发生胰腺炎。但其血浆VLDL-胆固醇水平相对较高,而乳糜微粒浓度较低,所以病情相对较轻,一般20岁以前症状不明显。

4.黄色瘤

1 扁平黄色瘤:主要见于眼睑周围,故又称为眼睑黄色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一般表现为上睑内眦处的扁平丘疹,呈橘黄色,米粒至黄豆大小,椭圆形,边界清楚,质地柔软。通常发展缓慢,数目可逐渐增多。少数可累及面、颈、躯干和肢体。主要见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载脂蛋白B100缺陷症和Ⅲ型高脂蛋白血症;亦可见于血脂正常者,可能是由于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过多摄取被氧化或修饰的脂蛋白所致。

2掌皱纹黄色瘤:分布于手掌及手指的皱纹处,呈橘黄色的线条状扁平轻度凸起。此乃Ⅲ型高脂蛋白血症的特征性表现,约有50%的患者可出现掌皱纹黄色瘤。

3 结节性黄色瘤:好发于肘、膝、指节等伸侧以及踝、髋、臀等部位,早期散在分布,为黄豆至鸡蛋大小的圆形结节,呈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边界清楚,质地柔软。一般进展缓慢。后期结节增多,并融合成大小不等的分叶状斑块,由于有纤维化形成,质地逐渐变硬,不易消退。如损伤或合并感染,可形成溃疡。此种黄色瘤主要见于Ⅲ型高脂蛋白血症,亦具有特征性。

4疹性黄色瘤:表现为橘黄或棕黄色的小丘疹,其中心发白,伴有炎性基底,类似于痤疮,好发于腹壁、背部、臀部及其他容易受压的部位,有时口腔黏膜也可受累。主要见于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和家族性载脂蛋白CⅡ缺乏症所致的严重高三酰甘油血症。

5结节疹性黄色瘤:多见于四肢伸侧,如肘部和臀部,呈橘黄色结节状,可在短期内成批出现,有融合趋势,周围有疹状黄色瘤包绕,常伴有炎性基底。主要见于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6 肌腱黄色瘤: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结节状黄色瘤,发生在肌腱部位,常见于跟腱、手或足背伸肌腱、膝部股直肌和肩三角肌腱等处。为圆形或卵圆形,质硬的皮下结节,与皮肤粘连,边界清楚。约有58%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出现肌腱黄色瘤,家族性载脂蛋白B100缺陷症患者有38%可发生肌腱黄色瘤,亦可见于部分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如果不仔细检查,一些小的肌腱黄色瘤很容易被遗漏。X线照片可显示跟腱黄色瘤的情况。

上述各种黄色瘤可见于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同一类型的高脂血症者中也可出现多种形态的黄色瘤。但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少见有黄色瘤。通常,经有效的降脂治疗,多数黄色瘤可逐渐消退。

5.各种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

6.其他表现 角膜弓又称老年环,若在40岁以下者出现,则多伴有高脂血症。早发性角膜弓多见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但特异性不强。约有28%的家族性载脂蛋白B100缺陷症患者可有角膜弓。此外,亦可见于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家族性LCAT缺陷症可出现角膜混浊。

严重的高三酰甘油血症22.6mmol/L或2000mg/dl,使富含三酰甘油的大颗粒脂蛋白沉积于眼底的小动脉而产生高脂血症眼底;三酰甘油沉积于网状内皮细胞还可引起肝脾肿大;乳糜微粒血症尚可导致呼吸困难和神经系统症状。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可出现游走性多关节炎,但具有自限性。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和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患者多有肥胖。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常伴有肥胖、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其他代谢紊乱,这些情况可使患者的血脂水平进一步升高。继发性高脂血症的患者可有各种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

关于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目前国际和国内尚无一个统一的方法。为了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合适的血浆胆固醇水平为5.17mmol/L200mg/dl以下。2001年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委员会成人治疗组adult treatment panel,ATP所制定的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新的标准建议在LDL-C浓度130mg/dl时开始药物治疗,以LDL-C浓度

国内多数学者认为血浆总胆固醇浓度5.17mmol/L200mg/dl可定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浆三酰甘油浓度2.3mmol/L200mg/dl为高三酰甘油血症。各地由于所测人群不同以及所采用的测试方法的差异等因素,所制定的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不一。

1.高脂血症的分类 惯用的高脂血症分型并不是病因学诊断,它常可因饮食、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变化。高脂血症的简易分型已包括了常见的、与冠心病发病关系较大的高脂蛋白血症类型。

1从临床上可简单地分为以下4类:

①高胆固醇血症:血浆TC水平增高。

②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浆TC与TG水平增高。

③高三酰甘油血症:血浆TG水平增高。

④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浆HDL-C水平降低。

2按病因可分为:

①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遗传基因缺陷或基因突变、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其他自然环境因素等所致的脂质代谢异常。

② 继发性高脂血症:是由某种明确的基础疾患所引起。常见的能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的基础疾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病和肾病综合征、阻塞性肝胆疾患、肝糖原储存疾患、胰腺炎、乙醇中毒、特发性高钙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及红斑狼疮、神经性厌食症等。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含女性激素的口服避孕药、甲状腺素、促进合成代谢的类固醇激素以及某些β-受体阻滞药等,也能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当这些基础疾患被治愈或控制之后,或当有关药物被停用之后,继发性高脂血症即可望得到纠正。

2.明确高胆固醇以外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危险状态

1阳性危险因素:

①性别: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在中年时高3~4倍,绝经期后妇女发病增高,但男女之比仍在1倍左右。

②年龄:随年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增加。

③高血压: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长期增高,均使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④吸烟:其危险程度与吸烟量有关,吸烟者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可高1倍。

⑤冠心病家族史:直系亲属中有冠心病史,尤其有早发冠心病指男性在55岁以前,女性在65岁以前发病者,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⑥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男性的危险性增高2倍,女性高3~4倍,不论胰岛素依赖与否,危险性同样增加。

⑦过早绝经:女性绝经过早,且未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者,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⑧肥胖:肥胖的分布与程度很重要,躯干及腹内脏器脂肪过度增加,肯定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其他有关危险因素尚有活动少的生活方式等。血中纤维蛋白原增高,血胰岛素抵抗,血中脂蛋白a增高或高半胱氨酸血症等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重要性正在研究中。

2负性危险因素:若血清HDL-C水平1.6mmol/L60mg/dl时,可减去1个危险因素,因高水平的HDL-C可使冠心病危险因素减少。

... ...

高脂血症的饮食

1、限制高脂肪食品:严格选择胆固醇含量低的食品,如蔬菜、豆制品、瘦肉、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不过,不能片面强调限制高脂肪的摄入,因为一些必需脂肪酸的摄入对身体是有益的。适量的摄入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控制饱和脂肪酸)的饮食是合理的。各种植物油类,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均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动物油类,如猪油、羊油、牛油则主要含饱和脂肪酸。食物的胆固醇全部来自动物油食品,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和脑等,含胆固醇较高,应忌用或少用。

2、改变做菜方式:做菜少放油,尽量以蒸,煮,凉泮为主。少吃煎炸食品。

3、限制甜食:糖可在肝脏中转化为内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浓度增高,所以应限制甜食的摄入。

4、减轻体重:对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轻体重,以每月减重1~2公斤为宜。降体重时的饮食原则是低脂肪、低糖、足够的蛋白质。

5、加强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体力活动不仅能增加热能的消耗,而且可以增强机体代谢,提高体内某些酶,尤其是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利于甘油三酯的运输和分解,从而降低血中的脂质。

6、戒烟,少饮酒:适量饮酒,可使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增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因此,适量饮酒可使冠心病的患病率下降。酗酒或长期饮酒,则可以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内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增高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因此,中年人还是以不饮酒为好。嗜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不吸烟者的2~6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呈正比。

高脂血症有什么症状 如何预防高脂血症

本病预防分为三级预防,具体内容包括:

一级预防要注意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绝经后妇女,各种黄色瘤患者或是超重或肥胖者,还有患有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等疾病的人群。

二级预防要把好饮食、煅炼、戒烟等关口。

三级预防主要是针对冠心病、胰腺炎、脑血管病等并发症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粗细搭配,多吃绿叶蔬菜、瓜果,尤其要常吃有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的食物,如黑木耳、大蒜、洋葱、香菇、山楂、柠檬等。少吃甜食、动物脂肪及高胆固醇的食物。多饮水对稀释血液也有好处。

吃什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黑木耳

黑木耳有抗凝血、抗血栓等作用,它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黏度,防止血栓的形成。因此,建议有血液粘稠、高脂血症症状的朋友,平时可以常食用黑木耳。

高脂血症的原因

一、中医认为,膏脂虽为人体的营养物质,但过多则形成高脂血症为患。凡导致人体摄入膏脂过多,以及膏脂转输、利用、排泄失常的因素均可使血脂升高,其病因有以下几点。

1.饮食失当饮食不节,摄食过度,或恣食肥腻甘甜厚味,过多膏脂随饮食进入人体,输布、转化不及,滞留血中,因而血脂升高。长期饮食失当,或酗酒过度,损及脾胃,健运失司,致使饮食不归正化,不能化精微以营养全身,反而变生脂浊,混入血中,引起血脂升高。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中夹实证,这是二者不同之处。

2.喜静少动或生性喜静,贪睡少动;或因职业工作所限,终日伏案,多坐少走,人体气机失于疏畅,气郁则津液输布不利.膏脂转化利用不及,以致生多用少,沉积体内,浸淫血中,故血脂升高。

3.情志刺激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或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膏脂运化输布失常,血脂升高。

4.年老体衰人老则五脏六腑皆衰,以肾为主:肾主五液.肾虚则津液失其主宰;脾主运化,脾虚则饮食不归正化;肝主疏泄,肝弱则津液输布不利,三者皆使膏脂代谢失常,引起血脂升高。若房劳过度,辛劳忧愁,亦可使人末老而先衰。

5.体质禀赋父母肥胖,自幼多脂,成年以后,形体更加丰腴,而阳气常多不足,津液膏脂输化迟缓,血中育质过多。或素体阴虚阳亢,脂化为育,溶入血中,血脂升高。

6.消渴、水肿、胁痛、黄疸、症积等证不愈消渴证基本病机属阴虚燥热,由于虚火内扰,胃热杀谷,患者常多饮多食,但饮食精微不能变脂而贮藏,人体之脂反尽溶为膏,混入血中,导致血脂升高。水肿日久,损及脾肾,肾虚不能主液,脾虚失于健运,以致膏脂代谢失常。胁痛、黄疸、症积三者皆属肝、胆之病,肝病气机失于疏泄,影响膏脂的敷布转化,胆病不能净浊化脂,引起血脂升高。

二、西医认为,高脂血症的病因,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脂血症是指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家族性)以及某些环境因素,通过各种机制所引起的。

高脂血症是什么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测定结果:如TC>5.17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或TG>2.3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即可诊断为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护理

1、人体中的脂类大部分从食物中来,所以高脂血症的人饮食应有节制,主食之中应搭配部分粗粮,副食品以鱼类、瘦肉、豆及豆制品、各种新鲜蔬菜、水果为主。少食精制食品、甜食、奶油、巧克力等。

2、海带、紫菜、木耳、金针、香菇、大蒜、洋葱等食物有利于降低血脂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常吃。饮牛奶宜去奶油,不加糖。蛋类原则上每日不超过1只,烹调时避免油炒、油煎。

3、烹调食物用素油,少吃油煎食物。少吃花生,因其中含油甚多,但可以食用核桃肉、瓜子仁、果仁等。

4、胆固醇过高者应少食蛋黄、肉类(特别是肥肉)、动物内脏、鸡皮、鸭皮、虾皮、鱼子、脑等含胆固醇量高的食物。甘油三酯过高者要忌糖、忌甜食,并应限制总食量。

相关推荐

高脂血症适合吃什么 高脂血症的饮食宜忌

1、饮食要多样化。主食要粗细搭配,适当添加玉米、燕麦、荞麦、绿豆等粗粮;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鱼、奶类、豆制品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钙等物质,宜适量食用。 2、尽量选择蒸、煮、凉拌的烹饪方式来烹调,少用炒、烤、炸、勾芡、糖醋等方式,以减少油脂、糖分的摄入。 3、咖啡因会增加体内的胆固醇的蓄积。因此,应尽量少喝咖啡、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并禁服含有咖啡因的药物。 4、限制吃蛋糕、糖果等甜点,以免糖类在体内转化成甘油三酯,使血中甘油三酯

高脂血症的概述

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脂血症常为高脂蛋白血症,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兼有,临床上分为两类:①原发性,罕见,属遗传性脂代谢紊乱疾病;②继发性,常见于控制不良糖尿病,饮酒、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肾透析、肾移植、胆道阻塞,口服避孕药等。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尽管高脂血症可引起黄色瘤,但其发生率并不很高;而动脉粥样硬

如何预防高脂血症

主要是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多食用如香菇等菌类,或是水果等,这些食物都有助于降低血脂。 运动可以促进人体代谢,提高脂蛋白脂酶的活性,还可加速脂质的运转、分解和排泄,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心肌功能,增强心肌代谢,总之对“三高”的防治都有着积极作用。 人的大脑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是却在消耗着人体20%的热量。由此可见,勤于用脑,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有利于体内脂肪堆积的减少,促进血脂的降低。 茶叶中含有一定量的儿茶酸,这种物质有增强血管柔韧性和渗透性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预防血管硬化。此外,茶叶中的茶碱和咖啡碱能够兴奋

高脂血症的病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亦称为Apo B,E受体,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以肝细胞含量最多,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位于人类第19号染色体,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发病的原因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自然突变,包括缺失,插入,无义突变和错义突变,已发现数十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可分为五大类。 Ⅰ类突变:其特点是突变基因不产生可测定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细胞膜上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存在,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 Ⅱ类突变:其特点是突变基因合成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细胞内成熟和运输障碍,细胞膜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明显减少,也较常见。 Ⅲ

高脂血症注意事项

高脂血症1、限制高脂肪食品:严格选择胆固醇含量低的食品,如蔬菜、豆制品、瘦肉、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不过,不能片面强调限制高脂肪的摄入,因为一些必需脂肪酸的摄入对身体是有益的。 1、适量的摄入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控制饱和脂肪酸)的饮食是合理的。各种植物油类,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均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动物油类,如猪油、羊油、牛油则主要含饱和脂肪酸。 食物的胆固醇全部来自动物油食品,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和脑等,含胆固醇较高,应忌用或少用。 2、改变做菜方式:

高脂血症是什么

高脂血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浆中的脂质除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外,还包括磷脂、糖脂、固醇和类固醇,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当血脂过高时,可使胆固醇等物质沉积于大、中动脉管壁内,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相关知识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

胆固醇高的原因是什么

工具/原料 (1)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血脂异常的重要的后天因素,如高盐、高脂、饱食、运动不足、过度疲劳、不健康心态、吸烟、过量饮酒等。现已公认,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诱因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占发病的60%。也就是说,血脂异常绝大多数是由生活方式不当造成的。 (2)遗传。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等。 (3)疾病。①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者,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降低;②肾病综合征:血总胆固醇和

高脂血症的病因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高脂血症属于中医学胸痹、胸痛、中风、痰证、眩晕等范畴。疾病病位在脾,可累及于心,与肝肾密切相关,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过食肥甘以及七情伤脾等,最终导致脾虚失运,痰湿内停。痰湿蕴聚与体内,或是痹阻脉络,或是化热伤阴,最终导致脏气虚衰,痰瘀阻滞,阴阳气血严重失调,而导致血脂升高。

高脂血症饮食治疗

通过控制饮食,可使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5%~10%,同时有助于减肥。并使降脂药物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多数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通过饮食治疗,同时纠正其他共存的代谢紊乱,常可使血脂水平降至正常。 饮食治疗时机,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冠心病危险程度和血浆LDL-胆固醇水平。一般来讲,冠心病的危险程度越高,则开始进行饮食治疗的血浆LDL-胆固醇水平就越低。 高脂血症的饮食治疗是通过控制饮食的方法,在保持理想体重的同时,降低血浆中的LDL-胆固醇水平。 饮食结构可直接影响血脂水平的高低。血浆胆固醇水平易受饮食中胆固醇摄入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