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容易得什么病 青光眼
冬天容易得什么病 青光眼
冬季是青光眼的多发期,一般在强冷空气入侵的24小时内发作。极端气温和气压变化和眼压上升关系不大,如果气温日差大,则眼压可能出现较大的波动。
冷空气之所以会诱发青光眼主要是因为天气发生变化时影响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植物神经干扰血压而使眼压波动,进而发病。这是由于气温降幅过 大、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紊乱、眼压波动所致。
冬季容易的青光眼
一、冬季气温寒冷
冬季气温骤降,寒冷的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此时青光眼病人的瞳孔容易放大,诱发房水的出口房角突然关闭,房水流出受阻,引起房水涨满、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突然发作。
二、冬季屋内屋外温差大
冬季外面寒冷,屋里暖和,青光眼患者在外出时如果突然经历由热到寒的温度变化,很容易诱发急性青光眼。特别是有青光眼的老人,由于身体调节功能差,温差过大影响了体温的调节中枢,再通过植物神经干扰了眼压,造成眼压波动,进而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建议有青光眼的老人外出前最好找个温度的“过渡段”,如可以在楼道里待一会儿,或在门口站一会儿降降温,让身体慢慢适应外界寒冷的环境。
三、冬季常涮火锅
并不是说涮火锅就会导致青光眼的发作,而是因为在涮火锅之后往往会出现容易口渴的情况,这时候很多人都会喝进不少水来解渴,而大量饮水正是青光眼患者的饮食禁忌之一,因为大量饮水后,由于大量的水分被人体所吸收,眼内房水随之增多,正常人可通过加速新陈代谢加以调节,排泄掉多余的房水,而青光眼由于滤帘功能障碍,房水排出异常,使眼压上升,导致青光眼发作。
现已过立冬节气,冬季预防青光眼应注意以下事项
冬季预防青光眼应注意
①关注天气预报,强冷空气来临时尽量不外出,在温暖晴朗的天气下要适度参加户外活动,避免眼压升高。
②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起居有规律。
③不在黑暗处久留,防止瞳孔扩大,引起眼压升高。不可长期低头伏案工作,防止眼部淤血。
白菜的7个保健偏方 可治青光眼
1、白菜250克,薏苡仁30克,煮熟后吃菜(连薏苡仁)喝汤,每日两次。可治青光眼。
2、白菜适量,捣烂,涂擦患处。可治疗皮肤病之丹毒与漆毒生疮患者。
3、白菜60克,麻仁15克(另包),煮熟后去麻仁,吃菜喝汤,每日1~2次。可治习惯性便秘。
4、大白菜捣烂绞汁200毫升,略加温后饭前饮服,每日两次;或小白菜适量,全株捣烂取汁,加白糖适量温服,每次30毫升。这个方子可以调养消化道,也可以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
5、白菜500克,加盐少许,捣烂取汁,一次服20毫升,每日3次。可治尿道感染。
6、白菜、白萝卜各100克,甜杏仁30克(去皮尖)。煮熟后吃菜喝汤,每日两次。可治一般咳嗽。
7、白菜根100克,葱白、生姜各50克。水煎服,每日3次。可治伤风感冒。
哪些人易患青光眼
青光眼是很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起初的症状表现就是视力下降,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被青光眼所困扰着,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有血管病的人更是青光眼的常见患病人群,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人容易患青光眼呢?下面就为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
1.高眼压的人容易得青光眼。这是第一危险因素,尽管早期没有青光眼性损害,随着高眼压持续时间延长,眼压基值不断升高,发生青光眼性损害的可能逐渐增大。
2. 高度近视的人也容易得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中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率增高,同样开角型青光眼中近视发病率也高。近视眼对眼压升高易感,又因产生陷凹较浅,不易辨认,又因巩膜硬度低,用压陷眼压计测量眼压值常偏低。
3. 视乳头陷凹易得青光眼。这是第二危险因素,大而深的陷凹对压力的耐受力差。双侧陷凹不对称一般是后天造成的,且与高眼压有关,陷凹进行性扩大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可发生在视野缺损前。这类人需定期检查视盘陷凹和视野,一旦出现视神经损伤即予治疗。
4. 全身血管病易得青光眼。特别是低血压患者,容易发生视盘供血不足,增加视神经损害的危险
5. 糖尿病容易得青光眼。糖尿病患者青光眼的发生率为12.6,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综上所述,以上人群就是最容易患青光眼的了,所以如果您也是以上人群就更应该好好的保护自己的眼睛了,多做眼保健操,不要疲劳用眼,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和有利于眼睛的食物。一旦发现眼睛有什么不适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做治疗。
青光眼咋回事
大家都知道青光眼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眼科疾病。青光眼之所以发病与患者眼的局部结构、年龄以及性别和遗传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我们就来看看导致青光眼出现的具体原因都有哪些。
1、解剖因素
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角膜直径短,导致前房角狭窄,房水排出障碍,眼压升高,青光眼形成。
2、年龄,性别
开角型多发于30岁左右,无明显性别差异,闭角型45岁以上患者占青光眼病人68.2%—76.8%,女性多于男性。
3、遗传因素
青光眼属多基因遗传性病变,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占整个发病人数的13%—47%,患者亲属发病率为3.5%—16%。
4、屈光因素
屈光不正患者(近视,远视,老花)发病率较高,近视有1/3伴有或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远视多伴闭角型青光眼。
5、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嗜酒,起居无常,饮食不规律,喜怒无常,习惯性便秘,顽固性失眠。
6、眼部以全身病变、用药不当。
7、工作,生活环境
长期处于强光或者光线很暗的地方容易导致眼疾。
青光眼为什么容易误诊
主要为青光眼症状早期不明显,及时出现了明显的症状也会以为是其他眼部的疾病。青光眼治疗需要患者的准确诊断。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病,也是最容易造成失明的眼部疾病之一。对于青光眼的“声东击西”之“计”,第一要有预料,有防备,特别对老年人,有头痛脑涨时,要考虑有无眼病。第二,要及时识别,在观察躯体症状时,不可忽视眼科症状,经过检查识破假象,查明“真凶”,解除险象。除了医生要注意外,患者自己也应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要注意保护眼睛,特别是晚上不要用眼过度,看电视不要连续时间太长,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暴怒,以防止青光眼的发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躯体症状有头痛、眼睛剧痛或胀痛、虹视、恶心、呕吐,有的还有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虽然有眼部症状,但往往被忽视。有时,只根据其躯体症状,误诊为感冒或肠炎等,错过了青光眼的最佳治疗时机,甚至会造成失明。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分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三大类。原发性青光眼中又分为闭角型青光眼与开角型青光眼。在我国老年人中常见的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其发病特点是发病急,但眼科症状却不太明显,特别是它惯用“声东击西”的“诡计”,病在眼上,症状却表现在躯体的其他部位。容易造成误诊、误治。
发现眼睛胀痛、虹视、视力下降等症状,就应当到眼科检查,排除眼科疾病。眼科诊断青光眼并不难,有三大表现:一是眼压明显增高,正常人眼压20毫米汞柱,而青光眼患者的眼压达到50~80毫米汞柱,用手指抚摸眼球坚硬如石。二是有虹视现象,即看灯光时出现五彩缤纷的彩虹。三是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角膜水肿,呈雾状或毛玻璃状。发现上述情况后应立即治疗,降低眼压。但饕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阻止复发。
讲解青光眼的主要高发人群
1.高眼压的人容易得青光眼。这是第一危险因素,尽管早期没有青光眼性损害,随着高眼压持续时间延长,眼压基值不断升高,发生青光眼性损害的可能逐渐增大,当有青光眼的症状时,我们要及时的治疗。
2. 高度近视的人也容易得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中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率增高,同样开角型青光眼中近视发病率也高。近视眼对眼压升高易感,又因产生陷凹较浅,不易辨认,又因巩膜硬度低,用压陷眼压计测量眼压值常偏低。
3. 视乳头陷凹易得青光眼。这是第二危险因素,大而深的陷凹对压力的耐受力差。双侧陷凹不对称一般是后天造成的,且与高眼压有关,陷凹进行性扩大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可发生在视野缺损前。这类人需定期检查视盘陷凹和视野,一旦出现视神经损伤即予治疗青光眼。
4. 全身血管病易得青光眼。特别是低血压患者,容易发生视盘供血不足,增加视神经损害的危险.
5. 糖尿病容易得青光眼。糖尿病患者青光眼的发生率为12.6%,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青光眼有遗传吗
青光眼这种疾病是会遗传的,而且会出现家族聚集性的青光眼,可以说,青光眼不但危害着病人本身的健康,还有可能会危害到下一代的眼睛健康,所以在家庭成员当中,如果有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其他的家庭成员都要谨防自己出现青光眼的症状,还出现青光眼的症状时,就要立即去医院进行治疗,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避免青光眼给我们的眼睛带来进一步的危害。
青光眼的发病原因有好几种,除了常见的遗传因素之外,导致青光眼产生的病因还有很多外部因素,比如说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受到了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也容易诱发青光眼的产生。此外,青光眼还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在生活当中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比如长期吸烟,喝酒的人生活没有规律,饮食也不规律,也容易导致青光眼产生。还有现在很多人喜欢在暗处玩手机也容易得青光眼。
老人青光眼能治好吗
青光眼是一种很常见的眼内疾病,青光眼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是老年人均为最常见患上青光眼。
对于青光眼而言,它是临床中很常见的疾病,它可以发生在任何的年龄,可是老年患者最为常见,这是由于老人眼睛本身就不太好,容易患有各种眼科疾病,比如飞蚊症,白内障等,所以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一定要谨慎选择,避免使用不当,对眼睛造成伤害。
此疾病是危害性很大的眼部疾病,治疗和护理不当很有可能导致失明。尤其是患有青光眼的老人,身体不舒服需要服药或输液时,如输入大量的药液,会导致眼压增高,加重青光眼的病情。老年青光眼的患者,切记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这样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老年人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建议用中医,老年性青光眼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是一种眼压升高致视乳头灌注不良,并发视功能障碍性疾病。随增龄原发性青光眼发病率增加,分闭角和开角青光眼(即前房角闭塞或小梁网硬化变性,功能降低及睫状肌减弱影响小梁网功能致房水排出障碍,引起眼压升高)两种类型。
以上就是老年人青光眼能治好吗的简单解答,青光眼虽然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眼病,但是还并不是一种无可救药的疾病,青光眼是可以进行治疗的,只要患者能够坚持就能够治好,所以,希望老年人们要加强身体素质,老年患者也要积极的进行治疗。
哪些人容易得青光眼
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得知:从儿童到老人,所有年龄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年龄超过35岁或40岁以上,高度远视者,高度近视者,特别是那些长期每天面对电脑荧光屏9小时或以上的人,患糖尿病者,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者,吸烟和高血压者,以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得青光眼的机会比正常人会多一些。
怎么做才能避免青光眼被误诊
青光眼症状早期不明显,及时出现了明显的症状也会以为是其他眼部的疾病。青光眼治疗需要患者的准确诊断。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病,也是最容易造成失明的眼部疾病之一。对于青光眼的“声东击西”之“计”,第一要有预料,有防备,特别对老年人,有头痛脑涨时,要考虑有无眼病。第二,要及时识别,在观察躯体症状时,不可忽视眼科症状,经过检查识破假象,查明“真凶”,解除险象。除了医生要注意外,患者自己也应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要注意保护眼睛,特别是晚上不要用眼过度,看电视不要连续时间太长,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暴怒,以防止青光眼的发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躯体症状有头痛、眼睛剧痛或胀痛、虹视、恶心、呕吐,有的还有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虽然有眼部症状,但往往被忽视。有时,只根据其躯体症状,误诊为感冒或肠炎等,错过了青光眼的最佳治疗时机,甚至会造成失明。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分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三大类。原发性青光眼中又分为闭角型青光眼与开角型青光眼。在我国老年人中常见的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其发病特点是发病急,但眼科症状却不太明显,特别是它惯用“声东击西”的“诡计”,病在眼上,症状却表现在躯体的其他部位。容易造成误诊、误治。
发现眼睛胀痛、虹视、视力下降等症状,就应当到眼科检查,排除眼科疾病。眼科诊断青光眼并不难,有三大表现:一是眼压明显增高,正常人眼压20毫米汞柱,而青光眼患者的眼压达到50~80毫米汞柱,用手指抚摸眼球坚硬如石。二是有虹视现象,即看灯光时出现五彩缤纷的彩虹。三是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角膜水肿,呈雾状或毛玻璃状。发现上述情况后应立即治疗,降低眼压。但饕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阻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