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患贫血是否能输血
癌症病人患贫血是否能输血
据统计,有10%~40%的肿瘤病人合并贫血,尤其是患淋巴瘤、胃癌、肺癌、卵巢癌等时,贫血的发生率可以达到50%~60%。贫血伴随的乏力、气促、活动困难等影响着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国内外肿瘤学界都非常重视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
贫血有因
导致肿瘤病人发生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
①肿瘤导致出血,如胃肠道的肿瘤向腔内生长,其表面破溃后出血,造成失血性贫血,临床上不少病人以贫血为首发症状而就诊。
②肿瘤相关性急性、慢性炎症亦可导致贫血。
③肿瘤引起的营养不良,如食道癌病人由于肿块在食道腔内生长造成梗阻,进食困难而造成营养不良,同时肿瘤生长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亦可导致营养不良性贫血。
④肿瘤骨髓内转移,破坏造血细胞,抑制红细胞的生长造成贫血。
⑤肿瘤放、化疗导致骨髓多能干细胞及红细胞前体细胞坏死,并引起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贫血。
输血优劣
贫血发生后,输血可以在短期内改善肿瘤病人因贫血而产生的缺氧症状(如乏力、心悸、活动耐力减弱、活动后呼吸困难等),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通过改善人体内缺氧状态增加病人对放、化疗的敏感性。
但是,对于肿瘤病人而言,输血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它的正面效应,其不良影响主要有:输血后可能出现肝炎、艾滋病等感染;输血可以导致各种输血反应,如发热、溶血性反应等;输血,尤其是输全血容易导致同种免疫反应,抑制受血者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促进肿瘤复发,并降低五年生存率。国外的多个研究及统计学分析还证实,即使是早期肿瘤,或只进行了少量输血,对肿瘤病人的预后也有明显不良影响。因此,原则上不主张采用输血作为肿瘤病人首选的治疗手段。
相应对策
虽然肿瘤病人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但是如病情确实需要,则应采用红细胞成分输血,即输注浓缩的红细胞,因为全血中存在的白细胞及白细胞分解产物是引起受血者免疫功能障碍的最主要成分。动物实验也证实,输白细胞比输红细胞有更强的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而输注浓缩的红细胞对肿瘤病人的复发及五年生存率无不良影响。
如果肿瘤病人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发生贫血时的最佳治疗手段是使用促红细胞生长素。因为在肿瘤相关性贫血中,肿瘤病人体内的促红细胞生长素水平明显降低,因而使用促红细胞生长素可以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且疗效佳,可避免因输血带来的种种不良反应。
贫血怎么治疗
贫血是多数疾病的共同症状,所以原因之去除是及重要的。在病因诊断未确之前切忌物乱投药物,例如维生素例如维生素b12、叶酸、铁剂,这样之处理是不会见效的,反而因疏忽病因延误病情,这样有害病人造成严重后果。例如胃炎引起的贫血,只顾一味地治疗贫血而疏忽治疗引起贫血的癌症,那真是舍本逐末的。
治疗贫血效果,取决于病因的性质及其是否可以根除,如果病因是可以彻底清除,贫血也是可得到治疗,若难治疗的病因只能采取对症治疗,根据不同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原则如下:
1.出血:出血是贫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又因不同之原因引起的,给予适当止血措施是很重要的,月经过多可用手术或荷尔蒙治疗,再予以原因治疗,贫血是可以治疗的。
2.营养缺乏:营养缺乏引起的造血原料不足而发生的贫血,例如缺铁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豆芽细胞贫血及缺铁性贫血,分别予营养来补充,贫血治疗效果良好,但是引起营养缺乏的原因如不去除疗效常不拘理想,即使一时见效,但停止予营养素补充,贫血很快复发。
3.慢性疾病:感染或癌症能够控制,贫血就能够减轻。内分泌疾病给予矫正,贫血就可以减轻。慢性肾衰竭、肝硬化、晚期癌症及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等造成之贫血,因为基本疾病之疗效很差,除了输血,贫血是很难减轻的。
4.药物继发之溶血性贫血,再患者停止与药物接触之后,贫血大多能很快或逐渐减轻甚至消失。但某些药物引起的再生不良性贫血,即使病因明确,患者也未再接触之,患者也很难恢复或治疗。这时如果以骨髓移植可以获得治疗的。
肾癌临床症状的表现
一、血尿
血尿的出现标志着肿瘤侵入肾盂后方,血尿常为无痛性间歇发作肉眼可见全程血尿,间歇期随病变发展而缩短。肾癌出血多时可能伴肾绞痛,常因血块通过输尿管引起。肾癌血尿的血块可能因通过输尿管形成条状。血尿的程度与肾癌体积大小无关。肾癌有时可表现为持久的镜下血尿。男人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肾虚?
二、肿块
肿块亦为常见症状,大约1/3~1/4肾癌患者就诊时可发现肿大的肾脏。肾脏位置较隐蔽,肾癌在达到相当大体积以前肿块很难发现。一般腹部摸到肿块已是晚期症状。
三、疼痛
疼痛约见于50%的病例,亦是晚期症状,系肾包膜或肾盂为逐渐长大的肿瘤所牵扯,或由于肿瘤侵犯压迫腹后壁结缔组织、肌肉、腰椎或腰神经所致的患侧腰部持久性疼痛。
四、腰痛
腰痛为肾癌另一常见症状,多数为钝痛,局限在腰部,疼痛常因肿块增长充胀肾包膜引起,血块通过输尿管亦可引起腰痛已如前述。肿瘤侵犯周围脏器和腰肌时疼痛较重且为持续性。
五.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
发热为肾癌常见的肾外表现之一,有低热或高热,高热者可高达39~40℃,持续不退。贫血可由失血引起,但临床上有些肾癌患者没有血尿病史,却有明显贫血,说明患者的贫血除血尿引起外,还有其他原因。还会出现乏力、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咳嗽和咳血等肺部症状。肾腺癌的作用是由肿瘤内分泌活动而引起的,包括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低血压、高钙血症,发热综合症。虽然这些全身性、中毒性和内分泌的作用是非特殊性的,但约30%的病人首先有许多混合的表现。因而是有价值的线索,这种发现考虑为肿瘤的系统作用。
六.内分泌紊乱的症状
肾癌能分泌多种内分泌素引起一系列系列症状,一种肿瘤分泌多种内分泌素是肾细胞癌的特征。少数肾癌并发促性腺激素增高,在男性引起乳腺增大、乳晕色素沉着及性欲减退,女性则引起多毛及闭经等。
贫血能否吃人参
1、贫血能否吃人参
人参用于治疗气血虚弱之人,能起到补益作用,对贫血患者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人参及其制剂,不宜与补贫血的铁剂合用。
因为人参含有挥发油类物质,其主要成分是人参油,它是人参特有的不饱和脂肪酸,遇到铁离子则生成脂肪酸铁而沉淀。人参油经分解后,可降低其药用价值。
所以,在服用补铁药治疗缺铁性贫血期间,应尽量避免同时服用人参,以及一些会影响铁吸收的中药煎剂。若必须合用时,应将两者分开服用,如空腹服用中药,餐后2小时服用铁剂,延长两者服用的间隔时间。
2、引起贫血的原因
2.1、红细胞生成减少 包括缺乏造血物质及造血功能不良两种情况。前者如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常因饮食中缺乏生成红细胞必需的原料如铁、维生素B12、叶酸或蛋白质,亦可因慢性感染性疾病致吸收不良,或者是有些小儿因生长过快需要量增加所致,故避免贫血的最好方法是均衡饮食、不挑食。
2.2、溶血性贫血 溶血可因红细胞内在原因及外在原因两方面所致。前者如红细胞膜缺陷所致的蚕豆病,血红蛋白异常所致的地中海贫血;后者如新生儿ABO溶血病,以及感染、灼伤、中毒,亦可破坏红细胞致溶血。
2.3、失血 又分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两种。前者如出血性疾病、血友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或外伤出血如脾破裂等。慢性失血常见于消化道溃疡、肛裂、钩虫病等,每次失血量虽不多,但日积月累,总量不少,亦可致贫血。
3、贫血的症状
3.1、容易疲劳
体内氧气不足的话,人很容易稍微运动一下就气喘吁吁,也很容易感到疲劳和倦怠;此外还会给心脏带来很大的负担,可能会引起心悸;更严重还会引起胸痛和呼吸困难。
3.2、早上起不来
体内氧气不足还会影响到大脑。明明一觉睡到大天亮了还觉得头重脚轻,有时还会感到晕眩。
3.3、脸色不好
含有红色素的血红蛋白不足会造成血的颜色变浅。更因为氧气不足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通,脸色、眼睑、口唇、指甲的颜色都会变白。
3.4、指甲出现异常
若是贫血很严重,指甲会变薄而且容易断裂,甚至出现反甲的状况。到了这个时候,自我处理是无法使指甲恢复正常状况了,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3.5、食欲不振
体内氧气不足还会引起胃肠方面的麻烦。最常见的就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腹泻等状况。
3.6、吞咽困难
若是得了贫血可能还会引发吞咽方面的问题。饮用口服铁剂可以治疗这种症状。
贫血的人吃什么补血最快
1、阿胶炖红枣
原料:阿胶10克,红枣6颗。
做法:将红枣去核和阿胶一起放入碗中、锅内加水适量,将碗放入锅内蒸至阿胶溶化即成。
用法:吃红枣并服用氧化后的阿胶,每日1剂,连服半月为1个疗程。
功效:益气养血补血,用于各种类型的贫血。
2、薏苡仁大枣粥
原料:薏苡仁50克,大枣5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上述3味洗净,放锅内加水适量,煮成粥。
用法: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服用。,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补血。用于贫血伴有纳差,头晕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
3、当归补血红糖茶
原料:当归6克,黄芪30克,红糖适量。
做法:上述2味药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煮2次,每次煮沸后小火煎20分钟左右,去药渣取2次药汁合并,加红糖后稍煎煮即成。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20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益气补血,适用于气血两虚型贫血。
如何预防贫血贫血
预防贫血,首先要为骨髓提供充足的造血物质。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婴幼儿需要更多的铁以适应生长发育的需要。平时有意识给宝宝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猪肝、蛋黄及海带、发菜、紫菜、木耳、香茹、豆类等。要注意饮食的合理配合,如餐后适当吃些水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果酸,能促进铁的吸收。而餐后饮用浓茶,则因铁与茶中的鞣酸结合生成沉淀,影响铁的吸收。
而用铁锅烹调食物,对预防贫血大有益处。叶酸和维生素B(12)也是造血不可少的物质。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瓜类、豆类及肉食中,含有丰富的叶酸;肉类及肝、肾、心等内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但经高温烹调后,可使50%以上的叶酸和10-30%的维生素B(12)遭到破坏。因此,生活中既要注意饮食多样化,又要讲究烹饪技术,尽量避免过度蒸煮食物。
癌症病人可以过性生活吗
对癌症病人的性生活提出以下建议:
(1)治疗期间:由于癌症本身对机体的影响,以及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带来的影响,使病人在精力、营养等方面消耗很大。这时,病人体质虚弱,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治疗上,而暂时停止性生活。
(2)治疗结束后,或基本治愈后的巩固治疗阶段:如果病人病情稳定,体力恢复好,那么恢复适当、有规律的性生活是可以的,以此协调夫妻关系。至于性生活的频度,应因人因病制宜,与病前性生活频度及病人的体质、年龄、病种有关,以性生活次日不感疲乏为宜。
(3)对于那些阴茎癌、外阴癌等生殖器官癌症,因治疗而带来外生殖器官残疾的患者,一方面可以设法做相应的成形手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交谈,生活上相互体贴等性爱方式来加以补偿。最重要的是夫妻双方的体谅。
癌症患者是否能过性生活还要取决于病情的恢复程度,而最需要注意的是生殖器官癌症的病人,一定要参考医生的意见后才可过性生活。
贫血怎么治疗
1.出血:出血是贫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又因不同之原因引起的,给予适当止血措施是很重要的,月经过多可用手术或荷尔蒙治疗,再予以原因治疗,贫血是可以治疗的。
2.营养缺乏:营养缺乏引起的造血原料不足而发生的贫血,例如缺铁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豆芽细胞贫血及缺铁性贫血,分别予营养来补充,贫血治疗效果良好,但是引起营养缺乏的原因如不去除疗效常不拘理想,即使一时见效,但停止予营养素补充,贫血很快复发。
3.慢性疾病:感染或癌症能够控制,贫血就能够减轻。内分泌疾病给予矫正,贫血就可以减轻。慢性肾衰竭、肝硬化、晚期癌症及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等造成之贫血,因为基本疾病之疗效很差,除了输血,贫血是很难减轻的。
4.药物继发之溶血性贫血,再患者停止与药物接触之后,贫血大多能很快或逐渐减轻甚至消失。但某些药物引起的再生不良性贫血,即使病因明确,患者也未再接触之,患者也很难恢复或治疗。这时如果以骨髓移植可以获得治疗的。
治疗贫血方法一般有药物治疗,输血、脾脏切除术及骨髓移植法,根据不同类型之病因,采用一种或多种疗法来进行治疗。
孕妇贫血输血好吗
严重的话是要输的。虽然输血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输血。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吃补血补铁的药,多喝点红枣红糖水,猪肝等,如果不想输血的话可以考虑提前剖腹。血制品也安全的话没关系啊,医院做好监测的话没什么问题的。再说要是不输血的话,到时生产恐怕生命会有危险了。
孕妇贫血是可以输血的,这样对胎儿也没有影响。 每次都要一磅血来输,每磅大概在500元左右,具体的治疗就要医生来决定了。孕妇应改善饮食,吃富含铁的食物.动物性食物中肝脏,血豆腐及肉类中铁的含量高,吸收好.蛋黄中也含有铁,蔬菜中铁的含量较低,吸收差,但新鲜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叶酸参与红血球的生成,叶酸缺乏造成大细胞贫血,也可引起混合性贫血.因此饮食中既要食入一定量的肉类,肝脏,血豆腐。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孕妇贫血是否需要输血。这里再强调一下,输血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进行的,只有当贫血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输血。孕妇平时的饮食要注意高蛋白,还要注意多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尤其是维生素c能促进身体吸收铁质,更应该多补充。
蚕豆病患者输血有哪些注意事项
发生重度的患者需要考虑输血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输血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输血时要注意:
(1) 不可输注亲属的供血;
(2) 对献血者必须询问有无类似的病史及家族史,如有,应避免使用;
(3) 不能输注近日曾进食蚕豆及蚕豆制品者的供血;
(4) 输血后有的患者会发生低热,是机体的抗异现象(对他人血液成分的轻度排斥反应),如短期内低热无需处理,但要严密观察体温波动情况,如发生高热时,可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冰帽等物理措施降温,或服用降温药物。
哪些宫颈癌患者能做手术
1、宫颈癌早期是手术的适应症。宫颈浸润癌1a期~II期病人,适合手术治疗。
2、病人术前全身情况基本正常,如无重度贫血,肝、肾、肺功能正常,估计能承受手术并能在手术后恢复,否则需在手术前纠正和改善以上不良情况后才能进行宫颈癌的手术。这是由于一般像宫颈癌这样的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范围较大,手术时间长,麻醉面宽,出血和输血、输液量较大而决定的。
3、一般来说年纪大的患者手术适应证相对减少,但由于麻醉、监护、输血、输液技术的迅速发展,对70岁以上的宫颈癌病人,根据其全身耐受情况,仍可选择手术。
4、宫颈癌手术也适用于妊娠的病人,在妊娠早期、中期的病人进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5、对于宫颈残端癌、阴道狭窄的宫颈癌病人及不宜用放疗的宫颈癌病人可进行手术治疗。
产妇贫血输血怎么办
(1)妊娠期间贫血未得到纠正,分娩后不同程度的失血使贫血加重;
(2)妊娠期间血象正常,由于分娩时过多的出血所致。 贫血,会使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使人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感染或使产后会阴侧切口愈合缓慢,严重的贫血可以引起胸闷、心慌、头痛等,产生许多并发症,所以应及时治疗。
轻度的贫血是指血色素在90克/升以上,一般可以通过饮食来纠正,应多吃一些含铁及叶酸较多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鱼、虾、蛋以及绿叶蔬菜、谷类、花生等。中度的贫血是指血色素在60一90克/升,除改善饮食外,需服用一些药物,如硫酸亚铁、叶酸、人造补血糖浆或肌注右旋糖酐铁等。严重的贫血,如血色素低于60克/升,单靠饮食及药物纠正作用缓慢,常常需要少量多次输新鲜血。这样病人恢复得快,后遗症少。但是否需要输血要听从医生的意见。若输血,则需要有医护人员的监护,以免发生输血反应。
尿毒症贫血怎么治疗 输血
尿毒症病人贫血严重、血红蛋白低于50g/L并伴心绞痛或严重感染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可少量输血或红细胞悬液,以尽快纠正贫血所致的缺氧状态。
哪些贫血病人需要输血
输血能使贫血迅速减轻以至完全得到纠正,虽然它的效果仅是暂时的,但仍然是贫血对症治疗中最重要的措施。输血绝非有益无害,严重的输血反应可以致命。故必须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证,无明确适应证者不应滥用输血。输血的适应证如下:
1.伴有缺氧症状的各种溶血性贫血特别是急性发作,血红蛋白迅速下降时。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葡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在接触氧化剂药物或化工毒物或进食蚕豆后,及多种其他溶血性贫血者可以发生急性大量溶血,血红蛋白很快降至很低水平,缺氧症状很明显,生命受到威胁。这种病人急切需要输血,以减轻缺氧状态。AIHA和PNH病人输血后溶血和黄疸可能加重,但为了抢救生命不得不冒一些险,至于输什么样的血要考虑。G6PD缺乏者大多能较快地自行恢复,不一定需要输血,但部分病人贫血可以很严重,处于循环衰竭的边缘,往往输血一次,可帮助其渡过危险期,以后就能很快恢复。某些溶血性贫血有时突然发生再生障碍危象或溶血危象,一般亦需要输血。
2.伴有缺氧症状的各种骨髓增生低下的贫血,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骨髓纤维化症晚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贫血等。这些贫血的治疗大多不易见效,只有依靠输血以提高血红蛋白的水平,来维持生命。这些病人大多已适应于血红蛋白低水平的状态,而输血对骨髓造血功能又有抑制作用,因此如果血红蛋白在60~70g/L以上,又无缺氧症状,即不宜输血。
3.患有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难治性贫血等的病人,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或病之晚期治疗无效、贫血较严重时,往往需要输血,最好是成分输血。
4.重型β海洋性贫血、贫血较重的中间型β海洋性贫血、镰形细胞贫血等,贫血常很严重,一般依靠长期输血以维持生命。输血对这类贫血的另一重要作用是用来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从而减少不正常红细胞的生产和破坏。有人主张对重型β海洋性贫血的患儿从婴儿时期开始即给以“高输血疗法”,可以使很多典型的症状体征不出现,并延长患者生命,不过最后仍不免死于继发性血色病。亦有人采用“新生红细胞”输血的方法,以延长输血的效果、减少输血次数,从而延迟血色病的出现。输血也用以抑制骨髓产生易溶血的PNH细胞,以减轻溶血。
5.急性大量失血时,在液体大量进入血流之前,血液中红细胞的浓度变化不大。而血液总量减少的后果如血压下降、发生循环系统休克,比红细胞量的减少严重得多。当一次失血量估计超过全身血液总量的15%时,就应输血或先输液。失血量不易准确估计,应多注意病人的血压、脉搏,是否有出汗、恶心、烦躁等症状。在输血尚未准备就绪时,应先予以补液。以全血输血最为适宜,但也可用浓集红细胞加晶体溶液及血浆或白蛋白溶液。
6.烧伤病人在最初几天之内皮肤烧伤面丧失大量血浆。这时最需要补充血浆和晶体溶液,以恢复血液总量。以后溶血性贫血逐渐加重时,可输以浓集红细胞或全血。
7.因血液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或血小板缺乏而有严重出血和贫血时,亦需要输血。通常都用新鲜全血,因除了补充红细胞,还能补充血浆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但如果贫血不很严重,主要的目的是止血,则还不如用新鲜血浆或血浆的生物制品——浓缩的凝血因子,效果更好。如血友病即可用因子Ⅷ的冷沉淀或高度浓缩物;血小板缺乏的出血可用浓集血小板的成分输血。
缺铁性贫血、叶酸缺乏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即使贫血较严重,一般不需输血。因为用铁剂、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后,自觉症状很快改善,血象进步很快,就没有必要输血。
糖尿病人能吃苹果吗
研究人员分析发现,每周至少吃5个苹果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不吃苹果者低23%。
苹果富含天然化合物类黄酮——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它存在于水果、蔬菜和谷物中,有研究已经证实,类黄酮对人体健康有益,可降低患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
因此,糖尿病人是可以吃苹果的。苹果能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苹果酸可以稳定血糖,但患者需要根据病情来抉择是否能食用苹果,从而使病情更好的恢复。
贫血是症状非亚健康不可滥补铁
很多人认为贫血是缺铁造成的,或者把贫血当成亚健康,专家指出,贫血是一种临床症状,不是血液里缺了铁,也不是一种独立的病,是由于其他疾病引发的。多数情况下,原发病比贫血本身的危害严重得多,其治疗也比告别贫血来得重要。在病因诊断未明确时,不应乱服药物,使情况复杂,增加诊断上的困难。比如肝病、肾病造成的贫血,补血后反而会加重内脏负担。因此找到原发病因,针对性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治愈贫血。
除此之外,还应根据贫血的发病机理治疗,如缺铁性贫血应补充铁剂,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富马酸铁、右旋糖酐铁等;营养不良型贫血可用叶酸或维生素B1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就该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若贫血症状较重或有出血和感染,则应对症治疗,如输血、用抗感染和止血药等。
要确诊是否为贫血,必须依靠血红蛋白的指标。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贫血标准为:血红蛋白成年男性低于120克/升,成年女性低于110克/升,孕妇低于110克/升,15岁以下儿童低于90克 /升。按此来计算,全球约有30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而每年因患贫血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千万。近年来因为减肥而造成营养失调,使贫血人群有猛增的迹象。
因此贫血患者一定理性地去补铁,盲目补铁是没有用的,另外贫血患者在治疗前一定要先确定一下自己的病因是什么,然后根据病因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去进行治疗。这样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恢复健康了,另外贫血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一下饮食均衡,不要偏食。
正确的护理贫血的方法有哪些
1.出血:出血是贫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又因不同之原因引起的,给予适当止血措施是很重要的,月经过多可用手术或荷尔蒙治疗,再予以原因治疗贫血,贫血是可以治疗的。
2.营养缺乏:营养缺乏引起的造血原料不足而发生的贫血,例如缺铁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豆芽细胞贫血及缺铁性贫血,贫血的治疗分别予营养来补充,贫血的治疗效果良好,但是引起营养缺乏的原因如不去除疗效常不拘理想,即使一时见效,但停止予营养素补充,贫血很快复发。
3.慢性疾病:感染或癌症能够控制,贫血就能够减轻。内分泌疾病给予矫正,贫血就可以减轻。慢性肾衰竭、肝硬化、晚期癌症及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等造成之贫血,因为基本疾病之疗效很差,除了输血,贫血是很难减轻的。
综上所述,就是贫血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一认真的对贫血的治疗,及时发现贫血的早期症状有助于贫血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