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艾灸养生 哪些人三伏天不宜艾灸
三伏天艾灸养生 哪些人三伏天不宜艾灸
1、孕妇禁用。
2、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感冒发热等患者不宜用。
3、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有皮肤过敏者慎用。
艾灸后经期推迟的原因 经期艾灸要注意什么
1.经期艾灸要因人而异,不能肯定的说所有女性经期都能艾灸,也不能说都不能艾灸,要根据自身体质来决定。经量多的人就最好不要艾灸,因为艾灸可以活血化瘀,如果尽量本来就多还艾灸的话,就会导致经量更大,经期延长。
2.艾灸要选择质量比较好的艾条,劣质的艾条容易伤经络,并且也起不到调理的效果。
3.热性体质人群,高热病人,过度疲劳,过于饥饿或饱腹的人不宜艾灸。
4.艾灸后不要立刻洗澡,因为艾灸刚完的时候,身体毛细孔处于打开状态,马上洗澡容易受凉。
体质阴虚的人不适合针灸
阴虚火旺者艾灸等于火上加火。如今气温越来越高,阳气升发,阳气浮在人体表面,艾灸养生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护阳,然而专家提醒,艾灸并非人人适宜,阴虚火旺者不宜艾灸。如果艾灸,等于“火上加火”。
阴虚火旺的人,主要表现为舌红、苔少、盗汗、手心出汗、心烦等,艾灸保健养生的原理主要是温通经络、活血化瘀,属于温性,此类人艾灸,相当于火上加火,不能达到保健养生作用,还可能带来反作用。
一般情况下,女性阴虚者较多。此外,湿热比较重的人群也不宜艾灸,原理也是如此。
艾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艾灸现在是挺热的一个养生方式,做艾灸你可以注意下这几点:
(1)忌吃生冷寒凉的食物;
(2)忌空腹或者饱腹做艾灸;
(3)忌大喜、大悲情绪波动过大;
(4)艾灸前先说明自己的身体情况(上火的人不宜艾灸肚脐眼以上的穴位);
(5)艾灸前后可以喝一杯温水;
(6)艾灸时注意保暖,不要让肌肤过度暴露在空气中,并且避免在当风口进行艾灸;
(7)艾灸的时候还要注意防火;
哪些人不能做艾灸
儿童、孕妇不宜艾灸。
儿童身体娇嫩,做艾灸可能会冲撞身体,所以,不建议儿童三伏天做艾灸;孕妇身体特殊,做艾灸很有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不建议做艾灸。
晚上可以艾灸吗 艾灸一般多久做一次比较好
有急性病的人,艾灸时间可以多一些,在身体尚可接受的情况下,一天灸一次到两次左右。前提是身体能够承受,并且没有产生不适感。使用艾灸随身贴更方便。艾柱由自然风干的陈艾制成,燃烧时充分温和,艾灰不散。阻燃铝片,防止被烫伤。防灰罩的设计,艾灸时更安全、干净。
对于慢性病,刚开始可每天灸,灸半个月左右,中间休息几天,再继续艾灸;如果前半个月艾灸后感觉身体好了一些,可选择隔天艾灸一次,或者一个星期艾灸两次到三次。
如果做艾灸只是为日常养生,排毒祛湿的话,建议每隔4到5天做一次。需提醒,有阴虚阳盛体质的人,如常有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等症状的人,不宜每天艾灸;有重大疾病、或像孕妇这类特殊人群亦不宜艾灸。
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 艾灸有什么注意事项
1.疲劳状态、过饥、过饱、大汗淋漓、情绪不稳等身体不适时不宜艾灸。
2.处于传染病、高热、昏迷、身体极度衰竭等身体虚弱时不宜艾灸。
3.艾灸前喝一杯温水,温度最好高于体温,灸后补充一杯60度左右的热水。
4.艾灸后如果洗手,建议用高于体温的热水,50度左右为宜,原则上不建议急用冷水。
艾灸过度导致的闭经该怎么办 长期艾灸会影响身体吗
艾灸具有一定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驱寒祛湿、祛瘀等功效,一般被广泛的应用于内外妇儿等疾病,其次就是养生会所、美容院等艾灸也是常见的一种养生保健项目。
一般情况下,建议艾灸作为保健一周2-3次为宜,艾灸具有温经散寒,可以加速人体血液循环以及代谢的作用。
但过度艾灸对机体的气血恢复不利,以及会容易引起耗伤气血,治疗某些疾病,就是应当每天做艾灸,直到疾病恢复,比如风寒感冒,艾灸治疗,每天都应当进行,直到疾病恢复为止。所以长期艾灸对身体是不利的。
孕妇艾灸可以吗 艾灸要注意什么
1.经期女性、热性体质、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宜艾灸。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3.在艾灸后要喝比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能喝冷水或者冰水,便于排毒通络。
4.在艾灸后的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者洗澡。
5.如果是使用艾灸条直接灸,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烧伤烫伤,最好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如果使用艾灸盒,则可以自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