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服用注意事项
中成药服用注意事项
①注意辨证施治。如咳嗽可分寒痰咳嗽和热痰咳嗽。寒痰咳嗽者须选用化湿祛寒痰类药物,如小青龙口服液等;热痰咳嗽者则须选用清热化痰止咳的药物,如蛇胆川贝口服液等。
② 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合适的剂型。如急性危重期应选择起效快、作用强的药物和剂型。
③注意药物的组成和功能主治:如大活络丹和小活络丹一字之差,虽然两者都有活血化痪、祛湿通络等功效,但大活络丹偏于治疗卒中、痰湿引起的半身不遂,口眼喝斜、言语不清、手足拘紧等症。而小活络丹偏于治疗因风寒、痹湿等所致的痹证,如四肢拘挛、筋骨疼痛、跌打扭伤等症。
④ 正确使用补益药,避免滥用补药。滥用补益类中成药会加重其偏盛偏衰。如,不是气虚、阳虚的人食用人参、鹿茸等温补药,可引起头疼、全身发热、口舌生疮、鼻子出血等。
⑤注意中成药和西药合理配伍。中西药合理应用可以起到增效减毒作用。但是,不合理的联合应用可导致药效过强或降低,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引起药源性疾病。如地高辛与六神丸合用,能引起频发性室性早搏。
⑥ 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中成药的药性不同,剂型各异,治疗的疾病各不相同,服用的方法也不一样。饭前服还是饭后服,服用几次,是否需要药引等,都与药效的发挥密切相关。因此,应注意服用方法的准确。
⑦注意用药量。服用中成药,也须按照说明书或医嘱,不宜超剂量或减少剂量。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应注意正确的给药方法和用药剂量,以保证安全有效。
⑧ 注意疗程,服用中成药不能盲目服药,不宜在不了解自身疾病状况的情况下盲目地长期服用同一种药物。
常见去火中成药服用需注意什么?
牛黄解毒片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肺胃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痛,暴发火眼,咽喉疼痛,肿痛,大便秘结,皮肤刺痒。
提醒:牛黄解毒片的作用是清热解毒,但多吃或者没病时常吃,会引起中毒。常见不良反应有:反应、胃肠道反应、出血反应和尿频、尿痛、尿血等。
三黄片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出血,心烦口渴,尿赤便秘。
提醒:服用三黄片时,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有、心脏病、、、肾病等慢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小儿、孕妇、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双黄连口服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发热,咳嗽,咽痛。
提醒:服用双黄连口服液的同时不宜再服用滋补性。风寒不宜。患有、心脏病、、的人、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中成药用错也很危险
三类药容易误用
中成药是中药系列中的一大类药品,目前市面有售的多达三四千种。从感冒、咳嗽,到多种皮肤病、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和内分泌疾病在内的常见病都可选择中成药治疗。
大家常用的中成药多是非处方药,如抗病毒口服液、藿香正气口服液等,效果明确且较为安全。不少人缺乏相应的中医药知识,以下几种熟知的常见药最容易用错。
感冒药。许多人家中常备有板蓝根冲剂、感冒清热颗粒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只要出现感冒症状,在未分清风寒风热的情况下就服用,容易出错。因为板蓝根冲剂主要用于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重、出汗不多、头痛、咽喉肿痛、咳黄痰等;感冒清热颗粒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发热轻、怕冷、流清鼻涕等。如果选错,不仅不能缓解症状,还可能加重病情。
六味地黄丸。该药主要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遗精等症。有人将其作为“保健品”,在未经中医辨证分清虚实的情况下长期服用,容易出现问题。另外要注意,该药不宜在感冒发烧时服用,以免影响康复。胖人和怕冷的肾阳虚者也不宜服用,否则可能加重病情。脾胃不好者长期吃六味地黄丸还可能影响消化功能。
清火药。很多人认为上火是小毛病,自己买点牛黄解毒片等清火药吃就行。其实,这类药只适合用于因实火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头晕目赤和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口腔溃疡等情况,阴虚火旺所致的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不宜用。此外,这类药含有雄黄,长期、大量服时可能造成体内砷蓄积,伤害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
配西药当心过量
为了让中成药安全发挥作用,大家应注意避免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一:中成药没有副作用。中成药由多种中药组方而成,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有些成药中也配有一些具有毒性的药。例如艾叶有小毒,只有过量时才可能出现毒副作用;朱砂、苍耳子有毒,治疗量和中毒量较为接近,应注意用法。因此,中成药也可能有毒副作用。在中医指导下服用,一般较为安全,但不可随意加大用量、延长疗程。
误区二:中成药可自行用来保健。逍遥丸可以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六味地黄丸适合肝肾阴虚患者,但并非人人适宜,不建议自行长期服用。药品和保健品不同,需要根据医嘱,依据病情和个人身体情况选用,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误区三:和西药一起用效果更好。此次CFDA的不良反应通报中,提醒大家感冒清片(胶囊)和脑络通胶囊等中成药含有西药成分,一旦同时和含有相同成分的西药服用,可能造成过量,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这类药即中西药复方制剂,整合了起效较快的西药和具有整体调节优势的中药的作用,以治疗感冒咳嗽及哮喘的最多,常用的约80余种,如维C银翘片;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约20余种,如复方陈香胃片;还有用于高血压的珍菊降压片,用于糖尿病的消渴丸,以及用于骨伤、五官、儿科、妇科、皮肤科与神经科疾病的药物。以维C银翘片为例,它除了含金银花、连翘等中药外,还有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等西药成分,可能引起皮疹、困倦、口渴等症状。建议肝肾功能不全者,驾驶员和需要进行高空工作、操作精密器械者慎用。同时,该药应避免和其他复方感冒西药、止痛退烧药等同时服用。▲
看清成分更安全
此次CFDA的不良反应通报中,建议在使用含西药的中成药时注意以下几点。
仔细阅读说明书: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充分了解中西药复方制剂及其组分的用药风险。如果不能分清哪些是西药成分,可咨询药师。
避免药物过量:与含有相同西药或中药成分的药品联合使用时,应计算各药品中相同组分的用量,以避免药物过量。
注意毒性协同作用:与功效类似的药品联合使用时,应注意毒性累加作用导致的用药风险。
这些内容在使用其他中成药时同样重要。此外,不能明确病情和患有慢性病者,建议服中成药前咨询医生。▲
口干舌燥,小腿发凉是怎么回事呀
这是肾阳虚的明显表现,与的生活习惯和肾功能有很大的关系。脚凉要考虑肾阳虚,阳气不足,可以当地中医院看看中医辨证施治,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调理,注意保暖和适当的运动。 建议脚凉的话最好是看下中医调理一下。不方便的话,您自己买点金匮肾气丸、鹿胎丸之类的中成药服用,中医认为与风湿有关,风湿,包括风,寒,湿,您的情况属于寒的表现,祝患者早日康复
胃病怎么治
1、药物治疗:
治疗胃病的药物种类较多,并且作用机制各有不同,许多患者都是自行到药店买药服用。如果只是偶然的胃部不舒服,可对症选择一些常见药,遵照药品说明书使用。如果胃部症状频频发作或是发作时症状严重,则要赶紧就医。一般及早治疗预后较好。
2、手术治疗:
为切除病变组织。比如胃肠道系统的恶性肿瘤,多发性息肉,囊肿,肠穿孔等疾病都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的。
3、中医
以常见的慢性胃炎为例。中药治疗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等优点,而中成药因服用方便而更受青睐,但中成药须辨证使用才有好效果。
脾胃虚弱证:可见胃脘痞满胀痛,纳差,食后腹胀,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宜选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等。
脾胃虚寒证:可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肢冷便溏,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脉细或迟。宜选附子理中丸、良附丸、温胃舒冲剂(胶囊、口服液)等。
胃阴不足证:可见胃痛隐隐,知饥不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光净无苔,脉细数。宜选胃安胶囊、玉竹冲剂等。
尿痛怎么办
1、预防生殖疾病。
2、每天要补充充足的水分。
3、保证充足的睡觉,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机体免疫力。
如尿道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川心莲片、八正合剂等中成药服用,治疗尿痛首先要控制急性感染,同时配合硝矾洗药外洗,根据尿道外口的局部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如小阴唇融合者,行小阴唇分离术,若尿道外口有肉阜状突起,则将其切除,对融合型者,行尿道口阴道口间距延长术,对远端尿道狭窄者,定期行尿道扩张术。
感冒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中成药感冒药服用时间
现在有很多传统中药都经过现代方法加工成中成药来服用,不仅服用简单,而且效果稳定,这类药物一般对服用时间要求不严格,因此饭前饭后均可。但是有些如快克这类中西组方的感冒药,为了使药物在体内能更好地发挥效力,同时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合理地安排在饭后服用。
秋天宝宝上火怎么办 药物治疗
如果宝宝上火比较严重,妈妈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宝宝的中成药服用,来减少宝宝上火的症状。如果情况不严重则可以通过饮食、生活习惯的调整来改善宝宝上火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