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成药服用注意事项

中成药服用注意事项

①注意辨证施治。如咳嗽可分寒痰咳嗽和热痰咳嗽。寒痰咳嗽者须选用化湿祛寒痰类药物,如小青龙口服液等;热痰咳嗽者则须选用清热化痰止咳的药物,如蛇胆川贝口服液等。

② 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合适的剂型。如急性危重期应选择起效快、作用强的药物和剂型。

③注意药物的组成和功能主治:如大活络丹和小活络丹一字之差,虽然两者都有活血化痪、祛湿通络等功效,但大活络丹偏于治疗卒中、痰湿引起的半身不遂,口眼喝斜、言语不清、手足拘紧等症。而小活络丹偏于治疗因风寒、痹湿等所致的痹证,如四肢拘挛、筋骨疼痛、跌打扭伤等症。

④ 正确使用补益药,避免滥用补药。滥用补益类中成药会加重其偏盛偏衰。如,不是气虚、阳虚的人食用人参、鹿茸等温补药,可引起头疼、全身发热、口舌生疮、鼻子出血等。

⑤注意中成药和西药合理配伍。中西药合理应用可以起到增效减毒作用。但是,不合理的联合应用可导致药效过强或降低,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引起药源性疾病。如地高辛与六神丸合用,能引起频发性室性早搏。

⑥ 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中成药的药性不同,剂型各异,治疗的疾病各不相同,服用的方法也不一样。饭前服还是饭后服,服用几次,是否需要药引等,都与药效的发挥密切相关。因此,应注意服用方法的准确。

⑦注意用药量。服用中成药,也须按照说明书或医嘱,不宜超剂量或减少剂量。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应注意正确的给药方法和用药剂量,以保证安全有效。

⑧ 注意疗程,服用中成药不能盲目服药,不宜在不了解自身疾病状况的情况下盲目地长期服用同一种药物。

常见去火中成药服用需注意什么?

牛黄解毒片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肺胃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痛,暴发火眼,咽喉疼痛,肿痛,大便秘结,皮肤刺痒。

提醒:牛黄解毒片的作用是清热解毒,但多吃或者没病时常吃,会引起中毒。常见不良反应有:反应、胃肠道反应、出血反应和尿频、尿痛、尿血等。

三黄片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出血,心烦口渴,尿赤便秘。

提醒:服用三黄片时,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有、心脏病、、、肾病等慢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小儿、孕妇、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双黄连口服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发热,咳嗽,咽痛。

提醒:服用双黄连口服液的同时不宜再服用滋补性。风寒不宜。患有、心脏病、、的人、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中成药用错也很危险

三类药容易误用

中成药是中药系列中的一大类药品,目前市面有售的多达三四千种。从感冒、咳嗽,到多种皮肤病、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和内分泌疾病在内的常见病都可选择中成药治疗。

大家常用的中成药多是非处方药,如抗病毒口服液、藿香正气口服液等,效果明确且较为安全。不少人缺乏相应的中医药知识,以下几种熟知的常见药最容易用错。

感冒药。许多人家中常备有板蓝根冲剂、感冒清热颗粒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只要出现感冒症状,在未分清风寒风热的情况下就服用,容易出错。因为板蓝根冲剂主要用于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重、出汗不多、头痛、咽喉肿痛、咳黄痰等;感冒清热颗粒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发热轻、怕冷、流清鼻涕等。如果选错,不仅不能缓解症状,还可能加重病情。

六味地黄丸。该药主要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遗精等症。有人将其作为“保健品”,在未经中医辨证分清虚实的情况下长期服用,容易出现问题。另外要注意,该药不宜在感冒发烧时服用,以免影响康复。胖人和怕冷的肾阳虚者也不宜服用,否则可能加重病情。脾胃不好者长期吃六味地黄丸还可能影响消化功能。

清火药。很多人认为上火是小毛病,自己买点牛黄解毒片等清火药吃就行。其实,这类药只适合用于因实火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头晕目赤和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口腔溃疡等情况,阴虚火旺所致的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不宜用。此外,这类药含有雄黄,长期、大量服时可能造成体内砷蓄积,伤害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

配西药当心过量

为了让中成药安全发挥作用,大家应注意避免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一:中成药没有副作用。中成药由多种中药组方而成,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有些成药中也配有一些具有毒性的药。例如艾叶有小毒,只有过量时才可能出现毒副作用;朱砂、苍耳子有毒,治疗量和中毒量较为接近,应注意用法。因此,中成药也可能有毒副作用。在中医指导下服用,一般较为安全,但不可随意加大用量、延长疗程。

误区二:中成药可自行用来保健。逍遥丸可以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六味地黄丸适合肝肾阴虚患者,但并非人人适宜,不建议自行长期服用。药品和保健品不同,需要根据医嘱,依据病情和个人身体情况选用,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误区三:和西药一起用效果更好。此次CFDA的不良反应通报中,提醒大家感冒清片(胶囊)和脑络通胶囊等中成药含有西药成分,一旦同时和含有相同成分的西药服用,可能造成过量,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这类药即中西药复方制剂,整合了起效较快的西药和具有整体调节优势的中药的作用,以治疗感冒咳嗽及哮喘的最多,常用的约80余种,如维C银翘片;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约20余种,如复方陈香胃片;还有用于高血压的珍菊降压片,用于糖尿病的消渴丸,以及用于骨伤、五官、儿科、妇科、皮肤科与神经科疾病的药物。以维C银翘片为例,它除了含金银花、连翘等中药外,还有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等西药成分,可能引起皮疹、困倦、口渴等症状。建议肝肾功能不全者,驾驶员和需要进行高空工作、操作精密器械者慎用。同时,该药应避免和其他复方感冒西药、止痛退烧药等同时服用。▲

看清成分更安全

此次CFDA的不良反应通报中,建议在使用含西药的中成药时注意以下几点。

仔细阅读说明书: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充分了解中西药复方制剂及其组分的用药风险。如果不能分清哪些是西药成分,可咨询药师。

避免药物过量:与含有相同西药或中药成分的药品联合使用时,应计算各药品中相同组分的用量,以避免药物过量。

注意毒性协同作用:与功效类似的药品联合使用时,应注意毒性累加作用导致的用药风险。

这些内容在使用其他中成药时同样重要。此外,不能明确病情和患有慢性病者,建议服中成药前咨询医生。▲

口干舌燥,小腿发凉是怎么回事呀

这是肾阳虚的明显表现,与的生活习惯和肾功能有很大的关系。脚凉要考虑肾阳虚,阳气不足,可以当地中医院看看中医辨证施治,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调理,注意保暖和适当的运动。 建议脚凉的话最好是看下中医调理一下。不方便的话,您自己买点金匮肾气丸、鹿胎丸之类的中成药服用,中医认为与风湿有关,风湿,包括风,寒,湿,您的情况属于寒的表现,祝患者早日康复

胃病怎么治

1、药物治疗:

治疗胃病的药物种类较多,并且作用机制各有不同,许多患者都是自行到药店买药服用。如果只是偶然的胃部不舒服,可对症选择一些常见药,遵照药品说明书使用。如果胃部症状频频发作或是发作时症状严重,则要赶紧就医。一般及早治疗预后较好。

2、手术治疗:

为切除病变组织。比如胃肠道系统的恶性肿瘤,多发性息肉,囊肿,肠穿孔等疾病都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的。

3、中医

以常见的慢性胃炎为例。中药治疗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等优点,而中成药因服用方便而更受青睐,但中成药须辨证使用才有好效果。

脾胃虚弱证:可见胃脘痞满胀痛,纳差,食后腹胀,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宜选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等。

脾胃虚寒证:可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肢冷便溏,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脉细或迟。宜选附子理中丸、良附丸、温胃舒冲剂(胶囊、口服液)等。

胃阴不足证:可见胃痛隐隐,知饥不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光净无苔,脉细数。宜选胃安胶囊、玉竹冲剂等。

尿痛怎么办

1、预防生殖疾病。

2、每天要补充充足的水分。

3、保证充足的睡觉,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机体免疫力。

如尿道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川心莲片、八正合剂等中成药服用,治疗尿痛首先要控制急性感染,同时配合硝矾洗药外洗,根据尿道外口的局部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如小阴唇融合者,行小阴唇分离术,若尿道外口有肉阜状突起,则将其切除,对融合型者,行尿道口阴道口间距延长术,对远端尿道狭窄者,定期行尿道扩张术。

感冒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中成药感冒药服用时间

现在有很多传统中药都经过现代方法加工成中成药来服用,不仅服用简单,而且效果稳定,这类药物一般对服用时间要求不严格,因此饭前饭后均可。但是有些如快克这类中西组方的感冒药,为了使药物在体内能更好地发挥效力,同时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合理地安排在饭后服用。

秋天宝宝上火怎么办 药物治疗

如果宝宝上火比较严重,妈妈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宝宝的中成药服用,来减少宝宝上火的症状。如果情况不严重则可以通过饮食、生活习惯的调整来改善宝宝上火的症状。

相关推荐

孕妇不能使用的十种中药

1.清热类: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祛湿等功效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在怀孕早期服用可能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后果。而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因其攻下、泻下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产,如牛黄解毒丸、片子癀、犀黄丸、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 2.祛风湿除痹症类: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主要功效的中成药,如虎骨木瓜丸,其中活血之牛膝有损胎儿。类似的中成药,还有大活络丸、天麻丸、华佗再造丸、伤湿祛痛膏等。而抗栓再造丸则因大黄攻下、水蛭破血故孕妇禁用。 3.消导类:即有消食、导滞、化积作用的一类中成药,如

怀孕初期服用了感冒药 怀孕初期吃什么感冒药影响大

西药的影响一般比中成药大。 西药多为化学药物,主要是人工合成的,作用单一而强烈,因而副作用较多。而且怀孕初期,胎儿对于药物是比较敏感的,这时候服用西药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 中成药则多为天然药物制成,药物原料来源于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矿物等,一般副作用较少。如果孕妇服用的是板蓝根、苦甘颗粒等中成药物,相对来说毒副作用是较小的。

附件炎的治疗

1、药物治疗 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中成药服用此类药物时,患者一定要按疗程用药,不可自己觉得症状有所缓解就擅自停药或减药,这样不仅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还可导致病情反复。 2、物理治疗 在进行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可以配合进行物理治疗,如使用激光、微波、进行离子透入治疗等。物理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人体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从而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3、手术治疗 假如是输卵管的炎症或是病变,可以采用一些手术方法治疗。

哪些药物人们容易乱用

感冒类中成药 感冒类中成药有板蓝根、感冒清热冲剂等。中医一般把感冒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两种,而常用的感冒药也分为寒性、热性。用反了,不但对治疗没帮助,还会加重病情。比如感冒清热冲剂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具有解表清热的功能,但如果因风热感冒而服用,就会加重病情。 很多人一感冒后就找出维C银翘片、感冒清热冲剂、板蓝根等一大堆感冒药混着吃,认为吃越多见效越快,但实际上这些感冒中成药通常都有至少两种以上的成分交叉重复,增大了药物过量的风险。例如,板蓝根药性苦寒,虚寒体质的患者多喝容易伤到脾胃,引起胃痛、食欲不振等症

川贝枇杷膏哺乳期能吃吗

哺乳期慎吃,需遵医嘱。具体理由如下: 川贝枇杷膏的成分由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茯苓、化橘红、桔梗、法半夏、五味子、瓜蒌子、款冬花、远志、苦杏仁、生姜、甘草、杏仁水、薄荷脑、蜂蜜、麦芽糖、糖浆组成,虽然这些成分中不含有对哺乳期妇女禁食的药物,但川贝枇杷膏毕竟是中成药服用后可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而宝宝对川贝枇杷膏中的薄荷脑以及其他中药成分均不耐受,不能服用,若吃了容易引起不良副作用,因此哺乳期的妈妈们吃川贝枇杷膏需慎重食用,建议哺乳期妈妈们在服用川贝枇杷膏后停止一段时间的母乳喂养。 川贝枇杷膏虽是非处方药

孕妇要慎用的中成药

消导类:即有消食导滞、消痞化积作用一类的中成药。如槟榔四消丸、九制大黄丸、清胃中和丸、香砂养胃丸、大山楂丸等,都具活血行气、攻下之效,故易致流产。 理气类:具有疏畅气机,降气行气之功效的中成药。如木香顺气丸、气滞胃痛冲剂、十香止痛丸等,因其多下气破气、行气解郁力强而成为孕妇的禁忌药。 理血类:即有活血祛瘀、理血通络、止血功能的中成药。如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脑血栓片、云南白药、三七片等,因其祛瘀活血力过强,易致流产。 开窍类:具有开窍醒脑功能的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行车散等因为内含麝香,辛香走窜,易损胎

孕妇不能吃的九类中药

1、清热类 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祛湿等功效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在怀孕早期服用可能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后果。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因其攻下、泻下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产,也不可服用,如牛黄解毒丸、片仔癀、犀黄丸、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 2、泻下类 巴豆、牵牛子、桃仁等及其他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攻逐水饮、润肠通便作用的中成药,如十枣丸、舟车丸、麻仁丸,润肠丸等,因攻下力甚强,有损胎气。 3、消导类 即有消食、导滞、化积作用的一类中成药,如槟榔四消丸、清胃和中丸、九制大黄丸、香砂养胃

喝藿香正气水的禁忌是什么

忌吃甜食 喝了藿香正气水之后,不要吃甜食,因为甜食有生湿作用,而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是解湿的,两者作用相互抵消,容易导致药效降低。 忌喝浓茶 藿香正气水属于一种中成药服用中成药时不建议喝浓茶,因为茶叶中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 不宜吃生冷食物 生冷食物一般难以消化,这样就容易刺激人体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所以喝藿香正气水之后不可吃生冷食物。 不宜吃辛辣食物 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和藿香正气水期间,需要忌食辛辣,生活中常见的辛辣食物有葱、蒜

长期服用止痛化癓片有什么副作用吗

止痛化癓片是由党参、黄芪(蜜炙)、白术(炒)、丹参、当归、鸡血藤、三棱、莪术、芡实、山药、延胡索、川楝子、鱼腥草、败酱草、蜈蚣、全蝎、土鳖虫、炮姜、肉桂等十九味中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那长期服用止痛化癓片有什么副作用吗? 止痛化癓片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丹参,味苦,平,微温。丹参可以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 而且还可以活血散瘀,镇静止痛。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子宫出血,吐血,乳腺炎,痈肿。 止痛化癓片属于中成药,而大家可能会误以为中成药显效慢,需要长期服用。有些中成药含有重

尿痛的治疗

引起尿痛的生殖疾病有尿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子宫肌瘤等。针对这些生殖疾病我们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它,这样就可以避免诱发尿痛。如尿道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川心莲片、八正合剂等中成药服用;非特异性阴道炎:①纠正阴道酸碱度。②注意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等。 治疗尿痛首先要控制急性感染,同时配合硝矾洗药外洗;根据尿道外口的局部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如小阴唇融合者,行小阴唇分离术;若尿道外口有肉阜状突起,则将其切除;对融合型者,行尿道口阴道口间距延长术;对远端尿道狭窄者,定期行尿道扩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