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幼儿会得青光眼吗

婴幼儿会得青光眼吗

其实从刚出生的婴儿到百岁老人,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如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胚胎时期发育障碍,使房角结构先天异常或残留胚胎组织,阻塞了房水排出通道,导致眼压升高,整个眼球不断增大,故又名水眼,或称发育性光眼。患有先天性青光眼的孩子,出生后不久,或1~2岁时,就可出现怕光、流泪,可能为单眼或双眼。先天性青光眼是遗传性眼病的一种,大多数都是隐性遗传,少见有连续两代以上患者,同胞中可见有两人患病。

儿童青光眼不可轻视

作为常见的眼科疾病,并非只有老年人才会患青光眼,其他年龄段也有患青光眼的可能,同时儿童也会得青光眼,而且在儿童青光眼的病症中有先天性及青少年型两种。

先天性青光眼主要是指婴儿自从出生就怕光,并且在婴儿的眼睛中会流泪水、揉眼睛;眼睛中黑眼球部分所占比例相对比较大,由于眼睛内部眼压,眼睛内的压力过高,角膜变得很混浊,出现视觉模糊不清澈。

青少年型青光眼这种病症患者在出生后,并没有明显流泪、怕光等症状;到儿童时期,症状开始出现;因此需要多次检查眼压才能确诊,从而确定是否患有青光眼。

由于以上两种疾病都是由先天性眼球的结构有异常而产生的,所以在病症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比较差,但是若能及早发现,尽早治疗,仍可保住部分视力。总而言之,儿童青光眼是不能马虎。

青光眼发病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据调查,青光眼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呈不断上升趋势,很多青光眼的病因不明,尤其是一些原发性青光眼。作为现代社会人类眼睛致盲的杀手,青光眼的病因研究已经成为医学界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得知:从儿童到老人,所有年龄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年龄超过35岁或40岁以上的人,高度近视者,患糖尿病者,以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得青光眼的机会比正常人会多一些。

据某城市调查结果显示,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人,得青光眼的危险是普通人的6倍。说明青光眼和遗传有关,但并不是所有青光眼患者的后代都会得青光眼病,也就是说即使有先天遗传内因,还要加上后天各种不利外在条件才会发病。

有青光眼家族史作为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发现有眼胀、头痛、虹视等不正常现象,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告诉医生家族史有患青光眼的病例。

为什么会得青光眼

遗传因素(15%):

青光眼属多基因遗传性病变,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占整个发病人数的13%—47%,患者亲属发病率为3.5%—16%。

屈光因素(25%):

由于屈光系统调节失常,睫状肌功能紊乱,房水分泌失恒,加之虹膜根部压迫前房角,房水排出受阻,所以引起眼压升高,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是自觉视疲劳症状或无明显不适,戴眼镜无法矫正视力,易误诊,故有屈光不正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无法解释的眼部异常时应及时找有青光眼丰富临床经验的大夫 ,详细检查。

解剖因素(10%):

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角膜直径短,导致前房角狭窄,房水排出障碍,眼压升高,青光眼形成。

年龄、性别(10%):

开角型多发于30岁左右,无明显性别差异。闭角型45岁以上患者占青光眼病人68.2%—76.8%,女性多于男性。

不良生活习惯(15%):

吸烟嗜酒、起居无常、饮食不规律、喜怒无常、习惯性便秘、顽固性失眠。

​网传领带男易得青光眼

网上盛传一个有趣的观点:“领带男”更易得青光眼。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领带经常系得很紧的话,会持续性地出现高眼压而产生青光眼,引起视神经损害,以致失明。

该观点来源于德国医疗部门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40名男性公民的测试表明,系领带3分钟后,大部分人的眼压提高了20%,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领带紧系在脖子和喉结下容易引发青光眼。

对于这一说法,很多常系领带的男士hold不住了。“单位要求必须系领带,是不是我以后老了就会得青光眼啊!”在金融系统工作的李先生听说“领带男”更易得青光眼后,很是担忧,“以后要是瞎了,这日子怎么过啊!”因为害怕得青光眼,更有“领带男”提议,应该让单位废除男员工必须系领带的规定。

不过,也有“领带男”对此并不相信。在外企工作的张先生表示,领带又不是新生事物,要真是这样的话,早就应该发现了。

眼科专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专家表示,领带男更易得青光眼的说法并不靠谱,这是混淆了青光眼的概念。领带系得过紧的确可能影响眼压,但并不意味着会增加罹患青光眼的风险。

“青光眼是一组危害视神经视觉功能、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症群或眼病。”专家指出,只有当眼压超过了眼球内组织、尤其是视网膜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时才会引起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导致青光眼的发生。

根据研究显示,领带系得紧可引起患者眼压升高约4mmhg,但这种眼压的升幅在人眼耐受范围之内,不会引起视神经损害,更谈不上增加罹患青光眼的风险。目前并没有科研证据可以证明由系领带升高的眼压最终会导致视神经的损害甚至萎缩。

当领带系得过紧时可对颈部静脉产生一定压力,使更多的血液涌到眼部,导致眼压升高。青光眼患者的确不宜常打领带,更应少练瑜伽。瑜伽需要练习者做出许多头朝下,身体朝上的姿势,这种“倒立”类型的姿势可导致眼压明显“走高”。

怎么会得青光眼

1、用眼过度并不合理用药:

如今的生活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电脑的陪伴下度过,学习生活的压力,迫使必须马不停蹄的前进,因此大部分的白领一族每天面对电脑工作的时间都会在八到九小时,有些甚至会更多,而当眼睛出现干涩,胀痛的症状时,只是简单地用一些眼药水来缓解,没有引起重视,长时间的过度用眼、加上对症状的忽视及不合理用药,都会诱发青光眼病的产生。

2、病因的遗传:

青光眼的发病与遗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的家族有患青光眼病的病史,或者患有近视眼、眼底出血、亦或是全身疾病过多,如糖尿病、高血压的这些人,患上青光眼的几率将比正常人的大一些。

3、术后诱发症:

西医对于眼病的治疗多选择激光手术,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大量出血,手术破坏周边组织,加重感染,导致纤维性增生,组织功能性下降,从而诱发其他并发症,如白内障手术术后而引发的青光眼病就是一典型的例子

4、年龄的增长:

可谓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有青光眼病的概率也随之增加,面对身体各项机能的下降,青光眼也在悄然来袭,使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导致产生青光眼。

近视眼与青光眼的联系

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得知:从儿童到老人,所有年龄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年龄超过35岁或40岁以上的人,高度近视,患糖尿病者,以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得青光眼的机会比正常人会多一些,据推测到2000年,全世界约有病因不明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6680万人。专家预测:青光眼将成为人类眼睛致盲头号“杀手”。

据中国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医大学东方医院眼科主任韦企平介绍:青光眼种类繁多,各种青光眼发病机理又不一样,有的青光眼至今原因不明。大多数青光眼是不能治愈的,只能有效的控制病情或尽可能延缓病情发展,一旦失明后,没有任何手段可使病人复明。若要等到它已祸及视力功能时才去治疗,无异于雨后送伞,因此青光眼防重于治。

专家认为,近视眼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伴有近视的高眼压者,有1/ 3在随访中出现了青光眼性视野损害并进展为青光眼。另外,高度近视患者应用激素后,眼压增高反应也高于正常人群。所以,有高度近视眼的人应定期检查眼压、眼底和视野。对单纯用高度近视眼底变化解释视力下降不能自圆其说的,或眼压虽然不高,视力、视野却有进行性损害的高度近视患者,都要作全面排除青光眼的检查。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异常升高,超过了眼睛所能耐受的最高限度,以致造成了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最终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一种眼病。目前,医学界发现以下情况可导致或诱发青光眼,应从这些方面进行预防。

据北京顺义县调查结果,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人,得青光眼的危险是普通人的 6倍。说明青光眼和遗传有关,但并不是所有青光眼患者的后代都会得青光眼病,也就是说即使有先天遗传内因,还要加上后天各种不利外在条件才会发病。有青光眼家族史作为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之一,一旦发现有眼胀、头疼、虹视等不正常现象,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告诉医生家族史有患青光眼的病例。

另据报道:对视野正常的大量人群10年随访结果,发现有青光眼视野缺损的4人中,3人得了糖尿病。提示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易得青光眼。所以患有糖尿病患者的人,在请眼科医生会诊看眼底时,应先测量眼压。对眼压偏高的患者,应做全面的有关青光眼的检查。糖尿病患者全身的微血管系统多有潜进性损害,极可能发生药物和手术都难以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许多人因此而失明,说明积极防治糖尿病,对减少青光眼的发生即防止失明是很有意义的。

另悉,高血压、动脉硬化、甲状腺疾病、肿瘤等也会引发青光眼,但尚属少数。

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主要症状

1、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这是婴儿青光眼的症状中比较典型的,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出现这些症状时,家长朋友们应及时带孩子应作进一步检查。

2、角膜增大,前房加深:当婴儿的眼压升高时,角膜上皮会出现水肿症状,外观也会失去光泽。有的患儿会出现后弹力层膜破裂,最后可能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角膜浑浊。

3、眼压升高、房角异常:青光眼性视盘凹陷及眼轴长度增加,这些症状对于婴儿青光眼的诊断十分重要,但常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检查,才能充分确认。

青光眼遗传率高吗

据某城市调查结果显示,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人,得青光眼的危险是普通人的6倍。说明青光眼和遗传有关,但并不是所有青光眼患者的后代都会得青光眼病,也就是说即使有先天遗传内因,还要加上后天各种不利外在条件才会发病。

有青光眼家族史作为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发现有眼胀、头痛、虹视等不正常现象,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告诉医生家族史有患青光眼的病例。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异常升高,超过了眼睛所能耐受的最高限度,以致造成了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最终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一种眼病。

青光眼种类繁多,各种青光眼发病机理又不一样,有的青光眼至今原因不明。大多数青光眼是不能治愈的,只能有效的控制病情或尽可能延缓病情发展,一旦失明后,没有任何手段可使病人复明。若要等到它已祸及视力功能时才去治疗,无异于雨后送伞,因此青光眼防重于治。

目前,医学界发现以下情况可导致或诱发青光眼,应从这些方面进行预防。专家认为,近视眼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伴有近视的高眼压者,有1/3在随访中出现了青光眼性视野损害并进展为青光眼。另外,高度近视患者应用激素后,眼压增高反应也高于正常人群。所以,有高度近视眼的人应定期检查眼压、眼底和视野。对单纯用高度近视眼底变化解释视力下降不能自圆其说的,或眼压虽然不高,视力、视野却有进行性损害的高度近视患者,都要作全面排除青光眼的检查。

温馨提示:通过上述了解,相信患者一定可以充分了解青光眼和家族遗传的相关性。还是希望您通过了解,多加重视,做好预防青光眼疾病的工作,避免青光眼疾病的危害。

相关推荐

青光眼有遗传吗

青光眼这种疾病是遗传的,而且出现家族聚集性的青光眼,可以说,青光眼不但危害着病人本身的健康,还有可能危害到下一代的眼睛健康,所以在家庭成员当中,如果有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其他的家庭成员都要谨防自己出现青光眼的症状,还出现青光眼的症状时,就要立即去医院进行治疗,才能够取比较好的治疗效果,避免青光眼给我们的眼睛带来进一步的危害。 青光眼的发病原因有好几种,除了常见的遗传因素之外,导致青光眼产生的病因还有很多外部因素,比如说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受到了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也容易诱发青光眼的产生。此外,青光眼

青光眼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青光眼的种类主要有四种: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各种类型的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各不相同,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先天性青光眼 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30岁以下的青光眼均属此类范畴。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眼前房角发育异常,致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 (1)婴幼儿青光眼 一般将0~3岁青光眼患儿归为此类,此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者,母体内即患病,出生后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一般是双眼性病变,但却不一定同时起病

青光眼的临床症状都有哪些

一、先天性青光眼 根据先天性青光眼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30岁以下的青光眼均属此类范畴,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眼前房角发育异常,致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25-80%的病人半年内显示出来,90%的先天性青光眼患儿到一岁时可确诊,10%的病人在1-6岁时出现症状。 1、婴幼儿青光眼: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明显突出,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易激动哭闹,饮食差或呕吐,汗多等到全身症状。 2、青少年性青光眼:90%以上的

先天性青光眼的症状分型

1. 婴幼儿青光眼:一般将0-3岁青光眼患儿归为此类,此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者,母体内即患病,出生后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一般是双眼性病变,但却不一定同时起病,也有25-30%患儿单眼发病,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明显突出,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易激动哭 闹,饮食差或呕吐,汗多等到全身症状,此型的预后关键在于及时正确诊断,因小儿眼球壁正处于发育阶段,查眼压,可能正常,而眼底检查不好配合,所以缺乏青光眼丰富俅簿。 2. 青少年性青光眼:发病隐蔽,危害性极大,

关于青光眼的一些认识误区你知道多少

1.“青光眼就是眼压高吗?” 不一定。青光眼是以视神经损伤和视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眼压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但由于每个人的”耐受”程度不同,有些人眼压高一些也没有青光眼(叫高眼压症),另外一些人眼压正常,但已经是青光眼了(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即青光眼的眼压标准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不是眼压“正常”就不青光眼了。 2.“青光眼没法治疗吧?” 正相反,因为青光眼引起的视功能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青光眼更需要积极治疗。治疗青光眼的方法很多,有点眼药治疗,激光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越早诊断越早治疗越好。 3.“我

近视眼与青光眼的联系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知:从儿童到老人,所有年龄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年龄超过35岁或40岁以上的人,高度近视,患糖尿病者,以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青光眼的机比正常人多一些,据推测到2000年,全世界约有病因不明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6680万人。专家预测:青光眼将成为人类眼睛致盲头号“杀手”。 据中国医药学眼科专业委员副秘书长、北京中医大学东方医院眼科主任韦企平介绍:青光眼种类繁多,各种青光眼发病机理又不一样,有的青光眼至今原因不明。大多数青光眼是不能治愈的,只能有效的控制病情或尽可能延缓病情发展,一旦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

先天性青光眼: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30岁以下的青光眼均属此类范畴。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眼前房角发育异常,致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25-80%的病人半年内显示出来,90%的患儿到一岁时可确诊。10%的病人在1-6岁时出现症状。 1. 婴幼儿青光眼:一般将0-3岁青光眼患儿归为此类。此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者。母体内即患病,出生后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一般是双眼性病变,但却不一定同时起病,也有25-30%患儿单眼发病。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明显突出,

婴幼儿青光眼有何表现

婴幼儿型先天性青光眼是严重的致盲疾病之一。约有60%在出生后6个月内、80%在1岁以内出现症状,其余在1~6岁时显示出来,常为双侧性。因婴儿眼球发育尚未成熟,眼球壁易受压力的作用而扩张,致使整个眼球不断扩大,表现为两眼异常增大,称为“水眼”。 一些不知情的家长甚至为自己孩子的大眼睛而沾沾自喜。这往往导致病情贻误。其实,婴幼儿型先天性青光眼的患儿眼睛虽大,但仔细观察,就可发现异常。首先,患儿角膜直径常常在13mm以上,一般正常儿童角膜直径在10mm左右。其次,角膜往往因为水肿而浑浊不清。患儿常有较明显的刺激

青光眼导致孕妇流产吗

从导致孕妇流产的原因上来分析,青光眼是不直接导致孕妇流产的,而孕妇流产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 1、遗传基因缺陷 2、环境因素 影响生殖功能的外界不良因素很多,可以直接或间接对胚胎或胎儿造成损害。过多接触某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砷、铅、苯、甲醛、氯丁二烯、氧化乙烯等)和物理因素(如放射线、噪音及高温等),均可引起流产。 3、母体因素 4、胎盘内分泌功能不足 5、免疫因素 从中足可以看出,青光眼是跟流产没有联系的,但是孕妇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因为青光眼本身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有家族病史的人相比没有家族病史的人要容

两种类型青光眼患者的病症表现

一、婴幼儿青光眼:一般将0-3岁青光眼患儿归为此类。此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者。母体内即患病,出生后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一般是双眼性病变,但却不一定同时起病,也有25-30%患儿单眼发病。 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明显突出,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易激动哭 闹、饮食差或呕吐、汗多等到全身症状。此型的预后关键在于及时正确诊断,因小儿眼球壁正处于发育阶段,查眼压,可能正常,而眼底检查不好配合,所以缺乏青光眼丰富俅簿。 二、青少年型青光眼:发病年龄3-30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