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中西医鉴别诊断的依据有哪些
鸡眼中西医鉴别诊断的依据有哪些
鸡眼中西医鉴别诊断的依据有以下方面:
中医释名
以患处皮厚增生,其根深嵌入肉里,顶起硬结,形似鸡眼,行走挤压时痛甚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西医病因
皮肤长期受挤压或摩擦,导致角质增生。
中医病因
鸡眼是因足部(亦偶见于手部)长期受挤压、摩擦所致。多因穿鞋不适或长期行走摩擦和挤压患处,以致气血瘀滞,经络阻隔,血流不畅,血瘀而停滞,外感毒邪,内外相兼肌肤失润,溢于皮外故见本病。
中医病机
患者多因患处皮肤长期挤压或摩擦而致,气血瘀滞,经络阻隔,血流不畅,外感毒邪,内外相搏,外溢肌肤,故见蚕豆大小的淡黄色角质增生,患处皮损至圆锥状嵌入皮下,质坚硬,摩擦疼痛,舌尖红,苔腻,脉弦涩,属气血瘀滞所致。
病理
全部病变组织为增厚的角质层,中心部角质层更厚,呈"V"形凹入,钉尖增生尤著,其下方的真皮层,由透明的、较粗糙的胶质所组成,与局部血管无关。
西医诊断
依据临床诊断
1.损害为针头至蚕豆大小淡黄色或深黄色的局限性角质增生,圆形或椭圆形,光滑稍透明或隆起,境界明显,呈圆锥状角质增生的顶端呈楔状嵌入真皮内,状如鸡眼,因尖端压迫真皮末稍神经,疼痛异常。
2.好发于男青年,多数为双足发病,偶见于手部。足部以足跖前中部或拇指腔侧缘最多,也见于趾背及足跟。
西医鉴别诊断
1.掌趾点状角化病:掌趾部多发性孤立的圆锥形角质栓,不契入皮内,不限于受摩擦部位。
2.跖疣:表面形为胼胝,但中心稍凹,周缘略高起,除去表面角质斑块,可见斑状体嵌入皮内,好发于足底各处或趾侧。表面粗糙,皮纹中断常有黑色出血点,压痛明显。
3.胼胝:不整形角化斑片,中厚边薄,范围较大,表面光滑,皮纹清晰,压痛不明显。
中医类证鉴别
1.胼胝:多发生于足前掌,皮厚发硬发黄,境界不清,触之坚实而无压痛。
2.跖疣:好发于儿童及青年,常见于足底,皮损表面皮纹消失,干燥、粗糙、污浊不清,修剪时易出血,挤捏疼痛明显。
急性阑尾炎如何鉴别诊断
西医诊断依据:
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
1.转移性右下腹痛或固定右下腹痛,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
2.右下腹阑尾麦氏点或右侧下腹部有固定压痛。重者可有反跳痛或肌紧张。
3.可有发热(一般在38℃以下),恶心呕吐(一般不频繁),便秘或腹泻。
4.血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升高。
一般具备前两项即可诊断。
西医鉴别诊断:
容易与急件阑尾炎相混淆的疾病很多,主要与之相鉴别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起病急骤剧烈,除右下腹疼痛症状外同时有上腹压痛,腹肌较紧张,有溃疡病史,X线腹腔有游离气体。腹腔诊断性穿刺可抽出血性液体。
2.右侧输尿管结石:疼痛多呈阵发性绞痛,并向会阴部放射,右侧肾区明显叩击痛,尿中多出现红细胞,B超及腹平片呵发现有侧输尿管结石。
3.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发热多较腹痛出现早,右下腹触痛范围广,有时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腹壁紧张不明显。
4.妇科疾病:
①宫外孕破裂:腹疼常以下腹开始,有停经史,妊娠试验阳性,腹疼伴有急性失血症状,如头晕,心慌,脉速等。宫颈摇举痛阳性,腹腔或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血性积液。
②卵巢滤泡或黄体破裂;多发生于两次月经期之间,突发性下腹痛,初剧后轻,其它表现似宫外孕。
③卵巢囊肿蒂扭转;病前右下腹部肿块史,突发性下腹绞痛,腹部或阴道内诊可扪及囊性肿块,触痛明显。
④急性输卵管炎或盆腔炎;有白带增多史,腹痛始于下腹部呈以侧对称性触痛,常伴有腰痛。盆腔炎时后穹窿穿刺可抽出脓液,B超探查有液性暗区。
5.其它如儿童右下叶肺炎,回盲部肿瘤,左侧胸膜炎,美克耳憩室炎,腹部血管栓塞,流行性出血热等。均需与急性阑尾炎相鉴别。
头痛的鉴别诊断依据
头痛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在生活中因为它的常见性人们往往会对它容易造成忽视。殊不知,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引起头痛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如果不造成详细区分的话是有可能造成对健康的威胁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将头痛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呢?
头痛的鉴别诊断:
1.头痛同时伴剧烈呕吐者提示为颅内压增高,头痛在呕吐后减轻者可见于偏头痛。
2.头痛伴眩晕者见于小脑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头痛伴发热者常见于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或颅内感染。
4.慢性进行性头痛伴精神症状者应注意颅内肿瘤。
5.慢性头痛突然加剧并有意识障碍者提示可能发生脑疝。
6.头痛伴视力障碍者可见于青光眼或脑瘤。
7.头痛伴脑膜刺激征者提示有脑膜炎或蛛网膜下隙出血。
8.头痛伴癫痫发作者可见于脑血管畸形,脑内寄生虫病或脑肿瘤。
9.头痛伴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者可能是神经功能性头痛。
10.丛集性头痛多见于中年男性,发作前无先兆症状,突发于夜间或睡眠时,疼痛剧烈呈密集性发作而迅速达到高峰,从一侧眼部周围或单侧面部开始而快速扩展,甚则波及同侧肩,颈部,呈跳痛或烧灼样痛,站立可减轻,伴同侧眼面潮红,流泪,鼻塞,流涕等,疼痛持续数10分钟至2小时,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必要时作组胺试验可协助诊断。
11.鼻窦炎疼痛常位于前额及鼻根部,晨起加重,伴鼻塞,流脓涕等,部分患者因继发性肌肉收缩而出现颈部疼痛和后头痛,检查鼻腔可见有脓性分泌物,病变鼻窦部位压痛明显。
妇科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断依据:1.育龄妇女有继发性、渐进性痛经和不孕病史;
2.妇检可扪及触痛性结节或子宫旁有不活动的囊性包块;
3.辅助检查:B超检查提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和组织活检可以确诊。
卵巢恶性肿瘤
诊断依据:1.盆腔包块增大迅速,腹痛持续性,全身情况差;
2.查体:扪及包块,并常伴有腹水;
3.B超可资鉴别。子宫腺疾病
诊断依据:1.症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似;
2.妇检:子宫多呈均匀性增大,质地硬,压痛明显;
3.B超有助于鉴别诊断。
盆腔炎(包块)
诊断依据:1.有急性盆腔感染病史和反复感染发作病史;腹痛不仅限于经期,平时也有隐痛,且可伴有发热;
2.妇科检查:宫颈充血、水肿、剧痛明显,宫体稍大,质软,压痛,活动受限,宫体一侧或双侧片状增厚、压痛;
3.辅助检查:B超提示:盆腔炎性包块;腹腔镜检查有明显炎症、粘连。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诊断依据:1.有无影响正常月经的因素;
2.子宫出血 分为无排卵性功血子宫出血和排卵性宫血;
3.多无明显体征,妇科检查科见子宫较软、宫口软,有时子宫稍增大;
4.实验室检查:B超、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等。
诊断鸡眼的依据有哪些
一、自我检测很重要
先说一下大家怎么在生活中判断自己是不是患上鸡眼了。鸡眼常常发生在脚底,脚趾间,还有脚掌的外侧。
主要是受到了长时间的压迫导致的,鸡眼一般是黄豆大小的或者是更大一点,中间是黄色的,比周边的皮肤要深一点点,最大的特征就是像鸡的眼睛,走路的时候会觉得很痛。
二、症状判断
鸡眼和很多疾病比较相似,尤其是跖疣,跖疣也是长在脚部的,但是不只限于受压迫的地方,而且当你走路的时候也不会觉得疼痛,范围是比较广的,角质层也会很厚。
跖疣只要用刀片把角质层的表面去掉就可以看到有黑色小点状或者是点状的血滴,而鸡眼是呈现半透明的黄色。
很多人还是没有经验的,如果不是太清楚的话,一定不要自己随意的判断,要经过医生的检查之后再确诊,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导致耽误病情甚至是用错了药。鸡眼还是很好治疗的,这一点上大家不要太过于担忧了。
肾功能不全诊断鉴别
根据症状及检查结果可诊断。
鉴别诊断
1、ARF是由各种原因使两肾排泄功能在短期内迅速减退,血肌酐平均每日增加≥44.2umol/L。
2、进一步确定为是少尿型、非少尿型,还是高分解型。
3、注意以下两点:①应用利尿剂后可使尿钠排出增多,故此时不可依靠尿钠排出量及钠排泄分数作为诊断依据;②有蛋白尿或糖尿者及应用甘露醇、右旋糖酐或造影剂后,均可使尿比重及尿渗透压升高,故不应作为诊断依据。
4、还应排除慢性肾衰竭。 应用B超测量肾脏大小和指甲肌酐测定有助于鉴别急慢性肾衰竭。B超肾脏不小,肾实质厚度不薄支持急性肾衰竭。指甲肌酐代表了病人血清中3个月以前的血肌酐水平,因此如果指甲肌酐正常也支持急性肾衰竭的诊断。
5、金标准是肾活检病理诊断, 尽早施行急诊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吗 B27(+)就一定是强直性脊柱炎吗
在很多地方医院,当查到B27(+),即断定有AS,或当B27(-)即排除有AS,这种观点是错误的,B27只能用来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鉴别诊断依据。在AS患者有,只有90%的患者是B27(+),而B27(+)的正常人群中,只有5-10%的人患有AS。
产后发烧的检查
本病之诊断依据为发热见于产褥期,尤以新产后为多见,常伴有恶露异常,或小腹疼痛等症。本病须与内外各科疾病之发热,如痢疾、疟疾、肠痈等鉴别,其鉴别方法主要参合四诊及必要的检查。产后一二日内,出现低热。此因产时过度疲劳与失血,使产妇处于阴血亏虚,阳无所依,阳气浮越于外,营卫失和而致低热,属生理性发热,不需治疗,而能自愈。故产后发热的中医临床检查一般是结合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表现、舌苔、脉象等来具体检查和判断的。另外西医的检查一般是根据具体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等检查项目。
产后发热的鉴别诊断
1.本病之诊断依据为发热见于产褥期,尤以新产后为多见,常伴有恶露异常,或小腹疼痛等症。
2.本病须与内外各科疾病之发热,如痢疾、疟疾、肠痈等鉴别,其鉴别方法主要参合四诊及必要的检查。
3.产后一二日内,出现低热。此因产时过度疲劳与失血,使产妇处于阴血亏虚,阳无所依,阳气浮越于外,营卫失和而致低热,属生理性发热,不需治疗,而能自愈。
西医鉴别诊断角膜炎的依据
1、PCF:潜伏期5~6天,常为双眼发病,可先后或同时发病。典型的表现为结膜炎、发热、咽炎三联征。
(1)发热。一般表现为骤起性高热,持续4~7天。发热程度与年龄有关,儿童体温升高较明显,常伴有畏寒,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症状。
(2)咽炎。表现为咽痛及咽部充血,出现率不如结膜炎和发热高。
(3)结膜、角膜炎。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是最突出的也是病程最长的临床表现,可见眼睑及结膜水肿,滤泡形成,下睑结膜较上睑结膜多。部分患儿角膜可出现细点状上皮浸润、卷丝,一般随结膜炎好转而痊愈,不留痕迹,也不发生上皮下浸润。
西医鉴别诊断角膜炎的依据
2、EKC:潜伏期5~12天,多为8天。常双眼发病,开始为单眼,2~7天后另眼受累,患者有异物感、烧灼感,怕光、流泪及轻度视力障碍。
(1)全身表现:有发热、咽痛、腹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此种情况多见于儿童,成年人则较少有全身症状。多见有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并压痛。
(2)角膜病变:
①中央部表层点状角膜炎:发病1周左右,角膜中央部也出现表层点状角膜炎,裂隙灯下荧光素染色检查,点状病变微隆起于角膜表面,数量多少不等,有的呈散在分布、有的呈簇状排列。角膜知觉减退。
②周边部表层点状角膜炎:结膜炎发病后1天,部分患者角膜缘出现局限性充血,相应角膜周边部出现散在表层点状角膜炎。
③多发性角膜上皮糜烂:部分患者在2~3周结膜炎症消退后发生弥漫性上皮糜烂或丝状角膜病变。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与EKC的泪液分泌减少有关。此外Ad8、19型尚可引起轻度的前部葡萄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