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矽肺如何鉴别诊断

矽肺如何鉴别诊断

1.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无职业接触史,儿童多见。是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一部分,起病急,有严重中毒症状,有时可伴发结核性脑膜炎和其他部位的结核病,X线胸片显示双肺野均匀分布,密度和大小均匀,边缘清楚的粟粒状阴影,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好。而矽肺临床表现无全身中毒症状,且小结节阴影在胸片上表现密度较高,同时有职业接触史。

2.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者,有左心衰竭病史,无职业史。以反复发作咯血、气短和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贫血为特点,有杵状指趾、脾大等体征。胸片可见大小不一的、分布不均匀、一定数量的细结节阴影,密度大,伴有少量条索状阴影,晚期出现广泛肺间质纤维化。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查到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往往有心脏病体征。

3.结节病 为原因不明、非干酪性类上皮细胞肉芽肿性疾病。可侵犯全身许多脏器,但多发生在肺部及胸内淋巴结。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或体征,Ⅱ期结节病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有肺部浸润,肺部病变广泛对称地分布于两侧,呈结节状、点状或絮状阴影。Ⅲ期结节病肺部呈现纤维化改变,而肺门肿大淋巴结消失。纤维化阴影中常混杂有肉芽肿的阴影,病变广泛者可出现肺脏皱缩、膈肌升高、肺门上提等。结节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胸片、胸CT改变、组织学活检及Kvein试验阳性。患者可能伴有其他脏器病变,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升高,结核菌素皮试阴性或弱阳性可作为参考指标。

4.肺泡微结石症 往往有家族史,多无粉尘接触史。X线胸片上两肺满布细砂料状阴影,大小在1mm左右,边缘清楚,以肺内侧多见,肺门影不大,肺纹理无明显变化,病程进展缓慢。

5.细支气管肺泡癌 常咳较多白泡沫痰,有时咯血,痰中查见癌细胞。

矽肺如何鉴别诊断

1.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无职业接触史,儿童多见。是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一部分,起病急,有严重中毒症状,有时可伴发结核性脑膜炎和其他部位的结核病,X线胸片显示双肺野均匀分布,密度和大小均匀,边缘清楚的粟粒状阴影,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好。而矽肺临床表现无全身中毒症状,且小结节阴影在胸片上表现密度较高,同时有职业接触史。

2.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者,有左心衰竭病史,无职业史。以反复发作咯血、气短和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贫血为特点,有杵状指趾、脾大等体征。胸片可见大小不一的、分布不均匀、一定数量的细结节阴影,密度大,伴有少量条索状阴影,晚期出现广泛肺间质纤维化。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查到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往往有心脏病体征。

3.结节病 为原因不明、非干酪性类上皮细胞肉芽肿性疾病。可侵犯全身许多脏器,但多发生在肺部及胸内淋巴结。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或体征,Ⅱ期结节病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有肺部浸润,肺部病变广泛对称地分布于两侧,呈结节状、点状或絮状阴影。Ⅲ期结节病肺部呈现纤维化改变,而肺门肿大淋巴结消失。纤维化阴影中常混杂有肉芽肿的阴影,病变广泛者可出现肺脏皱缩、膈肌升高、肺门上提等。结节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胸片、胸CT改变、组织学活检及Kvein试验阳性。患者可能伴有其他脏器病变,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升高,结核菌素皮试阴性或弱阳性可作为参考指标。

4.肺泡微结石症 往往有家族史,多无粉尘接触史。X线胸片上两肺满布细砂料状阴影,大小在1mm左右,边缘清楚,以肺内侧多见,肺门影不大,肺纹理无明显变化,病程进展缓慢。

5.细支气管肺泡癌 常咳较多白泡沫痰,有时咯血,痰中查见癌细胞。

煤矿工人煤肺诊断标准

一、肺功能测定

煤肺病人的通气功能通常无明显改变,仅于晚期并发肺气肿时才出现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的损害。

煤矽肺病人的FEVl、FVC、VC、MMEF等通气功能均低于正常人和接尘工人,并随着病期的进展呈进行性下降。通气功能损害类型以阻塞型为主;此外,煤矽肺有较高的肺气肿并发率,约1/3的壹期患者可有RV和RV/TLC的增高伴弥散功能降低。

二、X线表现

(一)煤矽肺

煤矽肺的X线表现主要为不规则阴影增多、增粗,常呈波浪状和串珠状或形成网状,特别是在肺下部,不规则阴影的交错、扭曲现象更为明显;在不规则阴影中,还可夹杂数量不等的圆形小阴影,以p、q型为主。此外,尚可见小叶中心性肺气肿(centrilobularemphysema),呈现“白圈黑点”征象。

于两上、中肺区常能见到大阴影,可以是多个小圆形阴影的融合,也可单独形成,早期可不对称,阴影边界多模糊。大阴影形成前可首先于肺上部形成小阴影聚集,继而逐渐发展为带状或椭圆形的致密大阴影,与脊柱呈平行上下延伸。

煤矽肺时肺门阴影增大较常见,有时还可见到肺门淋巴结蛋壳样环形钙化阴影,但不多;胸膜可增厚。

(二)煤肺

煤肺的X线表现以细网状的不规则阴影为主,其间可夹杂有星芒状的圆形小阴影,形态不规则,边界较模糊,密度较低,可见到“白圈黑点”征象。晚期并发肺气肿时双下肺透明度增高,膈肌低平。

单纯煤肺时大阴影罕见。肺门和胸膜的改变较少。

(三)类风湿尘肺

煤工尘肺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时,X线胸片可见类风湿结节或其他类风湿改变。类风湿结节一般多发,单个少见,大小多为0.5~1.0cm,有的可达5cm;结节多分布在两肺中下野和外带,类风湿结节数量可以增多,有时发生融合。其影像特点为密度较低,致密者少见,边缘清楚,散在分布,是诊断典型类风湿尘肺的主要依据。此外,还可以出现肺间质纤维化、胸膜炎(胸腔积液、胸膜肥厚)、肺部小结节影和斑片状影等类风湿关节炎的肺部损害表现。本病发病率低,多不超过1%。

(四)弥漫性纤维化

在肺泡间隔、小叶间隔、小血管和细支气管周围和胸膜下,出现程度不同的间质细胞和纤维增生,并有煤尘和尘细胞沉着,间质增宽变厚,晚期形成粗细不等的条索和弥漫性纤维网架,肺同质纤维增生。

(五)大块纤维化

又称为进行性大块状纤维化(progressive massive fibrosis,PMF),是煤工尘肺的晚期表现。肺组织出现2cm×2cm×1cm的一致密的黑色块状病变,多分布在两肺上部和后部,右肺多于左肺。病灶呈长梭形、不整形,少数似圆形,边界清楚。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弥漫性纤维化,在大块纤维中及其周围有很多煤尘和煤尘细胞,见不到结节改变;另一种为大块纤维化病灶中可见煤矽结节。有时在团块病灶叶,见到空洞形成涧内积储墨汁样物质,周围可见明显代偿性肺气肿。胸膜呈轻度至中等度增厚,在脏层胸膜下,特别是与小叶间隔相连处有数量不等的煤尘、煤斑、煤矽结节等。肺门和支气管旁淋巴结多肿大,色黑质硬,镜下可见煤尘、煤尘细胞灶和煤矽结节。

三、诊断

煤工尘肺的诊断与分期可根据我国2009年发布的<尘肺病诊断标准》(GB270-2009)进行。确诊仍有赖于可靠的职业接触史及质量良好的X线胸片。

鉴别诊断:

很多肺部疾病有与煤工尘肺相类似的X线表现,需要鉴别诊断。

1.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有很少数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由于肺循环高压导致反复出血,使肺部含铁血黄素沉积,在胸片上出现分布在全肺野的小点状阴影,与尘肺p小阴影很相似,并能看到肺动脉段阴影凸出,肺门阴影增大,右肺动脉阴影增宽以及有间隔线等征象。临床上如听到舒张期杂音、出现心衰等。则可诊断为风湿性二尖瓣心脏病。如果病人有足够引起尘肺病变的粉尘接触史,则鉴别诊断非常困难。肺活检或参照病人参加粉尘作业前拍照的胸片有助于鉴别诊断。有一种较为罕见的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病人胸片上亦有类似p、s样小阴影,与煤矽肺X线表现相似。病人多合并肾病,可能有贫血及反复咯血史,痰内有时可找到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结合临床表现。必要时做肺活检以帮助鉴别诊断。

2.特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diffuse pulmonary fibrosis)又称Hamman-Rich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肺泡壁增厚,伴有水肿和纤维素沉着,形成肺间质广泛纤维组织增生。临床上有进行性气短症状,X线胸片上可见两肺野弥漫性网状、条索状及斑点状阴影,与间质型煤矽肺的X线表现相类似,肺活检有助于鉴别诊断。

3.肺结核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在X线形态上很像煤矽肺Ⅱ期表现,两肺野满布类似p、q小阴影。病人有发热史,结合临床表现一般不难鉴别。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症状可能不明显,X线片上可看到形态、大小不一,密度不同的小阴影.有时可看到密度较高的硬结、钙化病灶、分布以上、中肺区为主。尘肺小阴影的密度较一致,结合临床一般都能做出诊断。

4.肺泡微石症(microlithiasis)

本病是一种少见的家族性、遗传性疾病,病程缓慢,早期多半没有临床症状。胸片上可看到直径约1mm的圆形小阴影,分布在两肺中、下肺区,与煤矽肺或煤肺的p小阴影很相似。随着病变的进展,小阴影的密度及分布的密集程度增高,小阴影的边缘锐利,似小砂粒状。晚期病变小阴影变得更为密集,致使心缘、膈面都被小阴影遮盖而看不清楚。病人晚期出现气短症状,同胞兄弟中多有相同疾病,鉴别诊断一般不困难。

5.肺癌

煤矿接尘工人在定期的尘肺普查中,胸片上突然出现广泛的弥漫性结节状阴影或大阴影时应考虑有恶性病变的可能性。x线表现为自两肺门部向外侧蔓延的圆形或不规则形小阴影,小阴影的边缘多不整齐,影像较模糊,部分病人可出现胸水。肺泡癌小阴影的形态与尘肺病变的q、t小阴影相似,分布以两肺内带较密集,病变进展迅速。结合病人临床症状,与煤工尘肺不难鉴别。肺癌大块阴影与尘肺Ⅲ期大阴影相似,但二者有很多不同之处,尘肺融合的大块纤维化病变收缩后常把气管拉向病变一侧,肿瘤大阴影则多把气管推向对侧。尘肺大阴影周围多伴有肺气肿及散在的小阴影,肿瘤病变周围多半没有肺气肿,小阴影也较少见,痰细胞学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是鉴别两种病变的有效手段。临床上有时将发展较为缓慢的鳞状上皮癌误诊为Ⅲ期煤矽肺;也有些临床诊断为肺癌病例,手术后却发现是Ⅲ期尘肺的大块纤维化病变。

6.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本病多见于接触有机粉尘或霉菌人员,如粮仓的倒仓工人,蘑菇培植工人以及翻倒草垛的农牧民。本病起病急,多有明显的头疼、发热、气短等症状,胸片可看到两肺中、下肺区有小点状及斑片状阴影,与尘肺小阴影相似,结合临床及职业史不难与尘肺区别。

肺栓塞诊断及鉴别诊断

约20%~30%患者未及时或未能获诊断和治疗而死亡,若能及时诊断和给予抗凝治疗,病死率可望降至8%,故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应仔细搜集病史。血清LDH升高,动脉血PO2下降、PA~aO2增宽。心电图有T波和ST段改变(类似心肌梗塞图形)、P波和QRS波形改变(类似急性肺心病图形)。X线显示斑片状浸润、肺不张、膈肌抬高、胸腔积液,尤其是以胸膜为基底凸面朝向肺门的圆形致密阴影(Hamptom驼峰)以及扩张的肺动脉伴远端肺纹稀疏(Westermark征)等对肺栓塞的诊断都具有重要价值。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是诊断肺栓塞最敏感的无创性方法,特异性虽低,但有典型的多发性、节段性或楔形灌注缺损而通气正常或增加,结合临床,诊断即可成立。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最特异的方法,适用于临床和核素扫描可疑以及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例。表现为血管腔充盈缺损、动脉截断或“剪枝征”。造影不能显示≤2mm直径小血管,因此多发性小栓塞常易漏诊。磁共振为肺栓塞诊断的有用的无创性技术,较大栓塞时可见明显的肺动脉充塞缺损。

肺栓塞易与肺炎、胸膜炎、气胸、慢阻肺、肺肿瘤、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胆囊炎、胰腺炎等多种疾病相混淆,需仔细鉴别。

肺癌诊断鉴别

诊断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依据包括:症状,体征,x线表现以及痰癌细胞检查(痰检),诊断工作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步骤。

一、X线阴性,痰检阴性

1、凡无症状但具有三大高危因素(男性,年龄≥45岁和吸烟>400支/年)者应半年进行70~100mm荧光缩影x线摄片或胸部透视和痰液细胞检查。

2、凡有咯血或和干性呛咳,伴有三大高危因素者应反复进行痰细胞学检查,同时给以规则抗炎治疗;可以考虑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检)和电视透视,如反复痰检或镜检仍阴性,应每两个月复查一次,坚持一年。

二、X线阴性,痰检阳性

1、排除上呼吸道和食管癌肿。

2、进行纤支镜检,争取窥及亚亚段,遇可疑的局部粘膜增厚,粗糙或有血迹,须在该处作刷检,冲洗或穿刺支气管壁粘膜寻找癌细胞,如发现局部有高低不平或粗糙明显,应考虑作咬取活检。

3、进行电视透视,变动体位,重点注意隐蔽部位小结节灶。

4、如经以上检查均未能发现病灶,仍应每两个月复查痰液,电透和纤支镜检,也可作CT检查,在可疑处作细分层,定期复查持续不少于一年。

三、X线阳性,痰检阴性

1、有段,叶性肺炎或阻塞性肺炎,怀疑为中央型肺癌者应作纤支镜检,包括经纤支镜活检(TBB),或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并反复加强痰检。

2、肿块或结节病变应作局部断层片,有条件者可作经纤支镜肺活检(TBLB),或经皮肺活检,或抽吸作细胞学诊断。

3、连续痰检至少十二次以上。

4、反复痰检仍为阴性,而x线高度怀疑肺癌时,应作剖胸探查与冷冻切片活检。

四、X线阳性,痰检阳性

1、积极作手术前准备。

2、疑有区域淋巴结肿大时,可摄正侧位倾斜分层片,必要时可作CT,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在大医院则应常规采用CT和正侧倾斜分层片,肝脏B超,骨同位素扫描和骨髓穿刺成活检涂片检查,以利制订治疗方案。

鉴别诊断

1、肺结核

特别是肺结核瘤(球)有时很难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肺结核瘤(球)较多见于40岁以下青年病人,病程较长,少见痰带血,血沉变化少,有16%~28%病人痰中发现结核菌,胸片多呈圆形,见于上叶尖或后段,体积较小,一般不超过5cm直径,边界光滑,密度不匀可见钙化,16%~32%病例可见引流支气管影指向肺门,较少出现胸膜皱缩,增长慢,如中心液化出现空洞,多居中薄壁且内缘光滑,结核瘤(球)的周围常有散在的结核病灶称为卫星灶,周围型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病人,痰带血较多见,痰中癌细胞阳性者达40%~50%,X线胸片肿瘤常呈分叶状,边缘不整齐,有小毛刺影及胸膜皱缩,生长较快,在一些慢性肺结核病例,可在肺结核基础上发生肺癌,因此在慢性肺结核的成年病人,如果肺部出现异常团块阴影,肺门阴影增多或经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病变不见吸收好转反而增大时,都应怀疑肺癌的可能性,必须进一步做痰液细胞学和支气管镜检查,必要时施行剖胸探查术。

2、肺部炎症

老年病人支气管肺炎,有时难与肺癌阻塞支气管引起的阻塞性肺炎相鉴别,阻塞性肺炎常按支气管分支做扇形分布,而一般支气管肺炎则呈不规则片状阴影,但如肺炎多次发作在同一部位,则应提高警惕,应高度怀疑有肿瘤堵塞所致,应取病人痰液做细胞学检查和进行纤维光导文气管统检查,在有些病例,肺部炎症部分吸收,剩余炎症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结节或炎性假瘤时,很难与周围型肺癌鉴别,在可疑病例,应施行肺叶切除术,以免延误治疗。

3、肺部良性肿瘤及支气管腺瘤

肺部良性肿瘤如结构瘤,软骨瘤,纤维瘤等都较少见,但都须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一般良性肿瘤病程较长,增长缓慢,临床上大多没有症状,X线摄片上常呈圆形块影,边缘整齐,没有毛刺,也不呈分叶状,支气管腺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常发生在年龄较轻的女性病人,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黏膜,因此临床上常有支气管阻塞引致的肺部感染和咯血等症状,经纤维文气管镜检查常能作出诊断。

4、纵隔恶性淋巴瘤(淋巴肉瘤及霍奇金病)

临床上常有咳嗽,发热等症状,X线片显示纵隔影增宽,且呈分叶状,有时难以与中央型肺癌相鉴别,如果有锁骨上或腋窝下淋巴结肿大,采取活组织做病理切片常能明确诊断,淋巴肉瘤对放射治疗特别敏感,对可疑病例,可试用小剂量放射治疗,达到5~7Gy时,常可使肿块明显缩小.这种试验性治疗也有助于淋巴肉瘤的诊断。

矽肺如何鉴别诊断

1.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无职业接触史,儿童多见。是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一部分,起病急,有严重中毒症状,有时可伴发结核性脑膜炎和其他部位的结核病,X线胸片显示双肺野均匀分布,密度和大小均匀,边缘清楚的粟粒状阴影,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好。而矽肺临床表现无全身中毒症状,且小结节阴影在胸片上表现密度较高,同时有职业接触史。

2.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者,有左心衰竭病史,无职业史。以反复发作咯血、气短和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贫血为特点,有杵状指(趾)、脾大等体征。胸片可见大小不一的、分布不均匀、一定数量的细结节阴影,密度大,伴有少量条索状阴影,晚期出现广泛肺间质纤维化。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查到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往往有心脏病体征。

3.结节病 为原因不明、非干酪性类上皮细胞肉芽肿性疾病。可侵犯全身许多脏器,但多发生在肺部及胸内淋巴结。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或体征,Ⅱ期结节病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有肺部浸润,肺部病变广泛对称地分布于两侧,呈结节状、点状或絮状阴影。Ⅲ期结节病肺部呈现纤维化改变,而肺门肿大淋巴结消失。纤维化阴影中常混杂有肉芽肿的阴影,病变广泛者可出现肺脏皱缩、膈肌升高、肺门上提等。结节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胸片、胸CT改变、组织学活检及Kvein试验阳性。患者可能伴有其他脏器病变,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升高,结核菌素皮试阴性或弱阳性可作为参考指标。

4.肺泡微结石症 往往有家族史,多无粉尘接触史。X线胸片上两肺满布细砂料状阴影,大小在1mm左右,边缘清楚,以肺内侧多见,肺门影不大,肺纹理无明显变化,病程进展缓慢。

5.细支气管肺泡癌 常咳较多白泡沫痰,有时咯血,痰中查见癌细胞。

肺炎诊断鉴别

诊断方法

对于肺炎的诊断,胸腔X光照射肺部出现浸润现象是诊断肺炎的黄金标准,支持性的诊断方法则是由患儿的痰液或血液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当怀疑有肺炎时,通常会进行血液检查。若病情发展为败血症,病患的肾功能可能有下降的情形。在离子的测定方面,通常由于肺炎的肺部组织释出抗尿激素而导致钠离子的降低。

若为院内感染或是因免疫不全所造成的肺炎,其诊断会比较困难,甚至可能需要进行肺部的断层扫描,以区分可能造成肺炎的原因(例如肺栓塞)。若病患亦有其它的症状或不适(例如血管炎,肉状瘤病或是肺癌等)时,断层扫描亦具有其应用性。

鉴别诊断

肺炎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肺结核、肺癌、急性肺脓肿、肺栓塞。

还需排除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水肿、肺不张、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和肺血管炎等。

伴剧烈的胸痛时,应与渗出性胸膜炎、肺梗死鉴别。相关的体征及X线影像有助鉴别。肺梗死常有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咯血较多见,很少出现口角疱疹。下叶肺炎可能出现腹部症状,应通过X线、B超等与急性胆囊炎、膈下脓肿、阑尾炎等进行鉴别。

1、肺结核

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失眠、心悸等症状。X线胸片可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匀,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播散。痰中可找到结核杆菌。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2、肺癌

常有吸烟史。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症状。血白细胞计数不高,痰中若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后炎症不易消散,或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肺不张。必要时做CT、MRI、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等检查。

3、急性肺脓肿

早期临床表现相似。随着病程进展,咳出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OB。X线片显示脓腔及液平面。

4、肺血栓栓塞

肺血栓栓塞症多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可发生咯血、晕厥,呼吸困难较明显,颈静脉充盈。X线胸片示局部肺纹理减少,可见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常见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MRI等检查可帮助进行鉴别。

5、非感染性肺部浸润

需排除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水肿、肺不张、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和肺血管炎等。

肺心病诊断鉴别

诊断

1.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他引起肺的结构或功能损害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大的疾病。

2.有慢性咳嗽、咯痰症状及肺气肿体征,剑突下有增强的收缩期搏动和(或)三尖瓣区心音明显增强或出现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明显亢进(心肺功能代偿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或较剧烈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及紫绀等症状及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心肺功能失代偿期)。

3.胸部X线诊断

(1)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cm。经动态观察后动脉干横径增宽达2mm以上。

(2)肺动脉段凸出,高度>=3mm。

(3)中心肺动脉扩张与外周分支纤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呈“残根状”。

(4)右前斜位圆锥部凸出高度>=7mm。

(5)右心室增大(结合不同体位判断)。 具有(1)至(4)项中两项以上或(5)1项者可诊断。

鉴别诊断

⒈冠心病:本病和冠心病都见于老年患者,且均可发生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心力 衰竭,少数患者心电图上I、aVL或胸导联出现Q波,类似陈旧性心肌梗死。但肺心病无典型心脏病或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又如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胸、肺疾患史,心电图中ST-T改变多不明显,且类似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图形多发生于肺心病的急性发作期和明显右心衰竭时,随着病情的好转,这些图形可很快消失。

⒉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在三尖瓣区可闻及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有时可传到心尖部;有时出现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吹风样舒张期杂音:加上右心肥大、肺动脉高压等表现,易与风湿性心瓣膜病相混淆。一般通过详细询问有关慢性肺、胸疾患的病史、有肺气肿和右心室肥大的体征,结合X线、心电图、心向量图、超声心动图等表现,动脉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正常等,可资鉴别。

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前者心脏增大常呈球形,常伴心力衰竭、房室瓣相对关闭不全所致杂音。后者有心悸、气促、紫绀、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腹水、浮肿及心电图低电压等,均需与肺心病相鉴别。一般通过病史、X线、心电图等检查不难鉴别。此外,紫绀明显有胸廓畸形者,还需与各种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相鉴别,后者多有特征性杂音,杵状指较明显而无肺水肿,鉴别一般无多大困难。

⒋其他昏迷状态:本病有肺性脑病昏迷时尚需与肝性昏迷、尿毒症昏迷和少数脑部占位性病变或脑血管意外的昏迷相鉴别。这类昏迷一般都有其原发疾病的临床特点,不难鉴别。

矽肺应该做哪些检查

矽肺患者血、尿常规检查多在正常范围,晚期矽肺血沉可增快,血矽、尿矽测定波动范围较大。矽肺患者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高。以α球蛋白和γ球蛋白增高为多见。

近年来,支气管肺泡灌洗作为诊断治疗尘肺的一种方法已在临床上获得推广和应用。通过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成分、生化免疫以及病因学特征的检测,对尘肺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也具有重要价值。正常不吸烟者BALF中细胞总数5~10×106,其中巨噬细胞AM占95%左右,淋巴细胞

1.肺功能检查 矽肺患者X线表现和肺功能损害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无合并症的早期矽肺患者肺功能多无明显改变,甚至X线胸片上出现严重的病变时,患者的肺功能减退也可不明显。

1矽肺患者肺功能改变以肺容积改变为明显,多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肺活量 VC降低。

2矽肺患者用力肺活量FVC降低。

3矽肺患者肺总量TLC降低。

4矽肺患者残气量RV降低。

51s用力呼气容积 FEV1的降低程度和FVC平行。

6FEV1/FVC%可在正常范围,重度吸烟者以及合并肺气肿者可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或混合性通气障碍。

矽肺由于肺泡及间质的广泛纤维化,毛细血管闭塞,血流量减少,肺气肿形成,气体分布不均,弥散面积减少,致使弥散功能也常减退,尤以团块形成者显著。血pH多无异常。

2.X线表现 胸部X线是诊断矽肺的主要依据。主要表现为结节阴影、网状阴影和或大片融合病灶。其次为肺门改变,肺纹理改变和胸膜改变等。

1典型的结节阴影:矽肺在X线片上最早的表现为出现圆形或类圆形阴影,常称为结节。结节可散在分布,或数个簇状结节聚集形成重叠影。大小相似,形态一致,密度比较接近,直径一般为1~3 mm,多分布在两肺中下野外带,以右侧为多,也可在两上肺野首先见到。

接触粉尘量和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与矽肺结节阴影的表现有关。粉尘浓度大往往形成高密度典型矽结节圆形或类圆形阴影,一旦出现进展很快,表现为结节阴影增大,密度增高。邻近的结节聚集成簇,相互靠拢并发展成团块状阴影。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中等者,结节阴影比较细小,密集,最终也可形成大块阴影,但速度不如前者迅速。

2晚期矽结节:病灶融合成团块状大阴影,边缘清楚,伴条索阴影与肺门或胸膜相连,团块周围有肺气肿或肺大泡,主要是由矽结节的纤维增生所致,初期结节在肺内局部聚集,逐渐融合成团块状,中部密度较深,边缘较淡。随病变发展,密度逐渐均匀,轮廓渐清晰,密度增高呈大块状阴影,融合团块可呈单个或多个,多见于两侧肺上野外带,往往呈八字形或翼状或香肠状。团块也可不对称或仅在某一叶出现。

3团块收缩造成气管纵隔移位、变形、扭曲。心脏被牵拉移位,肺门往上移致使增粗的肺纹呈“垂柳状”。团块阴影与肺门间有条索状阴影相连。膈胸膜因粘连收缩呈现天幕状阴影。大团块由于缺血发生坏死可形成空洞,单纯矽肺的团块出现空洞者较少,往往是并发有肺结核干酪样坏死而形成空洞。

4肺门淋巴结肿大,表现为肺门阴影增大,密度增高,边缘模糊不清。特征性表现为淋巴结钙化,在淋巴结边缘形成一层很薄而很致密的“蛋壳样”环状钙化阴影。有的可成堆出现。数组淋巴结可融合呈 “桑葚状”,为矽肺特征影像。钙化程度与矽肺的严重程度或肺结核存在与否无关,甚至在无明显矽肺征象或无晚期矽肺存在下出现。虽不是矽肺所特有的一个特征,但淋巴结蛋壳样钙化往往提示有矽肺或有游离二氧化硅接触史。

5肺间质纤维化型,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低者,结节状阴影较稀少,呈现不规则致密线条状阴影,这类阴影增多时,使肺野朦胧不清或呈“毛玻璃样”。

6矽肺晚期胸片上还可见到胸膜肥厚及粘连、肋间隙变窄、肋膈角消失及纵隔心包粘连等征象。

3.胸部CT对小圆形阴影和融合阴影的识别超过普通胸部X线片,高分辨率CT HRCT能使诊断提高10%。

矽肺诊断及分期标准

矽肺X线分期的主要依据及各期矽肺的临床表现:

1.正常范围:同样是矽尘作业工人而其肺部X线片基本正常;它与可疑矽肺的主要区别在于肺野内未见有交织的网状阴影。

2.可疑矽肺:肺野内见到网状阴影,可能由于两种情况:一种并非矽尘引起;另一种是矽尘所致,但尚无肯定的矽肺结节阴影可见,因此诊断不能确定。 3.一期矽肺:在肺野内网状阴影的背景上出现肯定的矽肺结节阴影,乃是诊断一期矽肺的主要依据。这种结节阴影的大小约在1~2毫米左右,边缘清楚,呈圆形或不整形。如何肯定其为矽肺结节阴影,可参考下列几点:

(1)结节阴影须有一定数量,太少就不可靠;若有十个上下比较集中地出现于直径2.0厘米的区域内,同时在肺野内有这样两个或更多的区域,则大概可以肯定其为矽肺结节阴影。

(2)矽肺结节阴影与肺纹理交叉或血管断面所造成的影象不易区别;但矽肺结节阴影的大小、数目和分布与其附近肺纹理的粗细、数目和位置是不相符合的。如果相符,就很可能不是矽肺结节的阴影。

(3)技术优良的X线片,或应用中心线加集线筒投照,可使结节阴影更易显示。如条件许可,则利用放大摄影、断层摄影、小焦点短距离摄影等,对肯定矽肺结节阴影都有一定的帮助。 一期矽肺患者在临床方面往往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肺通气功能障碍,在体力劳动后感到气急,略有胸痛及干咳等。健康检查时可发现轻度肺气肿,主要见于两肺基底部。

3.二期矽肺:二期矽肺与较晚的一期矽肺的界限,主要是在两侧肺野内超过中下四个区域,而且在一侧或两侧上区域的外带也可见到矽肺结节阴影。由于上肺区域的内中带血管分布较密,为了判断上易趋一致,强调在上区域的外带见到矽肺结节阴影才诊断为二期是必要的。结节阴影的范围既是这样广泛,在分布上必然是较为密集的。 二期矽肺患者在临床方面仍可能无自觉症状;但多数患者有中度的肺通气功能障碍,在中度的体力劳动中即感觉呼吸困难,且有咳嗽及胸痛等症状。健康检查时可发现中度肺气肿。

4.三期矽肺:诊断的主要依据是融合块状阴影的出现。块状阴影的直径小于1.0厘米时,其性质难以肯定,因而不便即视为融合。大于1.0厘米时可算开始融合,分类仍属二期,但应指出有融合的趋向。当块状阴影的直径超过2.0厘米时,不论数量多少,都应诊断为三期。若块状阴影不属圆形,则其长径超过2.0厘米、宽径超过1.0厘米时,也应诊断为三期。融合病灶的位置往往在肺野的上中区域;开始时中央密度较深,边缘略淡,在阴影中可能认出多量的矽肺结节阴影。在发展过程中,密度渐趋均匀,轮廓逐渐清楚。融合块一般不与肺段的解剖位置相符,常沿胸廓长轴发展,往往两侧对称,作双翼状,有些融合灶呈圆形或椭圆形,也可出现于一侧。 三期矽肺患者大都有明显的、轻重不同的症状。重者有全身衰弱及显著的心肺功能障碍,甚至在安静状态下也感到呼吸困难;胸痛与咳嗽等症状加剧,咯痰量增多。健康检查时可发现重度肺气肿。

慢性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措施有哪些

1.矽肺及其他尘肺:有粉尘和职业病接触史。X线检查有矽结节、肺门阴影扩大、肺纹理增多。

2.肺结核:肺结核患者多有结核中毒症状或局部症状如发热、乏力、盗汗、消瘦、咯血等。经X线检查和痰结核菌检查可以将慢性支气管炎与肺结核明确诊断。

3.肺癌:患者年龄常在40岁以上,特别是有多年吸烟史,发生刺激性咳嗽,常有反复发生或持续的血痰,或者慢性咳嗽性质发生改变。X线检查可发现有块状阴影或结节状阴影,或阻塞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未能完全消散,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查痰脱落细胞及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一般可明确诊断。

4.支气管扩张:具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的特点,合并感染时有大量脓痰,或有反复和多、少不等的咯血史。肺部以湿口罗音为主,多位于一侧且固定在下肺。可有杵状指趾。X线检查常见下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支气管造影或CT检查可以鉴别。

5.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性哮喘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一般以咳嗽、咳痰伴发喘息及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感染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但肺部可听到哮鸣音。典型病例不难区别,但哮喘并发慢支和肺气肿则难予区别。

肺心病鉴别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有典型的心绞痛、心肌梗塞的病史或心电图表现,若有左心衰竭的发作史、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史更有助鉴别。体检、X线及心电图检查呈左心室肥厚为主的征象。

2.风湿性心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病三尖瓣疾患应与肺心病的相对三尖瓣关闭不全相鉴别。前者往往有风湿性关节炎和肌炎的病史,其他瓣膜如二尖瓣、主动脉瓣常有病变,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有特殊表现。

3.原发性心肌病

本病多为全心增大,无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无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相关推荐

矽肺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1、肺结核:在尘肺中,以矽肺最易合并肺结核。往往随着矽肺的进展,合并率也增高,常是矽肺患者直接死亡原因,几乎占40%~50%。在合并肺结核的早期,在矽肺X线胸片上往往很难找出任何改变,病人可无症状;以后症状逐渐出现,有时有咯血。X线胸片上出现较快的改变,呈大块干酪样变伴空洞。如果疾病在静止状态,或已经过治疗,仅遗留纤维瘢痕,则X线胸片上在纤维化区域在瘢痕附近有肺气肿。很多矽肺团块病灶常是在结核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因此矽肺病人应定期进行痰直接涂片,必要时作痰培养,尤其在发现X线片上改变较快时,不论其大小如何,

矽肺的诊断方法

(一)无尘肺(代号0)1、0 无尘肺的x线表现。2、0+ x线表现尚不够诊断为“i”者。 (二)一期尘肺(代号i) 1、i 有密集度i级,即有肯定的、直径在2cm范围内有10个上下的类圆形小阴影(

肺结核诊断鉴别

诊断 病史 1.询问接触史或既往有胸膜炎、肛瘘、颈淋巴结肿大、糖尿病及卡介苗接触史。 2.有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全身不适、乏力、盗汗、食欲下降、面颊潮红等。粟粒性肺结核和干酪性肺炎往往伴高热,有的可伴关节痛,女性可有月经失调。 3.早期干咳,空洞形成合并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或脓性,咯血,胸痛,严重者有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 肺结核的临床与X线表现,常与多种非结核性肺病相似,甚易误诊,必须强调认真根据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X线片等综合分析,必要时尚需动态观察,审慎鉴别。 一、肺癌 中央型肺癌常有痰中带血,

肺气虚的鉴别诊断

1.与脾气虚证相鉴别 二者同属气虚范畴,但本证病位在肺,除一般气虚证候外,还以有咳喘痰液清稀,气短,动则更甚之症状为其特征;而脾气虚证病在脾脏,以一般气虚见症伴有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或浮肿等见症为特征。若同时既见有肺气不足之证,又见有脾虚失运之证,则为两者复合之肺脾两虚之证。 2.与心气虚证相鉴别 两者亦属气虚证的范畴。但本证病在肺脏,故以咳喘气短,动则更甚,易于感冒,伴一般气虚证候为特征,而心气虚证病在心脏,故以心悸怔忡,胸闷不适,活动后诸症加重伴有一般气虚见证为特征。若临床既有肺气虚弱证,又

肺性脑病诊断鉴别

诊断 主要依据有慢性肺部疾病伴肺功能衰竭;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神经,精神症状和定位神经体征;血气分析有肺功能不全及高碳酸血症之表现;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而诊断。 鉴别诊断 1.肝性脑病参见肺性脑病。 2.肾性脑病参见肾性脑病。 3.糖尿病昏迷病人,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发病前有导致意识障碍的各种诱因,血糖明显增高,酮症酸中毒者有特殊的烂苹果味。

矽肺的检查

矽肺患者血、尿常规检查多在正常范围,晚期矽肺血沉可增快,血矽、尿矽测定波动范围较大。矽肺患者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高。以α球蛋白和γ球蛋白增高为多见。 近年来,支气管肺泡灌洗作为诊断治疗尘肺的一种方法已在临床上获得推广和应用。通过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成分、生化免疫以及病因学特征的检测,对尘肺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也具有重要价值。正常不吸烟者BALF中细胞总数(5~10)×106,其中巨噬细胞(AM)占95%左右,淋巴细胞

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性哮喘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一般以咳嗽、咳痰伴发喘息及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感染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但肺部可听到哮鸣音。典型病例不难区别,但哮喘并发慢支和(或)肺气肿则难予区别。 2、支气管扩张 具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的特点,合并感染时有大量脓痰,或有反复和多、少不等的咯血史。肺部以湿口罗音为主,多位于一侧且

肺火重的诊断鉴别

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脏腑开窍,把目赤肿痛称“肝火”,鼻扇气喘称“肺火”,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结合内在情况,这些火还可统分“虚实”两大类,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这种分类为有关治疗提供了依据。 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一是选用中药,而不盲目投用西药。因前者是调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却只能针对症状治其标。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如治“中焦火”

矽肺的症状

有3种形式:慢性矽肺、急性矽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加速性矽肺,这两种临床表现形式与接触粉尘浓度、矽肺含量与接尘年限有显著关系,临床以慢性矽肺最为常见。一般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多种症状。气促常较早出现,呈进行性加重。早期常感胸闷、胸痛,胸痛较轻微,为胀痛、隐痛或刺痛,与呼吸、体体位及劳动无关。胸闷和气促的程度与病变的范围及性质有关。早期由于吸入矽尘可出现刺激性咳嗽,并发感染或吸烟者可有咳痰。少数患者有血痰。合并肺结核、肺癌或支气管扩张时可反复或大量咯血。患者尚可有头昏、乏力、失眠、心悸

支气管炎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 ,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性哮喘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 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一般以咳嗽、咳痰伴发喘息及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感染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但肺部可听到哮鸣音。典型病例不难区别 ,但哮喘并发慢支和(或)肺气肿则难予区别。 (2)支气管扩张: 具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的特点,合并感染时有大量脓痰,或有反复和多、少不等的咯血史。肺部以湿口罗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