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吹空调吹感冒了怎么办 川芎荆芥穗方

吹空调吹感冒了怎么办 川芎荆芥穗方

组成:川芎100克,荆芥穗200克。

功效:祛风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

制法:将上2味药共研为粗末,加水共煮,蒸馏,收集蒸馏水1000毫升即成。

服法:每次服用20毫升,1日3次。5日为1个疗程。

防风有哪些中药偏方

防风的治病偏方1.治四时外感、表实无汗用九味羌活汤。方用防风、羌活、苍术、白芷、生地、黄芩各9克,川芎6克,细辛、甘草各3克,水煎服。

防风的治病偏方2.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用表里双解的防风通圣散。方用防风、麻黄、荆芥、薄荷、连翘、当归、川芎、白芍、白术、黑山栀、熟军、芒硝各15克,桔梗、石膏、黄芩各30克,甘草60克,滑石90克,共为细末,每服6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防风的治病偏方3.治脾胃虚弱所致大便溏泄方用升阳益胃汤。用黄芪60克,半夏、人参、炙甘草各30克,防风、羌独活、白芍各15克,橘皮12克,茯苓、泽泻、柴胡、白术各9克,黄连6克,加姜3片、枣3枚,水煎服。

防风的治病偏方4.治大便带血用槐角丸。方用防风配以槐角、槐花、黄芩、大黄、枳壳、地榆炭、芥穗、当归等,对痔漏下血、大便带血有较好的止血作用;用槐花30克,侧柏炭15克,芥穗、枳壳各9克,加防风、升麻、大黄各9克(均炒炭),共研细末,每日早晚空腹服6克,米汤调服,能入血分而止血。

相信在看完上面的介绍之后,大家对于防风的治病偏方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更好的发挥防风的功效,希望各位可以满意。

月经期间可以吃感冒药吗 经期感冒吃什么药治感冒

材料:酒、当归9g,熟地9g、白芍6g、川芎4.5g、防风9g、荆芥9g

制法:将以上药物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至水烧烤后15分钟即成。

用法:分三次温服,每天的早上、中午、晚上各服用一次。

功效:此方可以解表散寒、活血调经。适用于风寒型经行感冒的患者。

材料:经意暖30g、连翘30g、桔梗18g、牛蒡子18g、薄荷18g、芦根12g、竹叶12g、荆芥穗12g、淡豆豉15g、生甘草15g。

制法:将以上药物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水开后1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3次,附后微微出汗。

功效:此方具有性凉投标,清热解表的功效,适用于风热型经行感冒的患者。

材料:核桃仁25g、葱白25g、生姜25g、茶叶15g

制法:将核桃仁、葱白、生姜一同捣碎,月茶叶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1碗半煎煮,去渣,饮汁。

用法:每日1剂,候温服用。

功效:此方解表散寒,发热退热,适用于进行感冒发热头痛身重的患者。

鼻塞的证治分类

内治法

(一)风寒外袭,肺失宣肃

症状:鼻塞声重,喷嚏频作,流涕清稀。可有头痛,恶寒发热。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散寒通窍。

方药:通窍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防风、羌活、藁本、川芎、白芷、细辛、升麻、葛根、苍术、甘草。

(二)风热袭肺,壅遏鼻窍

症状:鼻塞较重,鼻流黏稠黄涕,鼻痒气热,喷嚏时作。可有发热,头痛,恶风,口渴,咽痛,咳嗽痰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方药:银翘散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穗、牛蒡子、桔梗、甘草、竹叶、芦根。

外治法

1、滴鼻:用芳香通窍类的中药滴鼻剂滴鼻,改善通气引流。

2、蒸气或雾化吸入:可用内服中药或薄荷、辛夷煎煮蒸气熏鼻,亦可用疏风解表、芳香通窍的中药煎煮过滤后行超声雾化吸入。

此外,据古医籍记载有吹药或塞药法:如用苍耳散,或辛夷花、薄荷适量,研末,每用少许吹入鼻内,或塞鼻内。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七种偏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一

金银花12克,地肤子、芥穗各9克,大黄10克,厚朴、云苓各9克,白芍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贝剂,分2次服。本方清热散风,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二

生地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乌10克,黄芪12克,防风、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养血益气,疏风止痒,适用于血虚受风所致的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三

荆芥穗10克,防风9克,金银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黄芩10克,蝉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本方辛凉解毒,疏风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四

玉米须15克,已发酵好的酒酿l00克。将玉米须放人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酒酿,煮沸食用。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五

香樟木、晚蚕砂、徐长卿、败酱草、核桃叶各30-创克,紫苏120克。将药任选一种煎水,乘热先熏后洗,每日1叫次。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六

熟地9克,当归、白芍各20克,首乌、黄芪各30克,防风、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蝉蜕10克,荆芥、白蒺藜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本方出自《山东中医杂志》1989.8期,适用于顽固性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七

黄芪10克,白术、防风、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枣9克,浮萍6克,白藓皮10克,荆芥穗9克,陈皮12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本方调和营卫,益气固表,对荨麻疹有效。

胆碱能性荨麻疹治疗

胆碱能性荨麻疹西医治疗:

轻型胆碱能性荨麻疹一般在停止运动或平静以后,症状即可消退,故不易引起重视。

发作频繁者经抗组胺药、抗乙酰胆碱的药物治疗,外用溶液洗剂、乳剂、泥膏、油剂、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病情可减轻或缓解。

在发病期间可采取“脱敏疗法”。

胆碱能性荨麻疹中医治疗:

1、荆芥穗,防风,金银花,牛蒂子,丹皮,浮萍,生地,薄荷,黄芩,蝉衣,生甘草。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辛凉解毒,疏风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2、生地,当归,赤白芍,首乌,黄芪,防风、芥穗、刺蒺藜、川芎,甘草。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养血益气,疏风止痒,适用于血虚受风所致的荨麻疹。

3、香樟木、晚蚕砂、徐长卿、败酱草、核桃叶,紫苏。将药任选一种煎水,乘热先熏后洗,每日1叫次。

4、黄芪,白术、防风、桂枝,白芍,生姜,大枣,浮萍,白藓皮,荆芥穗,陈皮,甘草。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调和营卫,益气固表,对荨麻疹有效。

5、金银花,地肤子、芥穗,大黄,厚朴、云苓,白芍。甘草。水煎服,日贝剂,分2次服。

本方清热散风,适用于荨麻疹。

6、熟地,当归、白芍,首乌、黄芪,防风、川芎,甘草,蝉蜕,荆芥、白蒺藜。水煎服,每日1剂,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

本方适用于顽固性荨麻疹。

风寒感冒概述

风寒感冒(anemofrigidcold)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治疗上西药、中药皆可,亦可采用食疗。预防措施为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感冒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发热等为特征,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病情轻者,称为伤风;重者称为重伤风或时行感冒。中医辨证可分为风寒、风热、暑湿三种类型。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荨麻疹可以用冰块敷吗 荨麻疹冰敷不如药敷好

材料:冰片6克、黄连粉20克、大黄粉25克、滑石粉45克。

做法

(1)将所有材料研磨成细粉末。

(2)将粉末加入适量清水调成糊状,直接外敷清洗荨麻疹的部位,每天清洗两次即可。

疗效:有效清热止痒,帮助消除出疹现象。并可为皮肤补水,滋润皮肤、彻底清除面部污垢及化妆残渍。

组方:大风子50g、荆芥穗50g。

制法:大风子50g,捣碎,加水适量,煮沸20分钟,冷却至35C后使用,荆芥穗50g,粉碎,过120目筛,装人布袋内备用。先将大风子水涂于患部,稍干后将荆芥穗粉均匀散布患处,然后用手掌来回反复揉搓,摩擦至手掌与患部产生热感为度,早晚各1次。

功效:大风子味辛,性热,有毒,具有祛风燥湿、解毒杀虫的功效,荆芥穗味辛,性微温,归肺经、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的功效,两药配伍可加强疏风、散寒、止痒的功效,使用此方药时配合用手掌来回反复摩擦的方法,可在局部产生热量,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组方:枫香250克,川芎、川大黄、黄芩各60克,苦参90克,当归60克,甘草、射干各60克,川升麻30克,蛇床子30克。

制法:将上药择净,研细,和匀即成。每次150克,水煎取汁,外敷或洗浴患处,每日3次。

功用:清热凉血,祛风止痒。适用于风瘾疹。

小产后调理身体的中医妙方

圣愈汤

做法:圣愈汤3克、金锁固精汤4克,麦冬、阿胶各1克,此为一日之量。

效果:填补骨髓、定志安神,治疗产后情绪低落。

益母草煲鸡蛋

做法:益母草30-60克、鸡蛋2个,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5分钟,吃蛋并喝汤。

效果:治人工流产后恶露不止,功能性子宫出血,益母草能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治各种妇女血瘀之症,产后用可帮助子宫复原和减少恶露。

散结定痛汤

做法:当归酒洗、炒山楂各18克、川芎酒洗、牡丹皮、黑荆芥穗、炒桃仁各7克、益母草10克、乳香4克,以水煎两次取汁,早晚温服。

效果:收缩子宫,养血化瘀、促进淤血排出,止痛,当归养血补虚、活血散淤,川芎活血行气、止痛,牡丹皮、炒桃仁、益母草、乳香活血化瘀,黑荆芥穗止血。

荨麻疹怎么治疗

1、荆芥穗10克,防风9克,金银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黄芩10克,蝉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2、生地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乌10克,黄芪12克,防风、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3、香樟木、晚蚕砂、徐长卿、败酱草、核桃叶各30—创克,紫苏120克。将药任选一种煎水,乘热先熏后洗,每日1叫次。

4、黄芪10克,白术、防风、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枣9克,浮萍6克,白藓皮10克,荆芥穗9克,陈皮12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5、金银花12克,地肤子、芥穗各9克,大黄10克,厚朴、云苓各9克,白芍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贝剂,分2次服。

6、熟地9克,当归、白芍各20克,首乌、黄芪各30克,防风、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蝉蜕10克,荆芥、白蒺藜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

川芎的选方

【选方】

①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及感风气: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孑(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爁)各二两;上药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茶清调下,常服头目清。(《局方》川芎茶调散)

②治偏头疼:京芎细锉,酒浸服之。(《斗门方》)

③治首风旋晕,眩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拘倦:川芎一斤,天麻四两。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下,食后。(《宣明论方》川芎丸) ④治风热头痛:川芎一钱,茶叶二钱。水一钟,煎五分,食前热服。(《简便单方》)

⑤治妊娠腹中痛(胞阻):芎劳二两,阿胶二两,甘草二两,艾叶三两,当归三两,芍药四两,干地黄六两。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渣,纳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金匮要略》胶艾汤)

⑥治妇人妊孕五七月,因事筑磕著胎,或子死腹中,恶露下,疼痛不止,口噤欲,用此药探之,若不损则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损立便逐下:当归六两(洗,去,切,焙干,秤)、川芎四两(洗)。上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令泣泣干,酒一大盏,止一沸,去渣,温服,口噤灌之,如人行五、七里再进,不过三服便生。(《本事方》佛手歌)

⑦治产后血晕:当归一两,川芎五钱,荆芥穗(炒黑)二钱。水煎服。(《奇方类编》)

⑧治产后心腹痛:川芎(洗,锉)、桂心(不见火,锉)、木香(锉,怀干)、当归(去芦须,洗,锉,焙)、桃仁(去皮、尖并双仁,炒黄)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如不欲饮酒,即用水一盏,药末二钱,煎至七分,带热服。(《卫生家宝方》川芎散)

⑨治新产块痛: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十四粒(去皮,尖,研),黑姜五分,炙草五分.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傅青主男女科》生化汤) ⑩治小儿脑热,好闭目,太阳痛或目赤肿:川芎、薄荷、朴硝各二钱,为末,以少许吹鼻中。(《全幼心鉴》)

吹空调感冒喝什么汤

一般来说,吹空调感冒属于风寒感冒,因此吹空调感冒后适宜喝一些具有发汗、散寒、解表功效的汤,如五神汤、姜丝萝卜汤、小葱老姜汤等等。

夏天吹空调主要是因为身体过度接受凉风,是属于寒邪入体引起的感冒。吹空调引起的风寒感冒一般症状表现为,身体容易酸痛、无痰或者痰清、身体不出汗、发烧却怕冷等等,治疗以发汗解表为主。

吹空调感冒推荐喝这六款汤

1.五神汤

做法:荆芥、苏叶各10克,茶叶6克,生姜10克,红糖30克。先把红糖加适量水烧沸,荆芥、苏叶、茶叶、生姜另外加水煮沸,倒入红糖水,趁热喝。

功效:荆芥善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疼、发热等症;苏叶辛温发散,可解表散寒、开宣肺气,与生姜搭配可使发散解表效果增强;茶叶可清利头目,红糖温中散寒。可用于风寒感冒初期症状较轻时。

2.姜丝萝卜汤

做法:生姜25克,萝卜50克。生姜切丝,萝卜切片,两者共放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再加入红糖适置,稍煮1~2分钟即可。每日1次,热服。

功效:祛风散寒解表。

3.小葱老姜汤

做法:细香葱,老生姜片,红糖适量。将葱和老姜片分别冲洗干净。把葱和老姜片放在小锅内,加适量的水煎至小半碗,去渣留汤,加少量的红糖就可以食用了。

功效:此汤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对辅助治疗小儿风寒感冒而且咳嗽尤其有效果。

4.葱豉汤

做法:葱白2根,豆豉10克。用水500毫升,入豆豉煮沸2~3分钟,之后加入葱白、调料出锅。趁热服用,服后盖被取汗(稍稍发汗即可)。

功效:解表散寒。

5.香菜葱白汤

做法:香菜15克,葱白15根,生姜9克。将香菜、葱白、生姜分别洗净,切碎共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去渣取汁饮服即可。每日2次,连服2~3日。

功效:发表散寒。

6.芜荽黄豆汤

做法:新鲜胡荽(芫荽)15~30g,黄豆5~10g,食盐少许。将胡荽洗净备用;黄豆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后,再加入新鲜胡荽同煮15分钟。调入食盐调味即成,待温服食。

功效:扶正解表,适宜风寒感冒证。

热感寒感区别怎么治疗呢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

风寒感冒的治疗:

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

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为什么便秘会引致感冒?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啦。同样反过来,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对对症也会外邪内进引致便秘或拉肚子,其实风寒感冒后拉肚子,在中医属于变症,属于病由外入里,大家不要随便使用止泻药。

夏天感冒喝中药茶

夏天天气闷热、湿气重,而且有的时候进出空调房间,因温差大很容易诱发夏季暑湿感冒。所以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大家可以做一些夏季防暑防感冒的养生茶来预防中暑。

下面来看看夏季养生清凉中药茶有哪些:

1、川芎薄荷饮

材料:川芎、苍耳子各3钱,黄菊花、薄荷、前胡各2钱,桔梗1.5钱。

功效:川芎活血祛瘀,苍耳子助发汗、通鼻窍,黄菊花祛风解毒,薄荷清热,前胡止咳,桔梗则可化痰排脓。

适应症:发热、头痛头昏、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和咳嗽。

2、紫苏柠檬茶

材料:紫苏、白芍各3钱,荆芥及桂枝各2钱、柠檬半颗、红糖适量。

功效:紫苏平喘止咳,白芍止痛,荆芥祛风,桂枝解热、缓头痛,柠檬助生津清热、化痰。红糖可温通经络。

适应症:怕冷、头部胀晕、打喷嚏、流鼻涕和全身酸痛。

治疗中风的偏方

1、天麻20克,钩藤30克,全蝎10克,白蜜适量。天麻、全蝎加水500毫升,煎取300毫升后入钩藤煮10分钟,去渣,加白蜜混匀,每服100毫升,日3次。

2、石斛、天麻、川芎、仙灵脾、五加皮、牛膝、萆薜、桂心、当归、牛蒡子、杜仲、制附子各20克,虎胫骨(涂酥炙黄)32克,乌蛇肉(微炒)、茵陈、狗脊、丹参各20克,川椒(去回闭口者微炒出汗)25克,好酒1500毫升。将药共捣碎细,酒浸瓮中密封,7宿饮用。日1小杯,不计时候温饮,常令有酒力相续。

3、葛粉250克,荆芥穗50克,豆豉150克。葛粉作面条,荆芥穗、豆豉共煮沸,去渣留汁,葛粉面条放药汁中煮熟,空腹食。

相关推荐

中医辩证治疗角膜病

1.外感风热证 主症:见眼睑红肿,抱轮红赤,黑睛生翳如星或如片状,畏光流泪,伴发热恶寒、头痛、咽痛鼻塞,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宜疏风清热,调和胃气。 药:白术、羌活、防风、柴胡、桔梗、白芷、黄芩、荆芥穗、独活、木贼、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薄荷、甘草。 2.寒热错杂证 主症:见眼睑轻度发红,白睛红赤,血丝黯紫,黑睛点片状混浊;伴头痛额痛,鼻塞流清涕,便结尿赤,舌苔薄白兼黄,脉濡数。 治法:宜内清外解。 药:当归尾、赤芍、黄芩、羌活、大黄(后下)、桔梗、川芎、黑栀子、荆芥穗、枳实、连翘、麻黄、细辛、甘

白芷的用法用量

白芷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8~2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白芷的禁忌注意 阴虚血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当归为之使。恶旋覆花。" ②《本草经疏》:"呕吐因于火者禁用。漏下赤白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去。" 白芷的选 ①治头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钱,生乌头一钱。上为末,每服一字,茶调服。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朱氏集验医》白芷散) ②治诸风眩晕,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伤寒头目昏晕等证:香白

身上像蚊子咬的包该如何治疗

身上像蚊子咬的包多是荨麻疹的病症。在治疗上可采用以下法: [一] 荆芥穗10克,防风9克,金银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黄芩10克,蝉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二] 生地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乌10克,黄芪12克,防风、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三] 香樟木、晚蚕砂、徐长卿、败酱草、核桃叶各30—创克,紫苏120克。将药任选一种煎水,乘热先熏后洗,每日1叫次。 [四] 黄芪10克

空调感冒了怎么 鲜橘皮

组成:鲜橘皮30克(干品15克),白糖适量。 功效:解表化痰。适用于风寒感冒痰多者。 制法:将橘皮加水3杯,煎成2杯,加入适量白糖即可。 服法:趁热喝1杯,半小时后加热再喝1杯。疗程7日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无痰者不宜服用。来源民间。

孕妇一空调就咳嗽 孕妇空调还要注意什么

孕妇空调的时候,注意温度不要开的太低,以免将孕妇感冒了,夏天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以免冻感冒了。建议将空调温度调至26-28度,感觉凉爽但又不是很冷为宜。 孕妇空调的时候,也不要对着空调的出风口,这样非常容易受寒,出现胸闷、恶心、关节痛、周身酸软等症状,甚至加重咳嗽。 孕妇在空调房内空调,要注意多喝温水,因为空调在制冷过程中会去除空气中的一些水分,因此空调房间里的空气会比较干燥,多喝水能够减轻空气干燥带来的不良影响。 孕妇在室内空调,可以带一件薄外套,觉得凉的时候可以披在肩膀上或者盖在腿上,避

荆芥的食用

荆芥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注意:荆芥宜晴天加工,必须抢水洗净,不宜久润,随切随晒,当天晒干,不用火烘烤,否则香味走失,影响药效。 1,荆芥可作调料,汤羹中放几片荆芥叶子可增加汤的香气,炖动物性原料时放荆芥可起到去腥的效果。 2,荆芥生食常见的有荆芥拌黄瓜、辣椒丝拌荆芥、凉拌荆芥等。 3,烙成煎饼(也叫荆芥托儿),作主食配粥或者汤羹也很好;用荆芥做馅料包饺子、肉饼也常用。 4,荆芥祛风解表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5,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

孕期空调气管不舒服 孕期空调还要注意什么

孕期空调的时候,注意温度不要开的太低,以免将孕妇感冒了,夏天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以免冻感冒了。建议将空调温度调至26-28度,感觉凉爽但又不是很冷为宜。 孕期空调的时候,也不要对着空调的出风口,这样非常容易受寒,出现胸闷、恶心、关节痛、周身酸软等症状,甚至加重咳嗽。 孕期在空调房内空调,要注意多喝温水,因为空调在制冷过程中会去除空气中的一些水分,因此空调房间里的空气会比较干燥,多喝水能够减轻空气干燥带来的不良影响。 孕期在室内空调,可以带一件薄外套,觉得凉的时候可以披在肩膀上或者盖在腿上,避

空调感冒后要先发汗

空调感冒的人常常会有头疼乏力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延续很长时间,尤其是久居公室的人,一旦被空调感冒了反而比普通的感冒更难以治好。 空调冷气导致的感冒一般是在夏季炎热的时候,这是一种寒包火的感冒,既不完全是风寒的感冒,也有中暑体质的表现。所以,对待这样由于空调导致的感冒的时候,要和其他类型的感冒区别来对待。空调导致的感冒要首先发汗,想法来驱走身体表面的风寒,比如喝一点姜水,然后进行泡汤热浴或者盖被子发汗,在出汗以后,再开始清内热的治疗。一般来说,空调导致的感冒出汗时间不宜长,但是一定要有汗发出来。在出

空调感冒了怎么 空调感冒的常规护理

可在以上的治感冒药的基础上加入补气副助正气的药物。如风寒感冒可加党参、白术等药,风温感冒可加沙参、太子参或党参等。 将生姜8克切为薄片或细料,大枣两枚、米100克加高汤共同煮粥,适加盐、麻油调味能治疗感冒。 饮食宜清淡不油腻,既满足营养的需要,又能增进食欲。如多吃小米粥、小豆粥等。 感冒患者可多喝酸性果汁,如山楂汁、猕猴桃汁、红枣汁,增进食欲。醋、柠檬汁、乌梅干等酸味食品也有明显的增进食欲作用。 轻微的风寒感冒,可用大葱根带须一寸长,三、四根,切生姜三、四片,大枣四个,煎汤饮,饮后盖被出微汗。往往汗后病

中药泡脚的几个药

1、风寒感冒药材:荆芥、防风、苏叶、葱白、生姜。 2、风热感冒药材:白菊花、板蓝根。 3、高血压 配药材:冬桑叶、茺蔚子、桑枝。 4、失眠 配药材:吴茱萸、米醋(白醋)。 5、足跟痛 配药材:五加皮、川芎、红花、威灵仙。 6、温肾壮阳 配药材:阳起石、菟丝子、小茴香、肉桂、熟地、蛇床子、茨实。 7、活血祛瘀 配药材:丹参、赤芍、泽兰、王不留行、当归、大黄、牛膝、川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