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胃火旺怎么办
肝火、胃火旺怎么办
1、肝火。肝主木,很容易被点燃生火,肝火的诱发因素很多,比如遗传(这个我见过),性格(比如闷骚型,有心事不说出来,都憋着时常郁闷,容易积累负面情绪,因为从来不发泄呀,到后面容易集中爆发。 )熬夜(熬的都是肝阴肝血呀,阴阳失衡,肝阳上亢成火)。
当然最常见的是情绪无法调节,还有大姨妈期间等都会诱发肝火,不多说。
灭火方法:
-适度发泄,不要憋着,比如倾诉,大哭一场,女生也可找另一半打一顿(别打脸,不然明天带不出去),去KTV狂吼一曲。。很多方法。但是提醒,别太过了,别把眼泪给哭干,女生打人别往死里打,倾诉要找合适的对象,唱歌别唱到天亮,如果发泄太过,的确没火了但新问题又来了。
-菊花甘草茶,直接喝就行。
配方比例什么的还有很多灭火方法,最近在总结,等完成再补充,不过要先发公号heizhimafang 了,毕竟这里是首发,不能剧透更多了。
2、胃火。
或者说胃阴不足,方法很多,要看具体情况来分,今天有事不多说了。
肝火旺胃火旺怎么办 食疗方法
食材:绿豆40克,百合2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将绿豆和百合分别用清水洗净,泡好。
2.然后把绿豆和糯米倒入沙煲,加入适量冷水,大火煮开,小火煮30分钟。
3.倒入百合,煮10分钟之后加入冰糖再煮5分钟即可。
功效:百合和绿豆是清热降火的佳品,肝火旺胃火旺时宜多喝。
食材:荸荠4个,鲜藕60g,冰糖适量。
做法:
1.荸荠洗净去皮。鲜藕洗净去皮,切片。
2.将荸荠、鲜藕放入小锅中,加入600ml水,再加入冰糖,大火将水烧开后,小火再煮10分钟即可。
功效:荸荠藕汁汤有润胃凉血降火的功效,适宜肝火旺胃火旺喝。
什么是肝火胃火
肝火是因为肝失疏泄、肝炎亢盛、气郁化造成的,主要表现为头痛、口苦舌燥、容易发怒、肢体麻木等。一般都是因虚而导致火旺,即通常所说的相火旺动,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松动或疼痛。傍晚口干、烦热、失眠、盗汗,伴有腰膝酸痛或胫骨痛、足跟痛及遗精等,舌红无苔。
肺火旺具体表现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干咳时间长,身体发热,盗汗。
胃火多由邪热犯胃,和过量饮酒及其食用辛辣食物有关系,主要体现在易饿、烦躁不安、大便干结、牙痛、牙龈出血、鼻子出血、舌红苔黄等。
肝火旺喝菊花茶还是金银花茶
如果明确是肝火旺盛,那么喝菊花茶会更好。
因为菊花,入肝经,清肝火效果更佳;而金银花入肺经和胃经,更适合肺火、胃火旺盛的人群。
但是肝火旺盛者喝金银花也是可以的,毕竟人的五脏六腑是相通的,许多肝火旺的人多少也会有胃火、肺火旺盛的情况,在降胃火、肺火的同时,也会帮助清降肝火。
肝火旺胃火大怎么调理 穴位疗法
位置:位于足部,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
手法:每天早晚可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左右;由于内庭穴比较隐蔽,也可以拿一个钝头的小木棒来按摩,使穴位刺激更充分。
功效: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而“荥主身热”,是热症、上火的克星。按摩此处有去胃火、化积滞的作用,肝火旺胃火旺时可以常按一按。
位置:在足部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的缝隙向上约1.5厘米的凹陷处。
手法:可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一侧太冲穴,3分钟左右后换另一侧,两侧交替按摩10~15分钟左右。每天操作前可以泡泡脚,按揉时要用一点力度,以产生轻微的酸胀或胀痛感为宜。
功效:太冲穴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对灭肝火效果良好,肝火胃火旺时经常按摩能舒肝理气、通调三焦气机等。
什么样的菊花下火效果最好 金银花下火还是菊花下火
根据上火的症状决定。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入肝、肺经,对于肝火、肺火的效果比较好;而金银花归肺、心、胃、大肠经,适宜肺、心、胃火旺盛的人群,如患者是肺火症状,则喝金银花和菊花都有较好的下火效果,但若是肝火则喝菊花下火效果更好,而心火、胃火症状的则喝金银花下火好些。
附各种上火症状区分:
1、肺火: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2、胃火: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等。
3、肝火: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4、肾火: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5、心火:分虚火和失火,虚火有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症状;实火有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症状。
眼白发黄是怎么回事怎样快速变白 上火导致眼白发黄
眼白发黄也可能是上火了,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火、胃火旺盛时,就会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肝气郁结、疏泄功能降低,引起胆汁输泄不畅,诱发眼睛发黄。
眼白发黄怎样快速变白:上火后建议吃一些具有清热降火功效的食物、茶饮进行调理,如冬瓜、苦瓜、黄瓜、芹菜、金银花茶、菊花茶等,并且少吃辛辣、油炸、烧烤、火锅一类的食物。必要时可以去看中医,根据中医辨证调理。
孩子上火有哪些分类
“上火”也有不同种类,只有了解“上火”类型才可对症下药。
首先“上火”有外来之火和内生之火之分。
感冒时的发热,嗓子痛都属外生之火。而内生之火在中医上主要分为几种——心火、肺火、胃火、肝火和肾火。
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心烦、口干、盗汗、低热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黄、心烦易怒等。
肺火:主要表现为潮热盗汗、干咳无痰、咽疼音哑等。
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便秘、腹胀、舌红少苔、饮食量少;实火表现为口干、上腹不适、大便干硬。
肝火:表现为头痛、面红目赤、口干咽疼、尿黄便秘、甚至吐血。
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等症状。
再从细了划分,这“火”还可分实火和虚火。
实火:主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症状主要表现在烦躁,头痛,高热,目赤,腹胀痛,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干鼻出血等。
而虚火可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病状。
阴虚:火旺多表现为躁动不安、形体消瘦、口燥咽干、舌红无苔。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
气虚:火旺者表现全身燥热、畏寒怕风、身倦无力、舌淡苔薄。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甘温除热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