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原则
跑步的原则
凡是参加健身跑步的人,都应注意坚持经常和循序渐进,特别要注意控制运动量。此外,必须学会“自我控制”,这点尤为重要。因为有时跑步的愿望会突然消失,这就需要将“不能跑”还是“不想跑”加以区分。
在锻炼初期,跑步的速度以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为限度,跑完的距离以没有吃力的感觉为宜。跑步后可能出现下肢肌肉疼痛,这是正常反应,坚持锻炼几天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为确定自己锻炼水平的等级,参加跑步锻炼三至四个月后可进行一些测验,测验时以12分钟跑完的距离为计算等级的起点。
30-39岁年龄组的人,12分钟跑完的距离达不到1.5-1.8公里,说明锻炼水平较差;如能达到1.8-2.6公里,说明锻炼水平为良好;如能超过2.6公里,即达到优秀锻炼水平。
40-49岁年龄组的人,锻炼水平较差者每12分钟跑完的距离为1.6公里以内;良好者为1.7-2.4公里;优秀者为2.5公里以上。
50岁以上较差、良好和优秀者每12分钟跑完的距离则分别为1.5公里以内、1.6-2.4公里和2.5公里以上。
在短期内取得理想结果是不可能的,只有经常锻炼才会提高锻炼水平。如果一周只跑一次,跑的距离再长也没有多少益处。因为在中断跑步的六天里,身体组织已将跑步带来的好处消耗得一干二净。因此,一周内跑步不得少于三次。平常缺乏锻炼的人,一旦决心开始经常性锻炼后,往往运动过量,这样会导致不良后果。
根据脉搏数字,不难分析出运动量的大小,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一般来说,跑步5分钟后脉搏跳动不应超过120次/分,跑步10分钟后脉搏跳动不应超过100次/分。如果脉率过速,必须减少运动量或放慢跑步速度。
重新评估跑步训练的10%原则
在外国的网站上,提供了科学研究结果,打破了所谓的「10% 规则:每周不要增加超过10%的训练量」误解,依照10%规则来训练并不会降低受伤发生率。
10%规则,是一个训练基本原则。意指不管是跑步距离、重量训练、或运动时间,每周不要增加超过10%的训练量,否则会因为躁进而受伤。假设本周跑了20公里,那么下周就增加2公里,总距离变为22公里。初学者的话,建议每周先增加5%,等实力提升后再增加到10%。除了当作训练原则之外,也能帮助你设定跑步目标,维持动力。
记得,有一位网友为自己安排了马拉松的训练课表,也是按照这所谓的「10% 规则(10% Rule)」来安排训练的份量,但他说到「有时当天跑步的状况很好,不会觉得累,难道不能多跑吗?一定就要依照10%的规则吗?」这个疑问不止一位网友提到了,所以咱们在看外国网站上写的一篇「重新评估10%的训练原则」。
■ 打破10%规则的误解
::: 问题:「10% 规则」是否有科学的证据呢?
::: 答案:有的!「依照10%规则来训练,并不会降低受伤的机会」。
2007年的研究,一组研究员进行测试,
■ 按照「10% 规则」。
■ 不按照「10% 规则」,训练的份量更为积极 。
结果显示,二组都得到一样的受伤率(Injury Rate),5个跑者就有一个受伤。研究很清楚的显示,依照「10% 规则」进行训练并不会减少受伤的机率。而现在问题就变成「如何安全地增加每周训练量,同时又将受伤的风险降到最低?」这个答案,因人而异,
■ 里程数的增加并非一定要线性!
跑步爱好者总是希望这星期的训练比上周更好,不管是指跑的更长或跑的更快,我们就是希望看到轨迹不断持续上升!然而,每周训练的总里程数不一定非得遵循线性的成长!
许多有经验、竞争力的跑者及教练,遵循着「3 Week UP, 1 Week DOWN」的哲学(Philosophy),持续三周慢慢的增加里程数,然后第四周训练的哩程数煺回到跟第一周一样。比方说,每周训练的里程数,也许是这样:
■ 第一周:50
■ 第二周:55
■ 第三周:60
■ 第四周: 50
■ 第五周:60
■ 第六周:65
■ 第七周:70
■ 第八周: 60
直到他们达到所要维持的最大里程距离。 这只是一个案例,让你知道有这样的方式来累积里程数。我们称煺回一步的的周称为「Down Weeks」。有的跑者,每五周DOWN一周,有的需要每三周DOWN一周,以维持身体的健康。这个系统不没有确切的方程式,而是一个里程数累积的概念,让你知道不必非得要遵循线性的增加。
■ 不只考虑里程数
如果跑者只要担心里程数的因素,那就太简单了!不幸的是,当我们在讨论如何增加训练量时,跑者必须考虑到许多的因素,强度、步伐、频率、陆面及天气等,这些所有因素都会影响训练的安全与简单程度。
举个例子,在不冷不热的秋天天气,在柔软的陆面上进行轻松跑,有经验的跑者可能在一个月中,每星期能增加30%~40%的里程数。在另一方面,在冬天裡,跑者试图面对12周的10K训练计划,他必须更加谨慎的注意每周里程数的增加,因为在这时的训练中,有着不同的因素影响着你训练上的安全。所以,聆听身体的声音,考虑训练计划中所有的元素,而非仅是哩程数。
冬天跑步戴什么帽子 冬天跑步选择帽子的原则
1、排汗透气。冬天跑步带的帽子一般要求透气性强,可以尽可能快速的吸收并排掉汗水,如果帽子透气性不好,就会使头部温度过高,从而引起头痛。排汗性不强会使得帽子被汗水浸湿,导致头部受潮被风一吹就容易头疼、感冒。
2、保暖性强。冬天跑步戴帽子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御寒保暖,头部的保暖很重要,因此就要求帽子的保暖性够强。
3、舒适。冬天跑步时戴的帽子舒适性也是很重要的,帽子过大过小都不好。
跑步机好吗?跑步机伤膝盖是真的吗? 跑步机伤膝盖吗
一台质量过关的跑步机,其实它的履带系统是经过良好的避震设计的,它的减震效果甚至比塑胶跑道还要好,远比一般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对下肢的冲击度小得多,并不会伤膝盖。
至于那些机跑伤膝盖的,大多是发生在不了解自己配速、体能和身体承受能力的初跑者。因为很多初跑者刚开始跑步就在跑步机上跑,不知道自己应该跑多少速度,多少速度对自己是个安全速度,往往看边上别人设了12或10的时速,就也跑这个速度。而且往往受伤的这些人同时又有较强的自尊心和异于常人的忍耐力和毅力,以不合适自己的速度跑上一个小时,也不知道跑一休一这个恢复期原理,或者头几天跑5公里,啥事没有,就接着上10公里,把不受伤的三个原则统统违反了。
三个不受伤的跑步原则是:1、以较低的强度跑(以180-年龄的心率跑);2、跑一休一;3、每周跑量增幅不超过10%。
原地跑步竟也会有好处
原地跑步有哪些好处
1、原地跑步对场地要求不高,哪怕是空间相对狭小的办公室或者卧室,也可以进行锻炼。原地跑步不得不说是比较经济的一种方式,几乎不需要购买什么装备,更不需要场地费和训练费等,只要找到一个适合的场合,就可以开始运动减肥了。
2、在原地跑步的时候往往需要高抬腿,可以锻炼腿部肌肉。
3、原地跑步的节奏感很强,因此,它不但能进行锻炼,还可以释放压力,改善心情。
4、原地跑还可以提高跑步速度,比如说一次可以从64步原地跑提高到120步原地跑,对体能消耗较大,可以减肥。
5、如果每天坚持原地跑,对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等各种亚健康状态有缓解效果。
6、原地跑可以使得精力更加充沛,让人有放松的感觉。轻快有节奏地跑步,可使人精神愉快,有益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还可防治神经衰弱。
7、跑步能够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让人在繁忙的工作下能够明显改善精神状态。
原地跑步注意事项
1、在进行原地跑步减肥的过程中,要尽量的坚持跑步和饮食控制的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做的话,可以有效的调节体内热量的收支平衡问题,不仅能减肥成功,而且还会比较不容易反弹。
2、研究表明只要持续40分钟以上,体内的脂肪才能被燃烧掉,才能起到减肥的功效。原地跑步40分钟以上,一般会出汗,这时体内水分大量流失,需要喝大量的水来补充,而喝水也能起到减肥塑身的功效。
3、原地跑的时候对膝关节的要求很高,如果本身有膝关节损伤,或者有膝盖毛病的人最好不要进行剧烈的原地跑锻炼。
4、不穿鞋不能跑步。一双合适的跑步鞋对跑步减肥的效果影响很大,最好还有一个脚垫。跑步最好不要光脚,光脚跑会让小腿承受更大的作用力,对脚的损害也是非常大的。而且体重越大伤害越大。
5、晚上跑步后最好不要再吃东西了。如果实在饿,可以吃点水果。
6、跑步每天最多1个小时。体重没有超过200斤的朋友,不需要跑到1小时。一开始跑不了1小时,不要盲目坚持,要循序渐进。
7、如果出现身体不适,马上停止跑步。跑步第二天,出现浑身酸疼,当晚减轻跑步强度。
8、要准备的就是一块有点厚度的小地毯和一双舒适的跑鞋。地毯是不会影响到楼下居民,跑鞋是保护自己的脚不容易受伤。
跑步运动要遵循哪些原则
跑步虽然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是在跑步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同时应该遵循以下的三个原则:
1、跑速要慢
不同的跑速对心脑血管的刺激是不同的。慢速跑时对心脏的刺激是比较温和的。一般来说,每天的晨脉(基础脉搏)数乘以1.4~1.8,作为控制跑步强度的标准是比较适宜的。
2、步幅要小
步幅小的目的是主动降低肌肉在每跑一步中的用力强度。有许多人在跑步中脚腕过多地用力,还没跑多远就出现局部疲劳,往往易使人放弃跑步。
3、跑程要长
跑程长可使人体主动地将当前血液中的血糖全部消耗掉,同时还消耗体内掉体内蓄积的多余热量。这种主动消耗是降低血脂、血糖、缓解血压的最好方法。
跑步的好处
1、跑步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癌症是一种免疫失败的现象,而跑步会加速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加快骨髓生成白细胞的速度,而且使得白细胞的存活时间也增加,一旦体内出现少量的癌细胞,很快就会被愈多的白细胞围攻歼灭。不但如此,跑步还会使血液中的干扰素倍增,而干扰素的抗病毒及抗癌能力乃是众所周知的。同时,跑步还会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促进淋巴液循环等,而淋巴细胞正是人体抗癌第一防线。
2、跑步提高机体的代谢能力
代谢能力越强,就能更好的延缓衰老细胞的癌变,同时也可使体内癌细胞不易在某个内脏器官站稳脚跟,也不易转移和扩散。相反,如果一个人经常静坐,那么代谢能力就弱,身体容易发胖,而肥胖是多种疾病的诱因,肥胖的人患癌症的几率也是普通人的两倍。另外,运动会使人体出汗增加,汗水可以把体内的铅、苯、硫、酚等一些致癌物质和其它毒素排出体外,从而大大减少体内的致癌因子。
3、跑步能改善人的情绪
使人在精神上获得一种愉悦感,有利于消除悲伤、愤怒、压抑等不良情绪。临床发现患癌症的人,有60%以上是由于情绪受到压抑或者精神受到刺激而发病的。癌症是免疫功能的失常,而免疫的失常是在精神平衡破坏后产生的。在跑步过程中,大脑会产生内啡呔,内啡呔能使人产生身心愉悦,消除烦恼和忧愁,使不良情绪一扫而空。
4、跑步使吸氧量增加
增加的幅度是平常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安静时人体每分钟的吸氧量是4-7升,但是跑100米时,可以达到100升以上,有研究认为,只有人的吸氧量超过平常的8倍,就能预防癌症,或者即使得了癌症,也能延长寿命。这是因为气体的频繁交换,可以使得一些致癌物质排除体外。
5、跑步能改善人体的消化和排泄功能
经常跑步的人食欲旺盛,消化能力增强,吸收更多的营养,加速抗癌细胞的成长和繁殖。另外,跑步能加快肠胃蠕动,使食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缩短,从而阻止致癌物质过久滞留,减少致癌机会
原地跑步竟也会有好处
1、原地跑步对场地要求不高,哪怕是空间相对狭小的办公室或者卧室,也可以进行锻炼。原地跑步不得不说是比较经济的一种方式,几乎不需要购买什么装备,更不需要场地费和训练费等,只要找到一个适合的场合,就可以开始运动减肥了。
2、在原地跑步的时候往往需要高抬腿,可以锻炼腿部肌肉。
3、原地跑步的节奏感很强,因此,它不但能进行锻炼,还可以释放压力,改善心情。
4、原地跑还可以提高跑步速度,比如说一次可以从64步原地跑提高到120步原地跑,对体能消耗较大,可以减肥。
5、如果每天坚持原地跑,对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等各种亚健康状态有缓解效果。
6、原地跑可以使得精力更加充沛,让人有放松的感觉。轻快有节奏地跑步,可使人精神愉快,有益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还可防治神经衰弱。
7、跑步能够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让人在繁忙的工作下能够明显改善精神状态。
冬天跑步穿什么衣服 冬天跑步穿衣三层原则
排汗层:冬天跑步也会出汗,因此,我们需要一件能及时排汗的内衣,建议选用涤纶或者特种涤纶的贴身内衣裤,排汗快,速干。
保暖层:若是温度是在较低,还可在排汗层外穿一件涤纶或者特种涤纶做的抓绒衣物,可保暖,不影响排汗。
保护层:防风、防雨、防雪、越野跑防刮擦,一般是涤纶做的风衣。
早晨空腹跑步好吗
早上跑步前不宜吃过饱
虽然说早晨空腹跑步不好,但也不适宜在跑步前把自己吃得饱饱的。吃得太饱再运动对胃部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在运动前应该先喝上一杯牛奶,并且搭配一些鸡蛋、粗粮、糕点等最合适。
早晨空腹跑步是不正确的做法,空腹跑步对人体的害处很多。因此,我们有早上跑步习惯的就应该多注意这个问题。在跑步前适当补充食物,在跑步之后适当为身体补充水分最有利于健康。
健身跑步锻炼一般安排在早晨最好,其次是上午9点左右和下午5点左右。中年人由于工作,一般安排在早晨锻炼,一是不与工作发生冲突;二是早晨跑步空气新鲜,新鲜的空气对呼吸系统有好处。
人经过睡眠,体力得到恢复,但从生理上讲人仍然存在一定的抑制状态。早晨锻炼,有利于神经的兴奋、振奋精神,促进新陈代谢,对保持充沛的精神和体力投入一天的工作大有好处。
也有人认为早上的氧气含量少(植物呼吸作用),空气新鲜只是可吸入颗粒少,而且傍晚人的精神状态最佳,所以应在晚上大约五点至六点进行锻炼。
跑步前谨记跑步原则
凡是参加健身跑步的人,都应注意坚持经常和循序渐进,特别要注意控制运动量。此外,必须学会“自我控制”,这点尤为重要。因为有时跑步的愿望会突然消失,这就需要将“不能跑”还是“不想跑”加以区分。当然,如果有病时绝对不要跑步,而在其他情况下则应克服“惰性”,坚持锻炼。
在锻炼初期,跑步的速度以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为限度,跑完的距离以没有吃力的感觉为宜。跑步后可能出现下肢肌肉疼痛,这是正常反应,坚持锻炼几天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不要幻想在短期内取得理想结果,只有经常锻炼才会提高锻炼水平。如果一周只跑一次,跑的距离再长也没有多少益处。
因为在中断跑步的六天里,身体组织已将跑步带来的好处消耗得一干二净。因此,一周内跑步不得少于三次。平常缺乏锻炼的人,一旦决心开始经常性锻炼后,往往运动过量,这样会导致不良后果。
原地跑步怎么跑法 原地跑步的跑法
跑步的时候开始先慢跑,待身体适应后,再慢慢加速,原地跑的步伐,可用小步跑,高抬腿跑,踢腿跑交替进行,以避免单一跑的枯燥无味,提高跑步兴趣。
跑步的原则
凡是参加健身跑步的人,都应注意坚持经常和循序渐进,特别要注意控制运动量。此外,必须学会“自我控制”,这点尤为重要。因为有时跑步的愿望会突然消失,这就需要将“不能跑”还是“不想跑”加以区分。当然,如果有病时绝对不要跑步,而在其他情况下则应克服“惰性”,坚持锻炼。
在锻炼初期,跑步的速度以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为限度,跑完的距离以没有吃力的感觉为宜。跑步后可能出现下肢肌肉疼痛,这是正常反应,坚持锻炼几天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为确定自己锻炼水平的等级,参加跑步锻炼三至四个月后可进行一些测验,测验时以12分钟跑完的距离为计算等级的起点。
30-39岁年龄组的人,12分钟跑完的距离达不到1.5-1.8公里,说明锻炼水平较差;如能达到1.8-2.6公里,说明锻炼水平为良好;如能超过2.6公里,即达到优秀锻炼水平。
40-49岁年龄组的人,锻炼水平较差者每12分钟跑完的距离为1.6公里以内;良好者为1.7-2.4公里;优秀者为2.5公里以上。50岁以上较差、良好和优秀者每12分钟跑完的距离则分别为1.5公里以内、1.6-2.4公里和2.5公里以上。
在短期内取得理想结果是不可能的,只有经常锻炼才会提高锻炼水平。如果一周只跑一次,跑的距离再长也没有多少益处。因为在中断跑步的六天里,身体组织已将跑步带来的好处消耗得一干二净。因此,一周内跑步不得少于三次。平常缺乏锻炼的人,一旦决心开始经常性锻炼后,往往运动过量,这样会导致不良后果。
根据脉搏数字,不难分析出运动量的大小,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一般来说,跑步5分钟后脉搏跳动不应超过120次/分,跑步10分钟后脉搏跳动不应超过100次/分。如果脉率过速,必须减少运动量或放慢跑步速度。
原地跑步有哪些好处
1、原地跑步对场地要求不高,哪怕是空间相对狭小的办公室或者卧室,也可以进行锻炼。
原地跑步不得不说是比较经济的一种方式,几乎不需要购买什么装备,更不需要场地费和训练费等,只要找到一个适合的场合,就可以开始运动减肥了。
2、在原地跑步的时候往往需要高抬腿,可以锻炼腿部肌肉。
3、原地跑步的节奏感很强,因此,它不但能进行锻炼,还可以释放压力,改善心情。
4、原地跑还可以提高跑步速度,比如说一次可以从64步原地跑提高到120步原地跑,对体能消耗较大,可以减肥。
5、如果每天坚持原地跑,对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等各种亚健康状态有缓解效果。
6、原地跑可以使得精力更加充沛,让人有放松的感觉。轻快有节奏地跑步,可使人精神愉快,有益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还可防治神经衰弱。
跑步减肥原则
原则一:先做拉伸运动
你减肥心切,所以穿上跑步鞋就直接开跑?这可不是最好的跑步瘦身方法。要知道,你体内的能源分为快速能源和储备能源两种。只有当快速能源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你体内的储备能源“脂肪”才会开始燃烧。就是说,如果体能不太好,伸直有可能你已经跑累了,脂肪还没开始消耗。所以,想要有效地跑步瘦身,应该在跑步前先做些拉伸运动或放松运动,一方面可以热身、防止受伤,另一方面可以先消耗一部分糖原,这样接下来再跑步,脂肪的燃烧效率能大大提高。
原则二:跑完喝果汁
专家建议跑完步后喝些果汁来代替白水或运动饮料,这样不仅能补充流失的水分,还能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环节运动后的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这是因为果汁中含有天然的抗炎成分。所以,开始喝果汁吧!
原则三:精挑跑步鞋
别随便套上双运动鞋就去跑步,否则瘦身效果会打折,甚至还可能损害到女人脆弱的脚趾和足底。建议你挑选根据人体力学设计,能完全贴合你脚形的减震跑鞋,它能吸收跑步带来的震动,为你的双脚、小腿、甚至大脑提供减压保护。此外,由于女人的骨盆宽于男性,所以跑步落地时足部更容易1内翻,因此还要注意跑步鞋的足弓内侧是否使用了支撑条,外部足跟是否有稳定片。尤其体重较大时,更需要准备一双好鞋。
原则一:不要天天跑
虽然慢跑有益于保持健康和瘦身,但专家并不建议天天跑,最好隔一天跑一次。至于中间不跑步的那天,可以做做拉伸运动,增加全身的柔韧性,这样很重要,是保证全身新陈代谢顺畅的关键,尤其能防止脂肪和水液在四肢堆积。
原则二:不要快速跑
别以为跑得越快,脂肪就燃烧得越多。情况恰恰相反,当你快速跑步的时候,体内氧供应不足,身体在做无氧运动,脂肪不能充分参与燃烧,所以也不能被消耗,运动强度相对低些的有氧运动反而更能促进你体内的脂肪燃烧。那么,怎么判断你现在的跑步强度属于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最简单的方法是,如果你跑步时感觉上气不接下气,就说明身体在进行无氧运动;如果你跑步时呼吸均匀协调,甚至还可以边和身边人聊天边跑步,而不会感到呼吸紊乱,就说明你正在进行着最能促进脂肪燃烧的有氧运动。
原则三:不要只跑20分钟
理论上说,在充分热身前提下,慢跑20分钟时是快速能源消耗得差不多,储备能源脂肪开始调动起来准备燃烧的时候,如果这时候停止运动,就达不到充分燃烧脂肪的瘦身目的。所以,要想通过跑步来瘦身,至少要跑过20分钟,40分钟是专家比较推荐的跑步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