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是什么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是什么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其中半数以上为1岁以内婴儿,男多于女,其比例约为1.5~2∶1。潜伏期约4~5日。
初期可见咳嗽、鼻堵塞。约2/3的病例有高热,最高可至41℃,但发热一般不是持续性的,较易由解热药退烧,高热时间多数为1~4天,少数为5~8天。约1/3病儿中度发热,多持续1~4天。多数病例的热程为4~10天。
轻症病例呼吸困难及神经症状不著,中、重症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喘憋、口唇青紫、鼻扇及三凹征,少数重症病例也可并发心力衰竭。胸部听诊多有细小或粗、中罗音,叩诊一般无浊音,少数有过清音。
病毒性肺炎有哪些特点
1.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neumonia)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多见于2岁以内,尤以2—6个月婴儿为多。发病季节随地理区域而异。
主要病变在毛细支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亦可累及。临床上除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外,喘憋为突出表现。体征以喘鸣为主,肺基部可听到细湿哆音。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临床上有两种类型:
①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有上述临床表现,但中毒症状不严重,胸部X线以肺间质病变为主,常有不同程度梗阻性肺气肿和支气管周围炎,有时可见小点片阴影或肺不张。
②合胞病毒肺炎:病情严重,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呼吸困难明显,肺部体征出现较早,满肺喘鸣音,基部有细湿罗音,亦称喘憋性肺炎。胸部X线以小片阴影、肺纹理增多及肺气肿为常见。
经远期随访观察,本病继发喘息的患病率为22%-66%,值得注意。
2.腺病毒肺炎(adenovirus pneumonia)为腺病毒所致。3、7两型是引起腺病毒肺炎的主要病原体,11、21型次之。主要病理改变为支气管和肺泡间质炎,严重者病灶互相融合,气管支气管上皮广泛坏死,引起支气管管腔闭塞,加上肺实质的严重炎性病变,往往病情严重,病程迁延,易引起肺功能损害及其他系统功能障碍。
本病多见于6-24个月小儿,骤起稽留高热,萎靡嗜睡,面色苍白,咳嗽较剧,频咳或阵咳,可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紫绀等。肺部体征出现较晚,发热4-5日后开始呈现湿罗音,以后因肺部病变融合而出现肺实变体征。少数患儿并发渗出性胸膜炎。
X线特点:
①肺体征不明显时,即可出现X线改变;
②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肺气肿多见;
③病灶吸收缓慢,需数周至数月。
治疗病毒性肺炎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病毒性肺炎由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引起,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抗生素治疗无效。
目前,尚无理想的抗病毒药物,故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同时,应注意防治并发症,当不合并细菌感染时无需使用抗生素。现临床常用的抗病毒之剂有下列几种:
(1)三氮唑核苷(商品名为病毒唑):可抑制多种d na及rna病毒,为广谱抗病毒药物,毒性小。给药途径有滴鼻,含服,雾化吸入,肌注,静滴等。滴鼻液:0 5%三氮唑核苷溶液5mg/ml,每2小时滴鼻1次。片剂:每片含三氮唑核苷2 mg,每2小时含服1片,每日6次。肌注或静脉点滴:10~15mg/kg·日。对腺病毒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均有效。
(2)干扰素:可抑制细胞内病毒的复制,中断炎症蔓延,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人α干扰素,是用人血白细胞或类淋巴母细胞制备而成,治疗病毒性肺炎效果较好。3岁以下每日肌注2万μ;5岁以上剂量加倍,3天为1疗程。但由于它有高度种属特异性,人用干扰素必须从人的组织细胞制备,所以大量生产很难,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且价格较贵。
(3)聚肌胞:为干扰素诱生剂,注射后2~12小时就能使人体血液中出现大量干扰素。用法:2岁以下每隔日肌注1mg,2岁以上每隔日肌注2mg,共3~6次。
(4)双黄连粉针剂:为中药提取而成,具有抗病毒之功效。60mg/kg·日,加入液体内静脉点滴,5天为1疗程。
另外,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许多中药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如大青叶、板蓝根、银花、连翘、射干、黄芩、黄连、鱼腥草、青黛、野菊花、柴胡、牛蒡子、贯众、紫草、紫菀、赤芍、丹皮、夏枯草、生甘草、黄精、胖大海、胡黄连等。所以,在治疗病毒性肺炎时,服用汤药,也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急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
急性支气管炎为气管支气管树的急性炎症,一般为自限性,最终完全痊愈并恢复功能。尽管通常病情轻,但急性支气管炎在糖尿病和慢性肺脏或心脏病人中可能很严重。常继发气流阻塞,肺炎是严重的并发症。
引起急性支气管炎的病毒包括腺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A和B,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A21,鼻病毒和引起风疹和麻疹的病毒。肺炎支原体,百日咳杆菌和肺炎衣原体也可引起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常见于年轻成人。营养不良和接触空气中的污染物是诱发因素。临床上急性支气管炎以流鼻涕、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并有咽声音嘶哑、喉痛、轻微胸骨后摩擦痛。初期痰少,呈粘性,以后变为脓性。烟尘和冷空气等刺激都能使咳嗽加重。
什么原因导致新生儿肺炎
症状体征
产后感染性肺炎,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气促、鼻翼扇动、发绀、吐沫、三凹征。肺部体征早期常不明显,病程中可出现双肺细湿罗音。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表现为喘息、肺部听诊可闻哮鸣音。鼻烟部分泌物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和荧光抗体,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有助于病原学诊断。金黄色葡萄球肺炎易合并脓气胸、x线检查可见肺大泡。
疾病病因
①呼吸道途径: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
②血行感染:常为败血症的一部分。
③医源性途径:由于医用器械如吸痰器、雾化器、供氧面罩、气管插管等消毒不言九,或呼吸机使用时候过长,或通过义务人员手传播等引起感染性肺炎。病原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多见。近年来机会致病菌茹柯雷伯军、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枸橼酸杆菌等感染增多,病毒则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多见,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等沂应引起重视。广谱抗生素使用过久易发生念珠菌肺炎。
哮喘的病因
不管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哮喘,等会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工作,而且这种疾病不分任何年龄阶段,即便是儿童也容易受到侵害,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科学的治疗,从而有效的预防哮喘。
感染: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引起儿童哮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多数研究表明,呼吸道感染中以病毒为主,细菌感染无论在哮喘发作,还是在支气管哮喘的继发感染中,均不占主要地位.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病原体.学龄前儿童常感染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学龄前儿童常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青少年常感染肺炎支原体、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变需要原螨:儿童对螨的过敏比成人为多,另外多在晚上发作.对螨过敏引起哮喘的特点是病症出现早.有人调查在143例儿童哮喘病人中,首次发作哮喘年龄在3岁以内者占61、5%,说明此种婴幼儿哮喘,可以是变态反需要性或以后将转变成变态反需要性哮喘.
其他原因:非致病菌(甲型链球菌、奈瑟氏球菌)、真菌、牛奶、禽蛋、花粉、棉絮、蚕丝、兽毛、羽毛、飞蛾、疟原虫及情绪改变(如大哭大笑、紧张恐惧等),均可引起部分儿童哮喘致病
手足口病可以吃利巴韦林吗 使用利巴韦林的注意事项
利巴韦林能治疗的疾病是很少的,只有拉沙热和其他出血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丙肝、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这几种。通常利巴韦林一般只用于严重的疾病,不严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和支气管肺炎也没必要使用利巴韦林。
美国根本就不批准利巴韦林的静脉注射剂型上市,所以绝大多数情况都是没必要使用利巴韦林静脉注射的,如轻微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不用治疗也可以在1~2周内康复,就没必要冒副作用的风险了,像是普通感冒的患者只要对症处理,防止并发症,一般病程5-7天,抗病毒治疗不会缩短病程。而过度使用抗病毒药物有明显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1)严重贫血患者慎用,有地中海贫血、镰刀细胞性贫血患者不推荐使用利巴韦林。
(2)有胰腺炎症状或明确有胰腺炎患者不可使用利巴韦林。
(3)具有心脏病史或明显心脏病症状患者不可使用利巴韦林。
(4)对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5)孕妇禁用。
(6)禁用于有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
(7)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为什么能诱发哮喘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内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以6个月 以内的小婴儿最为常见。多由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引起。最突出的症状是喘、憋。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诱发哮喘发作,病毒感染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导致小气道狭窄和通气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