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闭症儿童的沟通技巧
与自闭症儿童的沟通技巧
与自闭症儿童的沟通技巧一、应持有的态度
孩予被确诊为“孤独症”,对绝大多数毫无思想准备的家长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这对家长、家庭都将是严厉的打击和严峻的考验。正因为如此,家长的责任就更加重大,家长必须拿出十二分的信心和勇气来面对现实、面对孩子。
1、切忌过分投入
因为孩子的特殊疾病,许多家长注意孩子的特殊需求,把所有时问都用在对孩子的照管和教育上。一是过分关心和疼爱孩子,对孩子百般保护,衣食住行都包办代替,这样容易导致孩子的过分依赖,而缺乏独立性,因此一定要从生活小事着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二是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孩子的教育训练上,而完全忽略了自己和家人。这是不正确的养育孩子的方法,这不仅会使家长精疲力尽,还会对婚姻和家庭的平衡与和谐造成危机。因此,家长一定要给自己和家人适当的私人时间和空间。
2、勇于接受、用心去爱
对于每个完全缺乏孤独症知识的家长来说,孤独症的症状既难捉摸又不容易对付。任何家长不能因为孩子过分的奇特行为而感到失望,在感情上疏远孩子,忽视孩子的问题和特殊需求,这样对孩子和家长都不利。相反,只有勇敢地接受事实,只有用心去爱孩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病症,才能一点一点地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这一点十分重要。如果家长一开始就有了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用心去爱孩子,同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为孩子制定合理计划和奋斗目标,这对孩子、父母、家庭都有好处。
3、信心、耐心、恒心缺一不可
无论您对做父母有多少思想准备,从不会想到要做一个孤独症孩子的家长。这可能是对家长的自信和自尊的很大打击。一开始,恐怕没有几个家长知道怎么处理孩子发脾气等情绪、行为问题,甚至觉得无法容忍,经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学会处理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就觉得自信心又回来了。可是,孩子常常会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有些原因是家长一时难以明白的)发生情绪、行为问题,甚至有可能在孩子成长、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行为问题。这些都是对家长的考验。这就需要家长有足够的信心、耐心和恒心,而且缺一不可。
4、为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
孤独症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生来具有体力和智力方面的能力,只不过是孤独症会使孩子眼下的能力发挥受到局限,至于以后他的潜力也很难预料。因此,家长既不能觉得孩子这也学不会他,那也做不到,又不能盲目高估孩子的能力,甚至脱离孩子能力的实际状况或盲目地与别的孩子攀比,而为孩子制定出脱离孩子能力状况的训练计划和今后的发展目标。一定要结合孩子的病程、目前的能力状况、受教育程度和接受能力等实际为孩子制定合理的短期训练目标、中期训练目标和长期的训练目标以及孩子今后的发展目标。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也更有利于自己。
5、合理训练
1)在指导下进行训练 孩子的训练应该是科学的。因此,家长一定要在专业人仕的指导下,通过规范的评估确定孩子的训练基线和能力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并进行训练。切不可盲目模仿他人的做法而强加给自己的孩子。
2)掌握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 孤独症儿童的训练与正常儿童的训练有共同之处,但是,在训练方式方面又有其特殊性,家长必须掌握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才能适应孩子发展的需要。 “个别化教学”是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的最重要的特征和手段。因为每一个儿童的语言及其相关能力是不相同的。因此,在选择训练内容、沟通方式等方面都要根据儿童的现有语言状况和发展潜能来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
“二人互动”示范模式。所谓“二人互动”就是在语言训练中,有两个训练者参与,其中一个扮演指导者,另一个扮演儿童的模仿者,以此构成“一来一往”或“一问一答”的互动沟通模式。 “一对一”教学与“开放式”教学有机结合。“一对一”教学侧重“示范----模仿”,让儿童学习较为固定的内容。而“开放式”教学则是在较自然的生活、活动情景中或在其他项目的训练活动中,大量地、紧密的结合当时的活动内容给儿童提供语言的信息,帮助儿童理解语言的意义,并为儿童使用语言提供广泛的空间。
在偶发事件中教学。在生活(家庭、学校、社会)中,尤其是社会交往、社会适应等活动中,指导者要抓住机会促使儿童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展示已经的为、习惯;抓住机会,顺其自然的教给儿童沟通的知识、技能,并养成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与自闭症儿童的沟通技巧二、措施
1、父母帮孩子缓解孤独
对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和早期干预,离不开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因为他们的“病态”、程度不同,需要的治疗方案也应有针对性;而“教师”角色更多地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父母承担。“因材施教”和“家庭康复”是对这些孩子最有效的帮助。
2、时刻和孩子说话
孤独症孩子绝大多数语言发育迟缓,有的甚至丧失语言能力。他们面临的共同难题就是学会说话,利用孩子吃饭睡觉以外的所有时间教他说话,是家人不能回避的现实,而且要持之以恒。
语言训练可分阶段进行。比如,前期准备阶段教孩子模仿父母的口部动作,像张大口、闭嘴、打哇哇、伸收舌、弹响舌、舔舌、咬舌、模仿发声等等,以锻炼口、舌、唇、齿的灵活性。让孩子知道听指令做事,理解某些动作的意义---拍拍手表示高兴、摆摆手表示再见、拉拉手表示友好。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开始下一步“发单音”的训练了,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和孩子的生活结合起来,从称呼最亲近的人“妈”开始学发唇音;在拍一拍、抱一抱、打一打的动作中学习爆破音;借助孩子喜欢的食物和玩具学习一些词汇,如糖、梨、棋。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孩子的目光注视及与父母的对视,使之能模仿爸爸他*的口型发音。如果孩子的发音不准确,没必要在短时间内刻意纠正,以防影响他的学习兴趣。当孩子的单音字说得比较好了,就可以着手教他学双音节词语了,并将认知渗透其中,依靠实物和图片,教孩子会说“杯子”、“面包”、“橘子”、“猴子”。有了这些“铺垫”之后,再对孩子做简单的问答训练,目的是让他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习沟通。
3、与教育“挂钩”
为孤独症孩子治病,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教他们学习生存的技能和与人交往的规则、方法。爸爸妈妈不妨把他们看成是正常的孩子,营造一个让他们学着自己照顾自己的氛围,比如自己穿衣服、穿鞋,自己吃饭,自己洗手、洗脸;学习适应环境和与人配合。但设定的目标应贴近孩子,同时把这个将要达到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目标,一点点地、分步骤去实现,使他们稍稍努力就能看到成果;之后反复练习,将成果巩固下来。如果设定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百分百地会令孩子产生挫败感,使他们刚一起步就退缩回来,欲速则不达。因为,对一般孩子来说很容易学会的生活技能或短时间内就能养成的良好习惯,孤独症孩子却要学习半年或更长的时间。所以,爸爸妈妈在心里给孩子定的标准一定要比同龄的正常孩子低很多,急躁情绪和攀比心理万万不能有。
教这些孩子有意识地与人交往,先要让他们对交流感兴趣。比较好的方法是长久地和近亲的人在一起,耳濡目染亲人的手势、动作、语言、表情、相互表达和回应的方式、交往的技巧;耐心地给孩子反复示范,一次次地引领孩子模仿。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最好能将日常生活的内容与训练结合起来,变枯燥的训练为有趣的游戏,逐渐让孩子感觉到这是个很好玩的活动,进而对父母即对“人”发生兴趣。孩子得了孤独症,既不是爸爸他*的错也不是孩子的错。父母应说服自己与自卑心理“绝缘”,带孩子走出家门,到处看看;帮助他找到小伙伴,在与小朋友相处的细节上给予及时的指导,扩大其生活范围。这对孩子萌生交往的愿望很有好处。
解读自闭症对患者的危害
1、自闭症儿童有着一定的智力问题。70%左右的自闭症儿童智力落后
2、自闭症儿童喜欢重复刻板的行为,不会深究问题,思想过于简单
3、严重的自闭症儿童会发生自伤的行为
4、自闭症小孩存在这很明显的语言障碍,沟通是很大的问题。
5、自闭症儿童特别的情绪话,容易发火,及时是父母都不能很好的相处
6、自闭症孩子在感觉上有着异常如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7、最让人担心的是小儿自闭症若不及时治疗,还会有并发症发生,这对孩子危害是很大的
以上是自闭症专家就自闭症的危害做的详细的介绍。通过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自闭症的危害是多么的大,当孩子不幸患上了自闭症,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起来不要再对自闭症儿童不关注。希望孩子们都能健康。
自闭对于孩子的影响有哪些呢
1、自闭症会导致孩子对交流有障碍,缺乏交流技巧,与父母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自闭的孩子都是言语很少,比较严重的自闭症儿童甚至连言语都没有,即使是别人对他大喊大叫都没用,他会对周围的一切都毫不在意。
2、导致一些儿童出现智力异常:逾70%自闭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3.自闭症会让孩子的兴趣范围缩小,行为上也会变的很刻板而重复。也许我们经常会看见自闭症儿童喜欢旋转锅盖或者是自己在地上转圈圈完。
高龄产妇会增加孩子患自闭症的风险
一项新研究表明,超过30岁的女性孕育出患有自闭症孩子的风险会迅速上升。
研究人员分析了1984年和2003年之间出生在瑞士的41.7多万孩子的数据。他们发现30岁之前的妇女生下自闭症儿童的风险与生育时年龄没有任何关联。
自闭症儿童的风险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加而迅速增加。研究人员还发现父亲年龄的增长也会不断增加孩子患自闭症的风险。
这项研究发表在最近的《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
患有自闭症的人表现为社会交际能力和沟通技巧的欠缺。症状从轻微逐渐过渡到严重。
研究的结果强调了进一步探讨父母年龄影响孩子自闭症风险的必要性。该研究的资深作者、费城卓克索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助理教授布莱恩.李说,研究结果还表明即使最近的许多研究都集中在父亲和祖父的年龄上,母亲的年龄仍然是一个重要因素。
自闭症研究所研究员李说,学习更多关于父母年龄影响孩子自闭症风险的知识可能有助于确定疾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
儿童得了自闭症危害有哪些
1、自闭症儿童有着一定的智力问题。70%左右的自闭症儿童智力落后
2、自闭症儿童喜欢重复刻板的行为,不会深究问题,思想过于简单
3、严重的自闭症儿童会发生自伤的行为
4、自闭症小孩存在这很明显的语言障碍,沟通是很大的问题。
5、自闭症儿童特别的情绪话,容易发火,及时是父母都不能很好的相处
6、自闭症孩子在感觉上有着异常如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7、最让人担心的是小儿自闭症若不及时治疗,还会有并发症发生,这对孩子危害是很大的。
自闭症具体都有哪些表现
一个孩子如果换上了自闭症,那么他在三岁之前就会有自闭症的症状,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闭症的症状越来月越明显。具体如下:
1、自闭症儿童言发展迟滞或没有口语,这是自闭症儿童最为显著的特点,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能力弱也是因为如此。
2、自闭症儿童及时会讲话也只是, 固定、反复、或特异的方式使用语言。
3、自闭症儿童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很多事情的反应有着很明显的不当,不会调节自己。
4、自闭症孩子的兴趣是比较狭窄的,执着于喜欢做同一件事,说同样的话,玩同样的玩具。
5、不会利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不愿与人分享在自己的快乐和孤独症,只是活着自己的世界内。
6、缺乏自发性装扮的游戏或社会性模仿游戏。
如何培养自闭症儿童与人交往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自闭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作为精神和心理上的严重疾病,随着患者年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也不同,所以正视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如何培养自闭症儿童与人交往的能力
1、通过社会活动,培养交往能力
首先,帮助自闭症孩子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愿望,为孩子创造机会。如:节日游玩时,发现行乞的残疾人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机会,去接触这些人,由自闭症孩子去帮助他人,既培养了同情心,也巩固了礼貌用语,同时为自闭症孩子的交往,奠定了基础,使孩子学会了同情、支持与关爱。
如何培养自闭症儿童与人交往的能力
2、根据自闭症儿童的模仿能力,培养其交往能力
模仿是自闭症儿童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同时又是自闭症孩子的主要模仿对象,为了给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让其学会交往,家长首先要作出表率。如:有客人来家里玩,家长要热情接待、倒水、给水果或饮料喝,也可以简单的交谈,等客人走时,要客气送别,欢迎下次再来。这样做实质是给孩子作出了表率,使自闭症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有了良好的行为规范后,家长还要为自闭症提供交往的机会。
3、扩大范围,走出家庭
家长应经常带自闭症儿童外出散步游玩,陶冶情操,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引导孩子观察周围人的生活,鼓励自闭症孩子与他们简单的交往。如:到超市或商场购物,鼓励孩子去向售货员说明想买的东西,选好后,并能自己在家长的指导下去交款,购回所买的东西后,会说:“谢谢,再见”。这样,既培养了自闭症孩子的独立性,也增进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专家谈:心理咨询的误区及选择
4、多参与游戏活动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同时,也是互相交往的最好方式。它使自闭症孩子在玩中主动学,使孩子逐渐接触其他同伴,并愿意和有计划去交往。
如家长和自闭症孩子共同玩角色游戏时,家长扮客人或主人,在敲门中使孩子懂得了怎样接待人,一个细微的举止,一句“请进、请坐、你是谁……”既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孩子学会了合作,增加了社会交往的经验。
小儿自闭症预后康复小妙招
了解起点行为:先简单测试儿童语言发展的程度,如使用《自闭症儿童基本沟通行为评量表》。简易的听指令能力和大肌肉动作的模仿能力,几乎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因为透过这些模仿学习可以促进儿童对外界的认知发展,有助于日后的语言训练。如果孩子已有说单字的能力时,训练的重点则可放在说短句、表达需求上。
拟定学习目标:了解儿童的起点行为与分析现有能力后,要具体地列出他该增进的行为和该减少的行为,并让家长了解,配合共同教导。
如何培养自闭症儿童与人交往的能力
实用的原则:自闭症儿童的抽象思考能力有缺陷,不懂的举一反三,要尽量通过实物帮着他们理解与获得有用的沟通技巧。所以在教导自闭症儿语言训练时要以生活用语为优先。
避免一成不变的学习过程:自闭症儿童本来就有固定行为的特性,故在教导时应尽量多变化,不分时地给予机会教育。否则会造成他只在特定地方才知道某个东西,离开该处就不知道了。例如在教孩子认识水时,要让他了解在瓶子中的是水,水龙头流出来的也是水,水沟中的水也是水。
运用行为改变技术的原理:找出孩子的增强物(零食、饮料等),只要他达到该阶段的目标即予以增强。
循序渐进的原则: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是依循一定的顺序而发展,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也不例外。例如一个孩子还不会说话,妈妈却拿着果汁要他说出喝才给他,结果弄得孩子大发脾气,妈妈沮丧不已。如果这个妈妈能了解孩子的学习重点在于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仿说,她就不会缘木求鱼地要孩子去做那些根本做不到的事。所以在教学前必须先做能力分析,依儿童的个别差异,循序渐进的教。
自闭症患者并非低智商
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由仲认为,由于现在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家长将自闭症儿童当作了“弱智”。
自闭症的病因仍然未知,很多研究人员怀疑自闭症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环境因素触发。虽然环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仍未有定论。
据介绍,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150,估计全球有3500万患者,我国有患者700万人以上,其中男女比率为6.9:1。
由仲说,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一般会在两岁至三岁的时候显现出症状,表现为语言交际困难,喜欢独处,没有与别人的目光接触等,很多家长通常会认为孩子是聋子或“弱智”,将其锁在家里或者送往农村亲戚家抚养,结果导致自闭症儿童终生饱受痛苦。
自闭症是一种身体与生理障碍,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心理病。根据国际在线于2005年底的文章报道引述,孤独症可能与超常智力拥有某种关系。就文章所说,孤独症可以使人更具创造力。
文中又指出,一些名人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是孤独症患者,并引用某学者说,他们的孤独症可能归咎于他们的高智商。
由仲表示,自闭症儿童和智障儿童在有些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与他人的言语交际障碍、对言语的理解障碍、学习障碍等,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自闭症儿童虽然伴有全面的发育迟缓现象,但各个方面的发育并不平衡。例如,有的自闭症儿童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但却有很强的计算能力或者绘画、音乐能力,有的儿童几乎没有语言能力,但在记忆力、识别颜色、识别形状等方面表现突出。智障儿童通常是在各个方面的发育均比正常人迟缓,但各方面发育比较均衡,在感知、社会交往、兴趣及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其智商是成正比的。
业内人士高双说,部分自闭症儿童的智力发育是要迟缓一些,但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因为他们的排斥心理不愿意学,而不像智障儿童愿意学,却学不会。而且自闭症儿童社会性极弱,在社交能力及主动性上远低于弱智儿童。
由仲说,自闭症现在虽还不能治愈,但是只要发现早,家长尽可以送他们到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恢复训练,大部分都可以实现生活自理,有些还甚至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因此,家长切不可盲目下结论,耽误患儿的恢复期。
自闭症患者并非低智商
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由于现在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家长将自闭症儿童当作了“弱智”。
自闭症的病因仍然未知,很多研究人员怀疑自闭症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环境因素触发。虽然环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仍未有定论。
据介绍,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150,估计全球有3500万患者,我国有患者700万人以上,其中男女比率为6.9:1。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一般会在两岁至三岁的时候显现出症状,表现为语言交际困难,喜欢独处,没有与别人的目光接触等,很多家长通常会认为孩子是聋子或“弱智”,将其锁在家里或者送往农村亲戚家抚养,结果导致自闭症儿童终生饱受痛苦。
自闭症是一种身体与生理障碍,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心理病。根据国际在线于2005年底的文章报道引述,孤独症可能与超常智力拥有某种关系。就文章所说,孤独症可以使人更具创造力。
文中又指出,一些名人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是孤独症患者,并引用某学者说,他们的孤独症可能归咎于他们的高智商。
自闭症儿童和智障儿童在有些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与他人的言语交际障碍、对言语的理解障碍、学习障碍等,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自闭症儿童虽然伴有全面的发育迟缓现象,但各个方面的发育并不平衡。例如,有的自闭症儿童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但却有很强的计算能力或者绘画、音乐能力,有的儿童几乎没有语言能力,但在记忆力、识别颜色、识别形状等方面表现突出。智障儿童通常是在各个方面的发育均比正常人迟缓,但各方面发育比较均衡,在感知、社会交往、兴趣及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其智商是成正比的。
部分自闭症儿童的智力发育是要迟缓一些,但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因为他们的排斥心理不愿意学,而不像智障儿童愿意学,却学不会。而且自闭症儿童社会性极弱,在社交能力及主动性上远低于弱智儿童。
自闭症现在虽还不能治愈,但是只要发现早,家长尽可以送他们到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恢复训练,大部分都可以实现生活自理,有些还甚至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因此,家长切不可盲目下结论,耽误患儿的恢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