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按摩哪里排出胃里的气 脾俞穴

按摩哪里排出胃里的气 脾俞穴

位置: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健脾和胃,利湿升清。主治呕吐、胃痛、胸胁胀痛、黄疸水肿、不欲饮食、食不生肌、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遗精、白浊、

吐血、便血等病症。

按摩:用拇指指腹揉按脾俞穴100 ~ 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达到排出胃里的气的效果。

肾脏排毒穴位是什么

按摩涌泉穴帮助肾脏排毒:

涌泉穴,是人体最低的穴位,如果人体是一幢大楼,这个穴位就是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经常按揉它,排毒效果明显。涌泉穴位置在足底的前1/3处(计算时不包括足趾),这个穴位比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稍有感觉即可,以边按边揉为佳,持续5分钟左右即可。

5节手操排肾毒简单实用

第一节:双脚平开一肩宽,用双手食指与中指夹住耳朵,搓耳根,微微发热即止;

第二节:双手拇指与食指指肚沿耳轮上下来回按摩,直到耳轮微微发热。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以上两种方法长期坚持都能起到强肾、聪耳的效果;

第三节:将双手搓热,两掌交叉放于神阙穴(肚脐眼处)按顺时针方向按摩。按摩神阙穴可温补元阳,健脾胃;

第四节:双掌搓热,将双掌放于肾俞穴(后腰处),上下搓,直后腰处微微发热为止;

第五节:双手握空拳,用拳眼面敲打肾俞穴,之后,在肾俞穴处滚动。常按肾俞穴可补肾气。

宝宝胃疼怎么推拿 小儿胃疼穴位按摩

1.取穴:中脘,下脘,梁门,内关,公孙,足三里。

推拿方法:取仰卧位,以一指禅推法在上腹部作轻推,重点推中脘,约5分钟;然后用掌摩法按顺时针方向在上腹部摩运5分钟,再移至中下腹部摩运3分钟,再点按中脘,梁门,下脘,内关,公孙,足三里穴。

作用:调理脾胃,通络止痛,适用于各种胃痛。

2.取穴:膈俞,肝俞,脾俞,胃俞,夹脊。

推拿方法:患儿取俯卧位,推拿者沿患儿脊柱及其两旁做滚法按摩5-10分钟,然后点按膈俞,肝俞,脾俞,胃俞或上背部出现的压痛点,再沿脊柱及其两侧做掌推法按摩。

作用:疏肝和胃,理气止痛,适宜于肝胃不和之胃疼。

3.取穴:至阳,脾俞,胃俞,足三里。

推拿方法:在督脉至阳穴上下找压痛点,找到压痛后,用拇指按压压点3-5分钟,以患儿能忍受为度;然后用重手法弹拨左侧膀胱经第一侧线脾俞至胃俞穴端5分钟;再用㨰法按摩压痛点及双侧脾俞,胃俞2-3,最后弹拨足三里2-3分钟。

作用:通经络,止疼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胃疼,止痛效果较好。

腹胀气快速排气法按摩 按压脾俞穴、胃俞穴、大肠俞穴

功效:具有促进胃肠功能与胃液的分泌,使消化机能活性化,缓和便秘以及肠鸣的功效。主治腹胀气、腹泻、肠鸣、呕吐、痢疾、便血、便秘等脾胃肠腑病证。

位置:脾俞穴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穴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肠俞穴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方法:治疗者将两手掌按在俯卧患者的背部,以拇指同时指压左右穴位,按压20下。其下方的胃俞穴、大肠俞穴也同样指压。

补气血按摩哪里最有效

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是人体最重要的补气穴位之一。脾脏中的湿气散不出去,脾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脏受损,气血就会虚弱,脾俞穴是负责湿气外散的穴位,每天20点左右对脾俞穴进行按摩,可以更好的排出废气,补充新气。

关元穴位于肚脐直下3寸,为任脉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三焦元气所发之处,联系命门真阳,是补益全身元气的要穴。经常按摩关元穴,对气虚体质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足三里位于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处,为补气关键穴位。中医认为,人体多气多血的经络当属胃经,而足三里是胃经上的重要穴位,主要作用在于补中益气,调理脾胃,通经活络,扶正祛邪,对足三里施以恰当刺激,可促进气血生化与运行。



脾虚按摩什么位置最好 按摩脾俞穴补脾利湿

脾俞穴为脾脏散热除湿之要穴,脾脏的湿热之气借由此处向膀胱经疏散,故名脾俞穴,按揉该穴位具有和胃健脾,升清利湿的作用,是脾脏最重要的保健穴之一。按揉脾俞穴能调和脾胃,解湿热之气,消除肢体乏力,背痛等虚劳症状,同时也是治疗肠胃疾病的要穴。

补脾按摩手法: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用两手大拇指按在左右脾俞穴位上(其余四指附着在肋骨上),按揉约2分钟,或捏空拳揉搓穴位30-50次。

取穴:该穴位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脊中旁开1.5寸处,取穴时常需取俯卧位。

背部按摩可以减肥吗 背部减肥最有效方法

经过精油的按摩后,人体的穴位受到了刺激,进而精油渗入了皮肤,起到疏通淋巴组织和清除堆积毒素的效果。从而可以分解脂肪,排除体内的多余积水,起到排毒紧肤的疗效。大家不妨尝试精油按摩,让自己的皮肤更紧致,肌肉更健硕,赶走虚胖的身材。

上背按摩作用于肺俞穴、心俞穴、督俞穴和膈俞穴。而刺激肺俞穴有着主治肺部疾病的好处;刺激心俞穴可以治疗心脏疾病;刺激督俞穴能够宽胸理气;刺激膈俞穴有理血、宽中和胃的好处。通过四大穴位的刺激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上背按摩作用于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等穴位。而刺激肝俞穴可以治疗肝脏疾病;刺激胆俞穴可以治疗胆囊疾病;刺激脾俞穴有着键脾、和胃、化湿的功效。

对于左右肩胛的穴位按摩可以治疗治疗头部、面部疾病;还对颈椎病、肩周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背的侧部按摩可以让你宽胸理气,肋间疼痛有所缓解。按摩颈肩膀的大椎和风门穴位时,按摩者需要尽量挺胸,肩胛向后。长期按摩可以治疗颈椎病。

胃胀气怎么办快速排气按摩

中脘穴

胃胀: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位置。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即为本穴。

按摩方法:仰卧,用两手指尖并拢,重叠在其腹部,配合吐气的节奏,用力缓慢进行指压,同时配合腹部按摩。

刺激本穴可以调节消化机能。

大巨穴

胃胀:位于腹部,从肚脐两侧2个指幅外侧是天枢穴,再往下方1个指幅之处即为大巨穴。

按摩方法:患者仰卧,用两手拇指同时指压左右穴位,以腹部脂肪轻度凹陷为用力标准,同时配合腹部按摩,以提高腹肌机能。

大巨穴为下腹部的重要穴位,刺激本穴可以促进腹肌机能,可以改善慢性消化性器官异常,对胃胀气有效。

脾俞穴

位置: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

按摩方法:患者俯卧位,按摩者将双手掌按在其背部,以拇指同时指压左右穴位。并同时对其正下方的胃俞穴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指压。

刺激脾俞穴、胃俞穴可以促进肠胃功能与胃液的分泌,特别是对于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胀气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大肠俞穴

位置:位于腰部,在第4腰椎棘突下,腰阳关(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按摩方法:患者仰卧位,按摩者将两手掌包压在其腰部,同时用拇指用力指压本穴。

大肠俞穴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按摩本穴,可促进肠道功能,缓解胃胀、便秘和肠鸣等不适症状。

足三里穴

位置: 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外侧膝眼下四横指处)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腹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先用力按压6秒钟后松开揉捏放松,然后再次按压如此反复多次。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同时也是人体的重要保健穴位,通过穴位刺激可以调整肠胃气机,改善胃胀不适。

腹部按摩助排气法

如果是觉得想排气,但又怎么都排不出时,可以将双手对搓,有些微热之后将手放在肚脐两侧,沿顺时针按摩三十六圈,然后再逆时针按摩三十六圈,人工辅助肠道运动,帮助排气通畅。,有助于通过排气消除胃胀气。

治疗胃溃疡的按摩保健方法

1.消除疼痛按摩法

按摩部位: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各穴。

按摩部位: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各穴

按摩方法:让患者仰卧,操作者坐在患者身体的右侧,先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或大鱼际揉法,自患者的剑突下至中脘向左沿着肋弓推按,往返按摩5~10遍,然后按揉其中脘、气海、天枢等穴,同时配合按揉患者的足三里穴。最后用手掌轻拍患者的胃脘部3~5分钟。

2.消除腹胀按摩法

按摩部位:膈俞、三焦俞、肝俞、脾俞、胃俞、大椎、命门、肩井、肾俞各穴。

按摩部位:膈俞、三焦俞、肝俞、脾俞、胃俞、大椎、命门、肩井、肾俞各穴

按摩方法:①操作者将双手掌重叠,然后分别对患者的膈俞和三焦俞穴进行按揉,也可用双掌根或双拇指交替按压患者的膈俞至三焦俞穴一段的膀胱经内侧线。②操作者用单手掌根部用力按揉患者的肝俞、脾俞和胃俞穴,并依靠腕关节做手掌晃拨动作,以刺激这三个穴位。③操作者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沿患者的督脉路线自上而下反复提拿其大椎和命门穴。④操作者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掌根分别捏拿患者双侧的肩井穴至肾俞穴之间的腰背肌,同时可做适当的捻转动作。

3.止呕按摩法

按摩部位:肩井、手三里、内关、合谷各穴及两胁部。

按摩方法:让患者坐在椅子上,操作者分别对其肩井、手三里、内关、合谷等穴进行用力的按揉,然后用双手揉搓患者的肩臂和两胁,以使其局部的经络通畅。

让患者坐在椅子上,操作者分别对其肩井、手三里、内关、合谷等穴进行用力的按揉

胃胀气怎么排气按摩

中脘穴

胃胀: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位置。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即为本穴。

按摩方法:仰卧,用两手指尖并拢,重叠在其腹部,配合吐气的节奏,用力缓慢进行指压,同时配合腹部按摩。

刺激本穴可以调节消化机能。

脾俞穴

位置: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

按摩方法:患者俯卧位,按摩者将双手掌按在其背部,以拇指同时指压左右穴位。并同时对其正下方的胃俞穴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指压。

刺激脾俞穴、胃俞穴可以促进肠胃功能与胃液的分泌,特别是对于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胀气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足三里穴

位置: 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外侧膝眼下四横指处)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腹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先用力按压6秒钟后松开揉捏放松,然后再次按压如此反复多次。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同时也是人体的重要保健穴位,通过穴位刺激可以调整肠胃气机,改善胃胀不适。如果是觉得想排气,但又怎么都排不出时,可以将双手对搓,有些微热之后将手放在肚脐两侧,沿顺时针按摩三十六圈,然后再逆时针按摩三十六圈,人工辅助肠道运动,帮助排气通畅。,有助于通过排气消除胃胀气。

胰腺炎按摩什么穴位

方法一:患者坐位,按摩者取三焦俞、大肠俞,用拇指指腹点压;然后患者改仰卧,按摩者左手放于脐上腹部,右手放于下腹部,左手将左上腹部推向右侧,而右手将右下腹部推向左侧,即行推脾运胃法;然后,点按天枢、梁门二穴;最后,施狮子滚绣球法。此法能疏调脏腑,理气消滞。

方法二:患者俯卧,按摩者用双手拇指点按三焦俞,然后用掌在八髎穴上往返揉搓,以局部有热感为宜;改仰卧,用掌根推揉长强穴:最后,施狮子滚绣球法。此法能祛郁行滞,适于湿热型病症。

方法三:患者坐位,按摩者用双手拇指点按肝俞、胆俞、膈俞;改卧位,施用点三脘开四门法以理气疏肝。此法能疏肝利胆,泄热理气,适用于肝胆湿热症。

方法四:患者坐位,按摩者取脾俞穴、胃俞穴,用拇指指腹点按;改仰卧,施以推脾运胃法,点按中脘穴;最后,施用揉拿手三阴法,取足三里、公孙穴,点按。此法能健脾和胃,补中益气。

相关推荐

​子宫下垂的中医疗法有哪些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症多因素体虚弱,产时用力过度,产后过早劳动,或长期咳嗽、便秘、腹泻,或生育过多,房劳过度,而致胞经损伤,脾下陷,肾亏损,维系无力所致。临床常见自觉有物从阴道脱出,伴腰酸、小腹胀坠、乏力、白带增多、小便频数等。 根据“虚者补之,陷者升之”的治疗原则,按摩通过补升提、调理脾肾,达到治疗目的。 【按摩疗法】 (1)取坐位,用一指禅推百会穴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50次。 (2)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提托穴(关元穴旁开4寸,图15-7)、子宫穴(中极穴旁开3寸,图15-7)各2分钟;再以掌摩

孩子患了肥胖症要怎么办

中医按摩手法减肥比起其他减肥方法,如针刺减肥法、耳穴贴压减肥法、耳穴埋针减肥法、药物减肥法、食物减肥法、功减肥法,无痛苦,无副作用,轻轻松松减肥,儿童更易接受,同时也易于在医院及家庭推广。 按摩减肥的常用手法主要以按法、揉法、滚法、点压法、推法、拿法、拨法为主。 患儿仰卧,医者双手掌在小儿腹部做按揉数次,约1~ 2分钟,再用双手掌和掌根顺时针从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部位按揉数次,约3~4分钟,手法以泻为主,兼用平补平泻法,可增加手法运行频率。比法可调节胃肠蠕动功能,健脾利湿,加快皮下多余脂肪分解。 通过

按摩疗法医治思虑过度性遗精有何方法

按摩疗法医治思虑过度性遗精的方法:(1) 按揉膻中穴:以示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的指端按揉 膻中穴3~5分钟,或以掌根按揉,增强疗效。(2) 摩腹:将双掌搓热后,重叠放在脐下腹部,按顺、逆 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使腹部温热。虚象明显者,只宜按逆 时针方向摩动多次。(3) 点按海、关元:拇指和示指端用力,同时点按 海、关元两穴3~5分钟,先轻后重,逐渐用力。(4) 按会阴:以中指端一松一紧按压会阴穴80~100次。术时要求患者收缩肛门,提吸小腹。(5) 揉心俞、膈俞、脾俞、胃俞:双手拇指或示指指端置

脾虚按摩什么位置最好

按摩公孙穴补脾安神 公孙穴位于脾经上,且联络足阳明胃经,通冲脉,是八脉交会的要穴,具有补脾和胃,调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胃痛,痢疾等肠胃疾病,心烦,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补脾按摩手法:公孙穴通冲脉,对舒筋,引血,行瘀有重要作用,通过按压公孙穴消除血阻滞的方法是,找准穴位,以大拇指稍用力按压,以有明显酸胀感为度。 取穴:此穴位于人体脚内侧,第1跖骨基底前下方的凹陷中,赤白肉际处。 按摩三阴交除湿去虚胖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足部的三条阴经中血均在本穴交会,是可以经常按摩的保健穴,按摩此穴具有健脾和胃

老年斑的中医护理

一、针对老年斑的穴位及按摩方法 (一)、针对老年斑的穴位有束骨穴、肝俞穴、肝俞穴、肾俞穴。 (二)、穴位按摩方法: 1、两手拇指指腹放置于两脚的束骨穴(足外侧,足小趾跖关节的后上方凹陷处),逐渐用力向下按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后稍加揉动。每5秒钟按1次,共按10 次。同法按揉肝俞穴(第9胸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线旁开1.5 寸)、肝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束骨具有疏通经脉、行活血的功效。肝俞可以疏肝理;脾俞健脾化痰

教你按摩治疗胃痉挛

按摩治疗以止痛解痉,和胃降逆为主,手法宜使用泻法,嘱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屈曲。施术者站于患者右侧,以拇指指腹逆时针按揉中脘、内关10-15分钟,以患者微热为度;之后嘱患者取俯卧位,以拇指指腹按揉胃俞、脾俞、肝俞5-10分钟,稍用力,以患者皮肤潮红为度。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内关、胃俞、脾俞、肝俞时,应向头部方向用力;按摩中脘穴时,用力方向应向足部。 中脘为任脉穴位,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脉交会穴之腑会,具有降逆利水、和胃健脾之功用。内关穴是为手厥阴心包经俞穴,又为手少阴心经之络穴,手少阴与

​提前闭经怎样治疗好呢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会提前出现闭经现象,这说明人体健康出现了隐患,女性朋友们还是需要提高警惕心理的,更要想办法来调理身体,避免危害发生,那么提前闭经怎样治疗呢?导致闭经的原因有很多,还是需要全面掌握的,也要有针对性的做好调理及治疗工作,按摩法就很常见。 1: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居患者右侧,先点按内关、中脘、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穴各半分钟,再用手掌推揉 腹部数次(以少腹部为主),然后提拿带脉。或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在患者腰骶部施常规按摩数次,再点按膈俞、 肾俞穴,然后在腰骶部按摩3-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

祛除老年斑的中医按摩

(一)、针对老年斑的穴位有束骨穴、肝俞穴、肝俞穴、肾俞穴。 (二)、穴位按摩方法: 1、两手拇指指腹放置于两脚的束骨穴(足外侧,足小趾跖关节的后上方凹陷处),逐渐用力向下按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后稍加揉动。每5秒钟按1次,共按,0次。同法按揉肝俞穴(第9胸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肝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束骨具有疏通经脉、行活血的功效。肝俞可以疏肝理;脾俞健脾化痰,益和中;肾俞补肾壮阳。经常按摩

按摩哪里对肝脏有益

肝俞柔肝养血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按摩方法:正坐或站立,双手放到背部,大拇指置于穴位上,用指腹垂直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痛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 按摩功效:肝主疏泄,按摩肝俞能促进消化,促进水谷精微在体内的运化;再者肝俞是肝在背部的反应点,按摩肝俞,能柔肝并补益肝血,肝血充足,就能保证肝的机正常。 章门疏肝理 仰卧位或侧卧位,在腋中线上,合腋屈肘时,肘尖即是该穴。 按摩方法:站姿,双手大拇指置于两侧穴位上,其余四指屈曲,用大拇指的指腹垂直按揉穴位,力度以

五脏排毒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心脏排毒方法 心脏是生命的中心和枢纽,给心脏排毒是养生的好方法。 午睡排毒 睡午觉是保养心脏的有效方法。中午的时候,由于温的升高,血液流速加快,心脏的负担也会增加。午睡可以很好地保护心脏,尤其是可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者出现意外。 按摩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掌心向上腕横纹上约两寸的两条筋之间。 刺激内关穴有很好的宁心安神的作用。而且内关穴十分好找,方便日常按揉,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适当的刺激一下内关穴,推压调节心有良好的作用。注意按揉时力度不要太大,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肝脏排毒的方法 肝脏是人体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