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中药饮功效不同养生免熬煮药材,这6款即饮包好方便! 生新化瘀汤:排除恶露
不同中药饮功效不同养生免熬煮药材,这6款即饮包好方便! 生新化瘀汤:排除恶露
生新化瘀汤的功效有活血化瘀、排除血块,常用于帮助产后恶露的排除,女性月经期间,有滴滴答答「淋漓不尽」的情况,也可获得改善。
不同中药饮功效不同养生免熬煮药材,这6款即饮包好方便! 加味四物汤:补血调血
加味四物汤的功用是补血调血,适用于血虚患者,不论是有贫血体质,或是经期过后、血液流失较多,都可饮用加味四物汤补充营养。
产后恶露不尽吃什么
1、采用食疗方法帮助促进排恶露
(1)适当食用猪肝。猪肝有助排恶露及补血的作用,是产妇产后,特别是剖腹产产妇最好的固体食物选择,最常用的食谱首推麻油猪肝汤,产后一周内食用,有很好的排恶露作用。
(2)喝红糖水。产后多喝红糖水,不仅能对产妇起到补血益气的作用,对排恶露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在红糖水中适当加入生姜效果更佳。
(3)山楂饮。山楂不仅能够帮助产妇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还可以散淤血。另外,可以适当加入红糖水中食用,补血益血的功效更甚,可以促进恶露不尽的产妇尽快化淤,排尽恶露。
(4)适当食用甜点。产妇产后在坐月子的同时适当进食一定的甜品点心,也有一定的排恶露作用。
2、采用药物治疗方法帮助促进排恶露
(1)北虫草。北虫草是类似冬虫夏草的一种菌草,可以调理女性的表皮血液循环,也有一定的消炎作用,产后服用时可合同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山楂、香附、益母草等。
(2)中成药如益母草颗粒,五加生化胶囊,新生化颗粒等这一类活血化瘀的药物对产后排恶露有很好的疗效。
(3)生化汤。中医上推荐产妇产后煎煮服用生化汤,能有利于子宫更好的恢复,让子宫内的恶露排净。
另外,产后在饮食上适当进补,合理饮食的同时注意饮食禁忌,尽早恢复身体,对排净恶露也有一定的帮助。
产后饮食安排上要注意几点
1、产后一周不宜大补。大补的食物容易血压上升、血管扩张、加剧出血,延长子宫的恢复期。因此,人参、桂圆等大补、大热食物不宜食用。
2、多吃对口食物。因为大补容易导致血压上升、血管扩张、加剧出血,延长子宫的恢复期,造成恶露不绝。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鸡蛋黄、胡萝卜、西红柿等;含锌的食物有猪肝、花生、黄豆等;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牛奶、鸡蛋等。
3、饮食清淡是黄道。辛辣食物不宜吃,它们容易引发感染,不利于伤口愈合。新妈妈应在饮食清淡、稀软的基础上多样化,吃一些鸡蛋、鸡肉、小米粥、汤面、豆类及豆制品等,甜点也可以帮助排出恶露。
产后几天,产妇一般没胃口,可以先喝蔬菜汤,吃点橙子、柚子、猕猴桃等开胃水果,帮助打开胃口。胃口大开了才能更好地吸收营养,恢复元气哦!另外,这里介绍两款对排恶露有帮助的食谱,对产后的你很有帮助哦!
红糖小米粥
小米可为产后妈妈补充营养,助体力恢复;红糖含铁比白糖高1-3倍,对于产后新妈妈排出淤血,补充失血有较好的作用。
所需原料:小米150克,红枣5-10颗,花生碎少许,瓜子仁少许,红糖10克。
做法:材料淘洗干净,放入汤锅中用清水浸泡30分钟左右,红枣洗净,去核,红枣肉切碎备用。水烧开后放入小米,转小火慢慢熬煮,待小米粒粒开花时放入红枣碎,搅拌均匀后继续熬煮,待红枣肉软烂后放入红糖,花生碎拌匀,再熬煮几分钟就可以关火了。
生化汤
生化汤具有活血散寒的功效,可缓解产后血瘀腹痛、恶露不净,对于产后新妈妈有很好的调养温补功效。无论剖腹产还是顺产,多喝生化汤对防止血磞、恢复子宫功能极有帮助。但要注意,恶露不绝者忌用。
所需原料:当归(全)40克,川芎30克,桃仁(去心)25克,烤老姜25克,炙草(蜜甘草)25克。
做法:米酒水(煮过,已挥发掉酒精)700毫升,加入药料,慢火加盖煮1小时左右,约剩200毫升,这是第1次,药酒倒出,备用;第2次再加入米酒水350毫升,和第1次煮法相同,约剩100毫升,将第1次和第2次的药酒加在一起共300毫升拌匀。
不同中药饮功效不同养生免熬煮药材,这6款即饮包好方便! 补气健脾汤:改善食欲
补气健脾汤的成分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的功效,具有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等功效,能够改善食欲差、消化不良、精神不济、常感冒、冬天手脚冰冷。
调理产后 恶露的饮食有哪些
饮食调理方法:
(1)小米鸡蛋红糖粥
食材:2两小米,3个鸡蛋,少许红糖。
步骤:1.用水将小米反复清洗,去除杂质。
2.向锅里倒水,开火,待水沸腾后,倒入小米,开大火。
3.等到米汤烧开后再换小火,慢慢煎熬,煮烂成粥。
4.将3个鸡蛋分别打入锅里,搅匀,继续烧煮。
5.等待片刻,撒入红糖调味。
功效:小米中的营养自然不必多说,此粥不但可以帮助恶露的排尽,还能护脾护胃,补气活血,帮助新妈妈身体的恢复。
(2)人参乌骨鸡汤
食材:1只乌骨鸡,10g人参,适量盐。
步骤:1.将人参浸泡在水中,待到变软后,用小刀分切成片。
2.将人参片塞入鸡肚子中,搁进砂锅。
3.向砂锅中加水,撒盐,开火炖煮。
4.待到鸡肉变烂后盛出饮用。
注意:肉和汤均可食用,一天3次最佳。
功效:分娩后,女性身体虚弱,该汤能够调节身体,有助于康复,缓解恶露不断。
(3)山楂红糖饮
食材:5颗山楂(个大,肉多饱满),30g红糖。
步骤:1.将山楂冲洗干净,用小刀分切成薄片,放在太阳下晒干。
2.向锅里倒水,再将山楂搁进,开大火煮烂。
3.撒入红糖,稍煮一刻,盛出食用。
注意:每日应饮用2次,效果明显。
功效:可使新妈妈胃口大开,帮助消化,同时该饮品还有化瘀的功效,能帮助新妈妈排出恶露,为身体补血。
产后坐月子食谱
产后一个月对于妈妈和宝宝来说都特别重要,此时的饮食是要谨小慎微的,可根据产后的周数来安排食谱,因为产妇在此期间每一周身体都会发生较大变化。
产后第一周:补品以喝“生化汤”与“四物汤”为主,一天约服用一帖,目的为帮助产妇生新化瘀的功能。
生化汤材料有全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等,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有化瘀生新,温经止痛的功效。中医认为,妇女产后淤血不去,新血不生。本方能化瘀生新,养血活血,祛除恶露,收缩子宫,所以名为“生化汤”。
四物汤材料有当归、川芎、芍药、熟地四味药,四物汤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妇女之圣药”等。
生化汤帮助生产完后的妈妈体内恶露顺利排出;四物汤则能补血。此外,刚生产完,膀胱因为受到子宫的扩张影响,尚未回复到正常位置,因此,当新妈妈口渴想喝水时,尽量能以少量多次的方式,不要一次摄取太多的水分,避免造成膀胱的负担。另外,饮食也最好避免太咸。
产后第二周:可陆续进补,以当归、八珍汤为主。
主要的目的是帮助新妈妈将恶露排除干净,另外,这些也有补血、补气的作用,使生产时耗伤及损伤的大量气血,得以快速恢复。
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等,产后妈妈在分娩后大量消耗气血,这时候需要当归来进行补气血。
八珍汤,古代中药汤剂,使用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灸甘草制成,有补气之功效。八珍汤于四物汤和四君子汤融合而成,四物汤主在补血,四君子汤主在补气,两者结合那可谓气血双补,多用于亚健康、病后体虚,气血皆虚等,产后体虚同样适用。
产后第三周:产妇可服用杜仲炖煮的补品,例如杜仲腰花等等。
这时候主要是补肝肾,因为生产过程中,妈妈流失大量的骨质与钙质,而中医观点中,肝、肾是主骨,因此,这些补肾壮筋骨的药材,可增强肾气、强化筋骨,减少产后腰酸背痛,以及各类酸痛的持续时间,因此,坐月子若做得好、服用得当,甚至有预防的作效。
产后第四周:产妇可以服用十全大补汤。
十全的意义,就是补血、补气、以及补肝肾,将生产过程失去的一次全部补回来。十全大补汤主要有人参、肉桂、 川芎 地黄、茯苓、白术、甘草、黄芪、 川当归、白云苓、怀生地、青化桂、大川芎、杭白芍、炙黄耆、公丁香、嫩鹿茸、炙甘草等,产后妈妈体虚适合饮用。
在坐月子期间,妈妈可以适时的吃些麻油鸡,能够补充一些营养。因为麻油有充分的蛋白质,更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但是医师建议,大约二到三天吃一只鸡即可,不需要长时间甚至天天吃,这样不仅妈妈会对吃鸡产生反感心理,也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发胖。
除了吃得健康、补得营养外,医师也建议,坐月子期间,新妈妈要有足够的休息,可比平常休息时间稍多一、二小时,但一定要配合适度的运动,才能发挥吸收的功能。
哪些药膳有助于剖腹产恢复
第1阶段:生新血化瘀血
产后第1周
代表方药:化生汤(传青主女科)
材料:基本方为当归、炮姜、川芎、桃仁、炙甘草,不同的医学可能另有增减。
使用生化汤的目的,乃是为顺利排除恶露、调节子宫收缩、防止产褥感染等。周彦均表示,自然产者产后3天,或服完西药子宫收缩剂可开始服用,每日一剂,约服5~7剂,一般至恶露呈淡灰黄略带粉红即可。自然流产者则视体质及情况决定是否服用。至于人工流产及剖腹产者,因医师都会清理子宫内部,不易有多余组织残留,如无特殊情况,可以考虑不服。
许多民众以为整个坐月子期间都要服用生化汤,实乃错误至极。生化汤既是为排除恶露而用,达成目标后就应停止,过度使用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容易出现恶露点滴不尽的后遗症,还请多加小心。
廖丽兰表示,生化汤基本方包括当归、炮姜、川芎、桃仁、炙甘草,不同的医学可能会有自己的方子,不过均以活血化瘀、排除恶露为主要方向,而在用药时也会根据产妇体质作变化。像是药方中之当归、炮姜比较温燥,热性体质用量可能要略少一些,或加重具活血化瘀利水功效的益母草;相反地,妈咪如为寒性体质,子宫收缩较差,则可能加重炮姜的量。
第2阶段:健脾祛湿收涩、益肾壮筋骨、补气养血
产后第2周
代表方药: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
食补:麻油鸡适量
周彦均表示,产后第二周之所以着重于健脾祛湿收涩,一来是希望先将妈咪肠胃功能顾好,后续进补才有办法吸收;二来为加速排除身体多余的水分,加上调理脾胃的方子同时兼具补气的效果,正适合该阶段产妇使用。 至于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大补气血的药,多偏温燥,要提前于第二周使用未尝不可,只是恶露还未退净或体质燥热都用了可能会有副作用,所以建议留待第三周再开始。
食补方面,产后偏虚,进补有其必要,但同样不宜过于燥热,妈咪产后第二周若伤口已经顺利愈合,可摄取适量麻油鸡。剖腹产者因伤口复原时间较长,为免伤口发炎,料理中应禁止用酒。
第3.4阶段:补气养血
产后第3.4周
代表方药1:八珍汤
材料:四物(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十四君
(当参、茯苓、白术、甘草)
代表方药2:十全大补汤
材料:四物+四君+黄耆、肉桂
产后第三周开始,由于燥热体质已经退去,应着重于补足生产后的耗损,故可根据个人体质,使用比较温燥的药物补养气血。 该阶段进补一般多以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搭配不同食材使用。
廖丽兰表示,该阶段药方的使用仍需考量妈咪体质、个别状况。食材搭配方面,常用之食材如牛肉、羊肉属温性;而猪肉、鱼、鸡内属性近寒,均含有丰富蛋白质,有助于产后体力恢复,促进乳汁分泌,妈咪可依个人喜好、体质作搭配。例如气血不足、平时容易头晕疲倦者,可选用八珍汤加杜仲、桂枝,及羊肉或牛肉炖补;热性体质可改以四物汤做加减,如果腰酸很厉害可以用桑寄生、杜仲等。
产后补肾壮筋骨:杜仲
妈咪产后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腰酸,而杜仲因具有补肾、壮筋骨之良效,故建议妈咪尽可能多摄取一些。杜仲属性较温,产后第三天即可开始使用至坐月子结束,而且不用担心和其他药方相违。单独使用或加入菜肴中都有很好的效果!周彦均表示,杜仲以厚实、拨开有丝者为良品,常见用法包括:
1、以杜仲2钱煮3碗水或3两煮1500cc,可当茶喝或当作汤底。
2、直接买杜仲粉,一天两匙,或沾排骨、腰子食用。
3、杜仲加排骨或腰子、猪肝熬汤食用。
第4阶段:月子结束啰!
产后第5周
坐月子通常以一个月为准,进入第五周之后,妈咪就可以恢复清淡、正常饮食,或者降低进补的频率,而有退奶需求者,则有专门汤方可供使用。
因为怀孕生产的关系,子宫血液循环会比较活络,妈咪在整个月子期间如能好好调养,通常原本有的一些妇女病和原发性经痛、生理期不顺,还有手脚冰冷的情况都会改善许多,妈咪可别轻忽坐月子的重要性喔!
不同中药饮功效不同养生免熬煮药材,这6款即饮包好方便! 强筋健骨方:强筋健骨
强筋健骨方则是针对筋骨较容易退化的长者、术后需加强骨头愈合速度的患者,以及生长发育中的孩子转骨之用。
产后两个月恶露不尽怎么办
1、医学治疗
一般来说,此症更适用于中医治疗,而中医对此也早就有了深远的研究。主要是从补虚与祛瘀两方面来结合进行治疗,一来是为了补气,二来是为了通血。常用的中药名为“产后恶露膏”,用来帮助产妇恢复,该药膏既能止血又可活血,适合于产后女性虚弱的身体,治疗效果也颇为显著,受到众多女性的欢迎。
2、食疗法
通过饮食上的合理搭配,也同样起到调理的效果,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几个食谱,供各位妈妈参考:
(1)小米鸡蛋红糖粥
食材:2两小米,3个鸡蛋,少许红糖。
步骤:1.用水将小米反复清洗,去除杂质。
2.向锅里倒水,开火,待水沸腾后,倒入小米,开大火。
3.等到米汤烧开后再换小火,慢慢煎熬,煮烂成粥。
4.将3个鸡蛋分别打入锅里,搅匀,继续烧煮。
5.等待片刻,撒入红糖调味。
功效:小米中的营养自然不必多说,此粥不但可以帮助恶露的排尽,还能护脾护胃,补气活血,帮助新妈妈身体的恢复。
(2)人参乌骨鸡汤
食材:1只乌骨鸡,10g人参,适量盐。
步骤:1.将人参浸泡在水中,待到变软后,用小刀分切成片。
2.将人参片塞入鸡肚子中,搁进砂锅。
3.向砂锅中加水,撒盐,开火炖煮。
4.待到鸡肉变烂后盛出饮用。
注意:肉和汤均可食用,一天3次最佳。
功效:分娩后,女性身体虚弱,该汤能够调节身体,有助于康复,缓解恶露不断。
(3)山楂红糖饮
食材:5颗山楂(个大,肉多饱满),30g红糖。
步骤:1.将山楂冲洗干净,用小刀分切成薄片,放在太阳下晒干。
2.向锅里倒水,再将山楂搁进,开大火煮烂。
3.撒入红糖,稍煮一刻,盛出食用。
注意:每日应饮用2次,效果明显。
功效:可使新妈妈胃口大开,帮助消化,同时该饮品还有化瘀的功效,能帮助新妈妈排出恶露,为身体补血。
产后中医调理方法
第1阶段:生新血化瘀血
产后第1周
代表方药:化生汤
材料:基本方为当归、炮姜、川芎、桃仁、炙甘草,不同的医学可能另有增减。
使用生化汤的目的,乃是为顺利排除恶露、调节子宫收缩、防止产褥感染等。周彦均表示,自然产者产后3天,或服完西药子宫收缩剂可开始服用,每日一剂,约服5~7剂,一般至恶露呈淡灰黄略带粉红即可。自然流产者则视体质及情况决定是否服用。至于人工流产及剖腹产者,因医师都会清理子宫内部,不易有多余组织残留,如无特殊情况,可以考虑不服。
许多民众以为整个坐月子期间都要服用生化汤,实乃错误至极。生化汤既是为排除恶露而用,达成目标后就应停止,过度使用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容易出现恶露点滴不尽的后遗症,还请多加小心。
廖丽兰表示,生化汤基本方包括当归、炮姜、川芎、桃仁、炙甘草,不同的医学可能会有自己的方子,不过均以活血化瘀、排除恶露为主要方向,而在用药时也会根据产妇体质作变化。像是药方中之当归、炮姜比较温燥,热性体质用量可能要略少一些,或加重具活血化瘀利水功效的益母草;相反地,妈咪如为寒性体质,子宫收缩较差,则可能加重炮姜的量。
第2阶段:健脾祛湿收涩、益肾壮筋骨、补气养血 产后第2周
代表方药: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
食补:麻油鸡适量
周彦均表示,产后第二周之所以着重于健脾祛湿收涩,一来是希望先将妈咪肠胃功能顾好,后续进补才有办法吸收;二来为加速排除身体多余的水分,加上调理脾胃的方子同时兼具补气的效果,正适合该阶段产妇使用。至于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大补气血的药,多偏温燥,要提前于第二周使用未尝不可,只是恶露还未退净或体质燥热都用了可能会有副作用,所以建议留待第三周再开始。
食补方面,产后偏虚,进补有其必要,但同样不宜过于燥热,妈咪产后第二周若伤口已经顺利愈合,可摄取适量麻油鸡。剖腹产者因伤口复原时间较长,为免伤口发炎,料理中应禁止用酒。
第3.4阶段:补气养血
产后第3.4周
代表方药1:八珍汤
材料:四物(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十四君
(当参、茯苓、白术、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