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禽流感为什么会威胁人类

禽流感为什么会威胁人类

专家认为,新型流感在20世纪数十年出现一次,最近一次于1968年出现的香港流感曾造成患者死亡。到目前为止,新型流感已经近40年没有现身。但高致病性禽流感异常猖獗,从去年开始,禽流感在亚洲蔓延,禽流感由鸡鸭传染给人已经超过百例,目前禽流感正在入侵欧洲。和去年相比,新型流感暴发的危险性在增大。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新型流感随时可能出现,有可能造成患者大量死亡。美国政府也认为,新型流感和生化武器一样恐怖,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

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第三部负责人田代真人认为,有效预防新型流感的疫苗问世尚需时日,所以世界各国都必须积极行动起来,防止禽流感扩散,以推迟新型流感暴发的时间。现在新型流感还没有出现,人们不必过于恐慌。然而,各有关部门应该高度警惕,切实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禽流感病毒高度针对特定物种,但在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自从1997年在香港发现人类也会感染禽流感之后,此病症引起全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其后,此流感一直在亚洲区零星爆发,但从2003年12月开始,禽流感在东亚多国──主要在越南、韩国、泰国爆发,并造成多名病人丧生。现时远至东欧多个国家亦有案例。

根据核蛋白的抗原性分类

禽流感病毒则属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位于其套膜上的血凝素及神经氨酸酶的抗原性分为若干亚型,血凝素(H)有16个亚型;神经氨酸酶(N)有9个亚型,以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序号命名。所有的这些亚型都可以感染鸟,在禽类中高致病性的属于H5、H7亚型。典型的鸡禽流感病毒是H7N7型,造成1983年、1984年在美国东部大流行的是H5N2型。目前东南亚地区出现的人类感染是H5N1型。1997年发现的H5N1型毒株被认定是当时流行性感冒的病源。1999年,香港出现过H9N2型禽流感的人类感染,2003年,荷兰出现过H7N7型禽流感的人类感染;2006年1月,美国出现H3N2型。

根据病原体分类

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

一、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

二、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

三、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率约是60%,家禽鸡感染的死亡率几乎是100%,无一幸免。

禽流感为什么治不好 人怎么感染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给人的,人类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分泌物也可能感染禽流感。如果是直接接触相当数量的禽流感病毒物品,例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能通过眼结膜和皮肤算上引起禽流感感染。

禽流感疫苗

禽流感疫苗也应该根据免疫禽的种类进行选择。禽流感对人类的攻击一直自从2006年开始就没断过,而目前的H5亚型禽流感疫苗有多种,那么禽流感疫苗是什么呢?

禽流感对人类的攻击一直没断过。2006年8月31日,印尼农业部禽流感危机机构统筹主任默默特证实,目前印尼全部33个省中已有29个省210个县发现禽流感疫情;同时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亚洲地区国家都发生了禽流感疫情。由此可见,防治禽流感的形势十分严峻。同日,国内有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备受关注的我国自主研制的人用禽流感疫苗研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宣布,我国已经完成人用禽流感疫苗Ⅰ期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初步证明,疫苗对人体是安全有效的。

疫苗这种古老而又新兴的对付疾病的有力武器,一直以来对婴幼儿、成年人的流行疾病预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1974年发起在世界范围扩大了免疫规划以来,通过全球国家免疫规划每年防止了上百万人死亡。作为人类的一项大型事业,人们已经利用疫苗控制了曾经危害全球的天花、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麻疹、以及由b型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如今,现代生物技术赋予了疫苗重生的魔力,使疫苗产业能借势快速奔跑。

禽流感会引发人类流感大流行吗

在一般情况下,禽流感是不会传染给人的。因为人类不具备禽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受体,也就是禽流感病毒不能被人体细胞识别并结合。从另一个角度讲,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合不含有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而目前的一些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却感染了人,说明这些病毒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异,但这种变异还不具备使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

病毒的变异是在不断发生的,从进化的角度讲,目前的人类流感肯定与原来在动物中传播的流感病毒有关。

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自身缓慢的变异逐渐适应人类,最终由量变到质变。也可以通过直接进入人体的病毒与被感染者体内的普通人流感病毒进行基因重组,而具备感染人类的基因片段,形成具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能力的流感病毒,那时流感大流行就将暴发。

近年来在香港、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和我国大陆地区相继出现了人禽流感病例,全球已有150多人感染。尽管还是在局部地区出现,而且尚无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的证据,但是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有数起人类聚集性感染的现象,故也不能完全排除已经有人传染人的可能。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警报,认为这种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的病死率极高,可超过30%,并且可能出现病毒变异,造成人际间大流行。国际社会已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哪些禽流感病毒会感染人

禽流感病毒的各种亚型都可能有致病性,但不同亚型的毒力不同。按照禽流感病毒对禽类动物的致病性,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部死亡,危害极大;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导致零星死亡;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会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一般认为,毒力较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容易感染人类,这类禽流感病毒多为H5 和H7 两种亚型。

致病性强弱在人和动物身上可以不一样

H5N1型禽流感病毒属于高致病性,在感染人类之前,常常已经造成当地禽类动物中的暴发流行,导致许多禽类动物死亡。那么,本次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首先,大家应该明确的是,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某些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变异为高致病性病毒株,并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从 2008年H7N9型禽流感病毒发现以来,人们就一直认为它属于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但就在今年3月,美国亚特兰大的贝尔瑟医生和他的合作者在病毒学杂志网站在线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称近些年来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增强,对老鼠和雪貂的致病性增加,这可能是它准备向人类进军的一个信号。

其次,一种病毒对禽类动物的致病性高低,不等于对其他物种或人类的致病性也是一样的;即使在禽类动物之间,一种病毒对不同的禽类致病性也不同。例如,有科学家发现,对鸡具有高致病性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对鸭子有可能不致病或只引起轻微症状。近日,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从上海市送检的松江区沪淮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鸽子样品中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H7N9禽流感病毒人分离株高度同源。这就表明,H7N9型禽流感病毒很可能来源于禽类动物流行的低致病性禽流感,但它对人类的毒力却很强,可以导致人类发生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甚至死亡。

如果感染人类的禽流感病毒对禽类动物是高致病性的,在人感染之前,会造成大量禽类动物生病、死亡,人们很容易发现其流行。如果感染人类的禽流感病毒对禽类动物不是高致病性的,禽类动物感染后则不容易被人们发现,不仅常常被人们忽略,而且难以预防。

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可能传播方式

一种传染病的流行应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现在,病原体已经确定,但传染源是什么呢?以往认为,人流感病毒的发生地点多为人员密集的大城市,而禽流感病毒的流行多发生在禽类动物较多的郊区。因为城里人比乡村人更少接触家禽或野生禽类。可是,本次发病首先由上海报告。因此,如果传染源是禽类动物,那么鸽子是最可能的传染源。鸽子中检测到了与H7N9禽流感病毒人分离株高度同源的病毒。

根据近些年来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途径可能有三个:通过密切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或其粪便而感染;鸡舍、猪圈等处的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经呼吸道感染人类;进食未煮熟的病禽或被病毒污染的食物经消化道感染人类。

H7N9禽流感病毒是首次闯入人间,人类不可能对其有普遍的抵抗力。但可以肯定,目前的H7N9禽流感病毒还没有变异成像SARS病毒和H1N1流感病毒那样可以通过人的呼吸道造成人与人间的传播,因为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是很迅速的。

由于H7N9禽流感病毒很可能对禽类动物是低致病性的,因此传染源非常隐蔽。从目前报告的病例来看,发现的病例都在江浙一带,因此这个地区很可能被带有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动物或其他动物所污染,应该仔细查找这一带任何可能的传染源,包括鸽子、鸭、鸡等,也不要轻易否定其他动物传染源。

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原理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流感大流行就是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或旧亚型重现引起的。流感甲型病毒的表面抗原会经常发生细小变异,这种变异被称为“飘变”(drift),形象地说,“飘变”就是病毒通过细小的变化伪装自己,从而达到躲避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的目的。甲型病毒“飘变”的结果是每年引发流感的毒株都有可能不同,人们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种流感疫苗进行预防。“移变”(shift)指的是流感甲型病毒发生突变,导致一种新的病毒“亚型”出现。因为人体内几乎没有抵御这种新生病毒的抗体,所以“移变”的结果往往会导致流感的全球性大暴发。流感病毒通常依靠病毒蛋白某部分同人体中特定蛋白的结合来侵入人体,因为通过这样的结合,流感病毒能够抑制人体本身对病毒感染的自然防御体系,为病毒有效地在人体内复制铺平道路。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H和N抗原不同,又分为许多亚型,H可分为17个亚型(H1~H17),N有10个亚型(N1~N10)。其中仅H1N1、H2N2、H3N2主要感染人类,其它许多亚型的自然宿主是多种禽类和动物。其中对禽类危害最大的为H5、H7和H9亚型毒株。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不会感染鸟类和猪以外的动物。但1997年香港首次报道发生18例H5N1人禽流感感染病例,其中6例死亡,引起全球广泛关注。1997年以后,世界上又先后几次发生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具有高致病性的H5N1、H7N7、H7N9、H9N2等禽流感病毒,一旦发生变异而具有人与人的传播能力,会导致人间禽流感流行,预示着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已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

H7N9症状与感冒区别 致病后果不同

H7N9禽流感:H7N9禽流感的症状虽然与普通感冒的症状相似,但产生的后果比流行性感冒严重,可表现为严重的肺炎、心、肾等多种脏器的衰竭而死亡。但目前已有多例治愈的案例,不必太过恐慌。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症状,但只要及时治疗并不会对患者带来严重的生命威胁。

禽流感的危害有哪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人们的饮食得到改善的同时,很多人在不经意间患上了禽流感,那么,禽流感的危害有哪些呢?说到禽流感的危害,首先当然要了解什么是禽流感,禽流感是怎么传染的,导致禽流感的病因是什么?只要了解了这些因素,人们才能够远离禽流感带来的危害。下面大家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禽流感方面的常识吧。

说起禽流感,在人们的意识里,仿佛就是由于家禽的病毒感染,然后我们吃了病毒感染的家禽的肉才会患上此病,这是许多人对禽流感的误解,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禽流感呢?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禽流感的病毒传播呢?

一、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的毒型决定的。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最近国内外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

感染者以直接接触者和幼儿居多。

二、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禽流感的传播有病禽和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三、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普通流感病毒相似,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在冬季和春季容易流行,因此禽流感病毒在低温条件下抵抗力较强。各种品种和不同日龄的禽类均可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传播快,其致死率可达100%。

看了以上的介绍之后,大家是否明白了禽流感的危害呢?禽流感不但有很强的传播性,更是对我们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威胁,所以杜绝禽流感应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要做到尽量避免和禽类的接触,接触了禽类要及时的用消毒液洗手,不吃半生不熟的鸡蛋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细节。

禽流感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患上禽流感后,早期症状与重症流感非常相似,表现为高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等眼部感染,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

部分患者胸部X线片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有些病人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症及其他严重威胁生命的综合征.人类患禽流感的病死率高达30%以上.H7N9禽流感病毒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经呼吸道传播,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相关推荐

禽流感为什么不能吃鱼 禽流感能吃鱼吗

禽流感不能吃鱼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人类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禽类分泌物接触传染,但禽肉在煮熟透后,病毒也可以被杀死,传播的可能性更小,更何况是鱼类,所以一般来说吃鱼是不可能得禽流感的,除非是接触了禽流感病毒载体,然后再接触熟鱼。

春节期间严防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种什么疾病?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人禽流感)是人类在接触人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病/死禽或暴露在被该病毒污染的环境后发生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新发传染病,最多见的是由h5n1型感染。由于禽流感病毒受体、连接肽及基因结构与人流感病毒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人禽流感并不容易感染人类,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感染少数个别人,而没有发生稳定人间传播,目前全球人禽流感病例均为散发,也印证了这一点。 春节人口流动比较频繁,公众应如何预防禽流感? 人禽流感是一种主要累及呼吸系统的疾病,然而

H7N9人传人吗 H7N9传播途径有哪些

这是H7N9禽流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人类通过密切接触感染H7N9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饲料、水、种蛋、鸡胚、垫草等,都可能感染H7N9禽流感。 H7N9禽流感禽尸和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是这一传播途径的主要传染源,病禽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将病毒排出体外,动物接触这后可能感染上H7N9 禽流感。 易感禽类在直接接触H7N9感染的禽类或间接接触病毒污染物后,就可能感染H7N9病毒。

鸡蛋几成熟营养最合适 鸡蛋几分熟最健康

从安全性考虑,鸡蛋全熟最健康。鸡蛋是一种容易受细菌污染的食物,其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沙门氏菌,这种病菌怕高温,所以当鸡蛋充分加热时,病菌被杀灭,也就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了。

H7N9 与H1N1有什么区别吗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H7N9型

禽流感与流感的区别 传播途径不同

禽流感禽流感主要是通过人与禽类动物及其它排泄物接触而被感染,发生在禽类动物爆发禽流感流行之后。所以,如果大量的禽类死亡就需要注意人类是否感染禽流感。 感冒:流行性感冒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吐沫、接触等方式传播,越是人群密集的地区越容易感染禽流感

禽流感的特征

其实关于禽流感的特征还是比较多的,很多医生其实在临床上面往往就是通过一些禽流感的特征来判定患者是否患上禽流感的,这对于禽流感的及时医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一般人对于禽流感的特征是没有任何的了解的。下面就来说说禽流感的特征有哪些? 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禽流感病毒对鸡和火鸡的致病性的不同,分为高、中、低/非致病性三级。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结构等特点,一般感染禽类,当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发生基因重配,致使结构发生改变,获得感染人的能力,才可能造成人感染禽

h7n9的传播途径

h7n9的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并通过污染的水源泉由粪便-口途径传播流感病毒。目前还没有发现人感染的隐性带毒者,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人类禽流感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研究结果表明,禽流感病毒中缺乏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除非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否则它很难侵犯人类,导致人与人间传播。人禽流感的发生,目前只可能是因接触的病禽而感染。人感染

如何辨别诊断普通感冒和禽流感

首先,禽流感的症状一般都比较重,而普通感冒较轻。人患禽流感后,早期症状与重症流感非常相似,表现为高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等眼部感染,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下面内容针对禽流感患者的鉴别为大家进行详细介绍。 如何辨别诊断普通感冒和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一般分为三种,即甲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丙型流行性感冒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甲型流行性感冒大部分都是禽流感禽流感病毒一般很少使人发病,禽流感主要在

禽流感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等,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被感染。 1.禽流感病毒的形状及基因组 禽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甲(A)型流感病毒属,常见形状为球形,直径80~120nm,平均为100nm,有包膜。新分离的或传代不多的病毒多为丝状体,长短不一,长可达4000nm。病毒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 2.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