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中暑可以刮痧吗 孕妇中暑怎么刮痧
孕妇中暑可以刮痧吗 孕妇中暑怎么刮痧
1、先判定是否刮痧:除孕妇有中暑症状外,可将右手中指弯曲,在病人背部皮肤上划一下,如有明显的紫红色隆起的划痕,就说明有“痧”。
2、刮痧场所应荫凉而又非当风之处。
3、用一枚一元的硬币或光滑的汤匙柄(用酒精消毒)做工具,有专门的刮痧板更好,蘸香油或花生油在清洁的后颈部两侧、脊柱两侧、两肘、头骨上下等处刮。
4、刮痧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手持刮痧板以30~45度角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顺着刮,用力均匀,每次刮5~6遍或皮肤出现紫红色刮痕为止。
5、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同时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
刮痧可以缓解白领头疼吗
“阴暑”常发生在爱熬夜、少动的上班族,因其毛孔开合功能较差、血液循环不佳,又常处冷气房。刮痧可起到活血化淤、疏风解表、驱风清热作用,不过老人、小孩、孕妇不宜。另外,刮痧前应先用酒精消毒器具,接着清洁皮肤并涂抹乳液帮助润滑,同部位刮痧不可超过20下,刮完后应多喝温开水,能帮助血液循环。
刮痧不可天天刮,至少需间隔2~3天,出痧还没完全退也不要刮。此外,眼周、颈部前、鼻到嘴的三角地带、骨头处如手背,都不宜刮,而屁股和腹部作用不大,刮痧主要选经络汇集处,如背部、肩膀、四肢等。
这样刮最有效:
刮眉心治头痛:先在额头涂一层薄薄介质,再拿刮痧板从发际处由上往下刮至眉心正中间,重复20次。
功效:有助清热、散头风,缓解夏日头昏脑涨。
刮肩膀解僵硬:肩膀先涂一层薄薄介质,再拿刮痧板从颈肩交界处开始,刮至左肩头,刮20次换右边,也重复20次。
功效:缓解头昏、肩膀僵硬,提神。
刮手臂消暑热:手肘涂一层薄薄介质,弯曲手臂,横纹最末端为曲池穴,从此穴上方3指处往下刮20次,换手,重复20次。
功效:缓解暑热、头昏脑涨。
中医师指出,当上班族出现一些“阴暑”症状的时候,如果能够及时有效的结合中医刮痧,就能促进局部郁积在体表的热、气滞宣泄出来,最终达到缓解阴暑的症状的功效。
中暑刮痧有用吗 中暑刮痧的主要穴位
中暑患者临床上行主要以壮热、烦渴、汗出、昏迷为主要特征,其刮痧的穴位主要有百会、风池、大椎、心俞、檀中、曲泽、曲池、委中、涌泉穴等。
相关阅读:中暑刮痧刮哪里
孕妇能刮痧吗
孕妇能刮痧吗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那么孕妇能刮痧吗?孕妇的腹部、腰骶部是不能进行刮痧的,不过有医生建议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可以刮痧,但是小编觉得如果不是此种特殊情况最好不要刮痧,以免出现特殊意外。
孕妇不能刮痧的原因
1、刮痧是有排毒的功效,但同时营养也会流失,孕妇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而且刮痧对宝宝是有影响的。
2、孕妇是不能刮痧的,孕妇刮痧会引起子宫收缩,有造成流产的可能。
3、孕妇最好不要刮,要刮的话应避开腰、骶、腹,那些对神经系统都会有影响,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
4、最好不要刮痧、针灸或者按摩,这些活气血通经络的方法对孕期都是有风险的。
本文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孕妇与刮痧之间的关系,阅读完本文之后,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孕妇是不适合刮痧的,喜欢刮痧的孕妈妈为了宝宝与自己的健康还是忍一忍吧
刮痧和拔罐哪个去湿气 刮痧的目的也不在祛湿
刮痧与拔罐的原理相似,“刮出痧”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在经络、穴位上治疗,对于发烧、中暑、感冒等实症有较好的疗效,也能很好地缓解上火等热症。相比之 下,刮痧作用在浅部,而拔罐的作用更深层;并且刮痧只能用在有实症、热症的人群身上,老人、小孩、体弱者,不建议刮痧,孕妇禁用。
怀孕了中暑能不能刮痧
一、从理论上来说,孕妇中暑是可以刮痧的。
刮痧在中医上也称为“发痧”、“抓痧”,认为是因为病人体质虚弱、加之劳累过度,导致元气亏虚,暑热之邪趁虚而入导致。而通过刮痧能够将暑湿之邪及时祛除,起到解表清暑、宁心开窍等功效。此法在临床或是民间均有使用,且疗效不错,理论上也是使用与孕妇的。
二、但是,不建议孕妇中暑后采取刮痧法。
1、孕妇中暑了,首先刮痧绝对不是首选。中暑是因为过热导致机体调节温度障碍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神经系统受损所致,关键在于降温补充水电解质。孕妇中暑要特别注意补水电解质,防止循环血量受到影响而休克。最好还是及时就医比较好。
2、怀孕期间最好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药物摄入,防止影响胎儿,以及,对于刺激的治疗如刮痧、针灸、汗蒸都最好避免。刮痧可能会刺激到一些穴位,不太适合孕妇,孕妇刮痧可能不小心引起子宫收缩,有造成流产的可能。
中暑刮痧图解
1.定穴取穴
大椎、胸夹脊、曲泽、内关、神阙、关元、劳宫、涌泉、中冲、十宣。
取穴方法:
(1)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1胸椎,约与肩平齐。
(2)胸夹脊:第1胸椎至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
(3)曲泽: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4)内关:腕横纹直上2寸,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也可取腕横纹直上三横指,两筋之间。
(5)劳宫: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6)中冲: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7)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8)神阙:肚脐正中凹陷处。关元:脐正中直下3寸。
(9)委中:人体腘横纹的中点。
(9)涌泉: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2.刮痧方法
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刮法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泻法。先刮后颈部大椎、胸夹脊,上肢部曲泽、内关;点揉腹部神阙、关元,手部劳宫;刮下肢部委中;点揉足部涌泉。放痧穴:中冲、委中、十宣(位于两手十指尖端)。
具体操作方法:
(1)在颈部大椎、胸夹脊、曲泽、内关和委中处均匀涂抹红花油。
(2)以上各穴均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以局部刮出出血点为度。
(3)神阙、关元、劳宫和涌泉穴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4)中冲、委中和十宣严格消毒后,用消毒好的小号三棱针进行点刺,以能放出5~7滴血为度。
3.刮痧功效
祛暑清窍。
注意:如果患者出现神志不清状态,应先开窍醒神,然后再行刮治,术前要患者饮少量温水。
中暑刮痧图解
大椎、胸夹脊、曲泽、内关、神阙、关元、劳宫、涌泉、中冲、十宣。
取穴方法:
(1)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1胸椎,约与肩平齐。
(2)胸夹脊:第1胸椎至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
(3)曲泽: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4)内关:腕横纹直上2寸,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也可取腕横纹直上三横指,两筋之间。
(5)劳宫: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6)中冲: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7)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8)神阙:肚脐正中凹陷处。关元:脐正中直下3寸。
(9)委中:人体腘横纹的中点。
(9)涌泉: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刮法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泻法。先刮后颈部大椎、胸夹脊,上肢部曲泽、内关;点揉腹部神阙、关元,手部劳宫;刮下肢部委中;点揉足部涌泉。放痧穴:中冲、委中、十宣(位于两手十指尖端)。
具体操作方法:
(1)在颈部大椎、胸夹脊、曲泽、内关和委中处均匀涂抹红花油。
(2)以上各穴均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以局部刮出出血点为度。
(3)神阙、关元、劳宫和涌泉穴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4)中冲、委中和十宣严格消毒后,用消毒好的小号三棱针进行点刺,以能放出5~7滴血为度。
祛暑清窍。
注意:如果患者出现神志不清状态,应先开窍醒神,然后再行刮治,术前要患者饮少量温水。
孕妇中暑能刮痧吗 孕妇中暑刮痧的部位有哪些
刮痧可选择以下部位:颈部(颈部正中线,颈两侧至肩)、背部(背部正中线,背部两侧)、上肢(肩、臂、肘窝)、下肢((腘窝处等)均由上往下刮。每个部位一般刮3~5分钟,以出痧(紫红色的痧痕)为度,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不可强求出痧。
怎样刮痧调理热毒
一般民众常常使用刮痧来治疗轻度的中暑,刮痧其实类似按摩的作用,它是利用水牛角制成的刮痧板来刺激皮肤,使得皮下充血、毛细孔扩张,以便让体内暑热秽浊湿气由里出表,如此经络气血得以畅通,进而调节身体五脏六腑的功能。
刮痧前,刮板及所刮部位的皮肤要注意消毒,小儿或体瘦者,因为皮肤柔嫩需特别注意轻刮,或隔着薄衣来刮。
刮痧疗法的禁忌有,年老、久病体弱或过度疲劳者,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心血管疾患,糖尿病患者,皮肤有伤口者,皮肤容易过敏者,骨折处、局部组织肿胀处,饥饿或刚吃饱者均要慎刮、禁刮。
中暑刮痧图解 没中暑刮痧会红吗
没中暑刮痧也可能会变红的。
刮痧后皮肤变红或者出现紫、黑斑或黑疱的现象,即为出痧,也称为痧象,是一种经络瘀毒反映在体表的临床综合征,许多疾病都可出现痧象,故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中暑,只要身体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的状态,刮痧后都是可能会出痧变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