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以内不要茶
3岁以内不要茶
3岁以内的幼儿不宜饮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会干扰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矿物质及钙、锌、铁的吸收,导致婴幼儿缺乏蛋白质和矿物质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茶叶中的咖啡因是一种很强的兴奋剂,可能诱发少儿多动症。
儿童钙的用法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1~4岁(不包括4岁)每天钙摄入量为600毫克,4~11岁(不包括11岁)每天钙摄入量为800毫克,50岁以上是1000毫克。但是每天仅通过饮食摄取到足量的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吃了很多富含钙质的食物,也不一定都能被身体吸收。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定剂量的钙片。
市场上补钙产品很多,分为有机钙和无机钙两类。有机钙溶解度好但含钙量低;而无机钙不易溶解但含钙量高。小婴儿由于胃酸浓度较低,适宜补充有机钙,而2-3岁以上的宝宝,胃酸浓度逐渐增高了,可以补充无机钙。由于碳酸钙含钙量是所有无机钙制剂中最高的,而且是天然钙剂中的主要成分。因此,碳酸钙可作为无机钙的首选。
服用时候,最好把钙片掰成两到三瓣,分次服用。因为,小剂量多次服用比大剂量单次服用,吸收效果更好。如果掰两瓣,可随早餐和晚餐各服用一次;掰三瓣就随三餐正常服用即可。为提高钙质吸收率,钙片最好嚼碎后服用,然后要喝一大杯清水。
宝宝说话晚的迹象
按各个年龄段进行划分:
4个月:不能模仿父母发出的声音。
6个月:不会笑、大声叫。
8、9个月:还没开始发声、学说话,不会用声音吸引你。
10个月:脑海里对自己的名字没有意识,呼唤自己的名字没有回应,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情绪。
一周岁:不会做简单的肢体动作,不能发出简单的声母,当他有需求时,无法交流。
满15个月:不理解简单的日常用语,比如“不可以”、“再见”等,做不出正确的反应;能够做到的简单的肢体语言不满6种,会说的词语不到3个。
1岁半:会说的词语很少,甚至不满6个,不会指东西。
20个月:会说的声母还不到6个。
21个月:不能理解和回应简单的指令,不会玩简单地过家家游戏。
两周岁:不能把词语串联,不知道日常用品如牙刷的用途,无法模仿动作或说话,不能指出对应的身体部位。
满30个月:家里人无法理解他的意思,没有能力说简短的句子,不会表达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
3岁:不会说词语和短句,无法理解简短的命令,不能和其他朋友交流,无法和父母分开。
3岁半:不能表达出完整的一句话的意思。(如拿玩具,只会说“拿”)
4岁:经常结巴,不能让其他人完全听懂他表达的思想。
儿童弱视根除宜在萌芽期
弱视不容忽视
弱视——通俗地说,就是矫正视力(即戴上眼镜的视力)也不能达到视力标准(这个标准根据孩子的年龄有所不同,一般2-2.5岁的孩子视力不低于 0.5;3岁不低于0.6;4岁不低于0.8;5岁不低于1.0)。通常我们在周围看到一些学龄前儿童就带上眼镜的,很多孩子就属于弱视情况。
弱视发生原因十分复杂,大多都是因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受到阻碍而形成的。例如:屈光因素、物理因素和生长发育因素。专家介绍,弱视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患病率约为4%左右。这种常见的儿童眼病,给很多家长带来很大困扰和压力,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多不便和麻烦。怎么能了解弱视的成因,怎么尽可能预防?怎么能够做到对弱视的早期发现及治疗呢?
早发现 早治疗
提高弱视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为孩子检查视力是早期发现弱视的最佳办法。跟孩子最为亲近的母亲在孩子3个月时其实就可以发现孩子是否斜视。当然大量的例子是在孩子2-3岁期间发现。如果发现孩子看东西时眯眼、歪头、离画面很近,日常活动异常、平衡感差的话,要及早到专业正规医院借助高科技诊疗设备进行专业的测查。
需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弱视是不能自愈的,因此对弱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
轻度弱视的情况可能随着孩子的长大表现得不明显,而重度弱视引起的斜视等到成人的话就只能从美容层面上进行手术补救,但是弱视却不能因此改变。儿童1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可塑期,3岁是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期,3~8岁为治疗的敏感期。12岁以后再治疗弱视,视力恢复的机会便很小了。
预防和训练不可少
如何预防弱视?专家认为:
一、从母体开始就要做足这方面的工作,建议准妈妈们孕期生活要有规律、要避免感冒,戒除娇气,不要偏食,适当户外运动,不要到环境有污染的地方。二、不要超前教育孩子,不要让孩子过早看书看电视等。可以把“给孩子看”转化成“给孩子听”。对婴幼儿,多给他说,给他听,给他读,但是少给他看。 三、孩子们要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弱视训练一二三
弱视训练需掌握一定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方法如下:
一、戴眼镜和家庭作业训练。例如用红笔写字、串珠和串针、插板、简笔画等;
二、“旁中心”注视训练(纠正斜视引起的弱视),红绿蓝三色光刺激;
三、中心注视训练——针对屈光不正,采用空间频率进行画片训练和光栅刺激等。
靠训练不能矫正的,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生命,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眼睛。”但愿每个孩子都能在最好的时机里治愈好珍贵无比的眼睛,将弱视彻底根除在萌芽时期。
12种食物千万别给宝宝吃
一、3个月内不要盐
3个月内的婴儿从母乳或牛奶中吸收的盐分就足够了。3个月后随着生长发育,宝宝肾功能逐渐健全,盐的需要量逐渐增加,此时可适当吃一点点。原则是6个月后将食盐量控制在每日1克以下。
二、一岁之内不要蜜
一周岁内宝宝的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完全建立,摄入蜂蜜后易引起感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宝宝周岁后,肠道正常菌群建立,故食蜂蜜无妨。
三、3岁之内不要茶
3岁以内的幼儿不宜饮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会干扰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矿物质及钙、锌、铁的吸收,导致婴幼儿缺乏蛋白质和矿物质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茶叶中的咖啡因是一种很强的兴奋剂,可能诱发少儿多动症。
四、5岁之内不要补
5岁以内是宝宝发育的关键期,补品中含有许多激素或类激素物质,可引起骨骺提前闭合,缩短骨骺生长期,导致孩子个子矮小,长不高;激素会干扰生长系统,导致性早熟。此外,年幼进补,还会引起牙龈出血、口渴、便秘、血压升高、腹胀等症状。》》五种水果会损害宝宝健康
五、10岁之内不要吃腌制食品
原因有二:一是腌制品含盐量太高,易诱发高血压病;二是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研究资料表明:10岁以前开始吃腌制品的孩子,成年后患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3倍。
六、婴儿不要吃大豆食品
以色列卫生部准备发布一个通知,告诫人们食用大豆类食品必须适量,婴儿则应尽量避免食用。
七、3岁之内别吃元宵
3岁以内的婴幼儿是不适合吃元宵的。由于黏,1岁以下的孩子很可能将元宵黏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1~2岁的孩子不容易嚼碎元宵馅中的花生;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应尽量少吃元宵以防加重病情。
八、3岁以下不宜吃巧克力
巧克力的营养成分比例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特别是对3岁以下的幼儿并不适合。
巧克力的蛋白质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高,在饭前过量吃巧克力会产生饱腹感,从而影响食欲,但饭后很快又感到肚子饿,这使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进餐习惯被打乱。巧克力含脂肪多,不含能刺激胃肠正常蠕动的纤维素,因而防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再者,巧克力中含有使神经系统兴奋的物质,会使儿童不易入睡和哭闹不安。
九、2岁之内不宜喂鲜牛奶
2岁以内婴儿不宜喂鲜牛奶和成人奶粉,如不能喂母乳,应食用以母乳为依据、专为婴儿设计的配方奶粉。
十、少儿不宜多吃笋
由于竹笋中含有难溶性草酸,很容易和钙结合成为草酸钙,过量食用对小儿的泌尿系统和肾脏不利。特别是处于发育期的儿童,骨骼发育尚未成熟,而笋中含有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锌的吸收。儿童如果吃笋过多,会使他们缺钙、缺锌,从而生长发育缓慢。
十一、儿童慎喝功能饮料
有的功能饮料只针对特定的人群,比如一些功能饮料中含有咖啡因等刺激中枢神经的成分,成年人饮用可以提神抗疲劳,但儿童就应该慎用。有的饮料上写着有降血脂的功能,孩子也不适合饮用。
十二、不宜给婴儿吃过量的蛋
鸡蛋、鸭蛋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对婴儿的成长有一定的益处,但食之过多,会给婴儿带来不良的后果。
家长该不该谈论孩子的隐私
出糗的“事”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肯定有不少出糗的事,比如,穿衣分不清正反面,说话口齿不清,总分不清“灰”和“飞”,登台唱歌忘词,等等。出洋相的事家长不应再提,否则,会让孩子感到尴尬,也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千万不要把孩子的糗事当笑料,家长一笑了之,孩子却可能耿耿于怀。
干不好的事
有些平常小事,一般孩子都能干好而自家孩子却干不好,比如2岁了还不会走路,3岁不会开童车,5岁不会搭积木,6岁不会吃鱼,等等。这些事孩子没干好,可能是因为自家孩子发育比同龄人慢半拍,这是正常现象。如果过分渲染就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进行消极的暗示,给自己贴上“低能儿”的标签,从而影响今后的成长。
隐私的“事”
家长不要公开暴露孩子的隐私,不能当众说宝宝尿床,也不能把宝宝和你说的私密话抖出去,孩子可能说不喜欢某个人,也可能说长大后与某某结婚等。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小,说给别人听也无妨。当众暴露孩子的隐私,既伤了其自尊,又会让他缺乏安全感,也不再信任你,融洽的亲子关系被扭曲,不利于以后的家教。
被愚弄的“事”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遭到成人或大孩子的欺骗,比如,大孩子把洗衣粉用彩纸包好骗小孩子说“好吃”,小孩子真吃了,大孩子哈哈大笑,小孩子方知上当受骗。家长如果在小孩子面前提起这件事,既让孩子感到难堪、后悔,又让他感到人心复杂,不敢与人交往。被愚弄的事,家长不能拿出来嘲笑孩子,否则会让孩子憎恨那个骗他的人,并对家长产生不满。
被打骂的“事”
以前孩子犯了错,家长打骂了他,如今又在别人面前提起,甚至把打骂的情形逼真地描述出来,无形中造成了对孩子的“二次伤害”。被打被骂,对孩子来说是不堪回首的“屈辱史”。往事再提,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会增加孩子对家长的反感,孩子可能会故意和家长对着干。
隔尿垫怎么用
有的妈妈没有用过隔尿垫,不知道隔尿垫有用吗。其实,自从孩子出生后,隔尿垫就可以一直用,直到孩子2、3岁不再尿床时再停止就好。
至于隔尿垫怎么用,建议您可以直接给孩子贴身铺着,天气冷的时候可以在上面加一块舒服的单子,天气热的时候可以在上面铺一块薄薄的单子。当孩子尿湿之后,可以直接撤掉尿布,如果隔尿垫也被尿湿了,可以拿出清洗,再换一块新的。
隔尿垫可以防止宝宝因为尿淹了小屁屁,即使隔尿垫湿了也还是柔柔的软软的,隔尿垫种类很多,建议选用质量好些规格标准的。
使用的时候不要让婴幼儿用牙齿撕咬,不要让锋利器物触及,油性笔或彩色铅笔书写涂抹痕迹无法擦除,务请注意,产品远离火源热源。
隔尿垫怎么用
有的妈妈没有用过隔尿垫,不知道隔尿垫有用吗。其实,自从孩子出生后,隔尿垫就可以一直用,直到孩子2、3岁不再尿床时再停止就好。
至于隔尿垫怎么用,建议您可以直接给孩子贴身铺着,天气冷的时候可以在上面加一块舒服的单子,天气热的时候可以在上面铺一块薄薄的单子。当孩子尿湿之后,可以直接撤掉尿布,如果隔尿垫也被尿湿了,可以拿出清洗,再换一块新的。
隔尿垫可以防止宝宝因为尿淹了小屁屁,即使隔尿垫湿了也还是柔柔的软软的,隔尿垫种类很多,建议选用质量好些规格标准的。
小编温馨提示:隔尿垫巾是放置在小屁屁与尿布之间,以减少宝宝的便便或者尿尿对尿布的污染程度,使尿布更容易清洗。所以隔尿垫巾不是尿布,不能替代尿布使用。注意事项:请勿将隔尿巾丢入水厕中。
还有使用的时候不要让婴幼儿用牙齿撕咬,不要让锋利器物触及,油性笔或彩色铅笔书写涂抹痕迹无法擦除,务请注意,产品远离火源热源。
幼儿宝贝的四大饮食禁忌
幼儿饮食禁忌一:3个月内不要盐
3个月内的婴儿从母乳或牛奶中吸收的盐分就足够了。3个月后,随着生长发育,宝宝肾功能逐渐健全,盐的需要量逐渐增加了,此时可适当吃一点点。原则是6个月后方可将食盐量每日控制在1克以下。
幼儿饮食禁忌二:1岁之内不要蜜
周岁内宝宝的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吃入蜂蜜后易引起感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宝宝周岁后,肠道内正常菌群建立,故食蜂蜜无妨。
幼儿饮食禁忌三:3岁以内不要茶
3岁以内的幼儿不宜饮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会干扰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矿物质及钙、锌、铁的吸收,导致婴幼儿缺乏蛋白质和矿物质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茶叶中的咖啡因是一种很强的兴奋剂,可能诱发少儿多动症。
幼儿饮食禁忌四:不宜吃过量的蛋
鸡蛋、鸭蛋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对幼儿的成长有一定的益处,但食之过多,会给幼儿带来不良的后果。
专家认为,1岁到1岁半的婴儿,最好只吃蛋黄,而且每天不能超过1个;1岁半到2岁,可隔日吃1个蛋(包括蛋黄和蛋白);年龄稍大一些后,才可以每天吃2个蛋。如果婴儿正在出疹,更要注意暂不要吃蛋,以免增加胃肠负担。
五个月宝宝身高标准及辅食添加
当你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你就可以提早发现宝宝是否营养不良或者体重超标,从而制定不同的营养计划来喂养宝宝,不过,不能过于盲目的追求标准,有特殊体质的宝宝多少会有一些偏差。
“标准提供新的手段支持每一个儿童在最重要的形成性格时期获得最佳发育机会。”世卫组织总干事李钟郁博士说。
新的标准是世卫组织1997年开始的一项强化研究的结果,以便为评估从出生至5岁的所有婴儿的身体成长、营养状况和运动发育制定新的国际标准,涉及8000多名儿童。新的标准以母乳喂养的儿童为基础,作为生长和发育的规范。
这些标准包括不同年龄的婴儿体重和身长的正常参数、相对于不同身长的体重标准以及婴儿在坐、立和行走等重要发育阶段的一系列标准。
女童体重标准(公斤)女童身高标准(厘米)
初生 3.2 —————初生 49.0
1岁 9.0 —————1岁 74.0
2岁 11.5 —————2岁 86.0
3岁 13.9 —————3岁 95.0
4岁 16.0 —————4岁 103.0
5岁 18.2 —————5岁 109.0
男童体重标准(公斤) 男童身高标准(厘米)
初生 3.4 —————初生 50.0
1岁 9.6 —————1岁 76.0
2岁 12.1 —————2岁 87.0
3岁 14.3————— 3岁 96.0
4岁 16.3————— 4岁 103.0
5岁 18.3————— 5岁 110.0
当你读完这些标准以后,你知道该怎么喂养自己的宝宝了吧,按照一定的规律,你就可以让你的宝宝健康成长,其实这也不是很难,难就难在除了这些规律外会有其他的因素参与进来,例如感冒,生病等因素,这是干扰宝宝体重的危险因素,需及早防范。
孕妇爱喝茶胎儿会不会长得很黑啊
孕妇喝茶不会影响胎儿肤质变黑的,只是不建议喝茶,茶叶里面的鞣酸会与铁质发生化学反应,影响铁质的吸收,所以孕妈妈最好不要喝茶,偶尔喝上1~2次是没有问题的,只要茶不要泡的太浓就可以了。
3岁的宝宝要刷牙
每个妈妈都希望宝宝有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但是根据历年儿童体检的结果看,龋齿已列为3-6岁儿童缺点矫治项目中的第一位。龋齿主要是细菌在口腔内生存而引起的。口腔中最常见的是乳酸杆菌和链菌,这些细菌残留在牙缝和牙床表面生存、繁殖、腐蚀牙齿的牙釉质、牙本质,逐渐蛀成一个洞,就发生了龋齿。
宝宝口腔保健的主要问题是预防龋齿,需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刷牙。
宝宝出生7个月时开始出牙,大约在2岁前出齐20颗乳牙,从理论上讲,这时就可以刷牙了,但是由于宝宝的动作发育比较慢,手还不能自如地使用牙刷,这个时期只能在饭后让宝宝漱口。到3岁时,就必须培养他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尤其要注意睡前刷牙。
教宝宝刷牙,首先要让他掌握正确的姿势。开始时可以让他观察大人的刷牙动作。然后再手把手教他。刷牙正确的方式是采用竖刷法,刷上牙时要从上往下刷,刷下牙时要从下往上刷,并且牙齿里外,每个牙面都要刷。宝宝有时会采取横刷法,这种方法容易损伤牙龈,也达不到清除牙缝食物残渣的目的,因此是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以免宝宝形成习惯。
与此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牙刷、牙膏。牙刷要选择适合3岁宝宝使用的保健牙刷,2排毛刷,每排6-7束,毛质软,牙刷头和牙刷把的长度均适合宝宝。另外,牙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及时更换,一般3个月一次。牙膏可以选用氟化物牙膏、含酶牙膏及中药配方牙膏等。含氟牙膏是预防龋齿的最佳选择。另外,牙膏应交替使用,长期固定使用1种牙膏,会使牙细菌产生耐药性。
刷牙是每个宝宝必须做的,不能想起来刷一次,只有坚持不懈地养成习惯,才能拥有一口整洁完美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