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调理方法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调理方法

月经量少中医调理方法

草药推荐:当归

当归,能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泽颜润肤、生肌强体、延年益寿。从南北朝的时候它就被视为珍品,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于血虚造成的月经过少,当归有很好的补血活血功效。

当归不仅能补血、活血,还能润泽皮肤、养血生肌,是最适合女生的好药材之一,将当归切成薄片,取5~10克,再拿两三个桂圆,去壳去籽,和当归一起放入杯中,用热水冲泡10分钟以后就行了,桂圆也是补血的好东西,泡出来的茶,不仅可以改善月经过少,还能美容养颜呢。

理论上桂圆有安胎的功效,但是孕妇大都阴血偏虚,阴虚则生内热。中医主张胎前宜凉,而桂圆性热,因此,为了避免流产,孕妇应慎食。

按摩手法:点按血海

血海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是生血和活血化淤的要穴,有通行溢蓄全身血气的作用,用指尖用力点按血海穴一分钟,会有较明显的酸胀感,左右腿的血海穴交替治疗3-5次。

血海穴位置很好找,用掌心盖住膝盖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

月经量少日常调理方法

1、充足的睡眠

“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养肝血对女人来说至关重要。肝血不足,月经量容易变少,皮肤容易粗糙、发暗、长斑、长痘痘。很多女性都想知道吃什么最养肝血,其实最养肝血的不是食物,而是睡眠。最迟也要在晚上11点以前入睡,才能使肝血得到滋养。

2、调整心态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些时候,心理上的压力会导致月经异常。精神上受挫折、压力大等负面情绪,均会造成月经异常,所以女性朋友必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必要。

3、多吃含有铁和滋补性的食物

多吃含有铁和滋补性的食物。补充足够的铁质,以免发生缺铁性贫血。多吃乌骨鸡、羊肉、鱼子、青虾、对虾、猪羊肾脏、淡菜、黑豆、海参、胡桃仁等滋补性的食物。

4、不要太劳累

月经来最好不要让自己太劳累了。身体过度劳累,会影响身体器官的功能,同时会影响新陈代谢。女性朋友月经期间,最好保持休闲的生活,放松身心上的劳累。

月经量过少不可小觑,往往是妇科疾病的开始。月经量过少也会使女性脸上张色斑痤疮等等严重影响女性的容颜美貌,所以一旦有此现象一定要及时检查治疗。

中医教你调脾胃

一、脾胃虚弱症状

脾胃虚弱为中医名词。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苍白,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

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胃虚弱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

脾胃虚弱者,脾胃的受纳、腐熟、转输、运化等功能减弱或失调,影响水谷的消化吸收,要注意调养。

二、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1、注意保暖

老中医告诉我们,身体中出现的大部分毛病都是由于没有做好保暖工作造成的。特别是现在春寒料峭的时候,脾胃虚弱的患者更是要注意保暖工作,如果有胃痛的患者要避免手冷;腹泻的患者最好在肚脐的地方进行有效的保暖。日常要少吃一些生冷的果蔬或者饮品,女性可以多喝一些姜茶。

2、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神志清楚,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促使疾病痊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当人的精神愉快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加强,人体内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调整,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如果你能坚持做到上面这几项,那么恭喜你,你的脾胃功能就会不断改善,脾胃虚弱也能够逐渐好转和痊愈。

3、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的方法有很多,慢跑、爬山、瑜伽、气功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促进肠胃蠕动,提高身体的消化能力和营养的摄取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排除身体毒素。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可以在每天睡觉之前按摩腹部,这样有助于脾胃的顺利运行,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方法。

4、科学饮食

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定时、定量的吃饭,并且要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不能够出现偏食、挑食的现象。出了主食之外,还应该适当的增加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的社区,这样有利于消化能力的提高

日常生活中,少吃一些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例如大蒜、油炸食物、辣椒、膨化食品等等,同时生冷食物也要少吃一些,因为这些食物都是比较难消化的。

经期老长痘 中医教你调理

中医理论中,痤疮最常见的以肺胃湿热为主,也就是寻常型的痤疮。这种炎性皮疹以红色为多,包括白头、粉刺,严重者有脓包,同时口苦、口干,还有便秘情况。这种情况的处理应以清肺为主。可选择成药方的汤剂:枇杷清肺饮合白虎汤。

另外,稍严重的痤疮还会有结节和囊肿,属于聚合型痤疮。这种情况多因痰湿凝聚引起。可选用:海藻玉壶汤合二陈汤(包括陈皮、半夏)。

饮食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吃太热性的肉类,如羊肉。可多吃水果、蔬菜,但热性的水果尽量不吃,如葡萄和荔枝。

不要斑点和暗黄

皮肤出现斑和气血偏黄暗、没有光泽,在中医理论上,有两种原因:肝肾不足和脾虚湿盛。两者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区别。肝肾不足表现为面色灰暗,常伴有腰酸困,或者脱发、失眠。可选用滋补肝肾的六味地黄丸,这种情况要坚持服用,至少一两个月。饮食上要少盐和清淡。

脾虚湿盛表现为面色萎黄,常伴发有头沉、双下肢沉困、食欲不振等。这种情况需要健脾利湿,可选用补中益气丸,或者选用成药方的汤剂:萆藓渗湿饮。

经期的调理

月经不调的原因很多,女性青春期长痘痘时常伴有肥胖、月经不调、脱发。另外,多囊卵巢也会引起月经不调。因此在使用中药调理前,应先查清原因,排除内分泌和妇科疾病的原因。

月经不调多分为血热和气滞血淤,血热引起的不调多表现为月经前期,应以清热凉血为主,如犀角地黄汤(根据情况加减中药)。气滞血淤引起的不调多表现为月经后期,应以活血化淤、舒肝理气为主,可选用逍遥丸合四物汤。

提醒:

1、口味要清淡,尽量不吃辣椒。

2、保持好的心态,尤其是发育期。同时找一个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3、注意清洁面部,用温水洗脸,可使用含硫磺的香皂。护肤品选用水剂和霜剂。

痛经量少中医看法

血虚治法:养血和营调经。方药:八珍汤加味。党参12克 黄芪12克 茯苓12克 炒白术10克 大白芍12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熟地12克 仙灵脾9克 山茱萸9克 鸡血藤12克加减:脾虚食少者,加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经期者,宜加红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隐冷者,加文叶9克、乌药9克。

肾虚治法:补肾养血调经。方药:归肾丸加减。菟丝子12克 杜仲10克 枸杞子12克 山茱萸9克 当归9克 熟地10克 淮山药12克白茯苓10克 巴戟天10克 仙灵脾10克 补骨脂9克加减:经期加莪术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乌药9克。

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调经。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9克 红花6克 当归10克 川芎6克赤芍9克 生地9克 香附9克 失笑散9克(包煎)乌药9克 泽兰叶12克 京三棱9克加减:瘀久化热者加丹皮9克、炒山桅10克;腹胀者加枳壳9克、木香9克;经少不畅腹痛者加桂枝6克、莪术12克、王不留行籽9克;气滞血瘀者加木香9克、小茴香6克。

中医认为:痛经量少,是气血不足引起的,所以,采用活血理气的中药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月经会恢复正常。 由于女同胞生理特点,容易缺血。而中药逍遥调经贴就能很好的调理气血。逍遥调经贴对女性月经不调等有极好的效果。它以疏通人体经络,通过人的脉络对阴阳平衡进行调解,补肾健脾益肝,从而使女性胞宫生命力旺盛。并且此膏药活血化瘀,去寒凝、除湿气,加速女性胞宫的血液循环,让行经期经血顺畅,使月经恢复正常。

​月经量少如何调理用中药

月经量少,反映出身体某些部位处于异常情况,这种异常情况的严重程度可轻可重,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对于月经量少的调理,我们有几种方法。比如:西药调理;中药调理;日常生活保健调理。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是后面两种。月经量少中药调理方子有哪些?以及,日常如何针对月经量少进行调理?

月经量少中药调理方子,给大家介绍以下的两种:

第一种:将益母草、红枣、鸡蛋按照6:3:1的重量比例来进行炖煮,将之作为汤一样每天喝三次。每次喝的时候三种材料都要同时进食到。另外要注意的是,这个方子要避开要月经期来喝。坚持一段时间,月经量少的情况会大有改善,甚至对于一些长期患有痛经的女性来说,痛经的情况也有很大的改善。因为这个方子可以很好地对我们的子宫进行营养补充。

第二个方子:生姜与艾叶以3:2的重量比进行烹煮,最后将生鸡蛋打碎放入。这种方子可以进行驱寒等,使宫寒等情况得到改善,进而月经量少情况得到改善。

月经量少中药调理方子,上面已经介绍了两种,大家可以进行尝试。那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做到哪些保健呢?

第一:注意保暖,不要让腹部等部位受到寒冷刺激,不然容易导致宫寒。宫寒可以导致月经量少或者痛经,因此,我们要做好腹部的保暖工作。

第二: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精神等方面。心理会影响到我们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可以导致月经量少。我们要养成比较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事物的得失不要大喜大悲,学会接受、宽容。

月经量少中药调理方子,给大家介绍了两种,大家可以简单地进行尝试。不过要记住,长期坚持才会有效果噢。另外,在生活中,要针对可能导致月经量少的原因做好预防以及保健。比如,放松心情,做好保暖。

中医教你调理内分泌

中医艾灸疗法调理内分泌系统,以取关元穴为主。关元穴为任脉上的主穴,主治泌尿、生殖器官的疾病,如遗尿、尿频,又如女性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不孕等。

另外,艾灸关元穴的同时,艾灸肾俞、命门等穴,调理内分泌系统效果更佳。

艾灸疗法不仅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精力下降、肥胖(减肥)、消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因为这些问题都与内分泌的调节有关。

取穴:关元、肾俞、命门。

工具:艾条、三眼艾灸盒、四眼艾灸盒、四罐艾灸罐。

方法:将三眼或四眼艾灸盒、四罐艾灸罐绑在腰部和腹部,覆盖关元、肾俞、命门进行艾灸。

时间:灸关元,时间在30分钟左右;灸肾俞、命门,时间为15~20分钟。你可逐渐体会热度,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调理方法

月经量少的原因

1、血虚。身体血虚或者外伤性出血,产后大出血,手术后出血皆可造成身体营血亏虚,血海不充以致经量减少。

2、肾虚。先天肾气肾精不足,或者房事过多、生产过多、人工流产等损伤肾脏,以致肾气不足,精血不充,血海空虚以致经量减少。

3、血瘀。女性经期受寒,身体受到寒邪侵袭,血被寒凝;或经期间与人争吵、心情郁闷,以致气滞血瘀;或外伤造成淤血内停,都可能使经血运行不畅,发生月经过少的情形。

4、痰湿。身体肥胖的女性,属痰湿性体型;因为痰湿阻塞经脉,使经血运行不畅,从而发生月经过少。

5、有些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也会出现月经渐渐减少的情形。

6、少女月经初潮,经量通常不多,而更年期女性出现月经过少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除此之外,如果女性发现月经量不断减少则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发生月经闭阻的现象。

月经量少中医调理方法

草药推荐:当归

当归,能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泽颜润肤、生肌强体、延年益寿。从南北朝的时候它就被视为珍品,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于血虚造成的月经过少,当归有很好的补血活血功效。

当归不仅能补血、活血,还能润泽皮肤、养血生肌,是最适合女生的好药材之一,将当归切成薄片,取5~10克,再拿两三个桂圆,去壳去籽,和当归一起放入杯中,用热水冲泡10分钟以后就行了,桂圆也是补血的好东西,泡出来的茶,不仅可以改善月经过少,还能美容养颜呢。

理论上桂圆有安胎的功效,但是孕妇大都阴血偏虚,阴虚则生内热。中医主张胎前宜凉,而桂圆性热,因此,为了避免流产,孕妇应慎食。

按摩手法:点按血海

血海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是生血和活血化淤的要穴,有通行溢蓄全身血气的作用,用指尖用力点按血海穴一分钟,会有较明显的酸胀感,左右腿的血海穴交替治疗3-5次。

血海穴位置很好找,用掌心盖住膝盖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

中医教你调理宫寒

1、月经期间调养:用红糖、艾叶煮水喝,以暖宫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红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让月经排除干净,也活气血,暖宫。

2、日常进补:枸杞子、核桃、龙眼肉、大枣、桑椹子、当归、鸡血藤、生姜和鸡肉或者羊肉煲汤,汤水具有温肾助阳、填精养血之用。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枣、花生,让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不用担心上火,宫寒体质属于火气不足,不容易出现火大体热的症状。

3、茶饮调养:红姜茶,取红糖50克,去皮生姜4片,温火煮四到五分钟。月经来时坚持喝几天。平时一周左右喝一次。长期坚持,宫寒症状就会减轻。也可用黄芪、大枣、或者当归泡水喝或者煎服,补气调血,使得气血双盈,这样也是有效驱除宫寒的方式。

4、中药泡脚:艾叶、肉桂、花椒煮水,用以浸泡双脚,具有温肾散寒、温经通络之功。

5、艾灸疗法:艾灸神阙、百会等穴位以调理奇经、暖宫散寒。或灸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和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每日熏烤30分钟,坚持下来也有效。

6、日常运动:“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调理方法

当归,能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泽颜润肤、生肌强体、延年益寿。从南北朝的时候它就被视为珍品,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于血虚造成的月经过少,当归有很好的补血活血功效。

当归不仅能补血、活血,还能润泽皮肤、养血生肌,是最适合女生的好药材之一,将当归切成薄片,取5~10克,再拿两三个桂圆,去壳去籽,和当归一起放入杯中,用热水冲泡10分钟以后就行了,桂圆也是补血的好东西,泡出来的茶,不仅可以改善月经过少,还能美容养颜呢。

理论上桂圆有安胎的功效,但是孕妇大都阴血偏虚,阴虚则生内热。中医主张胎前宜凉,而桂圆性热,因此,为了避免流产,孕妇应慎食。

中医教你调理脾虚

中医认为“脾与长夏相应”,长夏就是农历六月,雨水较多,湿气重。而脾的特性是喜燥而恶湿,所以长夏时要特别注意预防湿邪侵害人体。这个时间不要淋雨涉水,更不要吃较油腻的食物。

穴位按摩赶走脾虚

①揉三阴交穴:左手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胚骨后缘处),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

②按揉天枢穴:两手放于腹部两侧,中指按压天枢穴(脐旁开2寸处),按揉30次。

③揉隐白穴: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隐白穴(足大趾甲根部内侧),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隐白穴。

④揉明陵泉穴:双手扶于双膝,用拇指按压阴陵泉穴(胫骨内铡下缘)旋转揉20次。

⑤揉足三里穴:两手拇指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左右旋转按压30次。

⑥揉公孙穴: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的公孙穴(足内侧,第一跟骨下缘),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公孙穴。

导致宫寒的原因有哪些

妇女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为主要症状,就是宫寒。中医学中的子宫更西医中所指的子宫不相同,中医中的范围更大,包括了子宫、卵巢等多个器官。宫寒的症状并不单一,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且色黑,有血块,甚至月经停闭不行;月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热敷后疼痛可得到缓解;白带清稀量多;严重的可造成不孕,或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等等。专家提醒:养巢暖宫,驱除宫寒危害>导致宫寒的原因 有哪些呢? 临床上认为导致女性宫寒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跟个人体质和生活习惯有关。

导致宫寒的原因有哪些呢?

临床上认为导致女性宫寒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跟个人体质和生活习惯有关。中医教你:女性宫寒应该如何调理

1、体质

平时就非常怕冷,手脚容易冰冷的女性,更容易有宫寒的现象。

2、生活习惯

特别爱吃冷饮,或者夏天喜欢过分的依赖空调,并且经常性的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或者在寒冷的冬天里,为了漂亮,穿着也非常的单薄等。这些不良的习惯都会因为寒冷,邪气入侵,导致宫寒现象。

月经量少喝藏红花泡水可以么

可以的。

月经量少指的是月经来潮时经量较正常人少,中医认为其原因多由因血虚、气滞、血瘀、寒凝、痰阻所致。

藏红花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惊悸不安等症,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治疗月经量少,但是并不是对所有情况的月经量少都有治疗作用。

中医教你调理睡眠的问题

一、心火炽盛

莲子心及灵芝用二碗水煎成一碗,再将冰糖溶化温服。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

二、肝郁化火

将夜交藤、麦冬、茯苓、合欢皮用纱布包好与冬瓜放锅内煮熟再加调味料。一天食完,早、晚两次。

三、阴虚火旺

将乌龟去甲及内脏切成块状,与生地、茯神、麦冬、百合放入锅内煮熟。一天食完,早晚二次。

四、心脾两虚

将桂圆肉、薏苡仁、莲子、白扁豆、核桃仁等放入锅内煮熟,糯米放锅蒸熟,两样再放入大锅拌匀,再用锅蒸20分钟即可。随量服用,一天服完。

五、胃气失和

先将白扁豆、浮小麦、陈皮用五碗水煮成三碗半水,再与莲子、百合、糯米、红枣煮成稀粥。早晚二次服完。

六、心胆气虚

酸枣仁、茯神、柏子仁用纱布包好与猪心一起煎大约一小时。早晚服,吃猪心,汤用朱砂粉拌匀温服,每周二、三次。并需注意:朱砂有毒,使用需小心,如症状改善,朱砂就可不用。

相关推荐

女性月经量过少中医药膳方调理

1、母鸡艾叶汤 组成:老母鸡1只,艾叶15克。 用法: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舌淡脉细。 2、地黄煮酒 组成:生地黄6克,益母草10克,黄酒200毫升。 用法:将黄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约20分钟,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作用:活血止血;适用于血瘀所致之月经过多,色紫黑,有血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3、两地膏 组成:生地

月经少量中医调理方法

肝经漫热 表现为出血量少色红,质黏腻或夹黏液,并见胸闷烦躁,口苦食少,小腹隐痛,腰骶酸痛,舌质偏红,苍白或黄,根部厚腻,脉象弦滑等症。治用清肝利湿、益肾和血法,可选清肝止淋汤加减(当妇、白芍、生地、丹皮、茯苓、苡米、山药、川柏、桑寄生、赤芍)。少腹疼痛明显者,再加五灵脂、元胡索、败酱草等。 虚阴火旺 多表现为血少质稠,颜色鲜红,并见五心烦热,咽干口燥,或心烦不眠,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症。治宜滋阴清热为主,可用两地汤加减(生地、地骨皮、玄参、麦冬、桑寄生、女贞子、旱莲草)。若见头晕、耳鸣、虚烦不寐

月经不调量少中药方调理

中医认为,正常月经应颜色深红、不稀不稠、不凝结、无血块、无特殊气味。在月经初始,可能量偏少颜色偏淡,到中期颜色加深,呈暗红色,至经期即将结束,颜色可再次变淡。 但如果中期颜色仍然过淡,质地稀薄,应考虑虚证的可能,常见的用方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 如果月经颜色偏暗甚至发黑、且有血块,多与血瘀有关,可以试试局部热敷,或用红花、艾叶泡脚。月经颜色一直鲜红也应当引起注意,这说明体内可能有热,应少 吃鸡、羊等肉类,适当多吃百合、蜂蜜等清热润燥之品。临床上,月经颜色要与经期、经量等综合考量,再根据体质特点

中医按摩5穴位巧调理月经量少

1、团摩脐周: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钟,至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2、揉按关元穴: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滋养肝肾,调经止痛。 3、搓擦腰骶: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钟,以腰部发热为佳。 功效:强腰壮肾,活血通络。 4、揉按肾俞穴: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温补肾阳,强腰壮骨。

​为什么经期的时候血比较淡

有些女性月经周期正常,可是经量却很少,甚至来一点点就完了;有些女性则行经期很短,不足2天且经量稀少。中医称些现象为月经过少。中医学的原理认为,女性月经过少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月经颜色淡量少是血虚:身体血虚或者外伤性出血,产后大出血,手术后出血皆可造成身体营血亏虚,血海不充以致经量减少。 (2)月经颜色淡量少是肾虚:先天肾气肾精不足,或者房事过多、生产过多、人工流产 等损伤肾脏,以致肾气不足,精血不充,血海空虚以致经量减少。 (3)血瘀:女性经期受寒,身体受到寒邪侵袭,血被寒凝;或经期间与人争吵、心

经期腰痛怎么办 中医调理

不少女性在经期都会出现腰酸、腰痛的现象,影响正常生活,那么经期腰痛怎么办?中医指出,经期腰痛主要是由于体弱、肝肾不足、寒气郁积所致,在这里大家几种调理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女性朋友缓解经期腰痛现象。 方法一、按摩 1、掌压腰骶部:俯卧,双掌重叠压在疼处腰椎上,以不引起疼痛为度。一呼一吸为1次,做10~15次。 2、揉摩腰背:双手搓热掌心后分别贴于后腰部,并上下按摩5次,摩至局部温热为止,但掌心仍需贴在腰部3分钟。做时动作柔和,呼吸自然,在意识的引导下逐步将动作和呼吸配合协调。 3、揉筋结:用拇指指腹仔细在腰

中医如何治月经不调

(1)月经不调属血热型的,其症状表现为经血色红或有紫块或深红,质粘而稠,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咽干口燥,颜面潮红,尿黄便结,舌红苔黄。治宜清热凉血,可服固经丸、清经散胶囊等。 (2)月经不调属血虚型的,症见经期错后,量少色谈,质清稀,头晕眼花,心悸怔肿,少寐多梦,面色萎黄无华,舌淡少苔。治宜补血益气,可服妇科调经片、妇宁丸、八珍益母丸、当归补血膏、八宝坤顺丸、十珍香附丸、宁坤至宝丹、加味益母草膏、妇科十味片、安坤赞育丸、参茸白凤丸等。 (3)月经不调属血寒型的,症见经期延后,色暗量少,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或

中医调节喉咙痛小方法

喉咙痛怎么办?天气影响,或者不当的饮食以及作息,身体出现病痛都会导致我们的喉咙出现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喉咙痛。对于喉咙痛,中医有哪些调理的小方法呢? 喉咙痛是什么原因 人有感冒风寒,一时咽喉肿痛,其势甚急,变成双蛾者。其症痰涎稠浊,口渴呼饮,疼痛难当,甚则勺水不能入喉,此阳火壅阻于咽喉,视其势若重,而病实轻也。 夫阳火者,太阳之火也。太阳之火,即膀胱之火也,与肾经之火为表里,膀胱火动,而肾经少阴之火即来相助,故直冲于咽喉之间。而肺脾胃三经之火,亦复相随而上升,于是借三经之痰涎,尽阻塞于咽喉,结成火毒,而不可

中医食疗助调理月经不调

1、当归红花瘦肉汤调理月经不调 原料:猪瘦肉250克,当归12克,红花10克,红枣4枚。 用法:将猪瘦肉洗净,切片;把当归、红花、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后端出,调味后即可食用。编辑推荐:月经不调不要吃红糖水 功效:养血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血虚淤滞的月经不调,其主要症状有经前腹痛、经行量少、腰酸腿痛、面色苍白、心悸眩晕、时有血块,或月经渐少甚至闭经等。 2、当归羊肉汤调理月经不调 原料:羊肉250克,当归30克,生姜10克。 用法:将羊肉切块与当归、生姜放在锅内,加

子宫内膜薄月经量少怎么调理

病例一: 病情描述: 子宫内膜较薄,人流造成,月经量少怎么办?人流后,明显的月经量少,在桂林的医院就诊,原因子宫内膜较薄,只有7毫米,服用过调经丸等药物想知道如何治疗?长此以往会不会导致卵巢早衰? 问题回答: 病情分析:好根据患者叙述,月经量少中医认为多有失血,流产及刮宫的病史。其原因为血虚肾虚血淤等精血亏少,冲任血虚,经血亏乏。指导意见:考虑子宫内膜较薄。建议服用八珍汤,用于气血双补证,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熟地黄、甘草各30克。建议饮食调理。鸡蛋红塘每天2-3次用血虚或痛经。具有滋阴养血,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