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的西医治疗方法
脚气的西医治疗方法
1、脚气要及早治疗,脚气不但会影响日常生活,而且会引发丹毒等严重性疾病。
2、要选用正确的药物治疗脚气,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应该的使用抗真菌药。外用肤轻松,皮炎平软膏等药物有时会适得其反,帮助脚气扩展。
3、不要自行停止用药。不能以是否瘙痒减轻作为治愈标准,要用药到杀死真菌为标准。
4、治疗期间,患者换下来的袜子、内衣和床上用品应用热水(60℃以上)烫洗,以减少传染可能。
5、脚气发生继发感染时,局部出现急性炎症。就不能按一般脚气治疗,应该先处理继发感染。如有红肿,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呋喃西林液冷温敷可消炎消肿,必要时还要全身投用抗生素,并按照医生嘱咐适当休息。
治脚气用什么药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脚气能够明确诊断出是哪一种真菌致病的,如通过局部真菌的显微镜下检查,或选择真菌培养试验,查清致病菌后,采用针对这种真菌的口服抗真菌药或局部抗真菌药膏。
症状轻的只需用外擦药膏,症状严重或长期反复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加服口服药。不过,西药口服抗真菌药对肝功能有影响,不适合肝功能损害者和乙肝患者。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脚气是“脚湿气”,治疗上主要采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外洗,较少用口服药。症状轻的患者可以自己到药店购买中药煲水,脚泡十五分钟左右后把脚擦干,尤其是脚趾缝。
中药要自己煮,比较麻烦,不过,目前也有不少治疗脚气的外用膏药如足净膏可供选择。另外,患者要注意,泡脚的药物如果刺激性强,或者含有酒精的,不要用来泡已经有明显糜烂的脚,也不要用来擦脸上和阴部这些皮肤薄的地方,否则容易损伤皮肤,导致溃烂。
与西药相比,中药配方研制的外用膏药,不仅可以杀真菌,还可以杀细菌等,起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相对西药作用比较全面。
治疗脚气的最佳方法
西医治疗:泡脚、抹药膏
丙烯胺类、水杨酸制剂或咪唑类溶液或者霜剂,都可以治疗脚气,每天使用一次到两次,坚持使用两周,继续使用两个疗程,这样才有效果。具体治疗方法为将高锰酸钾溶液放入水中,浸泡双脚,然后再外涂龙胆紫或者是脚气粉,待脚部干燥之后再涂抹药膏。如果是角化型脚气,还可以在涂抹药膏之后包上塑料保鲜膜,便于脚部厚皮的剥脱。
中医治疗:穴位针灸
西医治疗脚气,一开始特别有效果,但是不容易断根,脚气复发之后,再次用药也会有效,但是人体会逐渐产生耐药性。所以搭配使用中医治疗,效果也很不错。有脚气的患者可以试一试,看看效果如何。
选取穴位足三里、悬中、三阴交、阳陵泉等,随体质与症状做穴位的搭配。如有脾胃虚弱,则加脾俞与胃俞,有足部麻木,则取八风与太白。有脚气冲心,则取心募与巨阙,有除烦消满的作用。有实症的患者针灸取泻法,虚证者多用补法。
除了针灸的方法之外,还有电灸与水针的治疗方法,也是同样的道理。
眩晕西医治疗
眩晕的治疗原则主要是通过用药物或物理的方法抑制健侧前庭功能或恢复病侧前庭功能,以及增强前庭代偿作用而消除或减轻症状。由于眩晕患者恶心、呕吐明显和担心症状再发而精神特别紧张,故需用药减轻眩晕伴随症状,如自主神经症状和精神症状。
1。一般治疗:眩晕患者宜安静休息,避免声光刺激,应减少头位变化以免加重症状。对眩晕症状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眩晕发作停止后,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和担心再发,而易形成恐惧性眩晕,若单用药物等疗效欠佳,需辅以精神安慰和耐心解释工作。
2。体位疗法:主要用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Brant疗法是嘱患者端坐床沿,头和躯干向一侧缓慢倾倒至床上,然后缓慢回复至原坐姿,再向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连作5次上述动作为一次锻炼,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多数BPPV患者约在2天至1周后症状消失。对重症患者,特别是用Brant体位疗法后疗效不佳的顽固性BPPV患者,可用Epley体位疗法(1992)。该疗法是从Hallpike位置性试验演变而来。嘱患者端坐床上,头向一侧偏约30°,向后平卧至头过伸30°,再将头转至正中位(面部朝上),然后向对侧侧卧而头向下30°,再缓慢起坐,最后头恢复至正常位。可上、下午各做1次。此外,Lempert(1997)报道用360°旋转治疗仪治疗眩晕也有较好的疗效。
3。手术治疗:梅尼埃(Ménière)病眩晕严重,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或频繁发作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或眩晕虽不顽固但伴有迅速的进行性听力下降,使听力丧失至少在30dB以上,语言辨别率少于50%,用药物等保守治疗1年以上无效者,应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原则是既要消除眩晕,又应保持听力和尽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经颅中窝或迷路后径路,前庭神经切断术,可使眩晕消失且保存听力,但手术难度大;还须防止面瘫、脑脊液漏和脑膜炎等并发症。
内淋巴囊减压术的有效率为60%~80%,亦不影响听力,但应注意前庭小管狭窄、闭塞或囊小畸形等,致手术失败。半规管开窗冷冻术治疗本病,疗效较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而深受欢迎。
4。药物治疗:治疗眩晕的药物有两大类。首先是减轻眩晕发作的对症治疗药物。常用的有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异丙嗪、倍他司汀;亦可用钙拮抗药,如氟桂利嗪;抗胆碱能药物,如东莨菪碱;拟交感神经药,如麻黄碱;抗多巴胺能药物,如吩噻嗪衍生物等;其他还有地西泮类药物、乙酰亮氨酸和银杏制剂等。
另一大类是针对引起眩晕的不同原因进行治疗。例如对前庭神经元炎可加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用钙拮抗药尼莫地平或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可给予颈部牵引、理疗和按摩治疗等。
痴呆西医治疗
一、对部分表现为痴呆的原发病:如能及时针对病因诊断和治疗,则在原发病好转和痊愈的同时,痴呆症状也会有部分好转或显示其进程停滞,故称之为可逆性痴呆的治疗。VaD虽也属可逆性痴呆,但治疗效果尚难肯定,常用药物有氢化麦角碱类、钙离子拮抗药、多肽类和促智药及针对脑血管病的治疗。
二、对不可逆痴呆的治疗(主要是AD) 侧重于以下几点:
1、生活护理和防治并发症。
2、非药物治疗:如职业疗法、音乐疗法、群体治疗和家庭劝告等。
3、如需药物治疗则:
①不应使用引起并加重自身生活能力衰竭,或引起医疗问题和营养不良等的药物;
②在使用抗抑郁、抗组胺和抗精神病药物时,应避免或尽量减少使用抗胆碱能药物以防止造成病情加重。
4、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痴呆药物多为对症治疗(以改善认知功能为主),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多肽类、促智药、抗氧化剂等。所显示的效果也只能部分和暂时改善认知功能,但不能阻碍病程的进行性过程。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治疗有了不少进展,但AD 的临床治疗仍然是一个有待攻破的世界性难题。20世纪70年代研究集中在乙酰胆碱与AD 的关系;80年代主要研究胆碱酯酶抑制剂对AD 的影响; 90年代研究不仅有乙酰胆碱受体激动药,还包括了雌激素、消炎药、影响自由基代谢的药物及抑制淀粉样蛋白沉积的药物。目前所有治疗均根据病因假说。除少数能暂时改善症状外,尚无一种方法能从根本上阻止病理学上的退行性变,或恢复其智能,均为对症治疗。
预后
痴呆的预后因病因不同也不一致,但总认知功能衰退的过程,呈不可逆的进程,进展速度不一。以AD为例,平均存活期限为7年(2~20年)。如能针对部分表现为痴呆的原发病病因及早做出诊断,并早期治疗,则在原发病好转和痊愈的同时,痴呆症状也会好转或减缓不可逆进程。
脚扭伤西医治疗
急救措施:
(1)扭伤当场如有条件应立即冰敷,视情况轻重送医院或回家自行处理。
(2)如果没有来得及冰敷,如果严重的,当日或第二天肯定会出现水肿,建议采用中药敷药的方式治疗并抬高受伤腿。深圳目前的医院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个人推荐平乐骨伤科医院的中药敷脚并配合口服消肿药(个人觉得平乐的中药不错,而且价格不像有的医院高的离谱),一般8小时可拆下绷带,用热水烫脚后敞晾1小时左右再敷上中药。
(3)在没有明显消肿前尽量不要让受伤脚着地,有条件就保持受伤脚抬高(一般高于心脏)。同时辅助以理疗,那种红外烤灯就可以了,烤完以后马上可以敷上中药,这样更利于药效的吸收,有助于散淤。
(4)视消肿情况,两三周后可以辅以拐杖触地行走,如果脚没有明显浮肿感觉,说明脚的末梢神经已经恢复了,此时可以采用上文提到的冷热水疗法帮助恢复,个人感觉这个方法效果不错!直至可以不用拐杖单独行走。
急性损伤应立即冷敷,以减少局部出血及肿胀程度。48时后和局部理疗,促进组织愈合,韧带部分损伤或松弛者,在踝关节背屈90度位,极度内翻位(内侧副韧带损伤时)或外翻位(外侧副韧带损伤时)靴形石膏固定,或用宽胶布、绷带固定2―3周,韧带完全断裂合并踝关节不稳定者,或有小的撕脱骨折片,也可采用靴形石膏固定4―6周,若有骨折片进入关节,可切开复位,固定骨折片,或直接修复断裂的韧带。术后用石膏靴固定3―4周。 对反复损伤副韧带松弛、踝关节不稳定者,宜长期穿高帮鞋,保护踝关节,后期由于慢性不稳定,可致踝关节脱位,关节软骨退变致骨关节炎,可在关节内注射药物如玻璃酸钠等,或采用关节成形术治疗。
西医治疗脚气的常规方法
脚气的治疗一般使用抗真菌药,如咪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治疗时常采用外涂加内服的"1+1"疗法(如口服并外用比萘芬1周)。还可选用局部外用角质溶解剂如水杨酸。1、脚气要及早治疗,脚气不但会影响日常生活,而且会引发丹毒等严重性疾病。2、要选用正确的药物治疗脚气,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应该的使用抗真菌药。外用肤轻松,皮炎平软膏等药物有时会适得其反,帮助脚气扩展。3、不要自行停止用药。不能以是否瘙痒减轻作为治愈标准,要用药到杀死真菌为标准。4、治疗期间,患者换下来的袜子、内衣和床上用品应用热水(60℃以上)烫洗,以减少传染可能。5、脚气发生继发感染时,局部出现急性炎症。就不能按一般脚气治疗,应该先处理继发感染。如有红肿,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呋喃西林液冷温敷可消炎消肿,必要时还要全身投用抗生素,并按照医生嘱咐适当休息。
脚气治疗
脚气西医治疗:
1、糜烂型:先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雷佛奴尔溶液浸泡,然后外涂龙胆紫或脚气粉,每日2次,待收干后再外搽脚气灵或癣敌药膏,每日2次。
2、水疱型:每日用热水泡脚后外搽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皮干后再搽脚气灵或癣敌膏。
3、角化型:可外用复方苯甲酸膏或与复方水杨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涂药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药物浸入厚皮,便于厚皮剥脱。
4、足光粉于湿热下注所致的角化型手足癣及臭汗症,具体用法可见说明。
5、用能100%杀菌且安全无副作用的治又防(脚气专用)早晚一次,喷于患处,具体方法可见说明。经临床认证99.93%的患者通过用这个药治愈脚气,成功摆脱脚气所带来的痛苦。
6、每天用肥皂洗脚,洗净后一定要完全擦干,可治愈脚气。
中西医结合治疗法
脚气是顽固的皮肤病,单一的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脚气除(1+1),涂上中药药水,配合喷洒脚气除喷剂,杀死鞋垫和袜子的细菌,防止脚气的复发,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脚气中医治疗:
1、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于患处。适用于糜烂型。
2、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苍术、黄柏,每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或有感染时应用有良好效果。
3、白凤仙花,皂角,花椒,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连续治疗7天,对角化型有良效。
4、木瓜,甘草。将上药水煎取汁,侯温后足浴5―10分钟,每日2次,每天1剂,连续5―10天。
5、藿香,黄精、大黄、皂矾,米醋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备用(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5―天。
6、丁香,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黄柏、地榆脚气。上药水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每次10―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
7、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将上药烘干研末,密封包装,每袋约重40克,每次取粉剂1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1000~2000毫升,混匀足浴,每次2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8、白鲜皮,苦参、黄柏、苍术,防风,荆芥穗、枯矾,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葱白4枚。上药加水约3000毫升煮沸,待温时将双脚浸泡在温液中10―15分钟,每日2次,一般用药4-5剂即可。用药治疗的同时,对病人穿的鞋袜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日光曝晒或开水烫洗,最好用布块蘸10%福尔马林液塞入鞋中,装入塑料袋封存48小时,以达灭菌目的。如果有臭味,有叩破的,用酿造醋点脚趾缝,擦脚。坚持一周,两天见效。用酿造醋。 泡了以后,有醋味,没有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