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小儿猩红热的治疗偏方
不同时期小儿猩红热的治疗偏方
(一)发热期
[常见症状] 发热,恶寒,头痛,咽喉赤痛,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病症分析] 本病初期发热恶寒,基本属于邪在卫分之一种。惟咽喉赤痛明显,则又与总论中邪在皮毛之卫分证不尽相同。
[治法] 辛凉解表
[方药] 甘桔汤加味牛蒡子6克、薄荷3克、连翘4. 5克、桔梗4.5克、 生甘草3克、荆芥4.5克、芦根l5克。
[方解] 荆芥、薄荷、牛蒡子,透发风热疫毒以透疹;生甘草、桔梗,宣肺气,利咽喉;连翘去邪热,解疫毒;芦根清肺、润肺,保津液。
[加减法] 恶寒重,加防风4. 5克、淡豆豉6克、葱白9克,以解散风寒;咽部红肿加山豆根10克,以清咽解毒。
(二)出疹期
[常见症状] 遍体发现红疹,惟唇口周围独少,疹色鲜红,压之退色,高热烦躁,咽喉红肿溃烂,有的可以影响吞咽,两侧扁桃体红肿或有白色渗出物,舌苔光剥,质红绛起红刺,状如杨梅(色深紫)或如覆盆子(色鲜红),故又称“杨梅舌”或“覆盆子舌”。脉数,甚则谵语妄动,抽搐动风。
[病症分析] 本病可相当于总论中营卫合邪之一种,但病中咽喉红肿溃烂,则又与一般营热发疹不同。
[治法] 清解营卫
[方药] 银翘散加减金银花6克、连翘4. 5克、牛蒡子4.5克、大青叶9克、黄芩4.5克、僵蚕4.5克、玄参4.5克、白茅根l5克。
[方解] 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清热解毒;僵蚕、牛蒡子,散风热,透疹毒;玄参、白茅根,清肺生津;黄芩清降肺热。
[加减法] 皮疹未透齐,加薄荷3克、石菖蒲6克、蝉蛻1. 5克;高热烦躁加生石膏1 5克、知母4,5克、生地黄4. 5克;大便秘结加瓜蒌子6克、生大黄3克,以泄里热;昏迷抽搐,用紫雪丹六分,分两次服。
(三)恢复期
恢复期有正常的现象,如皮疹消退、身热下降、皮肤脱屑等,均不需治疗。但有余毒未尽,或病后津伤的,即需医治。
[常见症状] 咽喉红肿、疼痛,口干舌红,脉细数。[病症分析] 这是阴津内虚、虚火上炎所引起的症状,病原于在此以前的热毒所伤。津液不复,则咽喉症状亦必不除。
[治法] 养阴生津
[方药] 增液汤加味生地黄4.5克、麦冬4.5克、天花粉6克、知母4. 5克、板蓝根9克、玄参4.5克、竹叶3克。[方解] 温热灼伤津液,故用生地黄、麦冬、天花粉、玄参,以生津凉血;温热未尽,故用竹叶、知母,以清温热;板蓝根清热解毒。
[外治法方药] 玉钥匙散西瓜霜1 5克、硼砂1 5克、朱砂1. 8克、僵蚕9克、冰片1. 5克,共研细末,吹咽喉肿痛部,以清热解毒,消肿去腐。
小儿猩红热的病因病理
致病菌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产生的红疹毒素为一种外毒素,进入血循环后可产生全身毒血症状及皮疹。目前已知有60多个型,引起猩红热的以 27、11、28、1、26、12、3和2型等较为多见。A族产生外毒素叫红疹毒素,可产生皮疹和其他的症状。不同菌株所产生的红疹毒素的抗原性也不同,期间无交叉免疫力,故猩红热治愈后,如再感染另一型菌株可再致病。
流行病学:
1.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和带菌者。尤其是轻型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用具或食物传播,或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年龄以2~10岁小儿多见,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故很少发病。感染后人体可产生抗菌免疫和抗毒免疫。抗菌免疫有型(血清型)特异性,型间多无交叉免疫。因此,患猩红热后,如再感染其他型的A组链球菌,虽不出现皮疹,仍可引起咽峡炎、扁桃体炎等。
发病机制
链球菌侵入人体后,凭籍其表面的纤丝和胞壁分泌的脂性胞壁酸粘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其纤丝含有的M蛋白能抵抗机体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其释出的链球菌溶血素(streptolysin)、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透明质酸酶和蛋白酶等多种毒素和酶则可导致血栓形成和化脓过程,使感染进一步扩散到附近组织,引致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壁脓肿、中耳炎、鼻窦炎、甚至肺炎、败血症和骨髓炎等严重感染。链球菌产生的多种致热性外毒素(A-C)具有发热作用和细胞毒性,可导致发热,并使支肤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增生、白细胞浸润,以毛囊周围最为明显,形成典型的猩红热皮疹;这类毒素还可增强内毒素的作用引致中毒性休克。少数患儿对细菌毒素可发生过敏反应。在病程2~3周时会发生心、肾和关节滑膜等处的胶原纤维变性或坏死、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和单核细胞浸润病变,临床呈现风湿热、肾炎等疾病。
病理: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主要产生化脓性、中毒性、变态反应性三种病变:
1.化脓性病变:病原体通过M抗原黏附于咽部黏膜,使局部产生炎症而引起咽峡炎和扁桃体炎。因本菌有较强的侵袭力,故可由局部直接或经淋巴管侵入邻近组织,从而引起咽后脓肿、扁桃体脓肿、中耳炎等。
2.中毒性病变:病原菌所产生的红疹毒素及其他产物,由局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可引起发热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和皮疹。红疹毒素可使皮肤血管弥漫充血,从而使皮肤普遍潮红并在充血明显处形成猩红色皮疹。
3.变态反应性病变:个别病人于病期第2~3周可在心、肾、关节滑膜组织等处出现变态反应性病变。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一、进行呼吸道隔离:
首先要对少儿猩红热病儿进行呼吸道隔离,隔离至用药后7天。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衣服、被褥经常晾晒,在隔离期间不要让其他小孩和病儿接近。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二、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毒素可直接损害心、肝、肾等脏器,因此不但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而且恢复期仍要注意休息,其目的是为了预防少儿猩红热的并发症。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三、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待咽痛好转时,少儿猩红热患者可改吃软饭;鼓励病儿多喝水,使尿量增加,这样有利于细菌毒素的排泄,同时也能协助退热,还能补充因发热消耗掉的水分。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四、保持病儿口腔清洁:
保持病儿口腔清洁是很重要的。既有利于杀灭咽部的细菌,又可预防继发感染。年龄大的少儿猩红热病儿,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有哪些?每次饭后或睡觉前后用温盐水漱口,年龄小的少儿猩红热病儿,可用摄子夹取消毒纱布或棉花蘸温盐水擦洗口腔,勤喂水也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五、皮肤的护理:
皮肤的护理。出疹期病儿皮肤搔痒,不但影响少儿猩红热病儿休息,如果抓破了还会引起皮肤感染。所以要把病儿的指甲剪短,可用70%酒精轻轻涂擦,既可止痒又可以消毒皮肤。内衣裤要勤换,最好穿柔软纯棉布做的。脱皮时可涂油脂,有大片脱皮时要及时用剪刀剪掉,嘱病儿不能用手强行剥离,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小儿猩红热
。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
猩红热的传染性非常强,通常在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期,传染性最强。患猩红热的宝宝如果与正常人接触,就会通过飞沫直接传染他人。然而,最重要的传染源是被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非猩红热患者,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或其他呼吸道有链球菌感染但未发病的带菌者等。因此,在幼儿园常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即有的宝宝患了上感冒后,很快就患上了猩红热,或是家里爸爸、妈妈患了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使宝宝感染上猩红热。
不过,宝宝患猩红热后,通常可获得终身免疫,仅有极少数的宝宝由于感染细菌类型的不同而发生第二次猩红热。
小儿猩红热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方名】猩红热方剂一。
【组成】板蓝根10克生石膏18克竹叶3克赤芍5克丹皮3克芦根10克生地12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3克玄参6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清热解毒,泻热滋阴。
【主治】猩红热。毒疹已出,仍高热,口渴、咽喉红肿、疼痛,可见腐物附着,时或谵语,舌质红或绛有芒刺、中心老黄苔,脉洪数。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猩红热方剂二。
【组成】连翘15克双花15克菊花20克牛蒡子10克芦根15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玄参15克寸冬15克竹茹15克栀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5小时服1次,可以连续服用,直至痧透热解。
【治法】清热解毒透痧。
【主治】烂喉丹痧。其疹点颗粒界限不清,融合成片,以胸背为甚,唯口唇四周呈灰白色而无疹点。伴随疹点的出现,症见高热神昏,谵语,耳聋狂躁,干呕不眠,口干喜冷饮,脉象洪数,舌起芒刺,舌苔赭腻,黑干如胶皮。
【加减】丹痧未透不宜攻下,如大便严重秘结者,可加大黄10克,服药后大便得通,即减去大黄。若配合牛黄安宫丸1~2丸,以凉黄酒调化,随汤药同服,效果更显。
【备注】烂喉丹痧又称时疫喉痧,沿门阖境,传变迅速;此乃天时寒暖不定,秽霉浊气发为温毒,从口鼻内侵肺胃之气分,肺胃热毒上攻而发。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猩红热>
我们如何应对小儿猩红热这种疾病
切断传染源
小儿猩红热的传染性极强,但目前尚还没有疫苗预防,因此应注意切断传染源。小儿猩红热是经由空气飞沫传播的,一定要经常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多去空气清新的花园玩耍或散步。
幼儿园发生流行时,可每天采用盐水漱口,对小儿猩红热的宝宝应马上进行隔离治疗,一般治疗7天后方可解除隔离,以免传染给别的宝宝。我们如何应对小儿猩红热这种疾病?无论是幼儿还是大人,只要与小儿猩红热患者有过密切接触,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赶快服药预防,如服用复方新诺明片、注射青霉素等,尤其是曾经患过肾炎或风湿热的宝宝。
医院治疗
宝宝患了小儿猩红热,必须及早使用抗菌素治疗小儿猩红热,早期注射足够的青霉素,可以缩短病程,加快病愈。目前,由于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我们如何应对小儿猩红热这种疾病?患病后症状较轻的宝宝已明显增多,一般在注射青霉素1~2天后,皮疹即可消退,体温也逐渐下降。但不可随意停药,需要听从医生的嘱咐继续用药1周,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咽部红肿消退才可停药,切不可当成普通的感冒。否则,体内的溶血性链球菌并未完全消灭掉,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
休息加营养
患小儿猩红热的宝宝一定要卧床休息,多喝白开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冬瓜汤,取新鲜冬瓜500克和少许盐,把冬瓜切成丝,放入锅内加水慢火煨汤,汤好后加一点点盐,适合小便短赤、口渴的宝宝;取适量白萝卜,洗净后切成丝。我们如何应对小儿猩红热这种疾病?把切成丝的白萝卜酌情加葱油、白糖、盐拌匀,适合发烧后食欲不佳的宝宝;杨梅舌明显的宝宝,可服用参麦绿豆粥,方法为取沙参15克,麦门冬10克,绿豆500克,粳米50~100克,然后将沙参和麦门冬用水煎,取汁500毫升,与绿豆、粳米一起按常用的方法煨粥。
猩红热是什么病 猩红热治疗
猩红热起病急,所以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猩红热症状应该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儿科医生会开出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如果患儿对青霉素过敏,则要换诸如红霉素等其他抗生素。即使症状会很快消失,抗生素也要至少连用10天。如果需要的话,其他家庭成员也要接受检查和治疗。
小儿猩红热的食疗方法
(1)五汁饮
使用范围:婴幼儿时期的宝宝
材料:梨、荸荠、藕、麦冬、芦根。
做法:五种材料共煮,待温度适合后给宝宝引用。次数不限。
(2)罗汉果饮
使用范围:婴幼儿时期的宝宝
材料:罗汉果。
做法:罗汉果切成片泡水,待温度适合后给宝宝引用。
(3)绿豆薄荷汤
使用范围:婴幼儿时期的宝宝
材料:绿豆50克,薄荷3克。
做法:加水适量,把绿豆煮熟后,取汤汁500毫升,加入薄荷3克,煮沸1~2分钟即可。待温度适合后给宝宝引用。次数不限。
此外青橄榄、桉叶糖、薄荷糖:将青橄榄、桉叶糖、薄荷糖经常口含服用,可减轻喉痛。生拌白萝卜:白萝卜切块加白糖,可佐餐食用。有清热、通气、开胃的作用。
小儿猩红热传染吗
猩红热是传染病,常发生于温带地区,其次为亚热带,而热带地区则不常见。每年的冬季与春季是较容易感染的季节,以往猩红热是十分严重且会致命的疾病,好发于5~15岁的孩子,但是每个人都有被感染的可能。
通过飞沫传染
猩红热是由A群链球菌感染而发病,A群链球菌又可因培养基中菌落周围引起溶血的变化与否,分为a溶血、b溶血及g溶血3种,造成猩红热的A群链球菌可引起b溶血,而细胞表面的蛋白,决定细菌致病的能力,A群链球菌表面若有M蛋白,对人类才会有毒性,因为M蛋白保护细菌的细胞壁不被破坏,当人类的免疫系统产生对抗M蛋白的抗体时,A群链球菌对人类的伤害就会减低。但M蛋白的种类有80种以上,所以,人类对于A群链球菌的感染仍无法完全避免。
猩红热的传染途径主要是因吸入病人排出的飞沫,或与病人直接、密切地接触而感染,鼻腔带菌者更容易传播疾病。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场所,特别容易出现局部的流行。此外,家庭也是重要的传染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