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多晒太阳防老人跌倒

多晒太阳防老人跌倒

补充VD 跌倒减两成

据瑞典科学家对平均年龄为75岁的986位老年人进行的3~8年的长期追踪调查发现,血中25-(OH)D含量低的老人骨组织量减少,易发生骨质疏松、跌倒和骨股头骨折。另据《美国医学会杂志》报道,血中25(OH)D不足的老人极容易跌倒。如适当注意补充VD,跌倒率可下降20%,并减少由此引起的骨颈部骨折。

什么样的VD能被人体利用

VD在自然界分布广泛。通过食物摄取和经紫外线照射后在皮肤中合成的VD只是其活性代谢产物的前体。前体经血液运送到肝脏后,在25-羟化酶作用下生成 25-(OH)D,并与血浆中α球蛋白结合成25(OH)D,并成为VD在血液中主要的存在形式。然后在肾脏经25-羟维生素D-10羟化酶系统的作用,生成1.25(OH)2D并具有生物活性。此时的活性VD还需经VD受体的介导,方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细胞生长分化和调节免疫功能。

老人应多晒太阳

目前老年人VD缺乏者并不少见。为预防老年人跌倒和骨折,维持肌肉量、肌力,提高生活能力,老年人除应注意从食品(如鱼类、香蕈、鱼肝油等)中摄取VD 外,还应多晒太阳。因为人体中的VD合成主要是来自皮肤,而从食物中来的较少。一些高龄老人由于活动能力下降而整日身居高楼大厦之中,足不出户,看似很安全,实际上,跌倒的危险往往容易发生在这种环境当中。

预防老年股骨头坏死措施

1.预防老年股骨头坏死在饮食上应做到:不吃辣椒,不过量饮酒,不吃激素类药物,注意增加钙的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晒太阳,防止负重,经常活动等对股骨头坏死均有预防作用。

2.改掉生活上的不良习惯,比如忌烟酒,脱离致病因素的接触环境,清除酒精的化学毒性,防止组织吸收,引起高血脂症,血液粘稠度升高,血管堵塞,血流困难,从而预防老年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3.老年人若因为相关疾病不得不应用激素,要掌握短期适量的原则,并配合扩血管药,维生素D,钙剂等,切勿不听医嘱,擅作主张,滥用激素类药物,也是预防老年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方法。

​如何预防老年人跌倒?

开始练习时,老人可以在地板上铺块垫子,而且要选择一个重心比较低的姿态开始,比如深蹲。 罗伊森教授建议的正确跌倒姿势是:下颌微微收紧,下巴抵向胸部;身体顺着跌倒的方向倾斜,弯曲膝盖,降低身体重心。

不要用手臂或手腕撑地;让肩膀和上背部首先着地;滚动身体,比如做个后滚翻或前滚翻,防止所有的冲击力集中到身体的某一点,有助于避免骨折。反复练习后,正确的姿势就会存在在你的潜意识和肌肉中,你就可以正确地跌倒,大限度地降低受伤可能性。

健康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在有人看护的情况下做以上的练习。

同时,井主任还给中国老人开出了“练习平衡防跌倒”的处方。练习快步走,每分钟75-100步;在家跟着电视上的体操或舞蹈节目运动,量力而行,动作不必太标准,教练抬腿你就抬腿,教练伸手你就伸手,这样的运动也很有效。

老人冬天隔着玻璃晒太阳能补钙吗

老人冬季多晒晒太阳更养生,因为冬季晒太阳可加快人体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特别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补钙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冬季由于天气寒冷,有些老人喜欢在屋里隔着玻璃晒太阳,但是隔着玻璃晒太阳能补钙吗?

专家指出,隔着玻璃晒太阳没什么补钙效果。因为玻璃能够吸收发挥作用的紫外线,隔着玻璃晒太阳起不到实质效果。专家建议,老年朋友们应该走出去,去空气新鲜阳光明媚的户外晒太阳。

老年人练太极拳能防跌倒

国外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练习中国传统太极拳可能有助体能较弱的老年人降低跌倒的危险。研究人员发现,70到90多岁的老年人练习太极拳48周,其跌倒危险会降低25%。研究领导者、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沃尔夫博士表示,这种风险降低的程度在统计上虽不具重大意义,但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有其重要性。

沃尔夫博士表示,在研究的初期,很多老人光是要放弃助行器都不容易,更何况是要获得太极拳带来的助益。其研究团队仅观察研究第4至12个月的情形,在这段期间内,和接受健康教育课程的对照组相比,打太极拳的人跌倒几率降低了将近一半。

有鉴于过去针对身体较健康的老年人进行的研究中也显示,打太极拳可以降低跌倒风险约半,因此研究人员在《美国老人医学协会期刊》中建议,应在高危老年人群中继续进行此项研究。

老人跌倒易痴呆

我们总是提醒老人走路小心,以免摔倒,多是出于老人多骨质酥松,一旦摔倒容易骨折的缘故,但近日美国旧金山退伍军人事务医学中心的临床研究员拉克尔·加德纳博士发现:65岁以上老人摔倒还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65岁以上老人摔倒后容易得老年痴呆研究人员选取了2005~2011年间,到美国加州医院急诊室就诊的,近5.2万名55周岁以上外伤病人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脑部以外受伤的病人中,只有不到6%的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而脑部受到中轻度创伤的病人中,有8%以上的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研究者分析,中重度的脑部创伤与5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存在相关性;但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即使是轻度的脑部创伤也会增加他们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如果老人因为跌倒而导致脑部受伤,那么他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要比那些导致臂部或腿部骨折的人高出26%。对于那些存在一处以上脑部创伤的人来说,他们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几率会增倍。

老人这么做可避免摔倒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神经病学》上的这项研究建议:老年人外出一定要小心摔倒,尤其是在下雨、下雪天;进行存在创伤性脑损伤的高风险活动,比如骑车时,最好戴上头盔,以防止跌倒后脑部受伤。

如何预防老年人跌倒

一、什么是跌倒?

跌倒是一种突发的、不自主的体位改变,

指人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及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

二、为何要防跌倒?

1、可能引起多部位骨折、出血,

2、可引起韧带拉伤,

3、可引起关节脱位,

4、可引起颈椎、骨盆、颅脑外伤、脑出血。

三、那些人容易跌倒?

1、年龄大于65岁,

2、服用影响意识或平衡或肌张力、肌力的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利尿剂、止痛剂、缓泻剂、镇静安眠药、抗抑郁剂、心血管药),

3、曾有不明原因跌倒史,

4、意识不清,定向差、躁动混乱,

5、贫血或体位性低血压、营养不良、低血糖、虚弱、

6、视力模糊、颈椎病、肢体活动受限的病人,

7、睡眠障碍,

8、无人照顾的病人,

9、下肢无力、头晕、步态不稳、平衡感失调,

10、患关节炎、帕金森病,

11、严重痴呆

12、穿着易滑、过大的鞋或过于宽松的袍子

四、那些环境容易引起跌倒?

1、床的高度不合适,

2、行走地面堆放太多杂物,

3、墙边或浴室没有扶手和把手,

4、光线差,

5、地面放置易滑倒的地毯或垫子,

6、家具不稳定、高度不合适。

五、跌倒后如何处理?

如果无法避免跌倒,请按照一下处理方式,将损害降至最低。

1. 跌倒的安全方式: 以肩膀着地或者紧抓固定物体,如门框、床架、柜体,降低手部、头部的伤害,

2. 跌倒后的自救:保持镇定,感到疼痛或知道自己受伤时不要随意移动,可以大声呼救或者猛拍地面或墙壁,以引起旁人注意,寻求工作人员帮助。

3、陪护者发现老人跌倒,安抚伤者情绪,询问伤情,切勿随便扶起伤者。

4、如伤情不严重

六、老年人如何预防跌倒?

(一)老人或护理人员的干预

1、当需要协助时,请呼叫家属或者护理人员。

2、当觉得头晕或正在服用止痛、降压、降糖、利尿及精神科等药物,欲下床时,应遵循 “起床三步曲”,即先平躺半分钟,再做起上半身半分钟,接着双下肢靠床沿垂地半分钟,然后再站起来。

3、床边护栏拉起时,若需下床,应先将床栏放下,切勿翻越。

4、如使用轮椅,上下轮椅时,先固定轮椅刹车,收起脚踏板。

5、如厕时,请您慢蹲慢坐,起身时拉扶手,小心地滑。

6、请穿着合适的衣裤及鞋子,最好穿防滑鞋,切勿打赤脚。

7、请坐在高度合适的椅子或床边穿脱袜子、鞋、裤。

8、坐着洗澡更安全,且洗澡时间不宜过长,15分钟左右即可,水温不宜超过40℃。洗澡过程中如有头晕、心慌等不适,请立即停止洗澡并呼叫工作人员。

9、注意均衡饮食及补钙,防止肌萎缩和骨质疏松。

(二)生活环境的安全

1、病房内尽量保持灯光明亮,夜间请开地灯。

2、物品请尽量收于柜内,以保持走道宽敞。

3、生活必需品请置于易取得之处。

4、地面有水渍,请立即清理干燥。

5、浴室、行走走廊安装合适的扶手。

6、桌角、墙角为圆弧状。

(三)医疗因素的改变

1、在身体允许情况下尽量活动,加强平衡和力量锻炼。

2、注意血压,如服用降压药,则检测血压。

3、如有听力或视力障碍,及时看专科,矫正视力和佩带助听器。

预防老人跌倒的10个窍门

据统计,美国每13秒钟就会有一位老年人因为跌倒受伤而被送往急诊室,使得它成为美国老年人意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然而,这些事故中的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下面介绍老人防跌倒10个窍门。

一方面,对一些老人来说,要通过锻炼特定部位的肌肉以增强其力量,增加活动范围,改善步态,提高耐力,以减轻跌倒的风险。另一方面,家人检查他们的家庭环境,鼓励他们做出改变,创造更为安全、无风险的生活环境。

1、去除杂乱的物品,创建出一条干净整洁的路线,便于老年人在家中无障碍行走。

2、去掉地毯,或使用双面胶带避免地毯滑脱。

3、在所有楼梯上都安装扶手和照明灯。

4、在淋浴间内外和厕所附近安装扶手杆。

5、在浴缸附近和淋浴间的地面上使用防滑垫。

6、避免使用踏凳或梯子去够高架子上的物品。

7、延长各种绳状开关的长度,使它很容易被够到。

8、避免在户外结冰的路面上行走。

9、起床速度要慢;在穿过另一个房间时先开灯。

10、在室内外行走都要穿鞋,避免赤脚或穿拖鞋。

老年人还应当要求医生或药剂师对他们正在服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进行审查,以确认哪些药物的副作用会引起头晕和困倦。此外,降低血压的药物也会引起跌倒。建议老年人每年到眼科做视力检查,以降低跌倒风险。

13招预防老人跌倒

1、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贫血和帕金森病等。

2、存在跌倒风险的老年人,醒后应卧床1分钟再坐起,坐起1分钟再站立,站立1分钟再行走。

3、老年人着装宜舒适合体。裤腿不要过于肥大或过长,鞋子大小要合适,尽量别穿系带的鞋。

4、老年人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进行平衡、步态、肌力和关节灵活性的锻炼。年岁越高,运动的幅度要越小。

5、每年一次的视觉和听觉检查测量视力,及时治疗包括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老年性眼疾。视力不佳者需佩戴眼镜,听力严重丧失者应借助助听器。

6、老年人坐下的时候,椅子高度要适宜。尽量不要让老人坐软沙发,因为老人下肢没力量,从软沙发上起来,需要两只胳膊用力支撑,一旦撑不住,就容易摔倒。

7、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要引起重视。医生开的任何药物都要仔细阅读它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对那些可能会引起头昏、嗜睡、反应低下和步态不稳的药物,要与医生进行沟通。

8、老年人使用降压药应观察血压变化,使用降糖药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每次使用镇静、安眠药后应立即卧床休息。在家吃这类药物时,尽量应在洗漱后吃,以防摔倒。

9、选择合适舒适的鞋子。避免高跟鞋、人字拖。在选购鞋子的时候需试穿,尽量选择有鞋带的鞋子,如果系鞋带有困难,可以挑选粘贴扣类型的。女性如果脚背比较宽大,建议穿男士鞋。

10、地面应保持干燥无障碍。有些子女出于孝心,给父母买了新家具,或重新摆放房间内家具,但随意改变老人房子里的格局是不对的。老年人记忆里还是原先房间熟悉的格局,这样老人在晚上起夜时,很容易绊倒。因此,家里变化越少,老人跌倒风险越低。

11、改建居室格局。为了保障室内安全,建议将堆积于过道,厨房、浴室的报纸,电线,电话线等杂物清除;茶几,书架、植物等避免放在狭窄的地方;衣服、碗碟、食物等生活必需品放置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地上有积液、食物要及时清除;浴室尽量用防滑地毯;如果有条件,也可在浴室内外安装把手。

12、室内保持充足的光线。在卧室、浴室和过道都装上夜间照明灯;若半夜经常需要起床,床头柜最好备有一个台灯;开灯后再起来;手电筒应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以备应急。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夜晚,长时间卧床而突然站立易造成血压迅速下降,这可能是老年人经常在卧室摔倒的原因之一。因此老年人起床时先应在床边坐半分钟,再站起来。

13、长期规律运动。运动可增强下肢肌力改善平衡,其中打太极是一项非常好的锻炼。研究发现70到90多岁的老年人练习太极拳48周,其跌倒危险会降低25%。这种风险降低的程度在统计上虽不具重大意义,但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有其重要性。此外,以下几种运动也十分适合老年人:

(1)、柔性运动。就是拉伸肢体的肌腱和韧带,使其顺应性增加,身体变得轻柔灵活。

(2)、力量(负重)运动。力量运动可以加强肌肉的张力和强度,刺激骨的增生,减缓和逆转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3)、强心(或叫耐力)运动。每天中等量的体育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和肢体功能健全的基本保证。这种运动诸如跑步、走路、游泳等,主要是增强人的心肺功能,改善人体的耐力。

相关推荐

骨质疏松的综合

老百姓为何普遍担心自己罹患骨科类疾病呢?其实,从身边小事做起,是能够做到将病灶扼杀于摇篮之中的。 最佳预措施是要两手一齐抓: 一、提高骨量,改善骨质量,减缓衰老; 二、降低跌倒率。 综合治方法是: (一)进行运动锻炼,老人每天大约运动半个小时,每周三到五次,可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不太激烈的户外运动; (二)每天至少花上半个小时,带着正确的姿势晒晒太阳; (三)确保合理饮食和充足营养(含钙和维生素D),养成康好的生活习惯,忌烟、忌酒,不喝过浓咖啡以及吃含盐太多的食物; (四)控制长期使用利尿药、激素及继

老年斑避免长时间曝晒

人斑是指在老年人皮肤上出现的一种脂褐质色素斑块,除了老年人常见,很多中年人也因日晒、饮食等因素,让老人斑提早形成。从中年开始,就要预老年斑的提前到来。 老人斑一般约在50岁后开始出现,在阳光常晒到的区域,如脸部、耳朵、颈部、前胸、上背部、手脚,界限明显,初期较平坦,之后渐渐凸起、呈现棕色到黑色的丘疹或斑块,表面摸起来粗糙。60~7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斑的数目可能逐渐增多,面积也会扩大。 老人斑的形成,包括皮肤功能逐渐衰退、自由基排除能力下降、内分泌紊乱、内脏功能差、血液循环差及长期受日光照射。

老年人怎么晒太阳

中医尊崇天人相应,冬季老人多晒太阳可以温煦体内阳气,驱除寒气,每天晒太阳30分钟以上,还能强壮骨骼。但是,晒太阳也有很多技巧,做对了才会事半功倍。 上午6点~10点晒脚踝 此时红外线比较强,紫外线偏弱,室内温度逐渐攀升,比较温和,适合晒足部。经过一夜的休息,老人的血液循环不畅,热量不易到达脚部,可能会引起脚趾肿胀,增加冻伤概率。起床后,可以适当露出脚踝,对着太阳晒晒脚底,不但能促进血液循环,让踝关节活动自如,还能令阳光直射足部穴位,促进机体代谢功能,提升内脏器官活力。 上午10点~下午4点晒头顶 这段时间

如何预骨折

1、练功强身:应积极长期地坚持锻炼,增多在户外活动时间,多呼吸新鲜空气,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保健操等项目。多活动能使血液中的钙质更多地在骨骼内存留,因而提高骨的硬度,能有效地减少骨折的发生。 2、多晒太阳:阳光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而钙的代谢依赖维生素D的作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体内钙的形成和吸收,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使骨骼中钙质增加而提高骨的硬度。 3、未病先:老年人不宜到人多和车多的地方活动,下雨、下雪或地上积水、结冰时不要外出,以免跌倒而发生骨折。不要攀登梯子

老人一天睡多久最好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与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及睡眠不够5小时的老人相比,每天睡眠7个小时最为理想。 科学家在5年时间里,研究了15000位70岁以上高龄的男性,结果发现,老人睡得过多或过少,都可能造成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以及老年痴呆症的过早出现。 科学家们研究中还发现,爱打鼾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是常人的两倍多。《华盛顿邮报》 老人跌倒多因脑部退化 老人跌倒,六成以上发生在户外,跌倒的地方竟然以平坦路面最多。老人为何会栽在自己的双腿下? 专家解释说,老年人大脑和小脑的功能退化,是造成老年人容易跌倒的主

老人背部晒太阳寿命长

人体体内正常的脏腑功能全靠阳气来支撑,阳气充盈,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就会提高。晒太阳,能很好地起到补阳气的作用,而在中国古代《黄金内经》中就有“背为阳”的理论,所以,以晒背部为佳。中医认为,老人背部晒太阳寿命长。 现代医学也证实,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的免疫细胞,通过晒太阳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的目的。 此外,我国60岁以上老人有六成均患骨质疏松症,也因此引发了肩颈、脊柱不适等症状。让背部多晒晒阳光,有助于钙的吸收、合成,预骨质疏松。 当然,晒太阳也要讲原则。去户

音乐和轻运动能中风发生

如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患中风的风险可降低80%所谓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不吸烟、保持正常体重、多吃水果与蔬菜、保持正常血压、止胆固醇水平超标等。 音乐加运动,锻炼效果佳。运动改善平衡能力,可预老年人跌倒。为避免运动的乏味,添点音乐做背景是好选择。目前,瑞士研究者还发现,配合音乐的运动“跌”效果更加,能增加运动者的运动速度和时间。 研究人员在为期一年的研究中,观察134位生活在一个老人社区的年长者发现,以钢琴声为背景的运动,对步伐、平衡感以及预跌倒的效果佳。这些运动包括配合钢琴乐声散步等。 其实人

老人跌倒骨折

衣 老年人应穿着合适的衣服,裤腿不宜太长;尽量避免穿高跟鞋、拖鞋、鞋底过于柔软的鞋子,尽可能选择底部带有纹理的滑鞋。 食 为了减少跌倒的发生,老年人在饮食上应该做到营养均衡,多食含钙以及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麦片、虾、骨头汤、豆腐、鸡蛋、海带、紫菜等。不要过多饮用咖啡和浓茶。避免饮酒过量。特别是在用药方面,研究发现50%的老年人跌倒与用药有关,老年人要做到合理用药。特别是服用降压药和安眠药时,起床和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 住 老年人房间布局应简洁、室内光线充足、卧室应有夜间照明灯,避免起夜时视线不良、家

​老年人如何预骨质疏松性骨折

第一招:户外运动,多晒太阳。冬季日照时间短,气温下降,大多老人户外活动减少,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帮助钙质吸收的活性维生素D转化减少,以致造成钙吸收不良,加重骨质疏松,骨骼强度和刚度下降,容易发生骨折。为此,在冬季老年人要坚持户外运动,加强锻炼,多晒太阳,注意运动一定要适当。 第二招:室内舒适,衣着得体。冬季天较冷,改善室内条件也是预骨折发生的有效途径。可适当提高室内温度,减少穿衣,以穿得过于臃肿,影响活动。卫生间地面要保持干燥,止积水、结冰,必要时可使用拐杖。穿鞋应选择轻、软、滑的,最好穿布鞋,或

多晒太阳的养生之道

范感冒和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冬季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而阳光中的紫外线是一种“天然消毒剂”,它能杀死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病毒、细菌。冬天勤晒太阳,不仅能杀灭皮肤上的细菌,而且能够帮助人体迅速、大量生成维生素D,有效地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预呼吸道传染病。 远离抑郁症:冬天昼短夜长,日照减少,老年人如不常出门接受阳光,脑内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就会增多,可抑制能唤起细胞活跃和振奋精神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则使人易患抑郁症,出现情绪低落、头脑昏沉、萎靡不振等症状。因此,老人应在风和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