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发热推拿怎么做呢

小儿发热推拿怎么做呢

1、开天门100次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100次。功用:醒脑、镇惊、安神。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2、推坎宫100次

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3、运太阳100次

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操作: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

4、清肺经200次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

小儿发热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阴虚发热推拿

小儿阴虚发热,可选择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云内劳宫各1分钟,揉二人上马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推涌泉1分钟,按揉足三里2分钟。

推拿好处:补脾经,补肾经,补肺经,揉二人上马,按揉足三里以帮助促进脾,肺和肾的功能,促进人体内脏的功能,清天河水,揉内劳宫有助于退虚热;而推涌泉可以达到使内热自人体内下行,可通过促进小便的排出而达到清虚热的目的。

小儿风热发烧推拿 儿童风热发烧推拿方解

1.推三关,清天河水,疏散风热;泻大肠,以泻阳明腑实之热,而解便秘;掐心经,泻肾水,清心肾之热;掐总筋,运八卦,二龙戏珠,运斗肘,以解热扰胸膈之心烦。

2.揉运按摩列缺,合谷,风池,大椎主穴,名“列缺谷池解表方”,以其疏散风热,发汗解表之功,而为风热感冒之治方。

小儿发烧的推拿手法 脾热推拿手法

治则:清解热邪,行气导积。

推拿处方:推三关,推脾土,泻心火,泻肾水,运八卦,分阴阳,掐总筋,推三关,退六腑,捞明月,运斗肘。

推拿方解:应外感邪热犯阳明,或因脾脏积热,故有推三关,退六腑,推脾土,运内八卦,分阴阳,捞明月之施;泻心火,泻肾水,以交泰心肾而除烦热;掐总筋,运斗肘,可解脾热舌缩之候。

外感发热小儿推拿 小儿外感发热推拿方解析

本方疏风解表,治一切外感发热症。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为治外感的主要推拿法,配拿风池功在疏风解表;清肺经,揉肺俞则宣通肺气。

小儿发烧推拿图解手法 外感发热推拿手法

主症:发热汗出,鼻流浊涕,喷嚏,咽喉红或肿,口感,唇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青紫。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宣肺解表。

推拿处方:分推坎宫,上推天门,柔耳后高骨,掐风池,清肺经,清天河水,逆运太阳,推六腑,掐揉少商,拿合谷。

推拿原理:分推坎功,逆运太阳,上推天门,耳后高骨,用以疏风解表,清肺经,天河书,退六腑,用以宣肺清热;掐揉少商,拿合谷,清板门,用以清利咽喉。

主证:发热无汗,鼻塞清涕,蜷卧怕冷,唇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青红。

治疗原则:祛风散寒,宣肺解表。

推拿处方:上推天门,分推坎宫,逆运太阳,黄蜂入洞,掐风池,泻肺经,上推三关,揉二扇门,一窝风。

推拿原理:上推天门,分推坎宫,逆运太阳,掐风池,用以疏风解表;推三关,揉二扇门,一窝风,用以发汗散寒;泻肺经,黄蜂入洞,用以宣肺通窍。

孩子发烧除了物理降温还可试试这样做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升高。反之,如果孩子的手脚变暖,出汗了,说明体温开始下降。

大多数发热在运用物理降温或者小儿推拿后就可以退热,不过对于接种疫苗后引起的发热,推拿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使用。

由于孩子发热的原因不同,推拿时应该增加相应的穴位,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退热。

宝宝推拿退烧治疗步骤

小孩发烧的原因,首先发烧是一种热症,这个理解起来是没问题的。但是为什么会发烧呢?一般理解为风寒引起或者风热引起,这个角度不能说错,但是是不全面的。中医讲天人合一,以春夏容易出现的发烧为例,首先看下发病时间:发病在夏至以前的(一般夏至在阳历6月),是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导致的。属于温病的范畴。那么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上一年冬天没有封藏好。因此发汗解表往往对其都无效,反而可能由于发汗脱水导致身体灼热(风温)持续发热。为什么晚上会严重呢?因为冬不藏精,本身就是阴这个层面虚了,阴虚不能收纳阳气,所以这种发烧在阳盛(中午)和阴收(晚上)的时候都会严重。在脉象上通常表现为左脉强过右脉,如果关脉浮大,可以考虑柴胡剂,还需合以芍药、麦冬等柔肝补水。因为阴虚会显得相对的阳盛,所以除非左脉微弱的情况下,一般不用桂姜枣草。

发病在夏至以后的,考虑热病或者湿热病。

以下是转载的一些用于小儿发烧的

阴虚发热推拿方法:阴虚发热表现主要为午后低热,手足心热,心烦易怒,盗汗,食少消瘦,大便干,小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指纹淡紫。治疗原则滋阴清热

治疗步骤:

1、补脾经 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推300次

2、补肺经 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环指螺纹面旋推300次

3、揉二人上马 用拇指指端揉小儿手背环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处50次

4、揉肾顶 用中指指端着力,按揉小儿小指顶端100次

5、按揉足三里 用拇指指端按揉膝眼下足三里穴50次

6、推涌泉用拇指螺纹面着力,自足底涌泉穴推向足趾50次

宝宝推拿退烧的治疗步骤,以上的内容就做了全面的介绍,对于很多想选择这种方法退烧的一些家长,作为很多的家长,一定要对以上介绍的治疗步骤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孩子进行推拿退烧的时候,能对这些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

1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大椎穴、阿是穴 功效: 一般常选用大椎穴、阿是穴等,对于宝宝的肺热有一定效果的,可以每天做一次,每次做10分钟,做个穴位的按摩,有利于身体健康。 位置: 大椎穴位于人体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2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迎香穴清肺热 功效: 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祛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 位置: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3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合谷穴“降温” 功效: 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肺不好的人容易生痰、口干等,肺有热往往表现为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咽喉肿痛、便秘等。 位置: 按摩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中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临床上很多肺热的患者,针刺合谷穴往往能收到较明显的效果。

4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劳宫穴 功效: 劳宫穴在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按摩它能 起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作用。 位置: 劳宫穴的位置在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在手掌有两条比较大的掌纹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线向手掌方向延伸,经过“人”字相交点的下方区域,这个重合的地方就是劳宫穴。

小儿发热怎么推拿 小儿肺胃实热推拿

小儿肺胃实热,可选择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各1分钟,清天河水,退六腑各2分钟,揉天枢,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

推拿好处:清肺经,清胃经,能帮助清除肺胃的实热;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天枢,顺时针摩腹,有助于促进消化,帮助排便,以退内热;清天河水,退六腑,重在清热退热。

宝宝发烧中医巧推拿

发烧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宝宝从小到大,都会有发烧的时候,4岁以下的宝宝在一年里,平均会发烧6~9次。

其实,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都很少超过41℃,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而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也就是家长所担心的“烧坏脑子”。因此,小宝宝发烧并不可怕,只要体温在38.5℃以下,不必急着去医院,但是由于小儿发热的变化较成人更为迅速,热势剧增,常可引起喘促、昏迷、惊厥等,所以高于38.5℃时就应该迅速就医了。

发烧的3个原因

中医认为,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因此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很容易化热。在气候突变、冷热失常及炎热的夏季,小儿冷热自我调节力弱,易为外邪所侵犯,邪正相争,营卫失和而引起发热。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分为以下3大类:

1。外在因素

小儿的体温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等。

2。内在因素

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3。其他因素

如预防接种,包括接种麻疹、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疫苗后的反应。

6种退烧推拿方法

大多数发烧运用物理降温以及推拿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家长省去了跑医院排队的煎熬,也免去了宝宝扎针的痛苦,还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危险。家长要注意的是,对于上述第3种原因导致的发热,推拿仅做为辅助手段使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操作才能为宝宝退烧吧。

开天门100次

位置 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100次。

功用 醒脑、镇惊、安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推坎宫100次

位置 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小儿发热怎么推拿 小儿暑热推拿

小儿暑热,可选择清肺经,清胃经,清心经,清天河水,退六腑,补脾经,补肾经,揉小天心各1分钟。

推拿好处:清肺经,清心经,清天河水,推六腑,揉小天心可清暑泄热,补脾经,补肾经以益气养阴。

小儿发热怎么推拿

小儿外感发热推拿

小儿外感发热,可选择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各一分钟,清肺经,清天河水各3分钟;风热表现,加上推脊2分钟;风寒表现则加推三关1分钟,掐揉二扇门,拿风池各3-5次。

推拿好处: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能有助于祛除在表的邪气;清肺经,清天河水,能有助于清热;推脊以加大清热的力度;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重在帮助发汗退热。

小儿肺胃实热推拿

小儿肺胃实热,可选择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各1分钟,清天河水,退六腑各2分钟,揉天枢,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

推拿好处:清肺经,清胃经,能帮助清除肺胃的实热;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天枢,顺时针摩腹,有助于促进消化,帮助排便,以退内热;清天河水,退六腑,重在清热退热。

小儿阴虚发热推拿

小儿阴虚发热,可选择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云内劳宫各1分钟,揉二人上马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推涌泉1分钟,按揉足三里2分钟。

推拿好处:补脾经,补肾经,补肺经,揉二人上马,按揉足三里以帮助促进脾,肺和肾的功能,促进人体内脏的功能,清天河水,揉内劳宫有助于退虚热;而推涌泉可以达到使内热自人体内下行,可通过促进小便的排出而达到清虚热的目的。

小儿暑热推拿

小儿暑热,可选择清肺经,清胃经,清心经,清天河水,退六腑,补脾经,补肾经,揉小天心各1分钟。

推拿好处:清肺经,清心经,清天河水,推六腑,揉小天心可清暑泄热,补脾经,补肾经以益气养阴。

相关推荐

小儿内热发烧怎么推拿

家长注意到孩子发热,除了观察发热程度,还要了解孩子是否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以便帮助了解小儿发热的原因,并根据发热的原因选择正确的调养方法,一般把发烧分成外感发烧,内热发烧两类,其中内热发烧又包括肺胃实热,阴虚发热等类型,因此推拿时应分型选择推拿手法: 肺胃湿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高热,面赤,烦躁,气喘,不思饮食,渴而欲饮,便秘,溲黄,舌红苔燥,脉数实,指纹深紫。 治则:清泻里热,理气消滞。 推拿处方: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水底捞明月,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天枢,摩腹。 推拿方解:清肺经

小儿内热发烧推拿手法 肺胃实热发烧推拿方解

清肺经,清胃经能清肺胃二经实热;清大肠,揉天枢,摩腹以疏调肠腑结滞,通便泄热;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以清热除烦;揉板门,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

小儿自汗怎么推拿

小儿自汗表虚推拿方法 推拿主穴:揉小天心3分钟,揉一窝蜂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 推拿功效:揉小天心,揉一窝蜂可发汗透表,有舒经活络的作用;推补肾经,推清板门穴可清热滋阴。 推拿配穴:揉二人上马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揉肾顶穴3分钟。 推拿功效:揉二人上马,推清天河水有清热利尿的作用;揉肾顶穴可固表止汗。 小儿里热自汗推拿方法 推拿主穴:推清板门穴7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推清天河水1-2分钟。 推拿功效:推清板门穴可滋阴清热,消除胃热;推四横纹有缓解便秘的作用;推清天河水有清热之功,

小孩发烧推拿哪里 小孩积热发烧推拿

临床症状:《推拿广意》云:积热者,眼胞浮肿,面黄足冷,发热从头至肚愈甚,或恶闻饮食之气,呕吐,恶心,肚腹疼痛。指纹多深紫。 治则:清热解郁,消积导滞。 推拿处方:推三关,推五经,推脾土,推大肠,泻心火,推三焦,泻肾水,运内八卦,掐总筋,分阴阳,捞明月,退六腑,飞经走气,揉斗肘。 推拿方解:推三关,退六腑,飞经走气,捞明月,分阴阳乃治小孩发烧之常法;推脾土,运内八卦,乃健脾胃助消化之施;推五经,推大肠,泻肾水,泻心火,推三焦,清脏腑之积热,以解呕吐,恶心之候;掐揉总筋,斗肘,乃解痉除挛之施,以除肚腹疼痛之症

小儿感冒发热推拿按摩 小儿感冒发烧常用推拿方法

用手掌蘸少许生姜汁沿脊柱两侧膀胱经抹,用大鱼际推搓小儿背腰部,以搓到红热为度。 分别按揉小儿背部风门,肺俞穴各1-2分钟,力度轻缓平稳,以柔和为主。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如果小儿是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应双手捏拿小儿肩井部位肌肉10-20次,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如果患儿痰多咳嗽,应按揉天突穴1-2分钟,按揉膻中穴80-100次,力度轻缓平稳,以柔和为主。 天突:在颈部,当前正

痛经推拿按摩手法 手部推拿治疗痛经

手部推拿穴位:手部肾区,生殖区,生殖腺区,手掌大小鱼际,第4-5掌骨间隙,命门等穴区。 操作方法:双手摩擦发热,推按大鱼际,小鱼际区,重按肾区,生殖区,生殖腺区,掐按第4-5掌骨间隙,重掐命门点。

孩子发烧的治疗方法 发烧后这么

孩子发烧,家长别着急,教你治疗发烧的方法 发热是小儿在感冒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导致发热的情况也很多。家长们总是怕遇到小儿发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小儿发热该如何辩证和处置。 小儿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37℃之间,38℃以下称为低烧,高于38.1度就是高烧了。中医认为凡遇外感、肺胃实热、阴虚、惊吓、常见传染性发热疾病都会导致小儿发热。 1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是小儿发热的常见原因。出现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清涕,鼻息凉,喷嚏,喉痒,苔薄白等症状说明孩子是外感发热。 调理思路:温中散寒,发汗解表 重点穴位:三

小儿推拿发烧手法图解 烦热推拿手法

治则:表里双解,清热除烦。 推拿处方:推三关,泻五经,掐十王,运内八卦,揉外劳,分阴阳,退六腑,捞明月,打马过天河,运斗肘。 推拿方义:推三关,退六腑,捞明月,打马过天河,揉外劳宫,乃清热解肌之施;泻五经,分阴阳,运内八卦,乃清热除烦之用;掐十王,运斗肘,乃清热镇惊之治。

小儿湿热泄泻推拿 小儿湿热泄推拿方解析

清天河水,退六腑,清小肠,清脾土以清利脾胃湿热;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能调气通滞;运土入水有以土制水之意,以利水湿;清大肠,下推气街,揉涌泉能引湿热下行,湿热既去则泻自止。

小儿内热发烧推拿手法 小儿内热发烧病因

多由外感误治,或乳食内伤,至肺胃壅实,郁而化热,郁热熏蒸于肌肤,而为发热。 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肝肾阴亏,或后天失养,气血虚弱,阴液不足,或久病伤阴等,以致虚热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