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肾脏变化的特点
老年肾脏变化的特点
一、老年肾的组织学变化
1、 形态学变化:成年人的肾脏平均约250-270克,最重者可达400克,40岁以后,肾脏逐渐萎缩,重量减轻,每10年自然缩小并减重10%,至80~90岁重量可降至180-200,减少20~30%,体积减少20~40%。肾皮质变薄、功能性肾单位数目减少。
2、肾小球 随年龄的增长,功能健全的肾小球数目逐渐减少,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硬化,少数呈全球性硬化,部分肾小球代偿性肥大。年轻人肾小球硬化的比例为1%以下,而80岁以后,最终健全肾小球可减少20-30%,甚至50%。硬化肾小球主要是由于老年肾血管及毛细血管的老化改变所致。
3、肾小管 老年肾小管中近曲小管主要变化为细胞数目减少,肾小管萎缩、脂肪变性,长度和容积均明显减少,甚至整段小管萎缩或消失。在远曲小管,主要变化为管腔扩张,有较多憩室或囊肿形成。有研究表明在单纯性肾囊肿人群中,60岁以上约占50%。
4、肾间质 出现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的细胞外基质增多。
5、肾血管 老年肾的肾动脉明显硬化,可同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在入球与出球小动脉之间形成短路血管或无小球血管,从而造成肾皮质血流明显减少,而肾髓质血流相对维持正常。这种血管结构的改变使老年肾的血流重新分布,是肾功能变化的结构基础。
老年人心理变化的特点 多疑病
60岁以上老年人,有半数的人可出现多疑病症状,这是由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已经从对外界事物的关心转向对自己躯体的关心所致,而且这些关心可因某些主观感觉而加强,从而易出现多疑病症状,表现为头部不适、耳鸣、胃肠道功能异常以及失眠等。有时即使稍有不适,也要向周围人去诉说。还会过分注意报刊书籍上的一些医学常识并对照自己,常为此而心神不定,惶惶不安,甚至多次求医就诊。
老年人常见的肾病种类有几种
随着岁月流逝,人体衰老,肾脏的体积和重量也减少,肾脏疾病亦慢慢出现。
老年人最常见的肾脏疾病有三类:尿路感染、老年肾动脉硬化和梗阻性
老年人的尿路感染常常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仅表现为低热、全身无力、食欲下降,或夜尿增多、遗尿、尿失禁等,若发生此种情况应及时去医院肾内科就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梗阻性腰痛、排尿减少或排尿不舒服等感觉。因此,若有上述不适,应尽快到肾病专科就诊,以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解决尿路梗阻。
人到老年,肾脏细小动脉出现透明样变而渐趋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均可加重肾小管动脉硬化的进展,使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降低,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并最终进展到尿毒症。因此,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应定期到肾病专科就诊,让肾内科医师为您制订保护肾脏的最佳方案。
豆腐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豆腐吃多了会引起贫血,疲倦,嗜睡等症状,豆腐虽好,但不宜天天吃。
豆腐含大量植物性蛋白质,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变化,最后大部分由肾脏排出体外。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大量食用豆腐,势必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的诊断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在临床表现与成年人基本相同,主要根据实验室中,尿蛋白,血浆蛋白和血三脂的指标,达到肾病综合征的标准而确定,但是老年人肾病综合征是继发性多于原发性,所以明确了肾病综合征诊断后一定力求找出病因,因为不同种的原因,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转归和预防也有很大差别,前面已经提到老年肾病综合征继发于很多疾病,各种肿瘤性疾病,胃肠道肿瘤,淋巴瘤,白血病,肺癌,多发性骨髓瘤,还有糖尿病肾病血管瘤,异常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药物如金制剂,青霉胺,非类固醇抗炎,转换酶抑制剂,所以一定要除外上述疾病的原因,才能诊断为原发性的肾病综合征。
各种病理类型的肾病综合征有着不同的症状特点和病因:
1.微小病变型
占老年肾病综合征25%,临床表现中伴有舒张期高血压和血肌酐超过正常值,高于成年人,而血尿少于成年人,原发性较多。
2.膜性肾病
占老年肾病综合征70%,膜性肾病型常与肿瘤和某些药物(金制剂,青霉胺)有关,肿瘤多与肺肿瘤,胃肠道肿瘤,淋巴瘤,白血病有关,临床症状无特殊。
3.肾淀粉样
大部分是原发性淀粉样变,少数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和慢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淀粉样变可以波及全身时,可出现牙龈或直肠的刚果红染色阳性,且预后较差,无有效治疗方法,常于诊断后14个月内死亡。
典型的肾病综合征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老年人肾脏的老化改变,以及其他系统性疾病可掩盖某些肾病综合征的表现,使其变得不典型,实际上做出准确的诊断的是不容易的,因此为了明确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并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案,许多学者认为有必要进行肾组织活检,但因为肾脏老化改变,有时必须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老年人肝脏变化的症状
1、肝脏血流量减少
男性超过25岁,女性超过20岁后,肝脏循环血流量以每年0.3%-1.5%的比例下降,60岁比20岁时肝脏血流量下降40%-50%。而血液是护肝养肝的基础,肝脏血流量下降导致肝脏吸收营养、代谢和清除毒素的能力以及免疫功能相应衰退。老年人肝脏趋于“硬化”,不如青壮年的柔软和富于弹性,伴有长期饮酒史的更明显。
2、肝脏体积重量、再生能力下降
50岁时的肝脏平均体积是1150立方厘米,80岁以上肝脏平均体积仅849立方厘米;85岁时的肝细胞仅是40岁左右肝脏细胞的50%。老年人肝细胞会出现双核、多核、胞体固缩、核染色体变性等退化表现,肝细胞量和质的退化使分泌、消化、吸收等生理功能也相应退化。
3、肝脏脂肪增多
广州市调查2913名非体力劳动中老年人的脂肪肝患病情况,50-59岁年龄组患病率为12.14%。高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离胆固醇、高血糖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严重脂肪肝可进展至肝硬化、肝癌。
4、对于药物损伤耐受力下降
老年人感觉敏锐度下降,病情严重程度反映、交流不准确、不及时,会掩盖、延误病情。老年人肝病并发症多,老年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较年轻患者高,更易发生消化道出血。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消化、骨关节等疾病罹患率均高于年轻人,与肝脏功能、肝脏状态互相影响。
老年人高发肾衰竭是为什么
一、【伴随疾病增多】
如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患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其肾动脉狭窄(》50%以上)发生率高达16%~42%,缺血性肾脏病是引起或加重老年急、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2型糖尿病亦是引起老年肾功能减退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约占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8%一38%,高于普通人群的3.5%~8%,这主要由于前列腺肥大、泌尿系结石和膀胱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其他导致老年人慢性肾脏损害的常见因素还有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以及心功能衰竭等。
二、【易患因素增加】
老年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保钠能力均降低,渴阈升高,对水、盐缺失的代偿能力较差,引起摄入不足、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功能不全和休克等液体丢失的机会增加。因肾小球滤过率渐低,肾脏排泄药物或其代谢产物能力下降,而老年人长期用药的机会大增,用药不当易致肾脏损伤。老年人手术或介入治疗增多,也是引起老年人ARF的常见。
三、【肾小球问题】
随年龄增长,生理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扩张逐渐加重。肾脏生理功能逐渐减退,肾小球滤过率以每年0.75ml/min的速度下降,小管浓缩功能也有不同程度降低。
吃豆腐有什么危害 促使肾功能衰退
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变化,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饮食,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老年肾亏的表现有哪些
老年肾亏的表现有哪些
1、中老年人长期患病不愈就容易伤及肾脏。许多慢性病如慢性肝炎、冠心病、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等病人,往往伴随有肾虚症状。
2、中老年肾脏出现问题就会使自己感到难以畅快呼吸。厉害的情况下,伴随气喘还可能出现喘气加重、冷汗直冒等症状。
3、一般夜尿次数在2次以上,或尿量超过全日的1/4,严重者夜尿一小时一次,尿量接近或超过白天尿量,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属于夜间多尿。白天小便正常,独夜间尿多,正是本症的特点,多因肾气虚弱所造成。
4、中老年人长期从事同一固定姿势的工作容易诱发足跟疼痛、腰部乏力等症,久之会损伤肾气,导致肾精不足。
老年肾亏怎么办
真正的补肾药是要将“肾气”收藏到一定程度,才让人产生欲望,这也更符合养生的哲理。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都是补肾的好药,但这些药往往针对突然肾虚的青年人,可迅速恢复肾气,但像中老年属肾气慢慢亏损的类型,则不宜长期服用。
中老年体质大件,很容易出现肾亏肾虚的情况,老年人一旦出现肾亏肾虚,千万不要盲目壮阳。一定要整体治疗,老年肾虚一般要从调里脾脏开始,不能一开始就补肾。因为中老年人往往脾路不通,所以要先治脾。
让脾循环起来,之后才靠饮食、运动和休息来补肾。最好的调脾方式是饮食和运动。这些对于早发现,早治疗有帮助。此外,建议肾亏者在调理身体的时候要注意节制房事,因为房事是最伤肾脏的,尤其是很容易会导致肾阴虚的出现。
。
麻疹的病理变化特点是什么
全身淋巴组织、单核吞嗟细胞增生和浸润。 麻疹皮疹多认为系麻疹病毒感染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后发生 IV型变态反应所致。
夜尿多不一定是前列腺的错
1、糖尿病。因血糖过高,尿中有大量糖排出可引起溶质性利尿。此外,由于血糖升高,机体为了代谢,增加饮水量以便稀释血液也是引起多尿的原因。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夜尿多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是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体内肾功能影响造成的,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因此,糖友出现夜尿多要警惕是不是肾脏出现了并发症。
2、肾功能不全。肾脏疾病引起的多尿见于慢性肾衰竭的早期,此时以夜尿量增加为特点,多尿是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的表现。常见于高血压肾损害、老年肾小动脉硬化症、各种慢性肾脏病引起的氮质血症、低钾性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以及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管—间质疾病(如肾小管酸中毒)等。
3、心力衰竭。有多年高血压和患过心梗的中老年人,是慢性心衰的高发人群。如果你属于高危人群,一旦出现夜尿增多的现象,千万别轻视,有可能是慢性心衰的表现之一。当发生夜尿多时,别误认为是前列腺“惹的祸”而不加重视。
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患肾脏疾病
【伴随疾病增多】
如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患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其肾动脉狭窄发生率高达16%~42%,缺血性肾脏病是引起或加重老年急、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2型糖尿病亦是引起老年肾功能减退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他导致老年人慢性肾脏损害的常见因素还有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以及心功能衰竭等。
【易患因素增加】
老年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保钠能力均降低,渴阈升高,对水、盐缺失的代偿能力较差,引起摄入不足、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功能不全和休克等液体丢失的机会增加。老年人手术或介入治疗增多,也是引起老年人ARF的常见。
【肾小球问题】
随年龄增长,生理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扩张逐渐加重。肾脏生理功能逐渐减退。
以上三个问题是直接导致老年人肾衰比例升高的原因,我们知道了发生的原因以后一定要尽力避免,关爱老年人的健康,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只有他们健康了,我们才能更加幸福。
老年人护肾的方法
随着岁月流逝,人体衰老,肾脏的体积和重量也减少,肾脏疾病亦慢慢出现。老年人最常见的肾脏疾病有三类:尿路感染、老年肾动脉硬化和梗阻性肾病。
老年人的尿路感染常常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仅表现为低热、全身无力、食欲下降,或夜尿增多、遗尿、尿失禁等,若发生此种情况应及时去医院肾内科就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梗阻性肾病,简单地说,就是尿液排泄不畅,尿液梗阻于肾脏等部位,积压并压迫正常的肾组织,影响肾脏正常工作,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梗阻性肾病,可因为结石、肿瘤、炎症病灶、结核等阻塞尿液通路而发生,患者多有腰痛、排尿减少或排尿不舒服等感觉。因此,若有上述不适,应尽快到肾病专科就诊,以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解决尿路梗阻。
人到老年,肾脏细小动脉出现透明样变而渐趋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均可加重肾小管动脉硬化的进展,使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降低,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并最终进展到尿毒症。因此,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应定期到肾病专科就诊,让肾内科医师为您制订保护肾脏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