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的炮制
郁金的炮制
用水浸泡,洗净,捞出晒晾,润透,切片,晒干。
第2步醋炒:取郁金片加米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100kg郁金片,用醋10kg。
第3步醋蒸:取原药去净杂质,加醋10%及水适量,浸吸约2天,常翻拌,吸透后,入甑内用武火,蒸约2-3小时,取出切成厚约2mm顺片,晒干。
第4步醋煮:取净郁金,用水浸泡4成透;捞出,移出锅内,加醋,水同煮至水尽,取出,晾至半干时,切斜片,晒干,每郁金500g,用醋120g。
第5步酒制:取郁金片与黄酒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晾干,每郁金片500g,用黄酒60g。
第6步炒制:取净郁金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
第7步蒸制:取原药材,拣去杂质,清水洗净,浸泡2-3小时,捞起,闷润4-5小时,置锅内隔水蒸至透心,刨成薄片,晒干即得。
第8步矾制:郁金加明矾水,用微火炒干,至呈老黄色为度,每郁金黄色16kg,用明矾2kg。水适量。
第9步矾、醋制:取郁金与米醋,倒入热米汤中,加白矾搅匀,放24小时后,再煮2小时,至米汤干,晒至7-8成干,润2天,切1-1.5mm厚的片,晒干,每郁金10kg,用米醋1kg,白矾30g,米汤适量。
治疗输卵管堵塞的中草药方剂
中草药方剂:
1.处方:丹参、赤芍、三棱、莪术、枳实、皂角刺、当归、乳香、没药、透骨草。用法每晚一剂,浓煎200毫升,保留灌肠,温度以39℃左右为宜,每日一次。
2.处方:赤芍、川芎、三棱、莪术、制乳香、制没药、桃仁、昆布、海藻、夏枯草、炮山甲、皂刺、丹参、益母草、路路通。每日一剂,水煎服,连服两月为一疗程。
3.处方:败酱草、大血藤、地丁草、蒲公英、土茯苓、香附子、川楝子、王不留行、车前子、郁金、炮山甲、两头尖。每日一剂,水煎服,连服两月为一疗程。
4.处方:虎杖、菖蒲、王不留行、当归、山慈菇、穿山甲、大芸、生半夏、细辛、生附子、生马钱子。水煎3次后浓缩,再加没药、乳香、琥珀、肉桂、蟾蜍。用时取药粉5克,加白酒、蜂蜜适量,麝香少许,风油精3-4滴,调匀成膏置于脐部,纱布外敷,脚步固定。然后用红外灯照射20分钟,每日用热水袋外敷脐部1-2小时。隔日1次,7次为1疗程。
鸡内金有哪些炮制方法
鸡内金作为一种常用药,它的炮制方法颇多,因此产生的功效也不同。
《本草经疏》云:“肫是鸡之脾,乃消化水谷之所”,故能“宽中健脾,消食磨胃。”(《滇南本草》) 其“味甘,平,性涩”(《本草备要》), “入脾、胃二经”(《本草再新》)。
在药房里,我们一般能见到的鸡内金有三种:一是生鸡内金,通过洗净,干燥制得;二是炒鸡内金,取净鸡内金,清炒至鼓起,本品表面暗黄褐色至焦黄色;三是醋鸡内金,取净鸡内金,清炒至鼓起,喷醋,取出,干燥制得。
生鸡内金善消癥、消石 《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其“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治疗石淋的石苇散加鸡内金、海金沙等可加强排石消坚的作用。“若再与白术等分并用,为消化瘀积之要药,更为健补脾胃之妙品,脾胃健壮,益能运化药力以消积也。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是以男子痃癖,女子癥瘕,久久服之,皆能治愈。”
炒鸡内金消食健脾并举 《本草纲目》云其能治“小儿食疟,疗大人淋漓反胃,消酒积”。治食积不化,脘腹胀满,常与山楂、麦芽、青皮同用;治小儿脾虚疳积,常与白术、山药、使君子同用。
醋鸡内金疏肝助脾 中医有醋制入肝的说法,认为醋鸡内金有疏肝助脾作用,多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等证。
金银花有哪些炮制方法
金银花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它既能宣散风热,又善清解血毒,可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有显著效果。
金银花药用可分为生药、炒药和炭药3种,炮制不同,功效不同,现介绍于下:
生药是把鲜金银花经过日晒、阴干等方法而获得的干品。生药味甘微苦,性寒,善清利上焦和肌表之毒邪。可用于温病初期,常与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等同用,以加强疏散清热之力。主治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者,其代表方有“银翘散”。还可用于痈疽疔毒,金银花有“疡科之圣药”之称,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合用,能增强解毒消肿之力。对于痈疽疖毒、红肿疼痛,无论溃脓还是未溃脓者,使用金银花(用量宜重)均能起到极佳效果,代表方有“五味消毒饮”等。
炒药是把金银花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为度。炒药味甘微苦,性寒偏平,其清热解毒之功善走中焦和气分,多用于温病中期。常与黄芩、石膏、芦根、竹茹、栀子等同用,具有清解内毒、透邪外出、和胃止呕的作用。可用于邪热内盛而见发热烦躁、胸膈痞闷、口渴干呕、舌红苔燥及脉象洪数等。
金银花炭是用武火清炒(但火力不宜过大),将金银花炒至焦黄或稍黑,贮存备用。炭药味甘微苦涩,性微寒,重在清下焦及血分之热毒,主要用于治疗痢疾等。常与黄连、木香、赤芍、马齿苋、蒲公英等药合用,能起到清肠解毒、活血化瘀之功。
常规用量:生药10~30克,炒药10~20克,炭药10~15克。需要注意的是,治疗疮疡脓肿者宜重用金银花,剂量为60~90克。
炮制和用法
【炮制】海龙:用水刷净,切块或捣碎。酒制海龙:取净海龙,用黄酒润透,微火烘烤至黄色酥脆即成。
【归经】肝;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研末,1.5-3g。外用:适量,研末掺敷。
【注意】孕妇及阴虚火旺、有外感者均应禁服。
【各家论述】
1.《纲目拾遗》:功倍海马。催生尤捷效。
2.《现代实用中药》:为强壮药,有兴奋作用,用于老人及衰弱者之精神衰惫。治血气痛。
3.《中药鉴别手册》:补肾壮阳。治阳萎、不育。
如何让甲状腺结节消失 处方1(气郁痰阻)
组成:柴胡6克、郁金10克、香附1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浙贝15克、海蛤壳15克、陈皮10克、桔梗6克、炮山甲6克(先煎)、地龙10克。
适应证:气郁痰阻。症见颈前部结节,伴胸肋胀痛,常与情志因素有关,苔薄白,脉弦。
治疗急性乳腺炎的5个偏方
偏方一
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金银花、天花粉、连翘、黄芩、牛蒡子、荆芥、防风、香附、柴胡、皂角刺(后下)各10克,甘草5克。若里热重,酌情加知母、大黄(后下)、生石膏(先煎);肿痛严重者,加乳香、没药;乳汁不通者,加王不留行、通草;胸胁胀痛者,加川楝子、郁
偏方二
青皮、瓜蒌、郁金、川楝子、丹参、茯苓、白术、白芍、柴胡、当归各10克,薄荷(后下)6克,炮姜、甘草各3克。发热恶寒者,酌情加金银花、黄芩;疼痛严重者,加橘核、蒲公英、连翘;乳汁不通者,加路路通、皂角刺(后下)。
偏方三
王不留行、通草、漏芦、穿山甲(炮制,先煎)、天花粉、白芷、柴胡、桔梗、青皮、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各10克,木通、甘草各3克。
偏方四
紫花地丁、蒲公英各30克,生地黄、野菊花、天葵子各15克,龙胆草、泽泻、通草、车前子(包煎)、柴胡、当归、栀子、黄芩、甘草各10克。灼热口渴者,加生石膏(先煎)、知母、大青叶;便秘尿赤者,加大黄(后下);头痛目赤,眩晕耳鸣者,加夏枯草、钩藤(后下)、石决明(先煎)。
偏方五
黄芪(炙)、熟地、当归、白芍各15克,党参、茯苓、白术、乳香、没药、陈皮、生姜各10克,五味子、远志各6克,桂心(后下)、甘草各5克,大枣10枚。
射干的炮制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冬春季用热水浸2~3小时,夏秋季用冷水浸2~3小时,取出滤干水份,投入缸内加盖湿布,润透取出去芦,切成二分厚直片晒干。
虎杖的炮制
采集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仙茅的炮制
1、酒仙茅:取净仙茅用黄酒拌匀,润透后,置锅内微炒至干,取出,晾干。(每仙茅100斤,用黄酒10-20斤)
2、《雷公炮炙论》:凡采得(仙茅)后,用清水洗令净,刮上皮,于槐砧上用铜刀切豆许大,却用生稀布袋盛,于乌豆水中浸一宿,取出,用酒湿拌了蒸,从巳至亥,取出暴干。
3、《海药本草》:仙茅,用时竹刀切,糯米泔浸。
制附片的炮制
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为乌头块根,经胆巴水(即盐卤)浸后供药用再用清水漂清后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晒干。(外地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黄附块、明附块等区别,现上海地区不再区分。)生附子、咸附子(为乌头块根,经胆巴水浸制,洗净后,切片晒干供应药用。生附子毒性较熟附片为强,须严格控制使用,一般只供外用。)
禁忌: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