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的原理是什么 那如何在夏日祛除积寒呢
冬病夏治的原理是什么 那如何在夏日祛除积寒呢
方法很简单,就是“内用温热”、“外散风寒”。
有人觉得,大热天的,再吃热的东西,那还不得心烦气躁。不错,关键是服温热也有个正确的服法——我们可以热药凉服。比如说红糖姜汤水,本来是温热暖胃的,但如果在暑天服用,可以倒在塑料瓶中,然后放到冷水里泡一下,此时,我们虽然喝的是冷饮,到胃里的时候却是热药。
夏天毛孔大开,最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可泻过旺之心火,也可将侵入皮肤的寒邪及时排出,所以发汗法是排除体内寒邪的最好方法。借用金庸先生小说里提到过的《九阴真经》里的第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正好体现了人体应天时而动的这种自然调节功能:泻心经之气血(火)来补充膀胱经的虚弱(寒)。心,五行属火,夏天最盛;膀胱经,人体之藩篱,是抵御外寒之屏障,也是清除内寒之通道。所以夏天身体多汗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自然疗法,不但可以清除寒气,发汗本身还可排出体内大量的瘀毒。
但由于夏日我们贪食冷饮,胃肠中有大量寒气,本来用于发汗的心火,转而被用于温暖肠胃了。此时,体表便缺少气血来抵御外邪侵袭了。而所谓的外邪也是我们一手制造的,那就是空调的冷气。冷气从皮肤而入,冷饮从肠胃而入,心火虽盛,难敌二寒,既不能很好地消化,也不能很好地发汗,结果就出现了所谓的“肠胃型感冒”:发热无汗,吐泻交加。
夏季养生四原则
一是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
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
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
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冬病夏治的原理是什么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夏季养生保健的重点
1、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2、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 酸角、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3、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4、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冬病夏治的原理是什么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在缓解期服药治疗,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大暑节气可以拔罐吗
大暑可以进行拔罐,至于要不要在大暑节气时拔罐,主要看个人体质。
大暑位于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此时有冬病夏治的传统,拔火罐是冬病夏治的一种基础方式,其基本原理是,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大盛,人体毛孔大开,气血通畅,此时治疗疾病可以直通经络与脏腑。
所以,大暑节气时可以进行拔罐,如果有需要且体质适合拔罐的话,可以在大暑节气时进行拔罐。
冬病夏治的原理是什么
冬病夏治说的就是冬天气候寒冷,易得湿寒疾病,而夏天气温最高的三伏天里,阳气最盛,气血充盈、毛孔大张,此时经脉流畅、穴位敏感,可以利用阳气和药材调理身体,祛除身体内部的湿寒之气,从而减缓和治疗冬天多发的疾病。
何为“冬病”,为何“夏治”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
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外界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体内也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以及各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
但若是阳气衰弱,体内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消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等,然后整日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祛,又添新寒。
1、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
2、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
3、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会运行不畅,就会出现四肢不温、手脚发麻等症状。
4、所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肾湿怎么缓解
一是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需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中医认为,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