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类型

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类型

根据WHO的标准,小细胞肺癌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以及腺鳞癌、支气管腺癌。

(1)鳞状细胞肺癌:占肺癌患者总数的30%,具有角化和细胞间桥的恶性上皮性肿瘤。鳞癌以中央型多见,多由肿瘤组织和大块坏死、空洞构成。支气管刺激症状出现早,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阳性率高。光镜下以发现细胞质内含有桥粒和张力原纤维为诊断依据。好发于男性吸烟者,发展慢,远处转移率低,手术后长期存活率高。

(2)腺癌:占肺癌全部组织学类型的50%,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类肺癌。典型者以腺结构为主,分化差者,可无腺泡和乳头状结构,以周围型多见,好发于女性,血行转移常见。一旦胸膜受累,易通过淋巴系统转移到纵隔淋巴结。细支气管一肺泡细胞癌是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没有明显的腺样结构,其形态与肺泡Ⅱ型细胞相似。主要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大体形态:局限于肺段的孤立结节与整个肺内的弥漫性浸改变。

(3)未分化大细胞癌:此种肺癌光镜下特征不明显,没有腺样或鳞状分化,诊断必须排除其他类型的肺癌才能确立。光镜下与小细胞肺癌的主要区别在于胞质丰富,细胞界限清楚,细胞排列紧密而均一。电镜下则经常可以发现有腺癌,鳞癌以及小细胞癌的分化。大细胞癌的起源与支气管无关,常发生于末梢支气管和亚段区,早期即侵犯实质,发生转移,偶有侵犯周围肺组织而在CT显示为假包膜者。

(4)腺鳞癌:少见,表现为同一癌组织内同时具有两种细胞学成分,因此也具有两种细胞的生物学特点,预后差。

(5)支气管腺体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下黏液腺及腺管上皮细胞的一组原发性肺、支气管肿瘤。发病率较低,仅占2%左右。肿瘤生长缓慢,肉眼观察边界清楚,但常侵犯邻近组织,可发生远处转移。切除不彻底易局部复发,因此应列为低度恶性肿瘤。支气管腺瘤常发生于较大支气管,肿瘤血管丰富,发病年龄小,多见于女性。

肺癌的检查方法

对于肺癌的诊断检查,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X线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重要手段。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早期肺癌病例X线检查虽尚未能显现肿块,但可能看到由于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病变或肺部炎变。

2、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理变化情况。窥见癌肿或癌性浸润者,可采取组织供病理切片检查,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

3、放射性核素检查

67Ga-枸橼酸盐等放射性药物对肺癌及其转移病灶有亲和力,静脉注射后能在癌肿中浓聚,可用于肺癌的定位,显示癌病的范围,阳性率可达90%左右。

4、细胞学检查

多数原发性肺癌病人在痰液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并可判定癌细胞的组织学类型。因此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中央型肺癌痰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可达70~90%,周围型肺癌痰检的阳性率则仅约50%左右,因此痰细胞学检查阴性者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5、剖胸探查术

肺部肿块经多种方法检查和短期试探性治疗仍未能明确病变的性质,肺癌的可能性又不能排除,如病人全身情况许可,应作剖胸探查术。术中根据病变情况及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给予相应治疗。这样可避免延误病情致使肺癌病例失去早期治疗的时机。

肺癌早期症状早诊断

由于癌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不同,医学上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后者又分为鳞癌、腺癌、大细胞肺癌等。

肺癌也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能产生一些激素酶、抗原、胎蛋白等生物性物质、但这些癌肿标记物对肺癌的确诊尚无应用价值,临床医师对中年以上久咳不愈或出现血痰以及肺部X线检查发现性质未明的块影或炎变的病例,均应高度警惕。肺癌患者应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肺癌晚期转移与恶化的可能性。

早期肺癌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因此当出现持续2周以上的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闷、憋气、消瘦等症状时,就应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以排除肺癌。近年来随着 X线、CT及MRI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肺癌的确诊率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甚至许多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生在认识上也存在着“依靠影像学检查就可确诊肺癌”的误区。事实上,痰细胞学检查、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肺癌的诊断中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肺肿瘤类型

肺癌有以下两种基本类型:

1)小细胞肺癌(SCLC)或燕麦细胞类;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肺癌的20%,恶性程度高,倍增时间短,转移早而广泛,对化疗、放疗敏感,初治缓解率高,但极易发生继发性耐药,容易复发,治疗以全身化疗为主。

2)非小细胞肺癌(NSCLC)类;

非小细胞肺癌则占肺癌总数的80%,是最为常见的肺癌。它主要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即肺鳞癌、大细胞未分化癌三类,其对于传统放化疗敏感性较差。肺癌的早期诊断可以通过拍摄胸部X线片来了解肺内的异常情况。此外还可进行血液常规检查以及痰液找病理细胞等相关化验帮助诊断,并进行一系列深入的检查,包括支气管镜、纵隔镜、肺组织活检以及胸腔镜等。

这种区分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对这两种类型的肺癌的治疗方案是截然不同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用中药或化学疗法治疗。外科治疗对这种类型肺癌患者并不起主要作用。另一方面,外科治疗主要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还有一种癌症类型是嗜银细胞瘤。其实总的来说晚期肺癌手术、放疗、化疗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肺肿瘤的治疗应是手术、中药、放疗、化疗及免疫等多学科综合治疗。肺癌的手术、放疗、化疗治疗效果在近十年中没有显著的提高,总的治愈率很低。其中主要原因是肺癌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早期手术切除癌块固然重要,但配合中医中药的综合治疗,标本兼治同样重要。

得了肺癌怎么治疗

(一)化学治疗化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90%以上的肺癌需要接受化疗治疗。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无论早期或晚期均较肯定,甚至有约1%的早期小细胞肺癌通过化疗治愈。化疗也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缓解率为40%~50%。化疗一般不能治愈非小细胞肺癌,只能延长患者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化疗分为治疗性化疗和辅助性化疗。化疗需根据肺癌组织学类型不同选用不同的化疗药物和不同的化疗方案。化疗除能杀死肿瘤细胞外,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损害,因此化疗需要在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近年化疗在肺癌中的作用已不再限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而常作为全身治疗列入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可以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血小板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分为治疗性化疗和辅助性化疗。

(二)放射治疗1.治疗原则放疗对小细胞肺癌疗效最佳,鳞状细胞癌次之,腺癌最差。肺癌放疗照射野应包括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的纵隔区。同时要辅以药物治疗。鳞状细胞癌对射线有中等度的敏感性,病变以局部侵犯为主,转移相对较慢,故多用根治治疗。腺癌对射线敏感性差,且容易血道转移,故较少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放疗是一种局部治疗,常常需要联合化疗。放疗与化疗的联合可以视病人的情况不同,采取同步放化疗或交替化放疗的方法。2. 放疗的分类根据治疗的目的不同分为根治治疗、姑息治疗、术前新辅助放疗、术后辅助放疗及腔内放疗等。3.放疗的并发症肺癌放疗的并发症包括: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纤维化和放射性脊髓炎。上述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与放疗剂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也存在个体差异性。

肺癌的治疗方法

肺癌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外科手术治疗是肺癌治疗中的首选方法和基本手段。

1.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是肺癌治疗中的首选方法和基本手段。早期肺癌的术后五年生存率达到80%~85%。

肺癌外科手术目的

各期肺癌外科手术可达到以下目的

①切除早期局限性癌肿、达到临床根治目的;

②相对彻底切除全部癌组织及胸内淋巴结.争取临床治愈;

③切除大部分癌组织,为放疗、化疗、免疫和中医药等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④缓解患者继发和并发的症状,减少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手术适应症

1临床分期为I期、II期及部分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根治性切除可能且全身情况可耐受者;

2临床分期为I期小细胞肺癌可行根治性切除者;II期小细胞肺癌化疗后可行根治性切除者;

3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性质尚未确定,临床高度怀疑为肺癌或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者,应积极手术探查,术中作冰冻切片定性再决定手术方式;

4对肺内孤立的转移性或复发性病灶,而无其他脏器转移的病例,应积极手术。对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而无组织学和细胞学诊断的,临床诊断为肺癌的病例,也应考虑手术切除。

2.放射治疗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或由于机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早期肺癌,胸腔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 同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对于晚期肺癌发生骨、脑等远处转移和上腔静脉压迫症、恶性胸水等患者,局部放射治疗可以起到减轻症状的作用。近年来开展的放射治疗和化疗的联合应用,放疗、化疗和手术的联合应用.更是扩大了放疗在原发性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

3.细胞毒化学药物治疗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细胞毒化学药物治疗可以划分为三代。以甲氨碟呤、阿霉素、环磷酰胺为代表的第一代化疗药,因很少有延长生存期作用,目前已较少使用; 以铂类为代表的第二代化疗药物显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使大部分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生存期得以延长: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的包括紫杉醇、泰索蒂、异长春花碱、吉两他宾等第三代抗肿瘤化疗药物,比单独使用第二代化疗药物有更长的生存期获益和更低的细胞毒性.目前临床上多以第二代联合第三代组成治疗方案应用。

对于小细胞肺癌,各种化疗药物都可产生较高的治疗反应率.即使70年代应用的化疗药物目前仍在临床使用。有研究提示.拓扑替康作为二线化疗药物具有更好的作用。

4.介入放射学精疗

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是近年来肺癌治疗的新途径。目前临床上以DDP60mg;MMC60mg为基本药物,如为肺腺癌则加表阿霉素20~30mg或环磷酰胺60mg.将上述药物分别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以5~10mg/分钟的速度从导管注入,每次间隔4周,治疗2~3次后全部或部分缓解率达50%左右。

肺癌的治疗方法

化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90%以上的肺癌需要接受化疗治疗。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无论早期或晚期均较肯定,甚至有约1%的早期小细胞肺癌通过化疗治愈。化疗也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缓解率为40%~50%。化疗一般不能治愈非小细胞肺癌,只能延长患者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化疗分为治疗性化疗和辅助性化疗。化疗需根据肺癌组织学类型不同选用不同的化疗药物和不同的化疗方案。化疗除能杀死肿瘤细胞外,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损害,因此化疗需要在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近年化疗在肺癌中的作用已不再限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而常作为全身治疗列入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可以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血小板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分为治疗性化疗和辅助性化疗。

肺癌最好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是肺癌治疗中的首选方法和基本手段。早期肺癌的术后五年生存率达到80%~85%。

肺癌外科手术目的:各期肺癌外科手术可达到以下目的:①切除早期局限性癌肿、达到临床根治目的;②相对彻底切除全部癌组织及胸内淋巴结.争取临床治愈:③切除大部分癌组织,为放疗、化疗、免疫和中医药等治疗创造有利条件;④缓解患者继发和并发的症状,减少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手术适应症:(1)临床分期为I期、II期及部分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根治性切除可能且全身情况可耐受者:(2)临床分期为I期小细胞肺癌可行根治性切除者;II期小细胞肺癌化疗后可行根治性切除者;(3)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性质尚未确定,临床高度怀疑为肺癌或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者,应积极手术探查,术中作冰冻切片定性再决定手术方式;(4)对肺内孤立的转移性或复发性病灶,而无其他脏器转移的病例,应积极手术。对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而无组织学和细胞学诊断的,临床诊断为肺癌的病例,也应考虑手术切除。

2.放射治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或由于机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早期肺癌,胸腔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同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对于晚期肺癌发生骨、脑等远处转移和上腔静脉压迫症、恶性胸水等患者,局部放射治疗可以起到减轻症状的作用。近年来开展的放射治疗和化疗的联合应用,放疗、化疗和手术的联合应用.更是扩大了放疗在原发性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

3.细胞毒化学药物治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细胞毒化学药物治疗可以划分为三代。以甲氨碟呤、阿霉素、环磷酰胺为代表的第一代化疗药,因很少有延长生存期作用,目前已较少使用;以铂类为代表的第二代化疗药物显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使大部分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生存期得以延长: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的包括紫杉醇、泰索蒂、异长春花碱、吉两他宾等第三代抗肿瘤化疗药物,比单独使用第二代化疗药物有更长的生存期获益和更低的细胞毒性.目前临床上多以第二代联合第三代组成治疗方案应用。

对于小细胞肺癌,各种化疗药物都可产生较高的治疗反应率.即使70年代应用的化疗药物目前仍在临床使用。有研究提示.拓扑替康作为二线化疗药物具有更好的作用。

4.介入放射学精疗: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是近年来肺癌治疗的新途径。目前临床上以DDP60mg;MMC60mg为基本药物,如为肺腺癌则加表阿霉素20~30mg或环磷酰胺60mg.将上述药物分别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以5~10mg/分钟的速度从导管注入,每次间隔4周,治疗2~3次后全部或部分缓解率达50%左右。

肺癌的治疗方法

肺癌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外科手术治疗是肺癌治疗中的首选方法和基本手段。

1.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是肺癌治疗中的首选方法和基本手段。早期肺癌的术后五年生存率达到80%~85%。

肺癌外科手术目的:各期肺癌外科手术可达到以下目的:①切除早期局限性癌肿、达到临床根治目的;②相对彻底切除全部癌组织及胸内淋巴结.争取临床治愈:③切除大部分癌组织,为放疗、化疗、免疫和中医药等治疗创造有利条件;④缓解患者继发和并发的症状,减少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手术适应症:(1)临床分期为I期、II期及部分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根治性切除可能且全身情况可耐受者:(2)临床分期为I期小细胞肺癌可行根治性切除者;II期小细胞肺癌化疗后可行根治性切除者;(3)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性质尚未确定,临床高度怀疑为肺癌或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者,应积极手术探查,术中作冰冻切片定性再决定手术方式;(4)对肺内孤立的转移性或复发性病灶,而无其他脏器转移的病例,应积极手术。对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而无组织学和细胞学诊断的,临床诊断为肺癌的病例,也应考虑手术切除。

2.放射治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或由于机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早期肺癌,胸腔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同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对于晚期肺癌发生骨、脑等远处转移和上腔静脉压迫症、恶性胸水等患者,局部放射治疗可以起到减轻症状的作用。近年来开展的放射治疗和化疗的联合应用,放疗、化疗和手术的联合应用.更是扩大了放疗在原发性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

3.细胞毒化学药物治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细胞毒化学药物治疗可以划分为三代。以甲氨碟呤、阿霉素、环磷酰胺为代表的第一代化疗药,因很少有延长生存期作用,目前已较少使用;以铂类为代表的第二代化疗药物显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使大部分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生存期得以延长: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的包括紫杉醇、泰索蒂、异长春花碱、吉两他宾等第三代抗肿瘤化疗药物,比单独使用第二代化疗药物有更长的生存期获益和更低的细胞毒性.目前临床上多以第二代联合第三代组成治疗方案应用。

对于小细胞肺癌,各种化疗药物都可产生较高的治疗反应率.即使70年代应用的化疗药物目前仍在临床使用。有研究提示.拓扑替康作为二线化疗药物具有更好的作用。

4.介入放射学精疗: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是近年来肺癌治疗的新途径。目前临床上以DDP60mg;MMC60mg为基本药物,如为肺腺癌则加表阿霉素20~30mg或环磷酰胺60mg.将上述药物分别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以5~10mg/分钟的速度从导管注入,每次间隔4周,治疗2~3次后全部或部分缓解率达50%左右

什么方法可以治疗得肺癌

化学治疗

化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90%以上的肺癌需要接受化疗治疗。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无论早期或晚期均较肯定,甚至有约1%的早期小细胞肺癌通过化疗治愈。化疗也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缓解率为40%~50%。化疗一般不能治愈非小细胞肺癌,只能延长患者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化疗分为治疗性化疗和辅助性化疗。化疗需根据肺癌组织学类型不同选用不同的化疗药物和不同的化疗方案。化疗除能杀死肿瘤细胞外,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损害,因此化疗需要在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近年化疗在肺癌中的作用已不再限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而常作为全身治疗列入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可以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血小板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分为治疗性化疗和辅助性化疗。

放射治疗

放疗对小细胞肺癌疗效最佳,鳞状细胞癌次之,腺癌最差。肺癌放疗照射野应包括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的纵隔区。同时要辅以药物治疗。鳞状细胞癌对射线有中等度的敏感性,病变以局部侵犯为主,转移相对较慢,故多用根治治疗。腺癌对射线敏感性差,且容易血道转移,故较少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放疗是一种局部治疗,常常需要联合化疗。放疗与化疗的联合可以视病人的情况不同,采取同步放化疗或交替化放疗的方法。

肺癌确诊的金标准 肺癌如何治疗

肺癌的治疗应该需要根据病理分期、病理学类型、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个体化的分子分期,患者的个人情况心肺功能、经济条件、全身情况及其他因素来综合分析,确定一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肺癌包括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以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为主,小细胞肺癌则要与放化疗相结合,两种治疗方式有所差异、有所不同,建议到肿瘤医院、呼吸方面的肿瘤专家那里进行确诊,制定一套合理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得了肺癌到底能活多久

一.病理分型方面

肺鳞状细胞癌多为中心型,通常先经淋巴局部转移,全身的远处转移比较晚。肺腺癌多为周围型,即便肺部的肿瘤很小也容易发生全身其他器官的转移,成为晚期肺癌。

小细胞肺癌是比较特殊的一类肺癌,在病理的组织学上单独划分出来,其恶性程度很高,生长快,较早出现淋巴和全身的广泛转移,即为晚期。小细胞肺癌对放化疗很敏感,有的患者经过一线治疗后甚至会肿瘤消失,但是约70%患者会在之后的两年内出现复发或转移。

除此之外,每种类型的肺癌细胞分化程度也不同,比如有的肿瘤细胞分化的和正常肺组织结构类似,我们称之为高分化肿瘤,反之,如果肿瘤细胞分化杂乱,没有了正常肺组织的结构,则称之为低分化肿瘤。相比较而言,因高分化组织类型肺癌的结构更接近正常组织,所以恶性程度比低分化肿瘤要低。

二.病理分期方面

恶性肿瘤的分期是综合评估肿瘤大小、有没有淋巴结转移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转移而定的。因其涉及的内容太过专业,在此不便详细讲解,只要弄明白肺癌是分Ⅰ、Ⅱ、Ⅲ、Ⅳ期就行了,Ⅰ期肺癌预后最好,生存期最长,Ⅳ期肺癌预后最坏,生存期最短。

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经过手术治疗后许多患者可以治愈,五年生存率可达到45%-65%,有部分早期肺癌病人生存期甚至超过10年、20年或长期生存。Ⅲ期肺癌经过多种治疗手段(以后我会详细讲解)后,五年生存率可达50%。Ⅳ期肺癌预后最差,1年生存率为30-40%,两年生存率为10-15%。没有远处转移的小细胞肺癌有20%左右的治愈率,但是如果出现远处转移,治疗后两年生存率不足15%,五年生存率会更低。

肺癌有一项血液检查叫NSE请问是什么参照物

由于吸烟、环境污染等因素,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肺癌血清学标志物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癌胚抗原(CEA)的检测对肺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和监测复发都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单项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均不高。考虑到肺癌组织分型的不同,肺癌标志物与肺癌组织分型可能有密切关系,本文采用放免分析对正常人和不同组织分型的肺癌患者进行血清CYFRA21-1、NSE和CEA联合检测,以评价CYFRA21-1、NSE和CEA在不同组织类型的肺癌中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血清CYFRA21-1是细胞角蛋白19(CKl9)的片段,CK19是—种酸性蛋白,主要分布于单,复层上皮细胞内。结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且不同分期的肺癌阳性率不同,因此各家报道其对肺癌诊断阳性率各不相同,但其对鳞癌和肺癌的阳性率都在50%以上:另外其对胰腺癌、胆囊癌也有较高的阳性率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一类糖代谢酶,存在于神经元细胞及神经内分秘组织中,在诊断小细胞肺癌中有较高的阳性率,本次统计NSE阳性率73.3%与相关报道基本一致。癌胚抗原CEA是一类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异性决定簇的酸性糖蛋白,存在于胎儿肠道和由内胚层分化来的肿瘤细胞膜上,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现发现肺癌的腺癌阳性率较高,王自正报道阳性率为57.0%。与本次统计基本—致。

肺癌的组织类型可分为非小细胞肿癌(鳞癌、腺癌及其它)和小细胞肺癌。不同组织类型的肺癌化疗方案不同,放疗敏感性不同,手术机会不同。患者的预后也不同。本研究表明CYFRA21-1、NSE和CEA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与肺癌组织分型有密切关系。CYFRA21-1主要表达于非小组胞肺癌(鳞癌和腺癌),在小细胞肺癌与正常人血清中表达很低。NSE主要表达于小细胞肺癌,与正常组和非小细胞肺癌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在鳞癌和腺癌组也有一定的表达,但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CEA主要表达于腺癌,在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很低。这三项指标在检测肺癌中,各有侧重,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能互补不足,可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对肺癌病理分型及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肺癌,大致还能活多长时间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已高居癌症死亡率之首。得了肺癌究竟能活多久?这个问题取决于癌症病理学类型、肿瘤分期、患者年龄、身体基本情况以及能否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等等因素。大体上,我们将肺癌分为两种: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现分而谈之

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腺癌、鳞癌、肺泡癌等等。早期(多指Ⅰ期)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约45%左右,换句话说:45%的早期肺癌患者,术后可活过5年;早中期(多指Ⅱ期)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约30%左右。晚期平均生存11.5个月。
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局限期平均生存期12~18个月,广泛期则为6~10个月。

中药治疗肺癌脑转移

方案(1)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是根治性治疗肺癌的首选方法。对于非小细胞肺癌,除部分Ⅲb及Ⅳ期外,都应以手术治疗或争取手术治疗为主,根治性切除到目前为止是唯一有可能使肺癌病人获得临床治愈的治疗手段。即使是局部晚期肺癌,也可先通过其他治疗手段使癌灶缩小,然后争取手术切除。如病变范围较小,术后合理安排综合治疗,绝大多数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早期肺癌病人,如早Ia期肺癌通过外科手术即可达到临床治愈。在外科治疗中,越来越多的肺癌病例可以采取微创治疗,即胸腔镜或不切断肌肉的小切口方法,同样可以起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大大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也提高了患者对美容的要求。

方案(2)化学药物治疗:目前我国肺癌的化疗已同国际接轨,在国际肺癌化疗规范用药的基础上,我国也制定了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规范指南。肺癌化疗分为一线化疗和二线化疗,也就是说即使一线化疗失败的患者,可以换用二线化疗方案。

方案(3)放疗:放疗是肺癌治疗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肺癌的组织学类型不同,放疗效果也有所不同。其中对肺癌放疗的敏感性最佳的是小细胞肺癌,肺鳞癌次之,而肺腺癌最差。

方案(4)靶向治疗:以EGFR突变检测为基础的靶向治疗药物易瑞沙和特罗凯,对于那些不能耐受化疗的中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尤为受益。

什么是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基本类型之一,属于未分化癌,其病理类型包括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和复合燕麦细胞型。三分之一的肺癌患者属于这种类型。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生物学行为恶劣,预后凶险。以同样播散范围比较,小细胞肺癌较其他类型肺癌诊断前的症状期短,确诊后的生存期亦短。如不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自诊断起的中位生存期不足三个月,二年生存率小于1%。发病年龄较轻,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有吸烟史。一般起源于较大支气管,大多为中央型肺癌。小细胞癌分化程度低,生长快,较早出现淋巴道转移和侵入血管经血道广泛转移到身体远处器官组织,因此在各类肺癌中,小细胞癌的预后最差。小细胞癌对放射治疗或抗癌药物治疗敏感度高。 治疗上一般不主张手术,以全身化疗及放疗为主,该类型肺癌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患者有发热、咳嗽都是肺癌常见的症状,出现头痛要警惕脑转移,强烈建议行颅脑CT检查。

相关推荐

得了肺癌后带来哪些危害呢

肺癌的危害: 肺癌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为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肺癌的80%,而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因此,放疗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放疗,对于中央型肺癌的放疗,通常以前后对穿野基础上根据原发病变和纵隔转移淋巴结的位置加斜野,而周围型肺癌则需依具体情况而定。 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验证了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的优势,一般来说,周围型肺癌的放射治疗对脊髓、食管的影响相对要小。目前对于单纯的ⅲ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适形放疗剂量学研究

肺癌是如何转移的

第一、直接扩散:肿瘤细胞向其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是各类型肺癌较常见的转移途径。鳞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就是直接扩散。 第二、血道转移:癌细胞随肺静脉回到心脏后,可转移到身体远处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脑、骨、肝、肾上腺以及肺内转移。腺癌和小细胞肺癌多见血行转移! 第三、淋巴转移: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无论小细胞肺癌或者非小细胞肺癌,后期均有淋巴转移的情况存在。是否有淋巴转移也是判断肺癌分期、确定治疗方法的的重要标志!

小细胞肺癌

多发群体 吸烟人群为高发人群,小细胞肺癌患者中90%以上的人有吸烟史。发病年龄35-68岁,平均发病年龄60岁,男性多于女性。 疾病症状 小细胞肺癌早期可无症状,诊断时最常见的症状为乏力(80%)、咳嗽(70%)、气短(60%)、体重下降(55%)、疼痛(40-50%)、咯血(25%)。[1] 一、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一)咳嗽:为常见的早期症状,多为刺激性干咳,当肿瘤引起支气管狭窄,可出现持续性、高调金属音咳嗽。咳嗽多伴少量黏液痰,当继发感染时可合并脓痰。(二)咯血:多为痰中带血或间断血痰,少数因

肺癌的基本类型是什么?

近年来,肺癌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和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之一,它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为了减少肺癌的发病率,我们应该了解一下肺癌的基本类型小细胞肺癌 1)小细胞肺癌(SCLC)或燕麦细胞癌,近20%的肺癌患者属于这种类型; 小细胞肺癌(SCLC)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短,进展快,常伴内分泌异常或类癌综合征;由于患者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且对放化疗敏感,故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应以全身化疗为主,联合放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系治疗小细胞肺癌成功的关键。 非小细胞肺癌 2)非小细胞肺癌(NSCLC)类,约80%

小细胞肺癌治愈几率有多大

小细胞肺癌临床特点为: 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短,进展快,常伴内分泌异常或类癌综合征。小细胞肺癌对化疗较敏感,可以考虑化疗,不过单纯化疗有很大的副作用,常会引起呕吐,脱发,厌食,免疫力下降等症状,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复发转移。 小细胞肺癌为什么发展迅速: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个未分化癌分型,在肺癌中所占的比例约20~25%,小细胞肺癌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大多数小细胞肺癌诊断时已为广泛期,局限期最多占1/3。由肺Kulchitsky细胞恶变而来,WHO将其又分为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三种。该病男

常用治疗肺癌的方法有哪些

1内科治疗:对于不能完全彻底根治的患者,化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在肺癌的病理分型中,化疗的敏感性最好的是小细胞肺癌,其次是肺腺癌,而肺鳞癌对化疗敏感性相对来说较差。虽然化疗存在一些副作用,但如果你积极配合接受医生的治疗,总比不接受治疗的患者有一定的生存获益。尤其是对于小细胞肺癌和肺腺癌来说,这种获益是很大,可以延长寿命,减轻症状。 2外科治疗:外科治疗也就是手术治疗,其实按道理来说任何有手术条件和适应证的肺癌病灶,原则上都应争取手术的切除。这种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主要适用于早期肺癌者,是一种根治性手术,这些患

肺癌分类

一、以肿瘤肉眼形态分型: (1)管内型 肿瘤限于较大的支气管腔内,呈息肉状或菜花状向管腔内突起,少数有蒂。也可沿管壁蔓延,呈管套状,多数无管壁外浸润。 (2)管壁浸润型 肿瘤侵犯较大的支气管管壁,管壁粘膜皱襞消失,表面呈颗粒状或肉芽样。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并常向管壁外肺组织内浸润。肿块的切面可见支气管壁结构仍存在。 (3)结节型 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小于5cm,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时,肿块边缘常呈小分叶状。(4)块状型 肿块形状不规则,直径大于5cm,边缘呈大分叶状,与周围肺组织分界不清。 (5)弥漫浸

什么是肺部原位癌

谈到肺癌,人人都会想到吸烟,“吸烟有害健康”是烟盒上必须注明的警示标语。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直接的当然是对肺组织的危害。被动吸烟与吸烟是同等危险的。因为真正对肺组织产生损害、癌变的并不是焦油中的尼古丁,而是烟草中的其他致癌物质如苯并芘等,尼古丁只是让吸烟者成瘾而已,吸烟者呼出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因此,长期在吸烟者身边的烟雾里工作、生活者也属肺癌的高危人群。除吸烟外,城市工业化、环境污染也与肺癌关系密切. 肺是一个复杂的器官。提及肺,多数人只将它与呼吸联系在一起。殊不知肺还有如下重要功

肺癌脑转移诊断

在所有的脑转移癌中,以来自肺癌的为最常见。至少40%的肺癌会在整个病程中的某一时段发生脑转移。本文着重讨论肺癌脑转移的症状、治疗和预后。 一、肺癌脑转移的的定义 肺癌脑转移不同于脑瘤,后者是肿瘤就发生于脑组织。多数脑内的肿瘤并非来自脑组织本身。癌细胞从肺癌组织脱落,通过血流或淋巴系统进入脑内并开始生长。 小细胞肺癌发生脑转移较早,常发生在肺部肿瘤被发现之前。小细胞肺癌一旦出现脑转移,就被列入广泛期。非小细胞肺癌也常扩散到脑部,多在疾病后期才出现,一旦扩散到大脑,就属于IV期。 二、肺癌脑转移的症状 肺癌一

肺癌的危害

肺癌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为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肺癌的80%,而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因此,放疗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放疗,对于中央型肺癌的放疗,通常以前后对穿野基础上根据原发病变和纵隔转移淋巴结的位置加斜野,而周围型肺癌则需依具体情况而定。 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验证了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的优势,一般来说,周围型肺癌的放射治疗对脊髓、食管的影响相对要小。目前对于单纯的ⅲ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适形放疗剂量学研究的报道较少,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