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灰质炎是什么病 脊髓灰质炎的是传染病
脊灰质炎是什么病 脊髓灰质炎的是传染病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
什么是脊灰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小儿麻痹症。本病可防难治,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小儿麻痹症前期症状
小儿麻痹症也称为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是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它侵袭神经系统,可在数小时内造成全面性的瘫痪,病毒通过口腔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内繁殖,初期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头痛、呕吐、颈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每200例感染病例中会有1例出现不可逆转的瘫痪,通常是腿部,在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因为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脊灰疫苗是什么
脊灰疫苗即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小儿麻痹症。本病可防难治,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自从20世纪50年代成功地研制了脊灰疫苗以后,脊髓灰质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球的小儿麻痹症发病率逐年下降。
脊灰质炎是什么病 脊髓灰质炎的主要症状
患者多为1~6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迟缓性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程度很轻的非特异性病变,无菌性脑膜炎(非瘫痪性脊髓灰质炎)和各种肌群的弛缓性无力(瘫痪性脊髓灰质炎)。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与之有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萎缩,同时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缩,使整个机体变细。
灭活脊灰疫苗是什么
灭活脊灰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英文是IPV(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它是采用灭活病毒制成,注射后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由于灭活脊灰疫苗中的病毒完全失去毒力,完全没有感染性,所以它不但能有效预防脊髓灰质炎,更具有安全性好的优势,没有传统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可能造成疫苗相关麻痹的危险,是现在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脊灰疫苗。
什么是脊椎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程度很轻的非特异性病变,无菌性脑膜炎(非瘫痪性脊髓灰质炎)和各种肌群的弛缓性无力(瘫痪性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体积小(22~30nm),单链RNA基因组,缺少外膜的肠道病毒。按免疫性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其中Ⅰ型最容易导致瘫痪,也最容易引起流行。
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本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接触性传染病。隐性感染(最主要的传染源)在无免疫力的人群中常见,而明显发病者少见;即使在流行时,隐性感染与临床病例的比例仍然超过100:1。一般认为,瘫痪性病变在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热带)少见,但近来对跛行残疾的调查发现这些地区的发病率达到美国接种疫苗以前的高峰发病年份。这些地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都很差,病毒传播广泛,终年发病,因而小儿在生后几年内就获得感染和免疫,而不发生大流行。
瘫痪病例中,90%以上发生于5岁以前。相比之下,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好的经济发达国家,感染的年龄往往推迟,许多年长儿和青年人仍然是易感者,夏季流行在年长小儿中越来越多。
在工业化国家,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脊髓灰质炎目前已基本消灭。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脊髓灰质炎已经为时不远。
成人患小儿麻痹症的类型
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有两种基本类型:轻型(顿挫型)和重型,前者主要发生于小儿,后者多发生在年长儿和成人,又分为瘫痪型或非瘫痪型。
顿挫型:临床表现轻,中枢神经系统不受侵犯。在接触病原后3~5天出现轻度发热、不适、头痛、咽喉痛及呕吐等症状,一般在24~72小时之内恢复。
非瘫痪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且循环神经纤维散布全身可在发病之初出现此期症状。同时也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加剧,多汗,呕吐,烦躁不安或嗜睡等症状。
瘫痪型:约占感染者的1%-2%,除了非瘫痪型脊髓灰质炎的临床表现外,尚有脊髓前角灰质、脑或脑神经的病变,可致肌肉瘫痪。
接种疫苗禁忌症 脊灰糖丸
脊灰糖丸是一种口服疫苗制剂,白色颗粒状糖丸,接种安全。婴儿出生后按计划服用糖丸,可有效地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免疫程序:2、3/4月龄初免疫,4岁时候加强免疫。
预防疾病:脊髓灰质炎。
接种部位:口服。
接种禁忌症:免疫缺陷症者禁止服用;凡发热、腹泻及急性传染病期间禁止服用。
小儿麻痹症疫苗是什么
1、小儿麻痹症疫苗是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所有人对脊灰炎都易感,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目前预防脊髓灰质炎有两种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和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针对小儿麻痹的一种疫苗,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疫苗,对于一些接受辐射和皮质激素免疫抑制都是具有一定功效的。
2、小儿麻痹糖丸
儿麻痹糖丸的名字全称叫做是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主要是使用口服的方式对孩子的小儿麻痹症进行预防,但是,这样的疾病其实是和别的疫苗一样也对于孩子的健康起到了免疫作用,只是小儿麻痹糖丸接种的途径不一样而已。
服苗后7-10天,血清中开始有了中和抗体,1-3个月达到高峰。一旦新的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侵入,病毒抵达肠道后,体内的分泌型抗体IgA就发挥作用,抵抗病毒。血液中的中和抗体则阻止病毒从血循环向神经系统扩散,避免病毒侵入脊髓和脑神经产生麻痹症状。
对幼小儿童可以用清洁的汤勺将糖丸研碎,然后溶于冷开水中服用,切忌用热开水溶化或混入其他饮料中服用,以免将疫苗中的病毒杀死,影响免疫效果。较大的儿童则可以直接吞服糖丸,每次服1粒。该疫苗一般无特殊禁忌症,但有免疫缺陷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儿童,应禁用或缓用;对发热或患有急性病和慢性病急性发作的儿童以及重度腹泻的儿童也应缓用。
接种脊灰疫苗选糖丸还是针剂
“糖丸”补种开始了
日前,郑州市做出部署,将在今冬明春开展两轮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及强化免疫活动。脊髓灰质炎疫苗俗称“糖丸”,因此,许多家长将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通俗地称为“糖丸补种”活动。
郑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李锋介绍,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如果人群抗体水平低,也可引起大年龄组儿童以及成年人发病。
什么年龄的儿童需要补种“糖丸”?
这次脊灰疫苗接种的对象为:2~48月龄儿童,脊灰疫苗免疫史不足3次或不详,免疫史以明确接种记录为准;4~6岁儿童,脊灰疫苗免疫史不足4次或不详,或免疫史虽满4次但4岁加强免疫未接种者,免疫史以明确接种记录为准。
本次查漏补种、强化免疫活动时间为今年12月5~6日,2013年1月5~6日。在此期间同时开展含麻疹成分疫苗、乙肝疫苗等常规免疫疫苗的查漏和补种工作。
预防脊灰
有两种疫苗可选择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年幼的儿童。接种“糖丸”,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许多家长重视疫苗接种,得知消息后,立即查阅孩子的接种记录,并带领孩子到辖区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在接种过程中,家长发现,有些门诊上的脊灰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糖丸”,一种是针剂,糖丸免费,针剂自费。
为什么一种疫苗是免费的,一种是收费的?免费的和收费的有什么区别吗?
郑州市金水区疾控中心监测科张威娜科长介绍,一种是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另一种是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是一种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
“糖丸”是计划内疫苗,计划内疫苗都由政府统一采购,并实行免费接种,各预防接种单位不得收取任何费用。针剂不属于计划内疫苗,要自己付费。用哪一种,选择权在家长。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小儿麻痹症的罪魁祸首
脊髓灰质炎是急性传染病,小儿麻痹症病因是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部分病毒可侵入神经系统。患者多为一至六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小儿麻痹症病因会导致肢体疼痛,发生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体积小(22~30nm),单链RNA基因组,缺少外膜的肠道病毒。按免疫性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其中Ⅰ型最容易导致瘫痪,也最容易引起小儿麻痹症病因。
脊髓灰质炎病人,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与之有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萎缩,同时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缩,使整个机体变细。这些都是小儿麻痹症病因导致的。
北京确认3例脊灰病毒感染者
今天上午,北京市卫生局确认,本市确认3例脊髓灰质炎野病隐性毒感染者,均为8月20日之后来京就读的新疆和田地区学生。目前,3名学生已进行集中医学观察,身体状况良好,北京尚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或疫情。
今天上午,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经过检测,发现3份标本疑似脊髓灰质炎野病毒。9月26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确认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Ⅰ型)。此3份标本采自于8月20日之后来京就读的新疆和田地区学生。
针对监测发现的情况,北京市迅速将3名脊髓灰质炎隐性感染的学生集中进行医学观察,采取了对重点人群进行脊灰疫苗的查漏补种等防控措施。目前,3名学生的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出现脊髓灰质炎临床症状。
●有问必答
问:脊髓灰质炎是否会传染他人?
市卫生局释疑:脊髓灰质炎隐性感染者大多数不发病,但他们排泄的粪便带有病毒,可传染给他人。因此,对于脊髓灰质炎隐性感染者要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间两次便检为阴性者即可以解除观察。目前,北京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或疫情。
问:目前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
市卫生局释疑: 北京市相关部门正在对来自有脊髓灰质炎疫情流行地区的人员进行了摸底排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并对40岁以下和田来京人员以及今年7月1日以后新疆来京的15岁以下儿童,进行两轮脊灰疫苗接种。
同时,提醒广大市民,除接种疫苗外,还应保持勤洗手、勤换衣、不喝生水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多知道点儿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肠道传染病,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经口腔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内繁殖,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
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率较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故又称小儿麻痹症。
脊灰疫苗是什么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是由于小孩的脊髓、脊神经受病毒感染后而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部分小孩得病后可以自行痊愈,但多数小孩患病后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畸形,结果引起终身残疾,多为跛行甚至根本不能站立、行走,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对这种疾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通过使用疫苗进行预防。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我国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而另一种名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IPV),是一种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自从有了该疫苗,全球的小儿麻痹症发病率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