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幼儿贫血护理要点

婴幼儿贫血护理要点

1、补充含铁食物

加铁的婴儿配方奶粉、含铁的米片或含铁的维生素滴剂等。同时,还要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西红柿汁、菜泥等,以增进铁质吸收。此外,当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后,也要多喂食含大量铁质的食物,如鸡蛋黄、米粥、菜粥等,但应避免喂食糖,因食糖会阻碍铁质的吸收。

2、随时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

必要时要给宝宝做血红蛋白成分的检测试验,因为患有轻微贫血的宝宝在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如果宝宝血红蛋白过低,就表示患有贫血,就应当及时补充铁质,吃含铁量高的食物。

3、关于加用强化铁的饮食

足月儿从4—6个月开始(不晚于6个月),早产婴及低体重儿从3个月开始。最简单的方法即在奶方中或辅食中加硫酸亚铁。对母乳喂养儿每日加1—2次含铁谷类。尚可交替使用硫酸亚铁滴剂,足月儿纯铁用量不超过1mg/kg/日(2.5%FeSO40.2ml/kg/日),早产儿不超过2mg/kg·d。每日最大总剂量为15mg,在家庭使用最多不超声1个月,以免发生铁中毒。

4、人工喂养儿在6个月以后

若喂不加铁的牛奶,总量不可超过750ml,否则就挤掉了含铁饮食的入量。

5、对于儿童与成人

最好在每斤面粉中加铁13—16mg。我国农村以谷类、淀粉类饮食为主,有些地方钩虫病流行,必须引起重视,同时应注意尽量增加肉类饮食,因即使在谷类中加铁,其吸收量亦不如肉类食品。

婴幼儿贫血的食疗方

1、桑椹粥

功效:养血,补肝,滋肾明目。

用料:桑椹20~30克(鲜桑椹30~60克),糯米100克,冰糖少许。

做法及服法:注意适当的先将桑椹浸泡片刻,洗净后与糯米同入砂锅熬煮成粥,粥熟加入冰糖再稍煮片刻即可。每天2次空腹食用,5~7天为一疗程。

注意:忌用铁锅煮食,大便稀泄者不宜食用。

2、莲藕排骨汤

功效:清热滋补,解痰化瘀,对少运动而气瘀的儿童有疗效。

用料:莲藕250克,排骨(或鸡骨)125克,精盐少许。

做法及服法:莲藕洗净,以刀背压碎切成小段,放入深锅中,加入洗净的排骨或鸡骨,用大火煮沸后,再以小火煮至莲藕松烂,加入少许精盐即可食用。

注意:不可用铁制锅烹煮,莲藕节有去瘀之效,不可丢掉,须一并煮食。

婴儿贫血护理3要点

01对贫血的婴儿要安排一个安静的环境,需要清新的空气,还有充足的阳光。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02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还有消化能力,合理的添加一些食品,比说肉类、蛋黄、肾、肝、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等。还有就是喂孩子时要有耐心。

03要避免感染其他疾病,尽量不要和患传染病的人接触。换剂应在两餐之间进行,因为这样更有利于铁的吸收。

婴幼儿贫血怎么办

这是很多贫血患者都想知道的问题,贫血多发生于女性朋友,造成贫血的原因也很多,减肥、营养不良、月经多过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贫血,贫血会出现头晕,脸色苍白,浑身无力,疲倦,头晕耳鸣等症状。那么,婴幼儿贫血怎么办?

1.对贫血的婴幼儿应安排一个环境安静、空气清新流通、阳光充足的住处,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

2.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与消化能力,合理地添加辅食,如蛋黄、肉类、肝、肾、豆类、绿叶蔬菜及水果等。同时要注意食品的色香味,以促进孩子的食欲。喂养要有耐心。

3.避免感染其它疾病,如不要和患传染病或发热的病人接触。

4.有震颤的病儿,要防止咬破口唇及舌尖,可在上下门牙间垫上纱布包着压舌板。

5.服用药物时要注意有无药物反应,如换剂应在两餐之间喂较好,这样有利于铁的吸收。

婴幼儿贫血护理5要点

患儿起病大多缓慢,常常在婴儿6个月以后开始发病。最初小婴儿仅是面色显得苍白;而大一点的孩子在活动时易感累,身体没劲。

1.对贫血的婴幼儿应安排一个环境安静、空气清新流通、阳光充足的住处,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

2.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与消化能力,合理地添加辅食,如蛋黄、肉类、肝、肾、豆类、绿叶蔬菜及水果等。同时要注意食品的色香味,以促进孩子的食欲。喂养要有耐心。

3.避免感染其它疾病,如不要和患传染病或发热的病人接触。

4.有震颤的病儿,要防止咬破口唇及舌尖,可在上下门牙间垫上纱布包着压舌板。

5.服用药物时要注意有无药物反应,如换剂应在两餐之间喂较好,这样有利于铁的吸收。

宝宝贫血是什么引起的

婴儿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婴幼儿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 营养性贫血可分为营养性小红血球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贫血。

一、缺铁性贫血 由体内缺铁影响血红素的合成所引起,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普遍的问题,尤见于婴幼儿及生育年龄妇女。据统计,我国近40%的学龄儿童和托幼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缺铁的主要原因有:

1、人体内铁的需求量增加而摄入量相对不足 婴幼儿生长速度很快,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1岁时增加2倍。婴幼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如仅以含铁量少的母乳喂养,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育龄妇女由于妊娠、哺乳,需铁量增加,加之妊娠期消化功能紊乱,铁的摄入和吸收不佳,也极易导致贫血。

2、铁吸收性障碍慢性贫血 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色素铁可以直接以卟啉铁的形式被人体吸收,吸收率较高非血红色素铁的吸收取决于胃肠道的溶解度等因素,多种因素可阻碍铁的吸收。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什么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影响婴幼儿健康的营养缺乏症,主要是因为婴幼儿体内铁元素不足而导致的贫血症状,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铁是婴幼儿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如果婴幼儿体内的铁元素不足,除了会引起婴幼儿贫血之外,还可因缺铁而降低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使机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表现。

因此,家长们应该对此疾病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让宝宝摄入足量的铁元素,在日常照顾和护理婴幼儿时应该密切留意孩子的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贫血症状,应该马上带孩子就医,检查是否患上了缺铁性贫血,早发现早治疗,保证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那么,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呢?我们也来了解一下。

如果孩子患上了缺铁性贫血疾病,家长会发现孩子变得烦躁不安或者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没有胃口吃饭、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比较慢。也会出现皮肤和粘膜苍白,最为明显的是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如果到医院检查,可能会发现孩子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

婴幼儿贫血怎么护理

1.对贫血的婴幼儿应安排一个环境安静、空气清新流通、阳光充足的住处,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

2.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与消化能力,合理地添加辅食,如蛋黄、肉类、肝、肾、豆类、绿叶蔬菜及水果等。同时要注意食品的色香味,以促进孩子的食欲。喂养要有耐心。

3.避免感染其它疾病,如不要和患传染病或发热的病人接触。

4.有震颤的病儿,要防止咬破口唇及舌尖,可在上下门牙间垫上纱布包着压舌板。

5.服用药物时要注意有无药物反应,如换剂应在两餐之间喂较好,这样有利于铁的吸收。

切勿给婴幼儿饮茶

天气很热让孩子跟大人一样喝点茶吧,殊不知这对孩子的健康不利,为什么不要给婴幼儿喝茶呢?

对于婴幼儿来说,饮茶是没有好处的。因为咖啡碱会使人的大脑兴奋性增高,婴幼儿饮茶后不能入睡,烦躁不安,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担加重,茶水具有利尿作用,而婴幼儿的肾功能尚不完善,所以婴幼儿饮茶后尿量增多,会影响婴幼儿肾脏的功能。

饮茶对婴儿贫血的影响,美科学家与研究人员曾对122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饮茶组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饮茶组婴儿,贫血的发生与性别、哺乳时间长短无明显关系,说明婴儿饮茶在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

茶叶中含有的鞣酸、茶碱、咖啡碱等成分,能刺激胃肠道黏膜,阻碍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营养障碍。因此请家长不要给婴幼儿饮茶。

相关推荐

婴幼儿的护理

1、一岁后也要喂奶粉 为了给孩子提供充分的营养,很多妈妈会给一岁以上的婴儿继续喂奶粉,其实一岁后,孩子应该喝鲜牛奶。这时只靠奶粉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需要同时喂婴儿食品。 2、学会走路前需要步行器 以前认为,婴儿学会走路前使用步行器可以促进身体发育。但是使用步行器可以让婴儿仅靠移动脚就能去想去的地方,这反而会延迟孩子的发育。而且如果妈妈因为做家务活没有注意孩子,到处乱走的孩子可能会发生意外事故,所以如果一定要使用步行器,最好每天限制在一定时间内。 3、长痱子抹痱子粉 孩子身上长痱子时,妈妈会给孩子抹痱子粉,

孩子贫血吃什么食物好

幼儿贫血的症状 贫血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是高发人群。贫血是由于缺乏造血所必需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所引起的。为什么在现今这个物质丰富的社会,还有这么多的小孩患上此病呢?幼儿贫血的症状有哪些呢? 其实,幼儿患贫血的原因,主要与其饮食结构不合理、挑食和偏食有关。贫血的孩子,起病缓慢,且表现症状的轻松取决于贫血的程度以及贫血的发展速度。一般来说,患有贫血的孩子,其面色苍白,嘴唇、指甲颜色变淡;呼吸、心率增快;食欲下降、恶心、腹胀、便秘;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

婴幼儿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1、可能因为脐带结扎过早导致红细胞不足而贫血; 2、可能因血细胞本身有问题而贫血; 3、可能有遗传性疾病而贫血; 4、母亲本身在怀孕时铁质不够,也会使宝宝生下即缺乏铁质,加之日后胃肠毛病(如痢疾)或新陈代谢异常,进而影响铁质吸收而贫血。 另外,早产儿常会有铁质不足的现象,因为他们没有充分的时间储存。

纯母乳喂养会导致婴幼儿贫血

母乳是婴幼儿最好的食物,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在4—6个月以前实施纯母乳喂养。但是一项对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婴儿期进行人工喂养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22.58%,实行混合喂养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31.20%,实行纯母乳喂养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43.93%;纯母乳喂养时间不到4个月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27.74%。 超过4个月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43.59%;如果在婴儿4个月前就添加牛奶(粉),贫血发生率为26.32%,在4个月后添加牛奶(粉),贫血发生率为41.36%;如果在婴儿8个月前就添加肉类,贫血发

婴幼儿贫血的原因是什么呢

1.是我们的孩子到了添加辅食的时候,如果我们只给婴幼儿吃母乳,平时添加辅食量还是较少,或者添加的食物不得当,这些都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的。 2.经过研究在母乳里面的含铁量很低的,由于婴幼儿生长速度很快,所以母乳里面的含铁量根本不够我们的婴幼儿的生长需要的。 3.由于妈妈很难判断婴幼儿每次进食的量,可能每次给婴幼儿的食物比较少,如果我们宝宝长期没有吃饱的话,也可能造成贫血的。 还有某些因素会影响孩子的铁吸收.比如补钙过多的话就会影响铁吸收的。

关于贫血和补血的误区

贫血是指人的血液中单位细胞容积内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人体中的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随年龄的增长而有差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个月至6岁小儿血液中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6~14岁小儿血液中血红蛋白低于120克/升,则判定为贫血。 小儿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婴幼儿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最常见的就是营养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可分为营养性小红血球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

婴幼儿贫血是怎么回事

引起儿童贫血的原因主要分三类,一是生成不足包括造血物质如铁、叶酸、缺乏导致的营养性贫血和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二是破坏过多其中一种是红细胞内在缺陷造成的先天性遗传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另一种是红细胞外在因素导致的非遗传性贫血如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感染性贫血等。 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所以一旦家长发现宝宝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容易疲劳、毛发干枯、抵抗力降低等症状,需警惕宝宝是否存在贫血,尤其是出现反应迟钝、舌头震颤、智力行为发育落后

小儿贫血可影响生长发育

小儿贫血多见于1岁组内婴幼儿,此期消化器官发育尚不完善,之饮食单调,营养不足,故而婴幼期贫血发生率高。在我国约有30%以上的婴幼儿存在不同程度贫血,农村地区更高,可达50%左右。 贫血时对小儿的不利影响,除引起患儿面色、牙床、口腔粘膜苍白、厌食、腹泻、哭闹和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感染外;调查资料表明,患儿的体重、身高测量值在均值上减1~2个标准差的人数显着增多,尤以婴幼儿期影响更显着。 婴幼儿处于生长最快时期,一旦出现贫血,肌体供氧能力差,胃肠道粘膜细胞分泌和转运动能减退,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将加重肌体营

乳铁蛋白对宝宝有什么好处 促进铁吸收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婴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而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即使轻度的贫血亦会影响孩子智力发育。为预防缺铁性贫血,配方奶粉的国家标准要求铁的添加含量: 一段配方奶粉中铁含量要求每100KJ(千焦)含0.10—0.36mg; 二段三段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铁含量要求每100KJ(千焦)含0.25—0.50mg; 但大多数婴幼儿配方奶粉添加的是硫酸亚铁、乳酸亚铁等,仅有少数配方奶粉添加了更能促进铁吸收的乳铁蛋白。 乳铁蛋白可以提高肠道对铁离子的生物利用率,提高铁的吸收率,增强造血

纯母乳喂养会导致婴幼儿贫血

母乳是婴幼儿最好的食物,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在4—6个月以前实施纯母乳喂养。但是一项对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婴儿期进行人工喂养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22.58%,实行混合喂养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31.20%,实行纯母乳喂养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43.93%;纯母乳喂养时间不到4个月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27.74%,超过4个月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43.59%;如果在婴儿4个月前就添加牛奶(粉),贫血发生率为26.32%,在4个月后添加牛奶(粉),贫血发生率为41.36%;如果在婴儿8个月前就添加肉类,贫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