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体温多少算正常 产妇、新生儿体温过低害处多
产妇体温多少算正常 产妇、新生儿体温过低害处多
根据统计,剖腹产妇女在麻醉前的平均体温为36.5〜36.7℃,若小于36℃即视为低体温。体温过低会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功能,造成凝血功能不良,手术中会增加出血。
如须输血,不但增加术后伤口感染的机会,也增加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也有报告指出,温度下降1.3℃,心肌缺血和心律不整会增加3倍,原因是在低体温下,药物代谢减缓,会增加各种麻醉药物的作用及时间,进一步影响到手术后的呼吸。
至于低体温孕妇所生的低体重新生儿,其中有2/3的体温小于36℃,使脑出血和死亡率都会增加。根据严重失温者(如溺水)的研究,其血液流动会变缓,结果会造成心脏、脑部的伤害。
新生儿检测体温的意义
新生儿体温检测能够及时知道新生儿身体状况,预防新生儿发热或体温过低。
1、儿体温检测:新生儿体温高于基础体温1度以上,则判定为新生儿发热(即新生儿体温在正常情况下测量时高于37.5度时,宝宝可能出现发热情况);
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家长可以根据新生儿体温检测结果针对新生儿进行诊断治疗,预防新生儿体温过高或者发烧情况。
2、儿体温检测:新生儿体温低于36度,那么新生儿体温过低,家长们需要注意给新生儿做好保暖防寒措施,预防新生儿感冒;严重的话需要就医复温。
新生儿体温标准
新生儿正常体温是多少呢?
新生儿皮肤温度维持在36—37℃的时候最正常。这个温度,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宝宝正常代谢。
刚出生的宝宝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会较差,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当环境温度改变程度超过宝宝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时候,就会造成宝宝体温过低或者发热。
给宝宝量体温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宝宝下午的体温会比清晨稍高一些,如果要记录宝宝体温,可以选择宝宝每天起床后、洗澡前或者傍晚等固定时段测量体温,一天测量约三次。
2、如果发现宝宝有发烧现象,爸妈可以在就医的时候,把之前记录的宝宝的发烧日期、时间、温度变化、发烧频率、天数与相关病征等资料提供给医生,以作为病情判断参考。
3、不能用口表像大人一样测体温,因为新生宝宝还太小,不能配合大人,口腔又很小,容易造成危险。
宝宝36度正常吗
宝宝体温36度正常吗:
婴儿早上体温只要在37.5以下都正常,就算宝宝体温是36度也属于正常的。因为婴儿的体温系统没完全发育好,受外界影响大。比如穿衣多少就会影响体温。
新生儿皮肤温度维持在36~37℃时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正常代谢。刚出生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当环境温度改变程度超越机体调节能力时,则会造成新生儿发热,或体温过低。
如何给新生儿测量体温?
1. 腋下测温方法:解松婴儿衣服露出腋窝,把体温表水银端放在腋窝中央,将同侧手臂靠躯干挟紧体温表,将其固定,持续测温5分钟,所测得温度一般比口表所测略低。
2. 颈部测温方法:即将体温表水银端横放于颈部皮肤皱褶处,调整头部位子,挟住固定体温表,至少测温5分钟,能测10分钟更好。颈部测温不易固定,受气温高低影响也较大,准确性比腋下测温更差。所测温度较低,较口表低0.5C-0.7C,寒冷季节更低。
3. 肛门内测温方法:先用酒精棉球消毒肛表水银端,再抹上少许食用油(煮沸后冷却),加以润滑,缓缓插入婴儿肛门约3厘米,持续测温3分钟,所测体温正常值 37.5C左右,冬季体温不足的新生儿肛表体温可在36C左右。肛门测温较皮肤测温为合适,但方法较麻烦,常引起小儿哭吵,不过必要时还得用肛门内测温。
婴儿能在开空调状况下睡觉吗
新生儿皮肤薄、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与成人相比相差很大,散热多、产热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健全,因此当温度过低时,新生儿体温易受到室内环境温度影响,导致体温不升。严重的还会使皮下脂肪凝固、发硬,导致硬肿症,甚至危及生命。而体温过高的话,也会引起新生儿脱水热、中暑等症状。
对新生儿来说,体温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即腋下体温36℃至37℃,肛门体温36.5℃至37.5℃。因此,新生儿可以用空调,但是要避免凉风直接对着新生儿吹。宝宝着衣,应以宽松、全棉最佳,穿着不宜过多,以安静时不出汗为度。早产儿的保暖尤为重要,体重过低者需要住院,用暖箱才能达到保暖的要求。
充分利用空调的除湿功能
我在朋友中作过小小的调查,多数人都想不到使用空调的除湿功能。其实,空调的除湿功能还真适合宝宝,使用除湿功能,降温不会过低,空气经除湿后比较舒适,特别是在潮湿闷热的晚上或睡觉的时候使用。我先用制冷功能,等宝宝熟睡后换成除湿功能,既不用担心宝宝受热,也不用担心宝宝着凉。
夏天宝宝用空调,合适的温度是多少?
一般,空调温度在25至28度比较适宜。在气温较高时,可将温差调到6~7度左右;气温不太高时,可将温差调至3~5度,空调的风速不宜过强。
产妇体温多少算正常 维持产妇体温的方法
一般维持正常体温的方法如下:
在手术前的30分钟,可以使用保温灯等器物,让产妇身体能够保暖。
研究显示,如注射每1000㏄盐水,体温会下降0.25℃,因此如能以加温器给予加温,对体温的维持会较为理想。
手术中,背部体温散失只占10%,90%多出现在前腹部,因此睡在电热毯上,效果有限;
空气加温器以体前为主,室温如能高于27℃,患者失温的情况会大幅度减少。
手术后患者仍会体温下降,需5个小时方能恢复正常体温,因此继续保温是理想的方式。
新生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新生婴儿体温多少才正常?一般来说,宝宝体温维持在36-37℃最好,因为这个时候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宝宝的正常生理代谢。但由于新生宝宝体温调节能力比较差,所以很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爸妈要注意做好护理工作。
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是宝宝发热了。其中,体温波动于38℃左右是低热,体温在39℃以上是高热,如果宝宝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的是长期发热。
上面的基础体温是指直肠温度,即从新生儿肛门处测得的,一般口腔温度比肛温低0.3℃-0.5℃,腋下及颈部温度又比口腔温度低0.3℃-0.5℃。宝宝的体温是在肛门量的,又在基础体温之间,则宝宝体温完全正常,如果是在腋下或颈部量的,则表示宝宝已经是低热了。
刚出生的宝宝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会较差,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当环境温度改变程度超过宝宝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时候,就会造成宝宝体温过低或者发热。
新生儿体温多少度算正常 新生儿正常体温范围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
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
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
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
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小儿体温正常值是多少
小儿体温正常值:
新生儿皮肤温度维持在36—37℃的时候最正常。这个温度,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宝宝正常代谢。
刚出生的宝宝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会较差,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当环境温度改变程度超过宝宝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时候,就会造成宝宝体温过低或者发热。
给宝宝量体温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宝宝下午的体温会比清晨稍高一些,如果要记录宝宝体温,可以选择宝宝每天起床后、洗澡前或者傍晚等固定时段测量体温,一天测量约三次。
2、如果发现宝宝有发烧现象,爸妈可以在就医的时候,把之前记录的宝宝的发烧日期、时间、温度变化、发烧频率、天数与相关病征等资料提供给医生,以作为病情判断参考。
3、不能用口表像大人一样测体温,因为新生宝宝还太小,不能配合大人,口腔又很小,容易造成危险。
在对小儿体温正常值认识后,小儿体温出现异常变化,需要根据小儿身体情况进行缓解,不能随意的选择治疗方法,这样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而且小儿身体有疾病,药物使用需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使得对小儿身体不会有影响。
新生儿体温多少度算正常
新生儿皮肤温度维持在36—37℃的时候最正常。这个温度,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宝宝正常代谢。当宝宝的体温达到或高于37.7度时,妈妈就要注意宝宝是不是发烧了。低于35℃,就是低温过低了,应注意保暖。
新生儿正常体温范围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
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
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
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
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冬季新手爸妈如何给新生儿保暖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下脂肪比成人薄,保温能力差,新生儿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按体重计算的话,是成人的3倍,因此,新生儿身体散 热的速度也快,比成人快4倍。完全靠新生儿自己来保持正常体温非常困难,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补救。除了控制新生儿的室温外,还可以借用衣服被褥的保暖作 用。也可采取其他一些保暖措施。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保暖呢?在家中可以摸一下小儿的手脚冷暖来粗略估计,如果小手暖而不出汗,说明不需另外再采取保暖措施了。如果热而出汗,说明 体温升高,在37.5℃以上。如果手脚发凉,体温可能低于36℃,对新生儿就要采取措施了。新生儿体温过低,严重时可发生硬肿症,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必须 予以处理。
在家庭中对新生儿保暖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是给他们准备好适宜的衣服。因为新生儿身体与衣服之间的间隙的温度在3 0℃~3 4℃之间最适宜,可防止身体散热,维持新生儿的体温。因此,新生儿的衣服过于宽松或太紧身,都不利于保持体温。有的家长喜欢给新生儿穿上几层衣服,如内 衣、棉背心、几件毛线衣、棉袄,感觉是很暖和了,其实保暖效果不一定好。最好在内衣外面穿一件背心,再穿一件棉袄,保证身体与衣服之间有一定间隙,上面再 盖上小棉被或毛毯就可以了。
如采取以上措施仍不能保持正常体温,可用热水袋、热水瓶进行保暖比较方便,热水袋中的水温不可太热,而且不可与新生儿的身体直接接触,以免烫 伤,最好用布包好,放在距新生儿脚20~30厘米处,经常更换热水袋中的水,以保持一定的温度。电热毯对成人来说是很好的保温方法,但不适用于新生儿,因 电热毯的温度难以控制,往往会过热,而使新生儿体温升高,发生“脱水热”。另外新生儿的小便也多,万一弄湿电热毯,也是非常危险的。此,最好不用电热毯来取暖。
为什么小儿的体温容易出现波动
小儿的正常体温可以波动在一定范围内,但不超过1°C,短暂的体温波动,全身情况良好,无自觉症状,一般不属于病态。
正常小儿的体温在36℃~37℃,有时因进食、运动、吃奶、哭闹、衣被过厚或室内温度过高等使小儿的体温暂时升到37.5℃,甚至达到38℃,相反由于饥饿,热量不足,体弱,少动,或室内温度过低,保暖不好等可以使小儿体温过低,低于35℃,尤其新生儿、未成熟婴儿及小婴儿更易受以上因素的影响。
保持正常体温主要是由体内产热和散热的内调节系统来完成的,而这种调节系统又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主要是受体温调节中枢(位于皮质的丘脑下部)的支配,为了调节产热散热的平衡,新陈代谢和皮肤、呼吸、循环泌尿及内分泌系统均参与此项生理活动。年龄愈小,体温的调节功能愈差,小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汗腺发育不良,肌肉不发达,运动能力差,故而导致小儿体温易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