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情况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星期一早晨

什么情况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星期一早晨

研究表明,周一心血管疾病发作危险比其他几天高20%,死于心肌梗死的危险比平时高30%。其原因可能与周六、周日玩乐过度,吃喝、吸烟过多有关,也可能是因周一要重返工作而感到压力。

防范:休息日游玩,饮酒、抽烟都别太过,更不宜通宵玩乐。可适当睡懒觉,但不要过头,否则生物节律被打乱,周一猛然早起会使血压升高。

心血管疾病怎么预防 气温低血管收缩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

为什么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发季节?主要是因为温度低,身体血管收缩比较明显,血管弹性也跟着变差,所以假使本身血管已有粥状硬化,阻塞等情况,到了冬天,就要特别小心注意心血管疾病!

平时身体的一些症状,就说明着血管可能出现小状况,比如经常容易头痛,运动容易气喘嘘嘘,甚至四肢末端冰冷伴随麻的症状,若出现以上情况,请好好留意自己的身体。

如果在严重一点像出现胸闷、心悸,甚至半夜会突然心脏痛到醒来,这样的朋友更要在冬天做好保暖,赶紧就医检查,立即改变生活作息,搭配饮食控管,改善血管状况。

心血管疾病原因

心血管疾病不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而且还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心血管疾病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相信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下吧。

一、 吸烟: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大家还是对烟情有独钟,戒不掉,吸烟会使血小板粘滞度增加,导致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以使安静时的心率加快、收缩压与舒张压升高,心肌需氧增加。

二、肥胖:这样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因此患者在日常注意控制体重,饮食上注意合理膳食,可以适当选择植物油,少吃动物油和内脏,对心脑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治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等。

三、血液粘稠: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越来越不稳定;同时,饮酒过量 、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粘度 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

四、三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可都属于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使患者不容忽视的疾病,三高患者要针对自身情况,做一个全身的血管评估和一个危险因素的筛查,建议早服用药物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常用药物有五福心脑清等。

温馨提醒: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以便控制病情进展;而未患病的朋友,应该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从而做到及早预防。

为什么要在早上五点钟起床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仅仅是为了练功,还是为了锻炼意志力,而练功人都会早起。

原因之一,早晨是阴阳交替的时期,阴气衰退而阳气渐盛,早起有利于人体的阳气提升,祛病强身。

原因二,早晨万物复苏,大自然给人体提供新鲜的空气。而同时,人体毛孔处于开放状态,这时候锻炼有利于排出一夜的废物。

原因三,凌晨3点到5点还是脑梗最危险时刻,血压在夜间有所下降,而到了凌晨四五点时候,人体的交感神经开始兴奋,血压波动比较活跃,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的饮食

1、山楂桃仁蜜

食材:鲜山楂1000克,桃仁60克。

做法:将山楂、桃仁水煎2次,去渣取汁,加入蜂蜜250毫升,上锅蒸1小时冷却后备用。每次1匙5毫升,每日服2次。

山楂桃仁蜜具有活血化瘀、消食润肠、降脂降压之功效。

2、人参大枣汤

食材:人参10克切片,大枣50克。

做法:将人参、大枣用水煎服,每日1剂。

人参大枣汤具有大补元气、益气生津、养血宁神之功效。

3、双耳汤

食材:银耳、黑木耳各20克。

做法:将银耳、黑木耳放温水中浸泡,洗净蒸熟,每日1剂,分数次食用。

双耳汤具有益气滋阴、降低血脂的功效。

心脑血管疾病六种食疗方法 还不赶快收藏

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一、病因分类:根据致病因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

(一)先天性心血管病(先心病):为心脏大血管在胎儿期中发育异常所致。

(二)后天性心血管病:

1、动脉粥样硬化:常积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周围动脉等。

2、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

3、原发性高血压:显著而持久的动脉血压增高可影响心脏。

4、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为肺、肺血管或胸腔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而导致的心脏病。

5、感染性心脏病:为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侵犯心脏而导致的心脏病。

6、内分泌性心脏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7、血液性心脏病:如贫血性心脏病。

8、营养代谢性心脏病:如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病。

9、心脏神经症: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功能紊乱。

10、其他因素引起的心脏病。

二、病理解剖分类:

1、心内膜病:如心内膜炎、弹性纤维组织增生、心瓣膜脱垂、粘液样变性等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

2、心肌病:如心肌炎症、变性、肥厚、缺血、坏死等导致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下降。

3、心包疾病:如心包炎症、心包积液、积血或积脓、心包缺损等。

4、大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疾病、中膜囊样变性、血管炎症、血栓形成、栓塞等。

5、各组织结构的先天性畸形。

三、病理生理分类:

1、心力衰竭:主要指心肌机械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可为急性或慢性,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

2、休克:为周围循环血液灌注不良造成的内脏和外周组织缺血等一系列变化。

3、冠状循环功能不全: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心肌缺血变化。

4、乳头肌功能不全:二尖瓣或三尖瓣乳头肌缺血或病变,不能正常调节瓣叶的启闭,引起瓣膜关闭不全。

5、心律失常:为心脏的自律、兴奋或传导功能失调,引起心动过速、过缓和心律不规则的变化。

6、高动力循环状态:为心排血量增多、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周围循环血液灌注增多的综合状态。

7、心脏压塞:为心包腔大量积液、积血或积脓,或纤维化、增厚妨碍心脏充盈和排血。

8、其他:体动脉或肺动脉、体静脉或肺静脉压力的增高或降低等。

什么情况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清晨起床后

美国研究发现,清晨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较平时增高40%。原因是人体清醒时,体内会分泌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血压随之升高,耗氧量也会增加。而且此时身体处于脱水状态,血液循环较差,如起床动作过猛,会突然加大心脏负担,诱发意外疾病。

防范:起床宜慢不宜快,醒后最好在床上醒神3分钟。起床后要注意保暖,如外出晨练,要充分热身再运动。常用的β阻断剂宜晚上睡前服,清晨时药效能达到最佳状态。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1.经常感到心慌、胸闷。

2.劳累时感到心前区疼痛或左背部放射痛。

3.早晨起床时一下子坐起,感到胸部特别难受。

4.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

5.晚上睡觉胸闷难受,不能平躺。

6.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有明显胸部不舒服的感觉。

7.走路时间稍长或稍快,感到胸闷气喘,心跳加快。

8.胸部偶有刺痛,一般1~2秒即可消失。

9.爬楼梯或做一些原本很容易的活动,感到特别累,需歇几次才能完成,且感到胸闷气短。

10.浑身无力,不愿说话。

心血管疾病预防

身体超重

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导致超重与高血压。研究表明,体重指数与血压呈正相关,体重每相差10千克,收缩压相差约3.0毫米汞柱(0.4千帕),舒张压相差约2.2毫米汞柱(0.29千帕),而高血压已知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对11万余名女性进行长达16年的随访,发现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及钠摄入与脑卒中呈正相关,是人群脑卒中病死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一般而言,脂肪摄入每天不超过50克为宜,且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不宜过高。

蛋白质缺乏

曾经有调查表明,日本本土人群比美国夏威夷移民人群患脑卒中的比率高3倍,两组人群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夏威夷人群动物蛋白摄入显著高于日本本土人群,且发现动物蛋白与脑卒中呈负相关,动物蛋白可以抑制脑卒中的发生。但过多蛋白质摄入也导致过量脂肪摄入,并加重肾脏负担。老年人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蛋白质1.2-1.5克为宜,其中至少有1/3为优质蛋白质,如鱼、蛋、奶类、瘦肉、豆制品,食用鱼类蛋白、大豆蛋白可使脑卒中发病率降低。

缺乏膳食纤维

美国学者曾经对30681名美国健康男性调查4年,综合所有营养因素分析发现,只有膳食纤维与高血压呈负相关,即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预防高血压。有报道,增加每天水果、蔬菜摄入量可降低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提倡多食用谷类食物,少食用甜食、糖果,多吃粗杂粮、蔬菜、水果等含膳食纤维较高的食物。

盐的危害

高血压为心血管病第一危险因素,在中国高血压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全国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的是西藏、北京、内蒙古、河北、天津;最低的是海南。高血压和食盐摄入量关系密切,摄入量越高,人群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就越高。与每天食盐摄入量小于6克者相比,每天吃盐大于等于12克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14%,大于等于18克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27%。中国居民每天食盐摄入量普遍较大,平均在15-16克,尤其是北方居民口味“重”,对高血压的预防非常不利。诺贝尔奖得主——伊格纳罗教授自称“有一颗年轻的心脏”,他除了强调运动的作用外,还曾特别提及在他的厨房中没有食盐,这一点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1克食盐也就是一个牙膏盖的量,6克食盐加起来并没有多少。从心血管病预防角度来说,人们的饮食还是要尽量清淡一些,逐渐减少食盐用量,直到不特别在食物中加盐。

合理膳食

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合理膳食是十分重要的,患者在饮食上要严格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研究证明,高胆固醇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少吃动物脑髓、内脏、蛋黄、蟹黄等胆固醇高的食物。

2.控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饱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酸则能降低胆固醇,所以在膳食中要控制猪油、牛脂等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3.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维生素C可增加血管弹性,保护血管。

4.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

5.限盐。高盐膳食可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有轻度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对血压较高或合并心衰者,每日用盐量以1~2克为宜。

6.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定期体检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心脏病发作有什么症状 焦虑或气短

男性患心脏病的风险高于女性,并早发于女性。但要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是妇女的头号杀手。女人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察觉到胸痛与心脏病发作。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心灼痛,食欲不振,疲倦或虚弱,咳嗽,这些症状不容忽视,如果推迟治疗,对心脏的损害更大。

相关推荐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心血管疾病早期症状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的表现: 1、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 2、干重活时心前区疼痛或左部放射性发木发痛。 3、干轻活时感觉很累,且胸闷气喘。 4、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 5、睡觉时经常胸闷难受,不能平躺。 6、感情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有明显不适应,即消失。 7、胸闷偶有刺痛感,一般1-2秒后即消失。 8、走路时间稍长或速度略快便胸憋气喘、心跳加快。 9、睡眠时有突然心脏跳动间歇。

不吃早餐容易得什么病 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长期不吃早饭的人比吃早餐的人胆固醇高很多,而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会导致血管变得狭窄或者发生堵塞,进而可引发一系类的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 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们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

心血管疾病比例高吗

1:冠心病和高血压 不少年轻人认为,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人才得的病,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就高血压而言,仅在我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已达到8%。当然,这其中一部分是继发于其他疾病而出现的高血压。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应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30岁以后,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并且纠正诱发血压增高的饮酒、口味过咸等不良习惯。那么,冠心病呢?冠心病就是心脏血 管的动脉硬化了。这种过程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当然,血管只有狭窄到一定程度,或是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时才会有明显症状。由于

心血管疾病的食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偏方一:玉米须西瓜皮汤 方法:取60克玉米须、60克西瓜翠衣,3只去皮香蕉,加4碗清水煎至1碗半,可加适量冰糖饮用,每日3次,可治高血压。 功效:玉米须具有良好的降压及利尿、健胃功能,用来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且稳定。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偏方二:凉拌苦瓜丝 方法:将苦瓜切成丝,用沸水烫一下沥干,再加入虾米、麻油、盐、酱油、味精等调料,搅拌后即成一道佳肴。 功效:苦瓜有除邪气、解劳乏、祛热解暑、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的作用,夏日多吃点苦瓜,不仅能解暑清新,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

头昏、头痛、肢体瘫痪常常提示高血压。 胸痛、胸闷,胸部紧缩感,伴有大汗,恶心等常提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呼吸困难、稍活动就感到气喘吁吁,夜间常常因为气促而憋醒,不能平卧,需要坐起来来才稍缓解,双下肢浮肿等常常提示严重心脏疾病导致心力衰竭。 心悸、心慌、自觉心跳很快或有心脏漏跳感,阵发性发作,或伴有胸闷、全身无力等常常提示心律失常。 小儿出现容易感冒,肺炎等,活动或哭闹后即出现气促,颜面青紫,体检 心脏杂音,常提示先天性心脏病。 活动后出现下肢局部疼痛、麻木或肌肉无力感,肢体停止运动后,症状又缓解,重复相

心血管疾病怎么预防 鱼油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

饮食中要特别注意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取,原因就在于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提高好的胆固醇(HDL)、降低血栓的发生,以及增加血管的弹性,也就是说,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这种营养素大多都藏在鱼油及坚果里。 不过,要找到适合的深海鱼类,并且有时间自行烹调实在困难,尤其对于现代的忙碌族群,不妨可以购买鱼油保健品,不过市面上鱼油产品众多,要怎么挑呢? 1、选择有品牌、有信誉的厂商:由于鱼油萃取技术不易,必须拥有精良的技术,才能萃取出精纯优质的鱼油。 2、确认来自纯净无污染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他汀是一种降低血脂的药物。根据这项研究,如果男士≥55岁,或女士≥60岁,不管血脂情况,只要有任何心血管的危险因素或迹象,不需考虑血脂水平,都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 这项研究中的心血管的危险因素或迹象包括:高血压、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轻度肾功能不全、肥胖、血糖异常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等。 而且吃他汀的方法也很简单,不需要调整剂量,6周时复查一次,之后均每半年检查1次,这种药物的安全性也很好。 在预防心血管病用药方面,阿司匹林也很常要,但该研究没有选用阿司匹林,也就是说,只用他汀就已经足够了。 这项研

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

心血管疾病常会引起如下症状: 头昏、头痛、肢体瘫痪常常提示高血压。 胸痛、胸闷,胸部紧缩感,伴有大汗,恶心等常提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呼吸困难、稍活动就感到气喘吁吁,夜间常常因为气促而憋醒,不能平卧,需要坐起来来才稍缓解,双下肢浮肿等常常提示严重心脏疾病导致心力衰竭。 心悸、心慌、自觉心跳很快或有心脏漏跳感,阵发性发作,或伴有胸闷、全身无力等常常提示心律失常。 小儿出现容易感冒,肺炎等,活动或哭闹后即出现气促,颜面青紫,体检 心脏杂音,常提示先天性心脏病。 活动后出现下肢局部疼痛、麻木或肌肉无力感,肢体

心血管疾病的食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偏方一:玉米须西瓜皮汤 方法:取60克玉米须、60克西瓜翠衣,3只去皮香蕉,加4碗清水煎至1碗半,可加适量冰糖饮用,每日3次,可治高血压。 功效:玉米须具有良好的降压及利尿、健胃功能,用来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且稳定。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偏方二:凉拌苦瓜丝 方法:将苦瓜切成丝,用沸水烫一下沥干,再加入虾米、麻油、盐、酱油、味精等调料,搅拌后即成一道佳肴。 功效:苦瓜有除邪气、解劳乏、祛热解暑、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的作用,夏日多吃点苦瓜,不仅能解暑清新,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