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治面瘫的方法 日常保健

艾灸治面瘫的方法 日常保健

面瘫患者,多数在2个月内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注意发病后应及时治疗,切不可等待7日后再治,以防延误病情,每日可自行按摩患侧面部2-3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勿用凉水洗脸,遇寒冷天气外出应戴口罩或围巾,以防面部受凉。

面瘫能不能艾灸 面瘫辩证分型灸治

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感受风寒邪毒,上犯头面,致使经络阻闭,气血郁滞,除可见面肌不收,口眼㖞斜,头晕耳鸣等常见症状外,部分患者尚可出现典型的耳后疱疹,皮损红赤,疼痛剧烈。

治则:从本而治,从因而治,祛风解毒为主,佐以通络牵正。

施灸穴位:主穴:阳白,太阳,水沟,地仓透颊车,翳风,合谷(健侧)。配穴:攒竹,迎香,外关,风池。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每次施灸5-10分钟,每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休息1天后续灸。

2.隔姜灸:每次选用5-7穴,各穴施灸5-10壮,艾炷如蚕豆大,每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休息1天后续灸。

3.隔蒜灸:将新鲜大蒜捣烂如泥,敷于穴位上,上置蚕豆大艾炷施灸,每次选用5-7穴,各穴施灸5-10壮,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当面瘫两周后,转归为经脉痹阻,气滞血瘀,患者面部麻木不仁,面肌萎弱无力,闭目时,病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鳄泪症或患脸局部板滞感,舌紫黯或有瘀点,脉细涩。

治则:从本而治,从因而治,侧重活血祛瘀,佐以通络牵正。

施灸穴位:主穴:阳白,水沟,地仓透颊车,牵正,合谷(健侧)。配穴:丝竹空透鱼腰,完骨,四白。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可灸10-20分钟,每日1-2次,5-7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2.雀啄灸:每穴灸5-15分钟,每日1-2次,5-7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3.隔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可灸3-7壮,每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面瘫日久(病程2个月以上),患者初具面瘫主证以外,还出现动辄乏力,胃纳不佳,自汗耳鸣,患眼干涩,唾液分泌减少,眩晕。

治则:从本而治,从因而治,宜补益气血,疏通经络。

施灸穴位:主穴:阳白,攒竹,水沟,地仓透颊车,翳风,合谷(健侧)。配穴:丝竹空透鱼腰,迎香,足三里。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可灸10-20分钟,每日1-2次,5-7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2.雀啄灸:每穴灸5-15分钟,每日1-2次,5-7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3.隔姜灸:每次取穴4-6穴,每穴用桃核大小艾炷灸5-7壮,每日2次,6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艾灸日常保健

做艾灸的时候,应注意安全,防止艾绒脱落,灼伤皮肤或衣物。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颜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长期艾灸注意不能施灸过量及施灸不当,若施灸不慎出现水泡,注意不能擦破以及局部消毒换药;化脓灸者,灸疮化脓期间注意适当休息,加强营养及局部消毒。

只要有适应症: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等,艾灸不论什么季节都可以实施。保健所用的天灸,在三伏天施灸,日期有所讲究。

对于机体有实热、阴虚发热者艾灸后可能出现本来疾病加重,孕妇腰骶部及腹部艾灸可能出现流产。过度施灸者,可能出现实热症及消耗阴津,导致其他疾病出现。

月经期是可以艾灸的,对于寒凝经脉、气滞血瘀的月经不通导致的痛经以及虚寒的崩漏等均可以使用艾灸对症治疗。但千万不能用于实证者,否则会带来反作用。

对于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或中气不足或气血凝滞严重者,不论季节如何,均可以使用艾灸。若夏天艾灸当注意勿施灸过度,每次艾灸之前重新辨证论治,辨别患者是否有实热或阴津损耗。

艾灸后局部皮肤温度会比其他部位皮肤高,或者有少许发红,但短时间内可以自行消退。若阴虚及实热者艾灸后可能出现口干舌燥、咽痛、发热等。

一般来说,艾灸不会导致腹痛症状。若出现腹痛,考虑是否为孕妇误灸腹部,或者寒凝血滞者,艾灸施灸时间不足使寒邪不能消散,经脉不畅导致腹痛。

准备怀孕与艾灸没有直接冲突,但是应该尽量避免艾灸腰骶部以及腹部穴位,慎防在已怀孕但未发现的情况使用艾灸可能会出现流产等不良反应。

艾灸后半小时内最好不用冷水洗手、洗澡,一般来说洗温水澡问题不大,但艾灸后局部穴位反应以及经络运行,现代医学云洗澡可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可能影响某经络气血运行。

一般来说心脏病患者都可以做艾灸,但是必须遵循艾灸的适应症及禁忌症,需要辨证论治,实热及阴虚者不能艾灸。

面瘫能不能艾灸

面瘫能艾灸。

本病多由于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面部经络,导致气血痹诅,面部少阳经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治疗以祛风通络,益气养血为主,通过艾灸相关穴位,有益风祛瘀,活血通络之功,对改善面瘫症状有明显效果。

面瘫常用艾灸部位

面瘫艾灸多以阳明经腧穴为主,足太阳经腧穴为辅。

治则:祛风通络,养血合营。

艾灸处方:颊车,地仓,翳风,合谷,阳白,外关,足三里,下关。

艾灸方义:翳风,合谷,下关,外关疏散风邪,通经活血;颊车,地仓,阳白疏调局部经气,通经活络;足三里补益脾胃,益气生血。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4-7个穴位,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1-2次,5-7次为一个疗程。

2.隔姜灸:每次选用4-6个穴位,每穴灸507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1次,5-7次为一个疗程。

得了面瘫日常保健应怎样进行

急性期应适当休息,面部要持续保暖,不能用冷水洗脸,外出时可戴口罩,睡眠时勿靠近窗边,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服用药的患者要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并注意观察有无副作用。

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2~3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每天2~3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进食后要及时漱口,清除患侧颊齿间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食,忌食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

针刺治疗面瘫

针灸治疗疾病,在我们国家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而且针灸治疗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那患上面瘫如何用针灸治疗呢?面瘫又是怎么引起的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一下,同时还会告诉大家面瘫的饮食事项。感兴趣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针灸治面瘫的三个阶段

1、因为有很多面瘫患者都是因为中毒所引起的,所以早期的时候是以祛风通络和解毒为主。并且以艾灸治疗方法进行辅助治疗。

2、中期治疗给予针灸及活血通络的药物治疗。

治疗给予针灸及活血通络的药物治疗

3、后期治疗给予养血通络的针灸治疗等。

针灸如何治疗面瘫

1、初期风邪客络

初期主要以祛风通络和疏条经筋。因此取针点至翳风、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颊车、地仓、合谷等穴位处,每次留针的时候大约为20~30分钟,每天进行一次针灸。不过要记住,如果属于风寒者则加风池穴,如果是风热者则家曲池穴。

2、中期气滞血瘀

治宜活血化瘀通络。在初期的基础上加气海、足三里。此期配合电针,气海、足三里用补法,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

3、后期虚中夹实

重在养血通络。在初期的基础上加三阴交、血海、足三里。此期亦配合电针,三阴交、血海、足三里用补法,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

中、后期可在患侧面部和额部行闪罐法,三期均可配合按摩治疗。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面部的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面瘫急性期即一周之内,针灸均不宜使用。属风热者不宜用灸法。

对于处于不同时期的面瘫患者,选择进行的针灸方法也是不同的,因为这样可以做到更好的治疗面瘫的效果。

针灸如何治疗小儿面瘫

1、针刺

常用穴位是风池、医风、阳白、太阳、下关、迎香、地仓、颊车、人中、承浆、合谷等,每次取7-8个穴位,每次留针20-30分钟,每日一次,十次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2天。

2、艾灸

点燃艾条后,熏灸病侧,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十次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2天。

3、穴位注射

用维生素B12注 射液100微克注射医风、颊车等穴,每穴0.5毫升,每日或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4、电针

选取面部等穴位进行针刺后,通电10-15分钟,采用断续波或疏密波以瘫痪肌肉出现收缩现象为好,每日或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以上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

面瘫艾灸部位图片 面瘫艾灸治疗注意事项

1.艾灸治疗面瘫具有明显效果,是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对艾灸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速到医院接受治疗。

2.治疗期间,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寒吹风,可戴眼罩口罩防护。

3.适宜休息,少食辛辣,戒烟酒。

艾灸治面瘫的方法

1.合谷穴(健侧):位于手背,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

2.翳风穴(患侧):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3.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4.下关穴:在面部,在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

5.颊车穴: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

6.阳白穴: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

7.地仓穴:在面部,口角外侧,口角旁开0.4寸,上直对瞳孔。

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可灸2-3次,7日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日。可采用温和灸,患者能稍微感觉灼痛疗效更佳。

青少年治疗面瘫疗法

1、急性发作用药疗

市中医院专家说,80%的面瘫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药治愈,且效果良好,无后遗症。处于面瘫急性发作期和症状较轻的患者,口服药疗是一个方便快捷且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但专家指出,由于治疗面瘫离不开强的松这类激素类药物,因此患有急性胃溃疡、重症糖尿病等激素禁忌症的患者不能采用这种疗法。

2、全身调理用针灸

用针灸治面瘫,主要是发挥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的效果。专家指出,针灸治疗的优势在于无毒副作用和无禁忌人群,治疗时间短,一般两三周即可痊愈。

3、顽固面瘫用手术

一旦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病症,医生就要对患者进行电生理或CT检查。专家解释说,如果发现患者神经解剖结构异常,在发病第14天到28天之间无法符合自身应有的恢复曲线,就要根据患者发病的原因和程度来采取适当的手术治疗。目前,国内面瘫手术安全性较高,且手术刀口在耳后,不会在面部留下任何疤痕。

面瘫患者的日常保健

首先,患者就该注重饮食,多吃新鲜蔬菜、粗粮、大枣、瘦肉、黄豆制品等等,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尤其是在服用期间,像大蒜、海鲜、白酒、浓茶、麻辣火锅等这些都是禁忌。

其次,还应该适当的运动,加强身体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常听轻快音乐,让身心处在一个放松的状况下,因为只有处于良好的状态下,才能战胜病魔。患者在平时还应该要注意休息,尽量减少光源刺激,如电脑、电视等等,可以趁空闲的时候,用热水泡脚,做做按摩。

另外,患者还应该注意头部保暖。勿用冷水洗脸,遇到寒冷天气时,适当的添加衣物,如果有时间还可以用毛巾热敷脸,每晚 3-4 次,或者多做功能性锻炼,如:抬眉、鼓气、双眼紧闭、张大嘴等,对病情都是帮助的。

最后,提醒大家面瘫发生前,有大多数病人都存在身体疲劳、精神紧张、睡眠不足及身体不适等情况。所以想要恢复健康,最好办法那就是平时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情,并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轻微面瘫可以艾灸吗

艾灸取穴:阳白,太阳,牵正,地仓,翳风,风池,足三里.

将艾绒制成半个小花生米大小,尖圆底平的圆锥状艾柱,其下置2~3毫米厚的蒜片或姜片(后者用牙签扎多个小孔),每穴灸13~15柱,每日1~2次.

点按穴位用双手食指和中指同时点按上述各穴位,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顺时针方向点按3~5分钟,每日2~3次.

按摩面部两掌心搓热后,双手从脸之下部往上部至前额,再向两侧分开至颞部,耳根,拂两颊而下至口周和下颏处,每次60~100遍.动作轻柔,以局部发热感觉舒适为度.

以上就是艾灸的治疗办法,大部分人通过坚持治疗可以取得改善,艾灸期间还需要结合按摩等手法来配合治疗,这样可以加快疾病的恢复,由于艾灸的价格低,对面瘫的治疗效果也好,所以普遍被接受。

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面瘫症状如此严重,一旦发现病情我们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面瘫的艾灸方法

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尤其以冬季最高,其发病与面神经根病毒的感染有关,其神经支配区域失用,故出现口眼歪斜、面部麻木等症,治疗不当易留后遗症。我们观察来诊的数百例面瘫患者,超过3个月留有后遗症的比例约占30%,双侧面瘫患者约占2%,喝水、进食都成问题。

对于面瘫合并感染,可用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指以艾绒为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也可在艾绒中掺入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以加强治疗作用。

该法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并可用于保健。

对慢性虚弱性病症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艾灸一能抗感染、抗病毒,可迅速消灭病毒抗原;二能加快面部神经根部炎症吸收;三能促进受感染的神经细胞迅速恢复活性。此外,避免了针刺的痛苦,无毒副作用,一般1-2个疗程即可收到显著疗效。

针灸治面瘫需谨慎

针灸治面瘫需谨慎

大家要知道,针灸历来是一种常用的医治面瘫保守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控制病情的作用,但是也会同时导致后遗症的发生。

由于面部由多块肌肉协调运作,负责着喜怒哀乐的表达,当面瘫的发生,说明这些肌肉已经发生了问题,同时面部肌肉扁平又很薄弱,这样,针灸容易刺伤肌纤维,使之血、发炎、甚至溃烂,有加之针灸的创伤性容易使面肌纤维化,形成更加难以治疗的面肌萎缩。

但是,对于这种疗法的功效我们不能一概否定,因为它对促进患者康复是有积极作用的。临床上确实有一些面瘫患者是由于针灸的治疗而恢复了健康,这就说明每个患者的体质不一样,也要因人而异,一分为二的来对待。

针灸是一种创伤性的疗法,很多患者在针灸过后会有一些好转,但是,在后续治疗中却慢慢的没有了效果,这是因为面部肌肉的分布所决定,由于支配面部肌肉的神经发生了变化,而针灸又是以刺激为主,长久的刺激会使神经变得麻木,最后,可能会是治疗停驻不前。

大家要认识到,通过针灸的合理使用,面瘫的病情是可以得到有效缓解的,但是这种方法也是容易延误病情的,所以面瘫患者要谨慎采用,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客观理性的看待针灸疗法,积极发挥其治疗作用。

怎么检测是否面瘫

1、瞬目运动:仔细观察患者瞬目情况,可见双侧瞬目运动不对称,这种现象意义较大。如嘱患者做瞬目运动,则轻度麻痹侧,瞬目运动缓慢且不完全,这也是面瘫的症状。

2、睫毛征:这是面瘫的症状中非常重要的,嘱患者强力闭眼,正常人在强力闭眼时,睫毛多埋在上下眼睑之中。当面神经麻痹时,则睫毛外露,尤其是在轻度麻痹的情况下,用力闭双眼,开始睫毛不对称现象并不明显,但经过短暂时间之后,轻度麻痹侧的睫毛便慢慢显露出来,称为睫毛征阳性。

3、眼睑震颤现象:强力闭合双眼,检查者用力扳其闭合的上睑,此时感到一侧上睑有细微的肌肉挛缩性颤动现象,另一侧则没有。这种现象存在,说明有轻度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见,是轻度面瘫的症状。

什么是面瘫

所谓的面瘫,就是面部肌肉瘫痪的意思,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受到损伤而引起的,所以也叫作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之为“口僻”或“口眼歪斜”。 面瘫(口歪眼斜、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

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一侧口歪眼斜,闭目不能,口角下垂或耳后疼痛,耳鸣,流泪。

面瘫的原因1、感染:这是造成面瘫的原因之一,这种感染多见于夏季,呈区域性。造成面瘫的病因有局部感染、疟疾、猩红热、多发性颅神经炎、流行性感冒、腮腺炎、脑膜炎等都可以引起。

2、创伤性:面瘫在创伤性原因中最常见的是面部外伤、颞骨骨折。因此,这也是属于患有面瘫的病因。

3、医源性:由扁桃体切除手术、牙科治疗、乳突手术、腮腺手术等都是造成面瘫的原因。

4、特发性面瘫:特发性面瘫的病因为耳后受凉、面部受风疲劳引起。

5、中毒:这也是会导致面瘫的发生,常见的有一氧化碳和酒精中毒。

6、神经源性:造成面瘫的原因是由于颅内非创伤性神经源性、脑血管病引起。

相关推荐

面瘫中风怎么办进行调节

寒邪因素。面瘫可能因受寒所致,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使神经受到压迫;或是发生感染性炎症肿胀压迫神经,导致血循环障碍,影响神经功能而发生面神经麻痹。如:吹风扇,空调,或者洗冷水澡,等。面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发生这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而致病。 Bell麻痹:主要病因有二个即疲劳及面部、耳部、耳后受凉,如坐车受冷风吹或睡眠后耳部受凉风或电风扇吹等。 感染:约占面瘫病因的15。3%,如耳部带状疱疹、中耳炎、脑膜炎、赛泉炎、流感、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等。 神经源性:约占面瘫

艾灸鼻炎穴位具体什么穴位

鼻炎的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困扰,很多的人会出现鼻塞,流鼻涕,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头痛的情况,给人们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生活的效率,患者们在进行疗的时候很多的注意事项需要多了解,这样能够帮助我们尽快的恢复健康的身体条件。 我们在患有鼻炎的时候可以采取中医的艾灸疗,艾灸主要就是针对穴位进行疗,对身体进行保健,逐渐的身体的不适就会有所缓解,平时进行鼻炎的艾灸疗可以艾灸迎春穴,鼻梁,印堂穴,攒竹穴,阳白穴,太阳穴,肺俞穴等。疗的时候最好去正规的医院

艾草能疗什么病

在艾叶草的功效与作用中,我们有提到,艾叶草可以疗过敏、湿疹等皮肤病,那么除此之外,艾叶草还能疗什么疾病呢? 1、疗月经不调和不孕症。我国名医张仲景就有两个关于艾叶草的处方,胶艾汤和柏叶汤。胶艾汤具有暖宫的作用,可疗宫寒所致的月经不调和不孕症;柏叶汤可用来疗妇科多种出血不止症。 2、疗各种炎症。艾叶草对慢性支气管炎、气喘、四肢发冷、口舌无味等有很好的疗作用。如慢性支气管炎可口服艾叶油胶丸或者是用鲜艾叶草煮水服用。 3、面瘫艾灸相信不少人都有听说说,用艾灸的方法可以面瘫、口眼歪斜等。

艾灸鼻炎穴位具体什么穴位

我们在患有鼻炎的时候可以采取中医的艾灸疗,艾灸主要就是针对穴位进行疗,对身体进行保健,逐渐的身体的不适就会有所缓解,平时进行鼻炎的艾灸疗可以艾灸迎春穴,鼻梁,印堂穴,攒竹穴,阳白穴,太阳穴,肺俞穴等。疗的时候最好去正规的医院进行疗,或者在适当的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疗鼻炎的时候艾灸一般是不用艾灸盒进行艾灸的,因为艾灸盒比较大,对于脸上的穴位可能不能够准确的疗,所以艾灸面部的穴位最好就是用艾灸条进行艾灸,尽量的感觉到热最好。 在生活中我们还需要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平时可以喝一些新鲜的椰子汁来帮助缓

常灸10大长寿穴轻松活过100岁

1、消化:天枢穴 精准取穴:腹部脐旁,前正中线旁开2寸。 保健功效:理气通畅,调节腹泻、便秘。 丈灸方法:对准天枢穴,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温和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 2、固审:关元穴 精准取穴:腹正中线脐下3寸。 保健功效:调补肝肾、调经止带、调理肠道、强身健体。 艾灸方法: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3、理气:膳中穴 精准取穴:两乳头连线中点即膻中穴。 保健功效:理气止痛、生津

艾灸疗法百病

【美容】 现代人生活压力过大,体内淤积各种毒素排泄缓慢,肌肤对化妆品、营养品的吸收减慢,引发一系列面部问题。面部温灸通过热原理与中草药艾草的作用,美容师在面部进行排毒滚动,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打开毛孔,温补气血,增强肌肤的免疫力及对产品的吸收。优点:温灸温热再配合中草药艾草条,在面部轻轻滚动,可替代了美容师按摩,让面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产品的吸收,在温肌散寒、活络经气的享受中完成有效的美容护理。 【保健】 温经通络,益气驱风,活血止痛,改善局部循环,增加免疫力。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胃脘寒痛

面瘫后遗症疗方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很多患者都对面瘫后遗症不是很了解,因此在发后没能得到有效的疗,那么面瘫后遗症疗方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针患侧无效或患侧感觉消失者,要刺灸健侧,等患侧感觉恢复时再取患侧可逐渐取效。这是面瘫后遗症疗方法的注意点之一。 (2)当患侧面肌松弛时,要多用补法或浅刺、点刺法,亦可置皮内针埋藏,或用艾条灸地仓、牵正穴。这也是面瘫后遗症疗方法的注意点。 (3)当患侧面部肌肤肿胀、触压痛甚者,多用泻法。尤为提出的是,在患侧口腔内的咬合线处点刺出血。

面瘫针灸什么程度可以停

1、面瘫针灸什么程度可以停 一般情况下需针灸疗到患者表情肌恢复正常就可以停针,但是如果康复情况不好的话会鼓励患者坚持疗,争取眼睛恢复闭合功能,因为眼睛闭合不好容易感染。 停止针灸自行恢复是没有保障的,还是疗到彻底好比较稳妥,不要因为一时怕麻烦耽误了疗,后期更难愈。 2、针灸面瘫有效吗 中医针灸对面瘫疗效果较好。面瘫从出现症状到愈,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共一个月时间,第一周为面神经麻痹期,病情有所发展;第二周病情较为稳定;第三周面部神经开始复苏;第四周面部神经逐渐恢复正常。 经过疗,70%的面

黄鳝面瘫的方法 黄鳝面瘫效果好吗

因人而异。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用黄鳝面瘫的效果也就因人而异了,有些人用黄鳝面瘫之后效果很好,有些则效果一般,都是属于正常的,黄鳝面瘫只是起一个辅助疗作用,具体疗还是要去正规医院进行疗。

面瘫的最佳疗方法

西医面瘫 1、外科手术面瘫:主要是将阔筋膜成条状移植于面部,外科疗是针对面瘫晚期时的疗。 2、药物面瘫: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2,可促进末梢神经再生;微循环改善剂,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地巴唑等;激素,可减轻神经水肿,防止变性。 西医面瘫的优点是见效比较快,缺点是有副作用,并且有一定危险性,并不适合所有面瘫患者选择。 中医面瘫 1、自我康复训练:面瘫自我康复训练,面瘫疾患者应注意功能性锻炼,如双眼紧闭,抬眉,鼓气,张大嘴,示齿耸鼾,湿热毛巾热脖,每晚3至4次以上。 2、针灸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