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
导管扩张症与浆细胞性乳腺炎为一个疾病不同时期的表现,治疗方案则依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而定。但治疗的共同要点史切除有病变的乳腺导管,以求达到根治的目的。
乳腺导管扩张症初期,仅有乳头溢液或乳晕部有囊肿或小肿块者,应作扩张导管术及肿块切除术,切除肿块周遍的炎症组织及相通的导管,并应将导管分离达乳头处,以免术后复发。保留乳头。
乳头溢液伴反复感染的肿块,在排除恶性可能后,应作广泛切除,若病变集中于乳晕及中央区者,可作为中央区段乳房楔形切除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炎性肿块或脓肿形成者,按炎症处理,使用抗生素,局部切开引流,在疑有病变的扩张导管处作括治术。
慢性瘘管或乳房严重畸形者,可以考虑作单纯乳房切除术。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检查
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1、患者要详细讲述自己的病史,以供医生分析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在发病初期会有较明显的红肿热痛等自觉症状,而很多乳腺疾病初期一般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
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2、本病的诊断特点还有就是发病时间短,病情发展较快,3-5个月就会出现乳晕区较大的肿块,而乳腺癌的肿块多数位于远离乳头的外上侧或内上侧区域,且病情发展较慢,早期很难觉察。
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3、该病的肿块多呈扁平状,多出现在以乳头为中心,半径3厘米的范围内,一般不会侵犯胸筋膜,不与胸壁固定。
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4、要求中还要注意,疾病的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呈黄色或奶油样,而乳腺癌疾病如果出现乳头溢液症状,则溢液多为血性分泌物。
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5、患者在早期就可能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而乳腺癌疾病的淋巴结转移在早期很少见。
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6、要注意应该用抗厌氧菌药物及广谱抗生素治疗,可见乳头溢液消失,肿块缩小,而乳腺癌疾病用这种方法治疗往往没有明显的效果。
乳腺炎的种类都有哪些
急性单纯乳腺炎。起初的症状主要是乳房的胀痛,局部皮温高并压痛,有边界模糊的硬结,有触痛。这种单纯性的乳腺炎一般通过按摩和一些调理可以慢慢好转。
慢性乳腺炎。慢性乳腺炎的特点是发病缓慢,病变的过程长,很难痊愈,很长时间才能消肿,乳房内可触的肿块,以肿块为主要特征,肿块的质地较硬,边界模糊,压痛感明显,会和皮肤粘连,但肿块不溃烂,难成脓也难消散;乳房局部没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现象,如发热、寒颤、无力等身体症状。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局部皮肤有红、肿、热、痛等现象出现,较清晰的硬结,触痛更加的厉害,患者伴有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虚状。同时腋下能发现肿大的淋巴结,有触痛,化验血白细胞指数明显偏高,甚至在严重的时候还出现并败血症。这种情况必须去医院治疗,等炎症消后再做疏通。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称导管扩张症,中医上称是粉刺性乳痈,俗称导管炎,简称浆乳。浆乳不是因为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而是导管内的脂肪性物质不断的堆积、外流,引起导管四周的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由于很多的浆细胞浸润,所以称浆细胞性乳腺炎。多次发作,溃烂后会变成瘘管,从而继发细菌感染,长时间治疗也很难治好。
哺乳期乳腺管扩张的原因
乳腺管扩张症是一种乳腺良性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认识不清,常常误诊为乳腺炎、乳腺结核或乳腺癌等疾病。
乳腺管扩张症又称之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其实浆细胞性乳腺炎仅仅是乳腺导管扩张症发展过程中的晚期表现。此病多见于30~40岁的产期、非哺乳期女性,有时发生于绝经后老年女性。
导致乳腺管扩张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乳晕下末端输乳导管结构不良 ,乳管内含脂分泌物积聚 ,使导管扩张。此时 ,临床仅为乳头溢液或在乳头部有小结节。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 ,导管内聚集物刺激导管壁 ,致管壁呈炎性浸润和纤维增生 ,使导管高度扩张。同时积聚物渗出到导管外 ,刺激乳腺组织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 ,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浆细胞浸润 ,即形成所谓浆细胞性乳腺炎。
也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病人常常伴有乳头内陷或畸形,乳腺导管开口被分泌物阻塞,引起乳腺管扩张,积聚物刺激管壁,造成管壁破坏,乳腺腺体组织出现炎症。
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须知
浆细胞性乳腺炎多发于中老年妇女,是导导管壁退行性改变所致。形成多个瘘管,甚至彼此相通,乳房千疮百孔。就很像乳腺结核。肿块如果离乳头较远,与皮肤发生粘连,就很像乳癌。所以应当了解浆乳,不要延误诊断,争取一次性治愈。
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可以采用行表里治分离的原则。
内治:急性期:肝经郁热证;证候:乳头凸起、乳晕部结块红肿痛苦悲伤,伴发烧,头痛,大便干结,尿黄,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方法:疏肝清热,活血消肿。慢性期:寒凝血瘀证;浆细胞性乳腺炎症状:脓肿自溃或切开后久不收口,脓水淋漓构成乳漏,时愈时发,部分有生硬肿块,皮肤不红或暗红。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治法:温阳散寒,化瘀散结;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外治要领首要是运用药物医治,和排脓等操作。肿块初起时用膏药外敷。成脓后切开引流,术后创口用溃疡油纱条换药。构成瘘管者,待急性炎症消弱后,可凭据情形选用切开法,清创引流换药。手术:病灶切除+乳头成型术。少数岁数较大,肿块较大或皮肤粘连严峻或构成多个窦道者,可行皮下乳腺切除术或乳房纯真切除术。
乳腺炎能彻底治愈吗
乳腺炎可以彻底治愈吗?的专家讲:在乳腺炎初期,女性及早就诊的情况下,乳腺炎好治疗,一般来说,在这一时期,主要对患者以解毒清热、通乳消肿为主要治疗方法,不仅可以使乳腺炎的治疗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乳腺炎对女性的危害,所以女性在发现患乳腺炎疾病后,一定要及早就诊。
乳腺炎可以彻底治愈吗?如果女性在乳腺炎化脓期进行治疗,则主要以充分排脓、回乳为主要治疗方法,在这一时期接受治疗的患者,相对而言,乳腺炎痊愈时间会较初期治疗较长一些,所以女性一定要坚持治疗,但也要提醒女性的是,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这样可有效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
也有很多患有乳腺炎的女性,特别是在哺乳期的女性,因为怕治疗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哺乳,所以不愿意到医院进行治疗,其实这样对母亲和孩子都是极为不利的。
得乳腺炎分为哺乳期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和其它类型乳腺炎。比较常见的哺乳期乳腺炎和浆细胞性乳腺炎,虽然临床表现相似,但病因和治疗方法却完全不同。
得了乳腺炎可以彻底治愈吗?专家表示,乳腺炎的治疗和很多因素有关,就诊是否及时以及所选择的乳腺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等,如果发现自己患有乳腺炎,一定要及早去正规的医院就诊,这样才会对身体有好处。
浆细胞性乳腺炎饮食调理
浆细胞乳腺炎,是乳腺的一种慢性非细菌性炎症。由于病理特点复杂多变,有多种命名,如“闭塞性乳腺炎”、“炎哺乳期也腺炎”、“慢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粉刺样乳腺炎”等。浆细胞性乳腺炎多发生在中、老年女性,高峰年龄为50~60岁,大多数病人有乳头内陷畸形。
此期,浆细胞性乳腺炎饮食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油条、油炸辣蚕豆等。禁食油腻生冷的食物,如猪肥肉、冻西瓜、冻汽水等。严禁喝烈酒、浓茶、浓咖啡及吃咖喱牛肉、狗肉等。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猪瘦肉、兔肉、豆腐、豆制品等。多食新鲜蔬菜,如青菜、黄瓜、丝瓜、苦瓜、冬瓜等。多食新鲜水果,如苹果、雪梨、香蕉、西瓜、哈密瓜等。
乳腺疾病预防专家表示,浆细胞性乳腺炎饮食还可饮红小豆汤、绿豆汤,服丝瓜络散:丝瓜络1个,烧存性,研末,用醋煮开,红糖水送服。
浆细胞性乳腺炎
1、 急性期消炎,因为不是细菌引起的,所以不必用抗菌素,中药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但不宜苦寒过重,越用凉药,肿块越不消。
2、慢性期用温热药——阳和汤加减,
3、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最重要
发作间期,即伤口愈合期是最佳手术时机,可有些人认为病好了还做什么手术?等到再次红肿、破溃,如此耽误了很长时间。
如果伤口不能愈合,待急性炎症消退,伤口最浅表时手术,这时手术后就有感染的可能。
4、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翻转乳晕,彻底清除病灶,清洁所有创面。
5、 手术的技术关键是保持外形的完美,必需做乳头内翻的整形术,
治疗要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而定,但治疗的要点是手术切除有病的乳腺导管,以求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局限肿块时可将肿块切除,有脓肿形成时则作切开排脓,有瘘管者切除瘘管。有些病程过长的多数慢性瘘管或乳房严重畸形者,可以考虑作单位乳房切除。浆细胞性乳腺炎哪些病易混淆。
浆细胞性乳腺炎与非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乳房结核,尤其是乳房结核破溃形成瘘管时,易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相混淆。有乳头内陷合并肿块时,极易与乳癌相混淆,故有时常需要局部活体组织检查来鉴别。
浆液性乳腺炎怎么治疗
中医认为“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头为足厥阴肝经所属,而乳房则为足阳明胃经所循,换而言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与肝胃二经管系密切。另外古籍当中素有“乳头凹陷畸形,加之肝郁气滞,造血不从,聚结成块、久郁化热、肉腐成脓肿、溃后成瘘”的说法。
而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木郁土壅,肝郁胃热为主要病机,脉络失畅则是本病的基本条件,再加上先天肾精不足,会导致乳房发育不良、乳头凹陷或者畸形等,最终导致乳络不通、肝郁气滞。
对于中医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的方法,一般会通过疏肝解郁、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治疗为原则,帮助疏通乳络、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等,从而使得患者肝气调达、乳络通畅,而一旦乳络通畅了,那么乳房肿块自然也会消散,脓肿也会逐渐消失。
浆细胞性乳腺炎勿与乳腺癌混淆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因其炎性细胞中以浆细胞为主,故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本病好发于30~40岁的非哺乳期已育妇女及绝经期或接近绝经期的中老年妇女。
浆细胞性乳腺炎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脂性分泌物瘀滞于乳腺导管内,导致乳腺导管阻塞,进而导管内的积聚物刺激导管壁,引起管壁上皮脱落,致使管腔内积聚的类脂物溢出,刺激附近的腺体组织发生反应,引起浆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
浆细胞性乳腺炎因明显的乳房肿块、乳痛、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胀不适等症状与乳腺癌很相似,因此易被误诊误治。据医学文献报道,浆细胞性乳腺炎被误诊为乳腺癌的几率达16.5%~63%,患者被误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根治术者达5%~50%。这无疑给病人造成了不应有的痛苦和损伤。所以,了解本病的特点,以帮助医生确诊对患者来说很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1.患者要详细讲述病史,以供医生分析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在发病初期会有较明显的红肿热痛等自觉症状,而乳腺癌初期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
2.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时间短,病情发展较快,3~5个月即可出现乳晕区较大的肿块,而乳腺癌的肿块多数位于远离乳头的外上侧或内上侧区域,且病情发展较慢,早期很难觉察。
3.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肿块呈扁平状,多出现在以乳头为中心,半径3厘米的范围内,不侵犯胸筋膜,不与胸壁固定。而乳腺癌常向胸筋膜、胸肌浸润,肿块固定于胸壁不易被推动。
4.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呈黄色或奶油样,而乳腺癌若出现乳头溢液,则溢液多为血性分泌物。
5.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在疾病早期就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而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在早期很少见。
6.浆细胞性乳腺炎应用抗厌氧菌药物及广谱抗生素治疗,可见乳头溢液消失,肿块缩小,而乳腺癌用此法治疗往往无效。
7.在必要的时候,患者要积级配合医生做乳腺导管造影、细胞学检查及术中速冻病理学检查,这是减少误诊误治的必要手段。
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乳腺良性病变,手术治疗为有效的根治性措施。对早期病人可做扩张乳腺导管附加部分乳腺组织楔形切除术。对少数年龄较大、肿块较大或肿块与皮肤粘连较重、窦道形成的患者可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对严重感染、脓肿形成者亦可行切开引流术。
总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切忌在无病理学检查依据的情况下,盲目要求施行乳癌根治术或乳癌扩大根治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慢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
专家称,慢性乳腺炎不是细菌感染所致,而是导管内的脂肪性物质堆积、外溢,引起导管周围的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导致大量浆细胞浸润,故称浆细胞性乳腺炎。反复发作,破溃后形成瘘管,可以继发细菌感染,长久不愈。
在临床上,对于细胞性乳腺炎治疗分析,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让患者深感烦恼。同时,由于此病的发病年龄倾向年轻化,相当多的大夫在处理的过程中也很感棘手。因此实施此病的治很重要。
治疗要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而定,但治疗的要点是手术切除有病的乳腺导管,以求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局限肿块时可将肿块切除,有脓肿形成时则作切开排脓,有瘘管者切除瘘管。有些病程过长的多数慢性瘘管或乳房严重畸形者,可以考虑作单位乳房切除。
了解什么是乳腺炎
浆细胞乳腺炎,是乳腺的一种慢性非细菌性炎症。由于病理特点复杂多变,有多种命名,如“闭塞性乳腺炎”、“炎哺乳期乳腺炎”、“慢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粉刺样乳腺炎”等。浆细胞性乳腺炎多发生在中、老年女性,高峰年龄为50~60岁,大多数病人有乳头内陷畸形。浆乳不同于一般的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很多人不认识这种病,把他误认为一般细菌感染,或误诊为乳腺结核,最可怕的是误诊为乳腺癌误切乳房。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乳腺炎症,因其炎症周围组织里有大量浆细胞浸润而得其名。除此之外,它有很多不同的名称,最常见的被称为“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闭塞性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及“慢性乳腺炎”等。该病是因乳腺导管上皮不规则增生,分泌功能紊乱,乳头和乳晕下大乳管内含脂质类分泌物积聚,引起乳管扩张,以后积聚物分解,产生的化学物质不断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炎症。有时炎症会急性发作而成为脓肿,所以脓液里常夹有豆腐渣样的东西,或粉渣样的物质,故又将其称为“粉刺性乳腺炎” ,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因病理
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生与乳头发育不良有关,像乳头 内翻、乳头分裂等,内翻的乳头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常有粉刺样东西,有时还会有异味。乳头畸形也必然造成导管的扭曲、变形。导管就很容易堵塞,导管内容物为脂性物质,浸蚀管壁造成外溢,引起化学性炎症,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反应,形成小的炎性包块。
病灶多在乳晕附近,局部红肿,疼痛。一般不发烧。过几天可以自行消退,当劳累、感冒等抵抗力低下时再次发作,但一次比一次重,肿块逐渐变大,红肿,一般医生认为是小脓肿,或用抗菌素打针、输液,最后切开引流,这样就形成了瘘管,难以愈合。有时红肿自行破溃,同样长久不愈。
发生于中老年妇女的浆乳,是导管扩张,导管壁退行性改变所致。
病灶还可多处发生,形成多个瘘管,甚至彼此相通,乳房千疮百孔。就很像乳腺结核。
肿块如果离乳头较远,与皮肤发生粘连,就很像乳癌。
所以应当了解浆乳,不要延误诊断,争取一次性治愈。
得了乳腺疾病除了自我检查,专家还提出预防也是一样重要的。乳腺疾病越来越常见,可是大家对乳腺疾病的了解都不是很多,患病后页容易忽视,使病情由轻变重。最后给大家带来跟多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