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母乳千万不要给婴儿吃
八种母乳千万不要给婴儿吃
一、药物污染
妈妈所服用药物 种类的80%以上都可渗入到乳汁中。妈妈服药后,除了增加母乳 中药物含量外,有些药物还可使母乳成分 发生变化,比如妈妈服用避孕药、激素药可使乳汁中蛋白质、脂肪含量下降。
但是,妈妈生病了就得扛着吗?或者吃了药就一定不能哺乳吗?乳母生病需要用药时应向产科和儿科医生咨询,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尽可能地降低乳母用药对乳汁、婴儿可能产生的影响。抗生素类中以青霉素 类最为安全,先锋类其次,氯霉素、磺胺类基本是完全禁忌的;镇痛镇静类、碘、溴化物药物以及大多数避孕药等也是禁忌的。
二、营养不良的间接污染
妈妈极度营养不良 时,乳汁中会出现有毒物质 。如妈妈维生素B1 严重缺乏时,母乳中会出现丙酮酸钠、甲基甘油醛等物质,喂给婴儿后可产生中毒甚至死亡。所以新妈们在哺乳期间要注意饮食 均衡,不要盲目减肥瘦身 。
三、烟酒污染
妈妈吸烟 ,尼古丁会很快出现在奶水当中被宝贝吸收。研究显示,尼古丁对宝贝的呼吸道有不良影响。至于饮酒,研究人员最近提出警告,酒精可影响哺乳期妈咪的奶水分泌激素,从而减少奶水分泌量。即使新妈咪只饮一点酒,甚至果酒,也会延迟奶水的分泌时间,减少奶水的分泌量,导致宝贝挨饿。
妈妈在哺乳期间 要严格戒烟,并设法避免吸入“二手烟”。由于“二手烟 ”的威胁主要来自爸爸,故爸爸也应戒烟,至少不要当着妻子、宝贝的面吸烟。妈妈还应同时远离酒类饮料,包括果酒在内,最好做到滴酒不沾。
四、高盐食物污染
哺乳期的妈妈必须控制含盐食品的摄入,包括蜜饯、腌制品、酱制品等,因为过量钠元素的代谢会加重婴儿的肾脏负担。
五、环境污染
妈妈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如工作环境 中铅、汞污染等也是使母乳出现污染的来源之一。怀孕和哺乳期的妈妈们不要烫、染发,尽量少化妆,尤其是不要用增白的化妆品 、唇膏和指甲油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家里安装一套自来水净化器
六、情绪污染
妈妈生气之后的“气奶”对宝宝的身体有害。一位叫做爱尔马的生理学家做过实验,人在生气时体内可产生毒素,此种毒素可使水变成紫色,且有沉淀。他将这种“生气水”注射到大白鼠体内,久之可致大白鼠于死地。
妈妈一定要学会调整情绪 ,保持良好心态 ,暂时不要做一些可令情绪大起大落的事情。一旦生气或刚生完气不要马上哺乳,以免宝宝吸入带有毒素的奶汁而中毒,轻者生疮,重者生病。
七、细菌污染
医院有时收治到哺乳期的宝宝得了细菌性痢疾 ,这种病一定是妈妈的饮食方面出了问题,细菌病毒通过乳汁带给了宝宝。所以妈妈们吃东西 的时候要有所忌口,不吃太过辛辣、生冷、油太大的食物,少喝咖啡 、浓茶、可乐之类的饮料。
八、储存污染
越来越多的妈妈因为工作关系或其他原因选择了存奶这种方式。问题就在于有时因为储存不当让宝宝喝了变质的“毒母乳”。
日常应如何避免母乳不足呢
母乳喂养婴儿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母乳中有婴儿必需的免疫抗体,母乳喂养婴儿的患病率明显低于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其次,母乳中的蛋白质、糖类的成分比例适合婴儿消化吸收,其中补体、乳铁蛋白等成分,是其他任何乳品都不可比拟的。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婴儿至少要喂满4个月的母乳。因此,除母亲有病或母乳缺乏等客观原因,不要完全用人工喂养代替母乳喂养。
婴儿在吃母乳时,常常是吃奶时间超过20min或更长一些还不肯放开乳头,或是用力吸吮乳头,不让妈妈抽出,也有时吸一阵,吐出奶头哭一阵,再吸。这种种表现,就表明母亲的乳汁分泌不足。母乳不足时,婴儿常常不到吃奶的时间就感到饥饿,因而哭闹,夜间也不好好睡觉。另外,从婴儿生长的情况也能判断,假如体重增加得不好,婴儿长得瘦弱,又无其他疾病,多是母乳不足造成的。
正常情况下,母乳可足以哺到6个月,但有很多因素可导致母乳不足。新生儿只需要10~15min,吸吮的乳汁就可以达到其必需的量。当母乳不足时,婴儿会出现:常想吃奶、睡不熟、好哭、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变少等。甚至发生饥饿性腹泻。发现母乳不足时:
①乳母情绪要稳定,要愉快,要休息好。
②乳母要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③小儿每次吃奶要吸空乳房,如有乳头凹陷或破裂,应及时加以治疗
④用中药催奶,针灸乳根、膻中、少泽等穴位,可使乳汁分泌增加。
⑤采用了多种方法,乳量仍不足者,应考虑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但这是下策。
母乳不足时,除喂母乳外,还要以其他乳类或代乳品,采取人工喂养的方法,来补充营养的需要,进行混合喂养。
①对小月龄的婴儿,可以先喂约10min的母乳,然后补喂一定量的鲜牛奶,这样即先吃完高营养价值的母乳,又补充了优质蛋白的不足。
②如婴儿吃完母乳后,不肯再吃乳类食品,而母乳在间隔一次不哺喂后,奶量还够吃一次时,就可以采取一顿纯吃母乳,下一顿完全喂牛奶或其他代乳食品的间隔喂法。
③也可根据母亲工作情况或其他原因,安排早、晚吃母乳,白天喂1~2次乳类或其他代乳食品。
④如母乳不太缺少,就可以一次喂纯母乳,下次喂母乳后加喂一定量的代乳品的间隔喂法,或多吃几次母乳,而其他乳类或制品只喂1~2次。
⑤个别婴儿如吃母乳后不肯吃其他乳类或代乳品,而母乳又不够吃饱一顿时,就只好采取先吃牛奶后吃母乳的办法。
补充奶类或代乳品的用量,要根据母乳缺少的情况来定,可以先采取一定量试喂,如果婴儿能全吃掉,可以再试加一些,只要吃后有饱的表现,而消化也正常就可以了,根据月龄的增长再适当调整用量。
新生儿一天排便几次正常
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如果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较多,大便可能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较多。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不要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轨迹,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数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
婴儿一天拉几次大便正常
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
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如果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较多,大便可能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较多。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不要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轨迹,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数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
宝宝拉肚子能喝奶粉吗
由于宝宝的抵抗力非常低,对于周边环境的病毒是很容易侵入体内的。
另外,由于食物或用具污染,使婴儿吃进带细菌的食物,引起胃肠道感染,婴儿患消化道以外的病(如感冒、肺炎等),也可以因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环境温度过低、过高时,小儿也可能出现腹泻,千万不要禁食。不论何种病因的腹泻,婴儿的消化道功能虽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营养素,所以吃母乳的婴儿要继续哺喂,只要婴儿想吃,就可以喂。吃牛奶的婴儿每次奶量可以减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减量后婴儿不够吃,可以添加含盐分的米汤,或哺喂胡萝卜水,新鲜蔬菜水,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已经加粥等辅助食品的婴儿,可将这些食物数量稍微减少。
宝宝腹泻调理之法
1.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婴儿出生至4个月时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不足可用代乳品补充,乳母在饮食上切忌辛、辣、油、腻及生冷过量。母乳营养丰富,易被消化吸收,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能结合病原微生物,阻止侵入肠黏膜,具有抗感染的能力,并具有增强婴儿免疫力的作用。另外,母乳几乎为无菌食品,直接喂哺,卫生经济。所以,母乳喂养的小儿发生腹泻的比例较人工喂养儿低得多。
2.按月龄合理添加辅食
避免夏季给小儿断奶,天气炎热容易影响小儿的胃肠功能,引发腹泻。从4个月开始逐步添加辅助食品,添加原则是流质→半流质→软食→固体食物等。要注意从少量逐渐添加,不可过量。也切忌几种食物一起添加,从而在满足小儿营养需求的同时,使小儿的胃肠逐渐适应。
3.注意饮食卫生
对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及用具要定时消毒,不用时盖好,保持清洁卫生;给小儿吃的食物要保持新鲜,夏天食品容易变质,最好给小儿吃一顿做一顿,不要把食物储藏太长时间给小儿吃;给小儿喝的饮料要在正规商店购买。
4.生活中注意手的卫生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充分注意手的卫生。父母在小儿喂食前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提醒一点,避免用自己的嘴来试食物的温度,或口对口给小儿喂食,这样容易把细菌传染给孩子。要给小儿勤洗手,保持小儿手的卫生。
如何判断母乳不足
初为人母的人往往犯下一个错误,只要小儿多哭多闹就会想到是母乳不足。有些爱哭闹、脾气犟的小儿即使吃饱了,他也喜欢哭,哭似乎在显示他的威力;相反,爱静、爱睡的小儿即使没有吃饱也不会哭闹。所以,以哭来判断母乳不足是片面的不合理的。如何判断母乳不足?
母乳是否不足,要科学地分析和判断。母乳充足的情况下,正常婴儿每天体重增加18~30克。一般家庭缺少备用的精密体重计,那么,可以1周给婴儿称一下体重,如果体重增加在200克以上就说明母乳充足,如果增加200克以下,说明需要增加奶汁。
需要提醒的是,有的母乳充足的母亲会有这么一个过程,在分娩后 1~2周显得“母乳不足”,坚持哺喂1~2周后,奶的量就明显增多,常言说,“母乳似井水,越吃越多”是有道理的。出生后几天的小儿有一个生理体重下降的过程,一般在7~10天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这时小儿体重没长千万不要归罪于母乳不足。母乳不足的婴儿外观比较瘦,而爱哭的婴儿不瘦,如果婴儿吃完双侧乳汁之后,还能吃上50毫升以上的牛奶,可以认为是母乳不足。
此外,如果乳房瘪软不胀,不易挤出乳汁,乳房表面看不到“青筋”,婴儿吃奶时要费很大力气,不久就不愿再吃奶而睡着,入睡不到1~2小时又醒来哭吵,有时猛吸一阵就把奶头吐出来哭闹;大便量少或解出多次稀薄发绿的大便(饥饿性大便),均提示母乳分泌不足。
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
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是在确定母乳不足的情况下,仍然保留母乳喂养,同时附加奶粉的喂养方法。
不管是采用母乳奶粉混合喂养,还是其他方式的混合喂养,妈妈每次哺乳时,都要以喂母乳为主,不管妈妈是否奶水充足;混合喂养的奶粉要严格按照奶粉包装上的说明为宝宝调制,不要随意增减量或者浓度。混合喂养的宝宝,应该在两餐之间适当地补充水。
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的几种方法:
1、采取先喂母乳,不够再拿配方奶粉补齐,这对增加母乳分泌有帮助,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母乳喂。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婴儿对乳头错觉,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
2、以母乳为主,只是偶尔加点儿配方奶。如果宝宝生长发育得很好,说明你的乳量还足够婴儿吃,就不必添加配方奶了。
3、喂几次母乳,再喂几次配方奶。
4、白天全部喂配方奶,晚上全部喂母乳。
5、一次母乳、一次配方奶交替喂养。
母乳不足时可进行混合喂养
实在无法解决母乳不足这个难题的准妈妈也不要着急,心情越急迫越影响乳汁分泌,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混合喂养,满足宝宝每日成长所需。
1、对小月龄的婴儿,可以先喂约10分钟的母乳,然后补授一定量的配方奶粉,这样既先吃完高营养价值的母乳,又补充了优质蛋白质的不足。
2、如婴儿吃完母乳后,不肯再吃乳类食品,而母乳在间隔一次不哺喂后,奶量还够吃一次时,就可以采取一顿纯吃母乳,下一顿完全喂配方奶粉或其他代乳食品的间隔喂法。
3、也可根据母亲工作情况或其他原因,安排早、晚吃母乳,增喂1—2次乳类或其他代乳食品。
4、如母乳不太缺少,就可以采用一次喂纯母乳,下次喂母乳后加喂一定量的代乳品的间隔喂法,或多吃几次母乳,而其他乳类或制品只喂1—2次。
5、个别婴儿如吃母乳后不肯吃其他乳类或代乳品,而母乳又不够吃饱一顿时,就只好采取先吃配方奶粉后吃母乳的办法。
补充奶类或代乳品的用量,要根据母乳缺少的情况来定。可以先采取一定量试喂,如果婴儿能全吃掉,可以再试加一些,只要吃后有饱的表现,而消化也正常就可以了,以后再根据月龄的增长适当调整用量。那么在给母乳不足的宝宝混合喂养时,一定要注意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相应的混合喂养方法。 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情况,有无次数异常,宝宝精神状态如何,如有异常,及时调整。
什么是混合喂养
母奶不足需加其他代乳食品,如牛奶、奶粉,使婴儿吃饱,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称为混合喂养。
一、什么是混合喂养?
母奶不足需加其他代乳食品,如牛奶、奶粉,使婴儿吃饱,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称为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是在确定母乳不足的情况下,以其它乳类或代乳品来补充喂养婴儿。混合喂养虽然不如母乳喂养好,但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母亲的乳房按时受到婴儿吸吮的刺激,从而维持乳汁的正常分泌,婴儿每天能吃到2~3次母乳,对婴儿的健康仍然有很多好处。
混合喂养每次补充其它乳类的数量应根据母乳缺少的程度来定,喂养方法有两种:
1、补授法:先母乳,接着补喂一定数量的牛奶或代乳品,适用于6个月以前的婴儿。其特点是,婴儿先吸吮母乳,使母亲乳房按时受到刺激,保持乳汁的分泌。
2、代授法:一次喂母乳,一次喂牛奶或代乳品,轮换间隔喂食,适合于6个月以后的婴儿。这种喂法容易使母乳减少,逐渐地用牛奶、代乳品、稀饭、烂面条代授,可培养孩子的咀嚼习惯,为以后断奶做好准备。
混合喂养不论采取哪种方法,每天一定要让婴儿定时吸吮母乳,补授或代授的奶量及食物量要足,并且要注意卫生。
二、混合喂养的原则
1、不允许母乳牛奶一顿混合喂
不要一顿既吃母乳又吃牛奶,这样是不妥的。一顿喂母乳就全部喂母乳,即使没吃饱,也不要马上喂牛奶,下一次喂奶时间可以提前。如果上一顿没有喂饱母乳,下一顿一定要喂牛奶;如果上一顿宝宝吃得很饱,到下一顿喂奶时间了,妈妈感觉到乳房很胀,挤一下奶,也比较多,这一顿仍然喂母乳。这是因为,母乳不能攒,如果奶受憋了,就会减少乳汁的分泌,母乳是吃得越空,分泌得越多。所以,不要攒母乳,有了就喂,慢慢或许就够宝宝吃了。
2、不要放弃母乳
混合喂养最容易发生的情况就是放弃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不单单对母婴身体有好处,还对心理健康有极大的益处,母乳喂养可以使孩子获得极大的母爱。况且,有的产妇奶下得比较晚,但随着产后身体的恢复,乳量可能会不断增加,如果放弃了,就等于放弃了宝宝吃母乳的希望。不要遇到挫折就气馁,希望妈妈自信,您能够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可爱宝宝。
3、添加牛奶的依据
母乳是否不足,最好根据宝宝体重增长情况分析。如果一周体重增长低于200克,可能是母乳量不足了,可添加1次牛奶,一般在下午四五点钟吃1次牛奶,加多少,可根据宝宝的需要。
4、添加牛奶的具体方法
以2~3个月宝宝为例。先准备150毫升,如果一次都喝了,好像还不饱,下次就冲180毫升,但最多不要超过180毫升。如果吃不了,再减下去。如果一次喝得过多,就会影响下次母乳喂养,也会使宝宝消化不良。如果宝宝不再半夜哭了,或者不再闹人了,体重每天增长30克以上,或一周增加200克以上了,就可以一直加下去。
如果宝宝仍然饿得哭,夜里醒来的次数增加,体重增长不理想,可以一天加2次或者3次,但不要过量,过量添加奶粉,会影响母乳摄入,请别忘了,母乳是6月以内宝宝的最佳食品。
三、混合喂养的方法
一次只喂一种奶,吃母乳就吃母乳,吃牛奶就吃牛奶。不要先吃母乳,不够了,再冲奶粉。这样不利于消化,也使宝宝对乳头发生错觉,可能引发厌食牛奶,拒吃奶瓶。混合喂养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母乳,尽量多喂母乳。母乳是越吸越多,如果妈妈认为母乳不足,就减少母乳的次数,会使母乳越来越少。母乳喂养次数要均匀分开,不要很长时间都不喂母乳。
夜间妈妈比较累,尤其是后半夜,起床给宝宝冲奶粉很麻烦,最好是母乳喂养。夜间妈妈休息,乳汁分泌量相对增多,宝宝需要量又相对减少,母乳可能会满足宝宝的需要。但如果母乳量太少,宝宝吃不饱,就会缩短吃奶间隔,影响母子休息,这时就要以牛奶为主了。
宝宝大便干燥的原因
1、吃母乳也便秘
吃母乳便秘的宝贝很少见,但仍有可能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原因1:母乳不足
如果母亲乳汁不足,宝贝总是处在吃不饱的半饥饿状态,宝贝可能二三天才大便一次。除大便次数少外,还有母乳不足的表现,例如,吃奶时间长于20分钟、吃后无满足感、体重增长缓慢、睡不踏实等等。
原因2:母乳蛋白质含量过高
母亲的饮食情况,直接影响着母乳的质量,如果母亲顿顿喝猪蹄汤、鸡汤等富含蛋白质的汤类,乳汁中的蛋白质就会过多,婴儿吃后,大便偏碱性,表现为硬而干,不易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