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不同喂养方式正常大便的形状和次数

不同喂养方式正常大便的形状和次数

1、母乳喂养方式下的大便

在颜色和形状上呈黄色或金黄色软膏状,均匀一致,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有酸味但不臭且没有泡沫,有时有奶块。 每日排便2~5次。如果大便稍稀并微带绿色,仍属正常。 也有的婴儿大便次数较多,每日4~5次,甚至7~8次,但精神好,能吃,体重不断增加,也是正常现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2、人工喂养方式下的大便

以牛、羊奶或奶粉喂养的婴儿,大便呈淡黄色或土灰色,比较干燥、粗糙,均匀硬膏状,常混有灰白色的奶瓣及蛋白凝块,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较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干稠,略有臭味,每日1~2次。

3、混合喂养方式下的大便

当母乳不足添加牛奶及淀粉类食物时,大便呈黄色或淡褐色,质软,有臭味,每日1~3次。

请注意,不要随意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后就认为自己的宝宝出现问题,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轨迹,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数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正常大便的颜色、气味等还受添加辅食、服用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应与异常大便注意区别。

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回事

1.生理性稀便

由于正常新生儿的肠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喂养方式的宝宝大便性状也存在明显区别,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母乳容易被宝宝吸收,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排便次数会较多,会出现假腹泻现象。每天大便可多达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较稀薄,如果宝宝精神好,吃奶好,体重增长正常,就不必担心。

2.非感染因素

①喂养不当:爸妈给新生宝宝喂食的奶粉过浓、奶粉中加糖、奶液过凉等,都会容易导致宝宝积食,从而引起腹泻。

②对奶粉过敏:100名宝宝中有2-7名会对奶粉蛋白质过敏,有遗传性过敏体质的新生宝宝更容易产生对奶粉蛋白质的过敏症状。

3.病毒或细菌感染

①患感冒:宝宝在患感冒时,会经常伴有腹泻症状,因此只要从根本上把感冒治好,腹泻也就自然而然地痊愈了。

②病毒或细菌感染:新生儿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肠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当肠道感染时,没有能力去减弱和中和细菌的毒力。

4.新生儿流行性腹泻

它常常发生在医院里的新生儿室,病菌经过母亲产道时传给新生儿,然后由医护人员的手将细菌扩散开去。此病潜伏期短,症状重,开始时厌食、吐奶、腹胀,继之腹泻呈黄绿色水样大便,有击拍声,腥气奇臭,一天大便次数可达10次左右,且会伴随脱水症状。

四种不同喂养方式宝宝大便比较

母乳喂养宝宝的便便

颜色:未加辅食的纯母乳喂养宝宝,粪便呈黄色或有点儿发绿。

形状:刚出生时便便可能很稀,慢慢变成稠度均匀如糊状或凝乳状,或有小米样的颗粒。

气味:便便有股酸甜味,一点儿也不难闻。

次数:刚出生时每天排便6~7次,甚至更多。

奶粉喂养宝宝的便便

颜色:奶粉喂养宝宝便便的颜色呈深黄色,如果吃的奶粉含铁量高,可能呈绿色。

形状:喝奶粉的宝宝便便一般水分少,大便比母乳喂养的宝宝干燥,质地较硬,基本成形,为条状。但相对成人来说还是比较软的。

气味:无明显臭味。

次数:喝奶粉的宝宝大便次数比喝母乳的宝宝少,一般一天1~4次。大便的次数也会随月龄增加而渐渐减少。

混合喂养宝宝的便便

颜色:混合喂养的宝宝大便浅黄色或者黄褐色都是正常的,要比金黄色颜色浅。|

形状:比人工喂养宝宝的便便软,而且也是稀糊状的。

气味:臭气增加。

次数:混合喂养宝宝便便量较少,每日3~4次。

添加辅食后宝宝的便便

颜色:大便的颜色一般呈绿色或者黄色,但有时会因为吃的食物颜色不同而出现别的颜色。比如吃了绿叶菜后很可能是绿色;吃了胡萝卜后就呈现红色等等。

形状:便便开始转变成固体状,多为条状,已有一定的软硬度。

气味:由于食物中总有糖分和脂肪,所以气味可能比较重。

次数:排便次数也有所改变,一般为1~2天一次,3天以内1次也是正常的。

新生儿拉肚子症状

1、生理稀便

不同喂养方式的大便性状也存在明显区别,当宝宝出现大便次数多及稀便等“腹泻”表现时,可能还无法断定宝宝得了“腹泻”。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以多达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较稀薄,如果宝宝精神好,吃奶好,体重增长正常,就不必担心。当然,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或大便中出现像鼻涕状的黏液,或含大量的水分,应及时找专家检查治疗。

症状: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次数较多、较稀、色黄。宝宝精神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正常。

2、喂养不当

给新生儿喂食的奶粉过浓、奶粉不适合、奶粉中加糖、奶液过凉或过早添加米糊等淀粉类食物,都容易导致新生儿积食,从而引起宝宝腹泻。

症状:腹泻,大便含泡沫,带有酸味或腐烂,有时混有消化不良的颗粒物及黏液。常伴有呕吐、哭闹。

3、奶粉过敏

100名宝宝中有2~7名会对奶粉蛋白质过敏,这种症状多出现于2~3个月的宝宝。有遗传性过敏体质的新生儿更容易产生对奶粉蛋白质的过敏症状。

症状:使用牛奶或奶粉喂养后有难治性、非感染性腹泻超过2周,大便可混有黏液和血丝,伴随皮肤湿疹、荨麻疹、气喘等症状。

五个月宝宝一天大便几次正常呢

不同喂养方式正常大便的形状和次数

1、母乳喂养方式下的大便

在颜色和形状上呈黄色或金黄色软膏状,均匀一致,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有酸味但不臭且没有泡沫,有时有奶块。 每日排便2~5次。如果大便稍稀并微带绿色,仍属正常。 也有的婴儿大便次数较多,每日4~5次,甚至7~8次,但精神好,能吃,体重不断增加,也是正常现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2、人工喂养方式下的大便 以牛、羊奶或奶粉喂养的婴儿,大便呈淡黄色或土灰色,比较干燥、粗糙,均匀硬膏状,常混有灰白色的奶瓣及蛋白凝块,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较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干稠,略有臭味,每日1~2次。

3、混合喂养方式下的大便 当母乳不足添加牛奶及淀粉类食物时,大便呈黄色或淡褐色,质软,有臭味,每日1~3次。

宝宝大便正常情况

宝宝大便正常情况根据宝宝的喂养方式、喂养次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而言,宝宝大便正常情况要分为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两种来考虑。

1、母乳喂养的宝宝,正常大便是外观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膏状,有一股甜酸气味,但不臭,无明显粘液,偶有颗粒样奶瓣或微带绿色,每日3-5次,有的小儿每日排便也可达6—7次,但每次量不多,性状也好,体重照常增加,营养状态很好,这不是病态,不需要任何处理。

2、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呈淡黄色或土黄色,质较硬,干燥成形,往往不粘污尿布,如奶中糖多则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较多、正常每天排便1-2次或隔1-2天一次。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各种食物的增加,大便就逐渐与成人相同。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每日小便次数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换纸尿裤的次数能说明问题,出生超过五天的宝宝每天至少应该尿个6~8次,尿应该不偏黄,也没有什么臭味。

2、大便形状次数

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3、体重变化状况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

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

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

4、吞咽吮吸频率

如果宝宝吃着吃着,吞咽奶水或吮吸的频率明显有所变化,甚至停下来歇一歇,这就表明宝宝吃够了。

正常大便形状是什么样的

第1类:分开的硬块,像坚果

这是典型的急性菌群失调症。这些大便缺乏正常非晶质量,因为细菌缺失,并且不能保水。硬块坚硬粗糙,直径通常为1-2厘米,并且在排泄时会引起疼痛。因肛管缺乏润滑而撕裂出血的可能很大。

第2类:像腊肠,但多块

很像第1类大便被压缩在一起,并由纤维成分和一些细菌合为一体。这是典型的器质性便秘。大便直径约为3-4厘米,是对肛管最具破坏性的尺寸。它在排泄时导致极端压力,大多数由肛管裂伤,痔脱垂,或憩室病造成。要达到这种形状,大便必须在结肠滞留几周时间,而不是正常的72小时。大便呈现这种形状的人最经常患肠易激综合征,因为大便持续对肠壁施加压力。小肠阻碍的可能性很高,因为大肠充满大便。

第3类:像香肠,但表面有裂缝

这种形状具有第2类大便的所有特征,但通过时间更快,在1-2周之间。通常是潜在便秘的表现。尺寸在2-3.5厘米之间。有轻微胃胀气,因为菌群失调。在排便时也需要用力,并且具有所有第2类大便的负面影响。

第4类:像香肠或蛇,光滑且柔软

这是每天排泄一次的正常大便形状。直径约为1-2厘米。直径越大需要的通过时间越长。

第5类:软斑点有清晰的边缘

被视为理想的形状。通常是每天2或3次的大便,一般都在主餐后。直径为1-1.5厘米。

第6种:糊状,蓬松有参差不齐的边缘

这种形状在多方面靠近舒适边缘。首先,它在便急时难以控制,尤其是难以马上去卫生间时。其次,单纯用卫生纸不容易处理干净。此外,它被视为正常的边界。这种大便意味着结肠有点极度活跃,并且与摄入太多钾,突然脱水,或与压力有关的血压骤然升高有一定关联。

第7种:水样,无固体

毫无疑问,这是腹泻,应引起注意,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防止脱水。

人工喂养宝宝一天拉几次大便呢

人工喂养宝宝一天拉大便的次数:

人工喂养方式下的大便 以牛、羊奶或奶粉喂养的婴儿,大便呈淡黄色或土灰色,比较干燥、粗糙,均匀硬膏状,常混有灰白色的奶瓣及蛋白凝块,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较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干稠,略有臭味,每日1~2次。

而混合喂养方式下的大便:当母乳不足添加牛奶及淀粉类食物时,大便呈黄色或淡褐色,质软,有臭味,每日1~3次。 请注意,不要随意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后就认为自己的宝宝出现问题,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轨迹,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数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正常大便的颜色、气味等还受添加辅食、服用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应与异常大便注意区别。

正常大便的形状和次数

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不要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轨迹,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数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

婴儿消化不良腹泻

1.小儿消化不良腹泻的症状表现在大便次数上。一般小儿正常大便次数是每天1—2次,呈黄色条状物。而小儿消化不良腹泻时排便次数就会比正常情况下增多,轻者4—6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甚至数十次。

2.小儿消化不良腹泻症状表现大便形状上。小儿消化不良腹泻时小儿排便为稀水便、蛋花汤样便,有时是黏液便或脓血便。宝宝同时还会伴有吐奶、腹胀、发热、烦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现。

婴儿出现消化不良造成腹泻的情况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在饮食上做些调整。全母乳阶段的宝宝,多吃前半部分较清的母乳,增加喂奶次数;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选择有止泻功能的奶粉;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喂煮熟的苹果或是胡萝卜,有止泻的作用,同时辅食添加的种类不宜过多,过频,循序渐进的进行。

新生儿腹泻怎么办 注意生理性腹泻不需治疗

不同喂养方式的大便性状也存在明显区别,当宝宝出现大便次数多及稀便等“腹泻”表现时,可能还无法断定宝宝得了“腹泻”。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以多达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较稀薄,如果宝宝精神好,吃奶好,体重增长正常,就不必担心。当然,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或大便中出现像鼻涕状的黏液,或含大量的水分,应及时找专家检查治疗。

症状: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次数较多、较稀、色黄。宝宝精神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正常。

对策:合理喂养,加强护理,注意宝宝的精神、胃口、体重变化,一般无须特别处理。

相关推荐

刚出生的宝宝一天拉几次大便正常

一般来说刚出生的宝宝大便2—5次一天比较正常。 刚出生的宝宝通常一天拉2—5次,多的时候4—8次一天也是正常的,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不过刚出生的宝宝拉大便还会因为喂养方式的不同而次数或多或少。

三个月宝宝腹泻的原因

1、生理性稀便 有时较宝宝拉稀薄的大便并不是腹泻。正常新生儿的胃肠道功能还没有健全,不同喂养方式的宝宝大便性状也会存在不同。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大便可多达7~8次,甚至10次,大便比稀薄,金黄色的。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好,体重增长正常,爸爸妈妈就不用担心,也不必去医院。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出现拉稀便,且一天的次数增加了,请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医。如果爸爸妈妈不能判断是否不是生理性稀便,也去医院让医生诊断。 2、喂养不当 有时候爸爸妈妈给宝宝喂过浓的奶粉,或者奶粉不适合,或者给宝宝喂的奶太凉,有时候在天气炎热时给宝

三个月宝宝拉肚子原因

宝宝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想要彻底的治愈,我们要找出致病的根源,对症处理。那么三个月宝宝拉肚子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呢? 1、生理性稀便 有时较宝宝拉稀薄的大便并不是拉肚子。正常新生儿的胃肠道功能还没有健全,不同喂养方式的宝宝大便性状也会存在不同。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大便可多达7~8次,甚至10次,大便比稀薄,金黄色的。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好,体重增长正常,爸爸妈妈就不用担心,也不必去医院。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出现拉稀便,且一天的次数增加了,请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医。如果爸爸妈妈不能判断是否不是生理性稀便,也去医院让医生

观察宝宝便便能知健康状况

不同喂养方式 便便颜色不一样 食物从进入消化道到粪便排出来的时间间隔,会根据年龄的不同而有一些差异。母乳喂养的小宝宝平均约为13个小时,人工喂养的小宝宝约为15个小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郭素华指出,一般来说,宝宝在刚出生后的第一天就已经开始会排出大便了,此时的大便我们称为“胎粪”,颜色较深,多为深墨绿色或者黑色,没有气味,带有一些黏液,这些“胎粪”是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的,通常在出生后二三天内可以排干净(如果宝宝出生后的前几天都未见有胎粪排出,则应该要警惕是否存在有一些先天性畸

春天宝宝爱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1、患感冒 专家说,宝宝腹泻可能是因为感冒了。在宝宝患感冒时常伴有腹泻症状,因此,只要从根本上把造成腹泻的罪魁祸首--感冒治好,腹泻也就自然而然地痊愈了。如果担心宝宝会出现脱水症状,应适当给予口服补液。 2、喂养不当 如果爸爸妈妈给新生儿喂食的奶粉过浓、奶粉不适合、奶粉中加糖、奶液过凉、或过早添加米糊等淀粉类食物,都容易导致新生儿积食,从而引起宝宝腹泻。这时候宝宝主要表现为腹泻,大便含泡沫,带有酸味或腐烂味,有时混有消化不良的颗粒物及黏液。常伴有呕吐、哭闹。专家提醒纠正不科学的喂养方法。若症状不能改善,应

宝宝护理小常识

宝宝母乳喂养 大便颜色:母乳喂养的宝宝的大便基本上是呈现黄色的,有时候会稍稍带一些绿色,同时大便会比较稀,并不粘稠。母乳喂养的宝宝的大便或呈现出软膏样,形状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但是并没有泡沫。 大便次数大便次数会比较多,基本上每天会排便两次到五次左右,有的宝宝每天排便的次数甚至多达七八次。 宝宝配方奶喂养 大便颜色: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通常呈现出淡黄色或土黄色,相对来说会比较干燥、粗糙,大便形状呈现出硬膏样,常常还会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爸爸妈妈们给宝宝吃的配方奶中的糖含量比较多,大便可能会变得软一些,

宝宝拉屎有奶瓣是怎么回事

正常大便的性状和喂养方式有关。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 —2次。 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及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磅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如果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

三个月宝宝拉肚子原因

1、生理性稀便 有时较宝宝拉稀薄的大便并不是拉肚子。正常新生儿的胃肠道功能还没有健全,不同喂养方式的宝宝大便性状也会存在不同。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大便可多达7~8次,甚至10次,大便比稀薄,金黄色的。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好,体重增长正常,爸爸妈妈就不用担心,也不必去医院。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出现拉稀便,且一天的次数增加了,请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医。如果爸爸妈妈不能判断是否不是生理性稀便,也去医院让医生诊断。 2、喂养不当 有时候爸爸妈妈给宝宝喂过浓的奶粉,或者奶粉不适合,或者给宝宝喂的奶太凉,有时候在天气炎热时给

宝宝大便有奶瓣怎么回事

正常大便的性状和喂养方式有关。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 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及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磅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如果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

新生儿大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

这种情况首先建议给宝宝查一下便常规,如果是正常的,多是生理性腹泻,可以不需用药,等添加辅食后,大便就会转为正常的,如果宝宝腹泻的次数较多,可以给宝宝吃点助消化的药,比如胖得生,培菲康,多给宝宝喝水,另外宝宝大便用力,对于小宝宝来说,多是正常的现象。 新生儿不正常大便次数 如果宝宝每天大便5—10次,而且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没有黏液,就属于蛋花汤样大便,这是不正常的大便。这种情况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宝宝。如果是母乳喂养则应继续,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大多数宝宝能自然恢复正常。 如果宝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