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越来越年轻
乳腺癌越来越年轻
核心提示: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公布的一项长达15年的跟踪调查研究表明,女性乳腺癌已出现两个高发年龄段:41岁至45岁左右和60岁左右,与美国相似。
据说,中国 乳腺癌 发病年龄段甚至要比美国早10年左右,乳腺癌有年轻化的趋势,并且31岁以后乳腺癌发病率呈直线上升。本版旨在国际乳腺癌宣传月里提醒女性朋友,对付乳腺 疾病 ,勤查早查,才能防患于未然。
北京 市 肿瘤 防治 研究 所公布的一项长达15年的跟踪 调查 研究表明,女性乳腺癌已出现两个高发年龄段:41岁至45岁左右和60岁左右,与美国相似。
这项针对北京10个单位的6595名妇女 25岁至66岁 15年来的跟踪普查还发现,乳腺癌的检出率为1%,其中某些单位的检出率高达3%。另外市肿瘤研究所在1995年6月至1998年6月间对北京市参加普查的74个单位的22536名妇女、同期门诊病人1232例,共确诊发现了乳腺癌患者118例,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
每年普查不可少
据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胡永升主任介绍,乳腺癌的这两个高发年龄段的乳腺类型有所不同,41岁至45岁左右发病的主要是腺体型,而60岁左右以导管增生为主。女性的乳腺总共分四种类型:一是致密腺体型;二是透亮 脂肪 型;三是导管型;四是混合型。长期的医疗、普查发现导管型、混合型的乳癌发病率比较高,更要注重诊查。为此胡主任建议,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成年女性最好到有条件的 医院 测试 一下自己的乳腺类型,做到“知己知彼”,勤查早查,才能防患于未然。
目前,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幅度是8%,我国经济发达的一些城市的乳腺癌发病率已经上升到了女性 妇科 肿瘤的第一位。其发病原因与中国女性的生理状况、性激素分泌水平、生育年龄和次数、哺乳以及更年期延迟等都有关系。不过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由于乳腺癌的肿块是长在乳房的浅表处,它很容易及早被发现。所以每年的定期普查不可省略,尤其是过了30岁的女性。据了解,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乳腺中心的乳癌高速高效绿色普查通道早已开通,只需要10分钟就可对人体进行完全无害的粗筛 检查 ,发现问题者再做进一步的检查。通过这种方法检查出来的乳癌都是非常早期的,发现得越早,生存率就会越高。
乳房 自查 月月做
相对于去医院普查,自查显得更为方便。有关报道显示,有90%的乳癌是通过自查发现的。 专家 建议,女性在30岁之后必须做乳房自查,尤其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绝经年龄在55岁以后;未婚或婚后不孕;初次分娩前曾有过多次人工 流产 ;产后不哺乳;乳房有良性肿瘤病史;过多食用高脂肪 食物 者;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等。尽管有些因素是自己难以控制的,如初潮年龄、绝经年龄、良性肿瘤等等。但有些因素是可以主动避免的,如减少人工流产次数,提倡母乳喂养,少吃脂肪类食物等等。
如果你年龄过了三十岁,一定要注意每月自查乳房,具体步骤如下:
洗浴 后站在镜前检查,双手叉腰,身体做左右旋转状,从镜中查看两边乳房的皮肤有无异样,然后双手举过头顶,观察乳头有无异常。
坐着或站着检查乳房内部是否有肿块。将左手高举放在脑后,用右手去检查左侧乳房,此时右手手指要并拢,在乳头上方、锁骨下方按顺时针按摩,注意不要用指尖压或是挤捏。同样方法检查右侧乳房。检查完乳房后,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挤压乳头,如果有带血的分泌物,则表明乳房有可能癌变。
不过有时自查时触摸到凹凸不平的软组织或肿块,也不必惊慌,可能是小叶增生而不是乳腺癌。据调查有70%至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小叶增生,区分小叶增生与乳腺癌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肿块是否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小叶增生一般是月经来潮前会变大变厚,而在月经结束后消失或变小。如果肿块不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则要警惕了。
乳腺小叶增生会导致乳腺癌吗
女人患了乳腺小叶增生该怎么办呢?很多女人对于这一问题比较恐慌,因为大家对于乳腺疾病还不是非常的了解,所以针对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接下来大家就来听听小编对这一问题做的简单的介绍吧!
女性迈入30岁,多半会有小叶增生。为此,许多年轻女性“茶不思、饭不想”,始终担心小叶增生会癌变。但事实上如果确诊为小叶增生,是不需要其他治疗的,因为它本身也是一个生理性过程。小叶增生的癌变机率很少。
在临床工作中,时常发现有这么一批女性,对自己的乳房健康“不管不问”,年纪轻轻就患上了乳腺癌,更有甚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而另一批女性则是过分“敏感”,深怕自己的小叶增生会癌变成乳腺癌。年轻女性应该对乳腺癌的发病、筛查等科普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不要轻视乳腺癌的早期筛查,也不要谈之色变,过分“敏感”。
小叶增生未必是乳腺癌的“前奏”
女性迈入30岁,多半会有小叶增生。为此,许多年轻女性“茶不思、饭不想”,始终担心小叶增生会癌变。
乳腺的小叶增生应该说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乳腺生理性变化。我们知道绝经期以前的乳腺受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调控,所以乳腺会有周期性乳房胀痛。雌激素会使乳腺的腺体、腺管增生,而孕激素会促使它退出复旧,所以乳腺每个月受雌激素、孕激素调控,会有个增生和复旧的过程。但内分泌还可以受身体的某些情况,如疲劳,心理状态,工作劳累等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使机体的内分泌环境发生变化。所以可能在上个周期复旧还没有完全过去的时候,下个周期增生就来了。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刺激因素,使得乳腺细胞不定期不规则的增生。
小叶增生的情况在当代年轻女性中颇为常见,也很容易引起一些女性的恐慌。但事实上如果确诊为小叶增生,是不需要其他治疗的,因为它本身也是一个生理性过程。小叶增生的癌变机率很少。
最后建议,如果女性朋友在月经来潮前后乳房一直有胀痛或有块样的感觉,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35岁以上有小叶增生者应该每年做一次钼靶检查,起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丁克”女性小心乳腺癌恋上你
“丁克”女性,往往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女性独身,或年龄超过40岁未婚、未孕或第一胎生育年龄大于30岁者,其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婚育的妇女。
对于这批特殊的女性,通常建议,40周岁以上的女性,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x光检查。乳腺x光检查可以在乳腺癌患者还未有任何“蛛丝马迹”之时,就能准确地检测到病灶。许多患者就是凭借这一早期筛查利器,在第一时间发现了手触摸不到的乳腺癌,为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另外,乳腺癌的早期筛查项目还应该因人而异。40岁以下的女性由于其乳腺组织致密,x光射线对其穿透力不够,年轻女性中大约有30-40%的乳腺癌患者很难借助x光射线查出病灶。因此,这批高危人群应当将乳房b超检查作为自身早期乳腺癌筛查的首选项目。
据统计,我国乳腺癌患病率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按此态势发展下去,5年以后我国乳腺癌患病率将高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一。尽管现代女性生活在乳腺癌高发的大环境中,但是早期筛查为女性朋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早发现、早治疗”的机会。为此,建议20岁以上的女性每月进行一次自查,高危人群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每年定期去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进行乳腺x光或乳房b超检查。
综上所述,大家听了以上小编的介绍以后大家现在对于,乳腺小叶增生会导致乳腺癌吗?这一问题应该了解一些了吧,如果大家现在想要了解更多的话,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哦!
乳腺癌发生之前有什么前兆
女性很多见的就是乳腺癌,也是非常恶性的,对于乳腺癌来说确实是有诸多的前兆的,我们都知道一旦乳房出现了问题,确实是有很多的不适感的,比如乳房疼痛,同时也会出现乳房肿块等,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特别是45岁到55岁中的女性最为常见。乳腺癌的发生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遗传,病毒等有关。乳腺癌无疑是非常可怕的,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当有乳腺癌的前兆时就要懂得及时去做相关的检查、治疗。
乳腺癌发生的前兆有哪些?
(1)乳房疼痛:部分乳腺癌患者有乳房隐痛、刺痛、胀痛或钝痛等疼痛表现。
(2)两侧乳房不对称:由于肿瘤的存在或与胸壁粘连,该侧乳房可出现体积或形态的变化。
(3)乳头溢乳:乳头溢出乳白色、淡黄色、血色、水样、脓性液状物,血性溢液多提示乳腺癌,年轻女性出现乳汁样分泌物,有可能是内分泌异常引起,脓性溢液有可能是乳腺炎症引起。
(4)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早期即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
(5)乳头改变:肿瘤侵犯乳头或乳晕下区时,导致乳头偏向一侧、回缩或凹陷。
(6)乳房肿块:乳腺的外上象限是乳腺癌的好发部位,多不伴有任何症状,常为单个、不规则、活动度差的硬性肿块,洗澡或乳房自检时无意发现。
(7)局部皮肤改变: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乳房皮肤水肿而有毛孔的地方明显凹陷,导致皮肤表面凹凸不平,像橘子皮。
上面介绍的就是乳腺癌的前兆,其实乳房疼痛还有乳头等改变了之后,还会出现一些皮肤方面的变化的,因此对于乳腺癌来说呢,要特别的小心,因为很多的妇科得病之后,尤其是这种恶性的都会有很多的发病症状的。
到底什么原因得乳腺癌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
近年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还有月经初潮早(<12岁),绝经迟(>55岁);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经医院活检(活组织检查)证实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绝经后肥胖;长期过量饮酒;以及携带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需要解释的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欧、美国家做了大量研究,现已知的有brca-1、brca-2,还有p53、pten等,与这些基因突变相关的乳腺癌称为遗传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5%~10%。具有以上若干项高危因素的女性并不一定患乳腺癌,只能说其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中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还是低的。
大家看完以后应该有所了解,希望大家有一个快乐的生活。
这些竟是乳腺癌年轻化的原因
1、激素水平改变
随着女性审美观念的改变,再加上丰胸产品泛滥,很多年轻女性禁不住诱惑,这些丰胸产品大部分含有激素,进入人体后会影响到正常的激素水平。另外,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方法、环境污染等,都会对扰乱体内正常的激素水平,增加乳腺癌风险
2、精神压力增大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女性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就造成女性身体素质下降,容易受到外界病毒或细菌的感染。还会造成内分泌失调,乳房是通过雌激素的分泌促进其生长发育,所以一旦内分泌失衡,紊乱,便成为乳腺癌的诱因。
3、晚婚晚育晚哺乳
有些女青年为了自己的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往往是30岁以后才怀胎生子,甚至丁克,虽然晚婚晚育不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乳房产生不良影响,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4、使用含过量激素的产品
大量使用加入雌激素以达到嫩肤效果的美容品;而年轻女性为保持身材而不愿生育或生育后不愿哺乳也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病机会。于此同时,很多丰胸产品如果含有不健康的或者过量的激素,这对乳房肯定也是不利的。
4、使用含过量激素的产品
大量使用加入雌激素以达到嫩肤效果的美容品;而年轻女性为保持身材而不愿生育或生育后不愿哺乳也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病机会。于此同时,很多丰胸产品如果含有不健康的或者过量的激素,这对乳房肯定也是不利的。
5、避孕方式不妥当
虽然避孕药的成分已经多次调整,副作用已经非常弱,但不正确的使用方法,同样会让避孕药的副作用放大。同时,错误的避孕方式会是避孕失败,发生意外怀孕,多次流产以及流产后护理不当,会对身体造成深远的影响,埋下乳腺癌的隐患。
综上所述,乳腺癌的发生,还是由于我们平时的生活和作息习惯不当所导致的。究其原因,还是要从我们自身找方法。不要乱用丰胸产品,不要有过重的精神压力,尽量早婚早育,激素类美容产品能少用就少用,性生活健康和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从中找到避免得乳腺癌的生活方式和方法。
尤其需要说明一下的是,现在也同样存在男性乳腺增生的问题。很多人以为男人不会得乳腺癌,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概率小,并不代表没有。因此,我们除了在这里呼吁广大女性朋友们要知道和懂得关爱自己的乳房健康之外,男性一样也要保护自己的乳房健康。
怀孕时碰上乳腺癌该如何治疗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的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肿瘤专家说在门诊有人咨询这样的问题:怀孕时碰上乳腺癌该如何治疗呢?
怀孕是件好事情,但是偏偏不巧的是在怀孕时候却得了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主要原因有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的长期刺激,病毒,乳腺非典型增生,遗传和家族史,营养因素, 放射线因素等!主要临床表现有乳房肿块, 淋巴结肿大, 乳房皮肤及轮廓改变,乳头改变等表现,乳腺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在怀孕期乳腺癌发病率突增,但是由于其发生在特殊的生理期易被忽视,往往到最后被发现的时候已到中晚期,面对癌症的治疗以及肚子中的胎儿,孕妇会难以去抉择是否该继续妊娠,医生也是非常棘手,那么在怀孕时候时候得了乳腺癌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呢?我们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乳腺癌的发生与晚育有一定关系,随着乳腺癌年轻化的高发,以及现代女性推迟生育年龄,妊娠期发现乳腺癌的几率正在逐年上升,面对乳腺癌的威胁,专家表示,乳腺癌孕妇的生育与生存并不冲突,对于妊娠期头3个月的乳腺癌患者,一般医生会建议停止妊娠。但是如果孕妇坚持生呢?如果孕早期患者假如坚持继续妊娠,需要进行乳房切除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如果在妊娠中后期发现了乳腺癌,应根据肿瘤大小决定手术和化疗的顺序。如果是保乳手术,则应该分娩后再进行放疗。
至于化疗会不会危害胎儿健康,由于胎儿的关系,放疗内分泌治疗在整个妊娠期都不能使用,化疗需要在妊娠3个月后才能使用,总而言之一句话怀孕得了乳腺癌一定要配合医生治疗,要有所取舍,不能感情用事!
乳腺癌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近年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女性乳腺癌发病日益年轻化
五大因素致乳癌年轻化
“造成乳腺癌年轻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私房话专家说--
首先是年轻女性饮食方式的改变,脂肪的摄入量过多,营养过剩导致女童早熟,月经初潮提前;
其次是年轻女性对于性的态度较开放,导致滥用避孕药;
第三是大量使用加入雌激素以达到嫩肤效果的美容品;而年轻女性为保持身材而不愿生育或生育后不愿哺乳也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病机会;
另外,饮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很多研究显示,与荷尔蒙有关的癌症如乳癌,均与大量摄取动物性脂肪与蛋白质有关,所以在日常生活的饮食中,应减少吃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包括全脂牛奶、奶油、红肉等,限制每日脂肪的摄取量保持在每天总热量的15%-30%水平。
每次月经后都要自检
其实从24岁开始,女性就应该养成定期自我检查乳房的习惯。从30岁开始至少半年作一次乳腺检查,如果发现乳腺增生的,应该三个月检查一次。韩医生说,最好的方法是在每次月经后进行乳房自检,具体方法如下———
1 在月经到来的第7天做检视,双臂放在身体两侧,观察双乳的差异。乳房外形的轮廓是否完整的弧形。皮肤是否光滑匀称,有无凹凸变化,有无颜色异常;最后观察乳头是否向外突出,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2 面对镜子,举起右手放置脑后,观察右乳房颜色、形状及乳头有无分泌物,且是否有不一样之处。接着换左手,观察左乳。
3 洗澡时,淋湿身体,抹上沐浴乳,并将左手放在脑后,用右手中间三指合并,以乳头为中心,慢慢由内往外顺时针方向移动,并摸摸看有无硬块或颗粒,最后挤压乳头看有无分泌物出现。
4 将枕头垫在背部并平躺,将左手放在脑后,以右手触摸左乳房,依环状方式循序渐进,要包括腋下及乳房上,做完再换另一边做检查,目的是看看有无腋窝淋巴结肿大。如果发现乳房存在色素沉着、凹陷或明显突起,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多为肿瘤的迹象,应到医院做全面系统的检查,以确诊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