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的中成药
活血化瘀的中成药
想要活血化瘀大家可以吃四君子丸,这种中成药里面含有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这些中药搭配在一起,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脾益气作用,还可以活血化瘀,这种中成药的颜色是棕色的,大家可以按照医生嘱托的剂量进行口服。
还可以吃参苓白术散,这种中成药是由薏苡仁,人参,莲子,扁豆,白术,茯苓,桔梗,甘草等中药组合制作而成的,可以达到补脾胃和益肺气作用,当出现食欲下降,脾胃虚弱,呼吸短促,身体没有力气的时候,就可以服用这种中成药,气味比较香,味道有一些甜,每天应该服用2到3次。
也可以吃补中益气丸,这种中成药里面含有大枣,黄芪,生姜,党参,陈皮,甘草,柴胡,白术,生麻,当归等中药成分。颜色是棕黑色的,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血瘀,身体没有力气,内脏下垂等问题,女性朋友就可以吃这款中成药来活血化瘀。
肝硬化吃什么药对肝硬化有帮助
1.消臌软坚丸具有活血化瘀、行气利水的功效,更适用于肝硬化晚期出现腹水的患者,主要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可辅助治疗肝硬化、脾肿大、降低门脉高压、利尿,临床效果肯定。
2.常用的治疗肝硬化的中成药物有泽兰、赤芍、莪术、鳖甲、炙黄芪,它们对于治疗肝硬化和脾肿大,还是有比较好的效果;
3.通络软坚胶囊适用于多数肝硬化患者,该药具有益气健脾,疏肝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脾肿大可以起到软坚与通络兼具的效果,是临床最常用的效果肯定的中成药之一。
4、消臌软坚丸具有活血化瘀、行气利水的功效,更适用于肝硬化晚期出现腹水的患者,主要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可辅助治疗肝硬化、脾肿大、降低门脉高压、利尿,临床效果肯定。
5.健脾养胃胶囊具有益气健脾、和胃化积、理气除满的功效。主要用以治疗肝病伴有食欲差、消化不良、脾肿大等症状者,可配合胃舒胶囊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
6.双甲软坚胶囊也是临床治疗的常用中成药,以泽兰、赤芍、莪术、鳖甲、炙黄芪等为主要成分,具有养血健脾、软坚散结、疏肝通络的功效。此中成药更偏重于治疗肝硬化和脾肿大,兼治门静脉高压,预防上消化道大出血。
7.胃舒胶囊主要用以治疗畏寒、吐酸、烧心、腹胀、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症状,也适用于治疗浅表性胃炎、胃溃疡。
活血化瘀调经止带的中成药
调经中成药1.桂枝茯苓丸(胶囊)
具有活血化瘀、缓消肿块之功效。
桂枝茯苓丸最早见于东汉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历来被奉为活血化瘀、缓消肿块的名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是妇科。该药除了传统丸剂,目前已有胶囊剂开发,使药物更易于吸收。
【主要成份】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
【注意事项】经期月经量多者及孕妇慎用。偶见药后胃脘不适、隐痛,停药后可自行消失。若长期服用,需有专科医师指导。
调经中成药2.八珍颗粒
具有补气益血之功效。主要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或过少,或痛经、闭经患者,其临床表现为面色萎黄、头晕目眩、食欲不振、四肢倦怠等全身症状。
3.血虚治法:养血和营调经。
方药:八珍汤加味。
党参12克 黄芪12克 茯苓12克 炒白术10克 大白芍12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熟地12克 仙灵脾9克 山茱萸9克鸡血藤12克加减:脾虚食少者,加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经期者,宜加红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隐冷者,加文叶9克、乌药9克。
孕妇不能使用的中药
理血类
有活血化瘀功能的中成药,如七厘散、云南白药、小金丹、脑血栓宁、虎杖片、三七片等,孕妇最好不要使用。
清热类
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等功效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在怀孕早期服用可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则容易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容易引起孕妇流产。
祛风湿痹痛类
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主要功效的中成药,如虎骨木瓜丸,由于其中的牛膝具有活血作用,川乌药性辛热,因此容易引起胎儿发育障碍。
类似的中成药,还有大小活络丸、天麻丸、虎骨追风酒、华佗再造丸、伤湿去痛膏等。抗栓再造丸中的大黄具有攻下作用,水蛭则能破血,因此孕妇应禁用。
泻下类
有通便功能的泻药也是不能使用的,如舟车丸、麻仁丸、十枣丸、润肠丸等,有损胎气,容易引起孕妇流产。
跌打损伤中药是什么
治疗跌打损伤的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能。下面介绍几种新型内服和外敷的中成药。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中成药孕妇忌服。 内服药 七里散 由麝香、冰片、乳香、红花、血竭、朱砂、儿茶制成。主治跌打损伤,每次服1-2克,一日2次。 三七片 由三七制成。主治阏肿疼痛、冠心病心绞痛,每次3-5片,每日2次。
外敷药 治伤酊 由徐长卿、芙蓉叶、两面针、大罗伞、樟脑、肉桂油制成。主治扭伤、挫伤。使用时,涂擦患处即可好转。切忌口服。
香桂活血膏 由木香、白芷、甘松、冰片、生大黄、姜黄、独活、五加皮等制成。具有消肿止痛、祛风除湿功效,还可治疗风湿痛和神经痛。一般外贴几日后,机体损伤即可好转。 吊筋药 由桃仁、白芥子、杏仁、红花制成。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能。使用时,用药粉15克,以烧酒、面粉、鸡蛋清等调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3次即好。
每当感到肌肉疼痛或疲劳,使用跌打酒能驱除疲劳减低肌肉疼痛,在运动或工作劳动前使用本跌打酒,可以防止抽筋和彻底治疗痛症,跌打酒有促进血液循环及消肿去湿之功效。而且还具有医治跌打扭伤、骨折脱臼之功,所以本品对各种肌肉和风湿骨骼痛症具有奇妙之医治功效。
脑动脉硬化的治疗
1.一般治疗:应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避免情绪激动和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对出现痴呆、精神障碍和行动不便的病人要加强生活护理。
2.饮食治疗:控制动物脂肪、高胆固醇摄入,如限制蛋黄、肥肉、动物内脏等,避免高糖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及海带,控制体重,最好戒烟、戒酒。
3.药物治疗:改善脑的血液循环药如维生素E、银杏叶制剂和许多中成药等;降低血脂药如亚油酸制剂;活化神经细胞药如ATP、CTP等;同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疾病等。
(1)环扁桃酯(400mg3次/d)、都可喜(40mg1-2次/d)、脑益嗪(25mg3次/d)、罂粟碱(60mg2次/d)等改善脑部血循环,还可用活血化瘀中药及706代血浆500ml静滴,1次/d。
(2)γ-氨酪酸、ATP、辅酶Q10、脑通、胞二磷胆碱等改善脑代谢。
(3)用脂必妥、非诺贝特、舒降之等降血脂药物。
女性活血化瘀的中药有哪些
1、活血调经药
常见中药:益母草、桃仁、红花、泽兰、当归、凌霄花、月穿山甲、王不留行、五灵脂、季花、丹参、牛膝等。
功效:这类活血化瘀中药主要用来治疗女性月经呈黑色,经血中带有血块,经痛,月经不调以及闭经等情况。
2、活血止痛药
常见中药:乳香、没药、三七、丹参、延胡索、赤芍、怀牛膝、王不留行、川芎、当归、郁金、姜黄、苏木等。
功效:这类活血化瘀中药具有镇静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来缓解淤血所致疼痛。
3、活血消肿疗伤药
常见中药:姜黄、丹参、乳香、没药、苏木、、儿茶、刘寄奴、自然铜、穿山甲桃仁、红花、三七、骨碎补、血竭等。
功效:这类活血化瘀中药主要用来治疗由外伤,又或者是出血等情况引起的血瘀肿胀。
4、破血消癥药
常见中药:大黄、水蛭、穿山甲、蟅虫、虻虫、三棱、莪术、刘寄奴。
功效:这类活血化瘀中药主要用来治疗因长期血瘀癥积包块情况。
5、活血通痹药
常见中药:丹参、天仙藤、虎杖、牛膝、鸡血藤、川芎、乳香、穿山甲等。
功效:这类活血化瘀中药主要用来治疗经络出现血瘀,关节发生肿胀变形以及疼痛的痹症,比如关节炎之类的症状。
尾椎骨疼是什么原因 尾椎骨关节慢性炎症
患有尾椎骨关节慢性炎症者,除了会有尾椎骨疼痛的症状外,还会有局部肿胀疼痛麻木的症状,严重者影响下蹲,出现下肢疼痛或者大小便异常,需要积极治疗。
缓解疼痛建议:可以服用抗生素配合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也可采取针灸,温热理疗以及中药外敷等,缓解疼痛效果也很好。此外,要注意休息,尽量减少或避免尾椎骨承受压力,避免长时间坐着不动。
用来治疗颈肩痛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常用的治疗颈肩痛药物有以下几种:①非甾 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塞来昔布等; ②肌松药,如乙哌立松;③神经修复药,如甲钴 胺等;④一些活血化瘀的中成药,用来改善患处 的微循环。
肝硬化患者该如何选择药物
1.消臌软坚丸具有活血化瘀、行气利水的功效,更适用于肝硬化晚期出现腹水的患者,主要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可辅助治疗肝硬化、脾肿大、降低门脉高压、利尿,临床效果肯定。
2.常用的治疗肝硬化的中成药物有泽兰、赤芍、莪术、鳖甲、炙黄芪,它们对于治疗肝硬化和脾肿大,还是有比较好的效果;
3.通络软坚胶囊适用于多数肝硬化患者,该药具有益气健脾,疏肝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脾肿大可以起到软坚与通络兼具的效果,是临床最常用的效果肯定的中成药之一。
4.健脾养胃胶囊具有益气健脾、和胃化积、理气除满的功效。主要用以治疗肝病伴有食欲差、消化不良、脾肿大等症状者,可配合胃舒胶囊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
5.双甲软坚胶囊也是临床治疗的常用中成药,以泽兰、赤芍、莪术、鳖甲、炙黄芪等为主要成分,具有养血健脾、软坚散结、疏肝通络的功效。此中成药更偏重于治疗肝硬化和脾肿大,兼治门静脉高压,预防上消化道大出血。
6.胃舒胶囊主要用以治疗畏寒、吐酸、烧心、腹胀、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症状,也适用于治疗浅表性胃炎、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