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糖友大脑易受损
女糖友大脑易受损
究者发现,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一个典型表现)可能会导致女患者的语言功能出现障碍,成为她们患上老年痴呆症的一个潜在预警信号。然而,在男性糖友之中并未发现这一关联。
研究者从芬兰选取了近6000名平均年龄约为52.5岁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为考察他们的大脑健康状况,研究者要求他们参加了多种测试,其中就包括语言 表达流畅程度的测试。研究者还检测了这些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分析结果显示,胰岛素抵抗水平较高的女患者在语言表达流畅度测试中的得分较低。
这项研究最终得出结论,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血管变化或是大脑白质病变数量的变化,能够解释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语言表达不流畅之间的关联。这些因素更 常见于女性患者之中。因此,女糖友从成年早期就应该有意识地对生活方式进行调整,以促进大脑健康,从而避免语言功能受到损伤。
常服止痛药易致女性听力受损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每周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2天或更长时间的女性,出现听力损失的可能性会增加。
研究发现,服用这两种药物的人越多,出现听力损失的可能性就越高。这种关联在50岁以下的女性中更为普遍;在那些每周服用布洛芬6天以上的女性中特别普遍。
美国波士顿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在1995年~2009年间参与的一项跟踪研究的6.2 万名女性的资料。在跟踪研究期间,有约1万名女性称,自己出现了听力受损。
研究结果显示,与那些每周服用布洛芬不到1次的女性相比,每天服用布洛芬2~3天的女性,出现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加了13%;与那些每天服用乙酰氨基酚不到1次的女性相比,每天服用乙酰氨基酚2到3天的女性,出现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加了11%。而每周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超过6次的女性,出现听力损失风险则增加了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到60 岁的时候,有50%以上的成年人会出现高频率听力损失,这一状况会影响人们听正常讲话的能力。
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还发现,阿司匹林和听力损失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尽管这些止痛药的使用很普遍,但它们仍具有不良反应。
21%~24%。睡不好大脑易萎缩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长时间睡眠质量差会导致大脑萎缩,同时影响到人的推理、规划、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项研究中,睡眠差包括入睡困难、夜间觉醒和醒来过早等。
研究团队选取了147名平均年龄为54岁的挪威人,分别在研究之初和三年半以后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了扫描。在做第二次扫描时,参与者填写了一份调查他们睡眠质量的问卷。平均来看,参与者要花20分钟的时间入睡,每晚睡眠7个小时。在控制了其他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如参与者在体力活动、体重和血压等方面的差异)后,研究人员比较了参与者大脑扫描图片的变化。
结果发现,睡眠质量较差的参与者,大脑的额叶皮质会出现萎缩,包括涉及推理、规划、记忆和解决的大脑部位也出现了萎缩或功能恶化。这种表现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更为明显。
为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研究人员建议,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定时就寝;睡前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拿出卧室,不要再查看电子邮件;白天多出去走走,晒晒太阳,晚上别喝咖啡等,都是良好的助眠习惯。
长期熬夜加班对身体的六大危害
1、皮肤严重受损
熬夜对女性朋友们的伤害,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皮肤受损严重,夜晚十点到十一点,我们都要进入到睡眠状态,这个时候是肌肤需要修整和恢复的时间,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进入睡眠状态,就很容易导致女性朋友们的内分泌失调和紊乱,皮肤也会因为没有得到好的修复而变得粗糙干燥、失去弹性、黯淡无光、缺乏光泽等问题,经常熬夜的女性朋友们大多都是肌肤没有光泽和血色的,因此,为了更好的保养自己的肌肤,女性朋友们更要避免熬夜啊。
2、肠胃功能受损
经常熬夜的女性朋友们,整个人都会出现比较疲劳的状态,熬夜也非常容易饿,再加之女性朋友们会时不时的吃宵夜,就很容易引发肠胃炎,夜间也是肠胃需要休息的时间,如果在夜间进食,那么,肠胃就无法得到正常的休息,肠胃堆积太多的食物,也会对胃粘膜造成刺激,长时间这样,肠胃功能就会越来越受损,严重影响肠胃健康。
3、导致肥胖
熬夜中的女性朋友们,会逐渐
4、记忆力减退
一般情况下来说,人们的所有器官和神经在夜间都是需要休息的,包括大脑神经,而经常熬夜的女性朋友们神经会异常的兴奋,而到了白天就又会出现精神不振的现象,记忆力减退,是女性朋友们熬夜对大脑的伤害。
5、抵抗力下降
长期熬夜的女性朋友们,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会下降,经常熬夜会出现头晕脑胀、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而同时,抵抗力也会减弱,便会出现容易感冒、发烧、皮肤过敏等问题,总而言之,女性朋友们熬夜对身体伤害非常大。
6、影响心脑血管健康
女性朋友们经常熬夜对心脑血管的健康也是非常具有危害性的,熬夜会导致心律不齐,从而影响心脑血管的健康。女性朋友们为了自身的身体健康着想,尽量不要去熬夜,每天十一点之前要确保进入到睡眠状态,让身体各个方面都进入到休息的状态,才能够保证身体健康。
以上介绍的长期熬夜的六大危害,朋友们了解了没有?朋友们知道熬夜的危害性,还有朋友愿意熬夜吗?熬夜的确伤害身体,所以女性朋友平时不管再忙,每天都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质量,这样对身体健康才有好处。
糖尿病患者容易中风是真的吗
男糖友中风危险更大。无心血管病史的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重大心血管疾病问题(如死亡、心脏病发作及中风)的危险,比有心血管病史的男性患者更大。
据《印度时报》3月26日报道,3月24-26日召开的美国心脏病学会2012芝加哥科学年会上,宣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男糖友中风危险更大。无心血管病史的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重大心血管疾病问题(如死亡、心脏病发作及中风)的危险,比有心血管病史的男性患者更大。
美国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研究人员利用环球REACH(减少动脉血栓以延续健康状态)注册数据,测量了男女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些测量排除了患者年龄、种族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在64000名REACH患者中,那些只接受饮食控制治疗、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在4年期间发生死亡、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危险明显增加。其中,接受胰岛素治疗但没有心血管疾病史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危险最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比女性糖尿病患者更高。
同时,研究人员还指出,与得过心血管疾病的男性旧病复发危险相比,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男糖友首次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70%。而且,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男糖友的此类疾病危险比女糖友高40%。
新研究负责人雅各布·乌戴尔博士表示,在危险较低的患者(没有接受胰岛素的糖友)和危险很高的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中,性别差异并不明显。
大脑易疲劳怎么改善
1. 油性鱼类
每天像个陀螺一样忙,人们常常回想今天必须完成哪些差事,应该打电话给谁,中午和谁一起吃饭,等等。所以如何提高大脑记忆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专家们说,改善脑功能应该摄入含有ω-3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沙丁鱼、鲑鱼、鲭鱼等,就有助于大脑健康。
2. 叶类蔬菜
叶类蔬菜包括白菜类、绿叶菜类、葱韭类、芽莱类等几大类。研究发现,大脑最“爱”的蔬菜中,叶类蔬菜排名靠前。比如菠菜、西兰花中就含有大量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这两种营养元素是身体的强效抗氧化剂。此外,叶类蔬菜中的叶酸含量一般也较多,叶酸对细胞的分裂生长及核酸、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提高记忆力也很有益处。
3. 鸡蛋
鸡蛋富含铁、碘、维生素B12等成分,是极好的健脑食物。铁元素能帮助产生红血细胞,携带氧气输送到大脑,使你产生警惕性。另外,众所周知,摄入碘元素有助于提高人们解决问题以及实验动手的能力。
4. 绿茶
你知道吗,人体的大脑是由将近80%的水组成的。这就意味着你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使其良好运行。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喝一杯绿茶有助于增强警觉性和改善记忆力,特别是绿茶中的抗氧化剂可以有效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虽然小编从健康方面不推荐大家吃巧克力,但是,如果平时能够适当的吃一些巧克力的话,就可以促进脑部健康。尤其是黑巧克力,当中含有一些类黄酮,这可以促进大脑健康,缓解脑部疲劳。尤其是上班族,随身携带一些黑巧克力,感觉到大脑疲劳的时候可以多吃一些。
孕妇发热会使胎儿大脑受损
人难免头疼脑热,但如果怀孕了,发热会有什么不良影响呢?研究显示,孕妇体温升高,会对胎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会使胎儿大脑受损。
通常,胎儿泡在羊水中,通过脐带与母体相连,羊水有保持宫腔内恒温、恒压的作用,使胎儿正常发育。如果母亲患病,体温升高,羊水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据专家研究,孕妇体温比正常体温升高1.5℃时,胎儿细胞发育就可能停止,上升至3℃时,胎儿脑细胞就有死亡的危险。大脑细胞受损,就会使胎儿发育不良。
因此,孕妇要注意保养身体,防止病菌感染而引起的发热。如果发热,应及时物理降温,高热者上医院处理,切不可因怕服药对胎儿发育有影响而讳疾忌医。
喝水过量易损伤大脑
英国牛津郡的一名妇女唐·佩奇,为了减肥,听从营养师的嘱咐,连续一周每天超标饮水达2.3升后,开始有癫痫症状,后来被送进重病特护病房,医生的诊断是大脑损伤。佩奇的记忆力、注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生活中,我们总听说要多喝水,喝水可以排毒、可以养颜、可以降火,还可以治感冒。“喝水”在一般人心中,仿佛是多多益善,怎么多喝都行。其实,水喝得过量了,一样也会“中毒”,英国妇女佩奇的事例警示我们:水要喝,但是切不可过量。
佩奇由于在连续一段时间内,饮用了超量的水,肾脏不能及时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使得血液被稀释,血液中的钠盐浓度降低,过量的水分涌入人体的脑细胞内,引起脑水肿,最终导致大脑不可逆的损伤。一般人运动之后,因为流汗过多,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但若补给不当,也易导致水中毒。
那么,究竟怎么喝水才是适当而且健康的呢?
WHO(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提出的饮水标准是,在25摄氏度气温、空气湿度≤60%,且不进行任何运动的安静状态下,人每天的饮水量分别是:儿童1升;成年男性2.9升;成年女性2.2升,孕妇要达4.8升,哺乳期妇女3.3升。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的情况下,不同群体的饮水量标准都要提高到4.5升/天。
除了饮水量要适度外,饮水方式也决定着水是滋养品还是毒药。
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世界水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复兴教授提醒,正常人要定时饮水,不要只在口渴时才想起来。他推荐的饮水方式之一是3∶3∶3饮水法,即一天喝3杯、分3次喝、每次喝3分钟。对于健康人来说,3∶3∶3饮水法是一种既经济又安全有效的保健方法。
另外,要注意喝新鲜开水,新鲜开水不但无菌,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几种矿物质;尽可能地饮用温开水,特别是夏季,温开水有益散热,并能保持肠胃的蠕动功能。
链接:喝饮料不等于饮水
喝饮料是脱水过程,而喝水是补水过程。因为,饮料中往往加入很多的营养物质和非营养性物质,包括色素、防腐剂、咖啡因等化学添加剂。要将这些化学添加剂、糖分等分解,需要大量水分。
秋季谨防糖尿病的四大并发症
1、皮肤病
立秋后空气湿度下降,糖尿病人的皮肤比一般人更容易干燥,加上人自身抵抗力下降,容易患多种皮肤病。另外,秋后不少糖友食欲大增,血糖有所回升,加大了病菌入侵、导致感染的机会。
2、眼病
秋后人容易阴虚燥热,一旦上火,则容易眼干、发痛。气候变化使糖友们血糖波动较大,易导致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眼病,糖友们要注意眼部休息,并多补充水分。
3、心血管病
立秋后糖友最容易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由于早晚温差大,加剧了血管的收缩与舒张,一收一舒之间,容易造成血压波动,给心脏带来负担。因此,糖友不要轻易受凉,并预防好感冒。
4、足病
秋季寒冷干燥,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注意足部保暖和清洁,很容易造成足部并发症,轻则发生足溃疡、足坏疽,重则截肢。糖尿病人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性是非糖尿病人的40倍,糖尿病患者截肢中约85%是由于足部溃疡破损没有及时控制而引发。
糖尿病能吃零食吗 糖尿病可以天天吃的零食
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口味香甜,是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的零食。不过,由于水果糖分含量差别较大,挑选起来要特别注意。“糖友”们可以选择菠萝、火龙果、猕猴桃等含糖量不高的水果;而葡萄、荔枝、龙眼、哈密瓜等水果糖分过高,“糖友”要慎选。
坚果兼具了天然、少加工、低糖等特点,因此,拿它作为零食,可谓是“糖友”们的首选。不过,坚果往往油脂含量高,选择时也要区别对待。大杏仁、腰果、开心果、花生的油脂含量为45%~50%,“糖友”一天可吃十颗花生米或者七八粒腰果。榛子、核桃、夏威夷果等油脂含量超过60%,吃起来就更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