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区别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区别

痛症基本上是有两种常见的病情。第一种就是心绞痛,第二种就是心肌梗死,这两者说相似呢,它们都隶属于痛症范畴,且疼痛部位,性质,放射,区域都相同,说区别呢,它们的区别也很大。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因粥样斑块处形成血栓或出现持久痉挛,造成动脉管腔闭塞、血流中断,造成心肌缺血性坏死。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量短暂,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以致出现一过性心肌缺血,不会造成心肌坏死。

心绞痛与心肌梗塞的区别 缓解方式不同

心绞痛:心绞痛患者休息片刻或者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患者休息或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区别 疼痛区域不同

心绞痛:心绞痛主要发生在胸骨体上段活中断之后可以波及心前区,界限不是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常发生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所支配的区域,其次是右冠状动脉所支配的区域,还有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所支配的区域,不涉及胸前区。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区别 病因不同

心绞痛:心绞痛是指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的急剧、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管腔阻塞,使血液中断,相应的心肌得不到血液的供应,而出现心肌严重的缺血和坏死。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心肌梗死前先兆心肌梗死前先兆界定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过渡型。其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和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临床症状,具有发作性的临床特点。经临床及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都不能证实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疾病。 心肌梗死前先兆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引起的灶性坏死,心肌细胞的损伤较缓慢,散在缺血性心肌营养不良,镜下可有粟粒性坏死灶。这类病人心绞痛持续时间10~15min,有可能短期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一般分为3种类型。

(1)无症状患者,休息或夜间反复出现15~30min或更长时间的持续性心绞痛。阵发性或进行性加剧,这些患者无论在临床或心电图方面都没有心肌梗死的表现(初发型心绞痛)。

(2)既往有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比过去频繁,发作持续时间也较久者,硝酸甘油疗效差(恶化型心绞痛)。

(3)在发生心肌梗死后(陈旧性心肌梗死),经过一个阶段无痛期后,在休息时反复出观心绞痛发作。心绞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假性正常化”)。心肌梗死前先兆常为急性心肌梗死前的临床表现,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兆,应早期进行防治。安静卧床休息时的心绞痛发作,虽然可有暂时性及可逆性,但多数是心肌梗死前先兆,有报道在3个月内发展到急性心肌梗死者占15%~31%。因此,对劳累型心绞痛患者,休息心绞痛发作出现时,应考虑到心肌梗死前先兆,决不可忽视,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积极治疗,尽量防止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前兆表现多不明显,有人认为1/2左右的病例在发生心肌梗死前1~2周内有先兆症状,但其症状不典型者多。有人报道,老年人心肌梗死,梗死面积的直径大于5cm以上者,48%有疼痛症状。

2.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心肌梗死发生后.多数病例主要表现是急性心肌缺血及坏死引起的剧烈疼痛,其次是休克、左心衰、心律夫常等.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随梗死的大小、部位、发展速度和原来心脏的功能情况等而轻重不同。

心绞痛会导致死亡吗

1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患者,其病理变化还是比较相似的,并且该患者的症状也是比较明显的。该患者一般会有心悸,胸闷,烦躁,全身乏力,皮肤湿冷等其他的症状。当然,心肌梗死这种疾病的患者其发病的时间是相对比较长的,一般都是持续两天左右的。所以说,这种心肌梗死疾病还是比较严重的。

2所以说,针对于心绞痛,心肌梗死这种疾病的话,该患者都是需要治疗的。而心绞痛这种疾病的话,一般都是考虑药物以及生活方面的护理来治疗这种疾病的。而心肌梗死这种疾病的话,一般都是考虑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的。

3当然,手术治疗的话,该患者的话是有死亡的可能的。因为手术都是会有一定的风险的。所以说,需要重视这种治疗方案的。当然,如果各方面的条件允许的话,建议该患者通过手术来治疗。

心肌梗死的前兆有什么

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是不同程度的胸痛和不适、虚弱、发汗、晕眩、呕吐、心跳不稳定,有时心肌梗死也会导致昏迷。胸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病人一般将它描写为积压、紧束的感觉。有时下颌、颈部、臂膀、背部和腹部也会随之疼痛,尤其左臂或颈部容易疼痛。心肌梗死造成的胸痛往往长于30分钟。约四分之一的心肌梗死没有任何症状。约一半的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病前就有前兆症状如心绞痛。

三种需要大家注意的心绞痛的症状表现

劳累性心绞痛

是心绞痛的最常见类型,指在普通常见的体力劳动或其他会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因素所诱发的心绞痛。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简称为稳定型心绞痛,亦称普通型心绞痛,是最常见的心绞痛。心绞痛性质一般在1-3个月内无改变,即每日或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力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疼痛时间相仿。

第二: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简称为初发型心绞痛,是指患者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而现在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绞痛,时间尚在1-2个月内。有过稳定型心绞痛但已数月不发生心绞痛的病人再发生心绞痛时,有人也归入本型。

第三: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简称为恶化型心绞痛,亦称进行型心绞痛。指原有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率、程度、诱发因素经常变动,进行性恶化。

自发性心绞痛

心绞痛发作原因与心肌耗氧量无关,疼痛程度较轻,时间较长且服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可出现—过性st-t改变,不伴有酶学改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卧位型心绞痛:多发生在夜间,由于平卧位时静脉回流增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

2.变异型心绞痛:在某一固定时间自发性发作心前区疼痛,疼痛程度较重,心电固有关导联st段拾高及相关导联st段压低,常伴有心律失常。

3.中间综合征(梗死前心绞痛):常在患者休息或睡眠时自发性发作心绞痛,疼痛严重,时间达30min以上,无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及酶学改变。

4.梗死后心绞痛: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1-3个月内出现的自发性心绞痛,此患者再发性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

混合性心绞痛

即劳累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混合出现,患者在休息和劳累时均可发生心绞痛。此种类型的心绞痛并不多见。

综上所述,以上是心绞痛常见的三大类型,希望大家引起注意。放心医院网的专家提醒,心绞痛病情危急,要及早注意预防,尤其是中老年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什么情况可能使肌钙蛋白升高

当心肌损伤后,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释放到血液中,4-6小时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肌钙蛋白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和灵敏度,所以肌钙蛋白i已成为目前最理想的心肌梗死标志物。肌钙蛋白升高最常见于心肌缺血损伤,如心肌梗死、急性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脏手术后等。急性心肌梗死tnt迅速、明显、持续升高,可达正常值的30-40倍;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升高,则提示有小范围的心肌坏死存在。一般出现肌钙蛋白升高应考虑是心肌损害,如心肌酶测定有损害可基本肯定心肌损害.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区别 诱因不同

心绞痛:心绞痛常见有诱因有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喝酒、贫血。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诱因多不明显,常常发生在安静的时候。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心肌梗死的大小、部位、侧支循环发生机制及个体反应有关。

1.心肌梗死前先兆心肌梗死前先兆界定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过渡型。其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和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临床症状,具有发作性的临床特点。经临床及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都不能证实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疾病。 心肌梗死前先兆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引起的灶性坏死,心肌细胞的损伤较缓慢,散在缺血性心肌营养不良,镜下可有粟粒性坏死灶。这类病人心绞痛持续时间10~15min,有可能短期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一般分为3种类型。

(1)无症状患者,休息或夜间反复出现15~30min或更长时间的持续性心绞痛。阵发性或进行性加剧,这些患者无论在临床或心电图方面都没有心肌梗死的表现(初发型心绞痛)。

(2)既往有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比过去频繁,发作持续时间也较久者,硝酸甘油疗效差(恶化型心绞痛)。

(3)在发生心肌梗死后(陈旧性心肌梗死),经过一个阶段无痛期后,在休息时反复出观心绞痛发作。心绞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假性正常化”)。心肌梗死前先兆常为急性心肌梗死前的临床表现,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兆,应早期进行防治。安静卧床休息时的心绞痛发作,虽然可有暂时性及可逆性,但多数是心肌梗死前先兆,有报道在3个月内发展到急性心肌梗死者占15%~31%。因此,对劳累型心绞痛患者,休息心绞痛发作出现时,应考虑到心肌梗死前先兆,决不可忽视,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积极治疗,尽量防止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前兆表现多不明显,有人认为1/2左右的病例在发生心肌梗死前1~2周内有先兆症状,但其症状不典型者多。有人报道,老年人心肌梗死,梗死面积的直径大于5cm以上者,48%有疼痛症状。

2.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心肌梗死发生后.多数病例主要表现是急性心肌缺血及坏死引起的剧烈疼痛,其次是休克、左心衰、心律夫常等.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随梗死的大小、部位、发展速度和原来心脏的功能情况等而轻重不同。

心绞痛有三种类型

劳累性心绞痛是心绞痛的最常见类型,指在普通常见的体力劳动或其他会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因素所诱发的心绞痛。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简称为稳定型心绞痛,亦称普通型心绞痛,是最常见的心绞痛。心绞痛性质一般在1-3个月内无改变,即每日或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力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疼痛时间相仿。第二: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简称为初发型心绞痛,是指患者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而现在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绞痛,时间尚在1-2个月内。有过稳定型心绞痛但已数月不发生心绞痛的病人再发生心绞痛时,有人也归入本型。第三: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简称为恶化型心绞痛,亦称进行型心绞痛。指原有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率、程度、诱发因素经常变动,进行性恶化。自发性心绞痛心绞痛发作原因与心肌耗氧量无关,疼痛程度较轻,时间较长且服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可出现—过性st-t改变,不伴有酶学改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卧位型心绞痛:多发生在夜间,由于平卧位时静脉回流增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2.变异型心绞痛:在某一固定时间自发性发作心前区疼痛,疼痛程度较重,心电固有关导联st段拾高及相关导联st段压低,常伴有心律失常。3.中间综合征(梗死前心绞痛):常在患者休息或睡眠时自发性发作心绞痛,疼痛严重,时间达30min以上,无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及酶学改变。4.梗死后心绞痛: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1-3个月内出现的自发性心绞痛,此患者再发性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混合性心绞痛即劳累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混合出现,患者在休息和劳累时均可发生心绞痛。此种类型的心绞痛并不多见。

相关推荐

掌握5点轻松鉴别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

心绞痛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引起,临床中易与急性心肌梗塞混淆,诊断时应注意鉴别。两者在疼痛性质、发作时间、硝酸甘油缓解情况、伴随症状、检查等方面均有差异。 (1)疼痛性质:心绞痛患者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因素发病时可出现压榨性或窒息性疼痛,心肌梗塞的疼痛性质与心绞痛类似,但更为剧烈,可无诱发因素发作。 (2)发作时间:心绞痛发作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间长,可从数小时到1~2天。 (3)硝酸甘油缓解情况:心绞痛发作后服用硝酸甘

心肌桥的临床表现

1.表浅型 因心肌桥薄而短,对冠脉血流影响较小,多数可无心肌缺血症状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 2.纵深型 因心肌桥厚而长,对冠脉血流影响大,而出现心绞痛,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的ST-T改变。如果心肌桥并发冠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即可能出现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心肌桥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时更易出现心肌缺血。 大多数心肌桥不引起临床症状,出现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猝死。

心绞痛的6大常见类型

1.初发型:是指患者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心肌梗死,初发后不到一个月。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恶化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2.恶化型:亦称进行型,是指原有稳定型的患者,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度、程度、诱因经常变动,并进行性恶化,疼痛加剧,时间延长,可超过10分钟,用硝酸甘油后也不能立即完全消除,表明冠状动脉病变有所发展,可发展为心肌梗死。 3.卧位型:属于不稳定心绞痛中发病急、危险性较大、预后较差的一种,它是在休息时或熟睡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间较长,症状也较重,疼痛剧烈难忍,患者烦躁不安,服硝酸甘油疗效不明显,可

三种不同的心绞痛的症状表现

心绞痛有三种类型 心绞痛是常见的心脏疾病,根据心绞痛的发病原因通常将心绞痛分为劳累性和自发性两大类。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心绞痛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目前可将心绞痛妇纳为以下三大类: 劳累性心绞痛心绞痛的最常见类型,指在普通常见的体力劳动或其他会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因素所诱发的心绞痛。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简称为稳定型心绞痛,亦称普通型心绞痛,是最常见的心绞痛心绞痛性质一般在1-3个月内无改变,即每日或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力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疼痛时间

运动健身要适度

1、运动时心率不增 人在运动时心跳会加快,运动量越大,心跳越快,如果运动时心率增加不明显,则可能是心脏病的早期信号,预示着今后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 2、运动中出现心绞痛 运动时会使心肌负荷增加,使心肌耗氧量增多。特别是一些伴有不同程度血管硬化的中老年人,在运动时会使心脏发生相对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产生心绞痛。 运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停止运动,经舌下服用硝酸甘油片之后,心绞痛的症状就会消失。

低血糖对身体有什么坏处 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及猝死

低血糖还可以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尤其是老人发生低血糖时,极易诱发心律紊乱、心绞痛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并发症,应格外小心。

家中有心血管病人常备这些药

硝酸甘油片:舌下含硝酸甘油片0.5~1mg,相隔5~10分钟可重复。 速效救心丸:15~30粒吞服。 镇静药:安定片,2.5~5mg口服。 心痛定:心绞痛发作伴高血压(高压160~180mmHg,低压100~110mmHg),5~10mg舌下含服或嚼碎服用。 阿司匹林:急性心肌梗死,300mg嚼服。 氯吡格雷(波立维):急性心肌梗死,给予负荷量300mg嚼服。 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时,一般25~50mg/次。 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急性心梗时40mg口服。

冠心病的危害

冠心病危害一 冠状动脉树长期硬化情况下,最终会导致远端下游相应的灌注区域的心肌缺血。发生缺血的原因主要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肌需血之间的矛盾。慢性供血量不足主要由于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急性供血量不足则主要由于血管的痉挛或斑块破裂,诱发管腔内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的突然狭窄加重或闭塞。如果临时发生的供需矛盾所致的心肌缺血可以在短时间内解除,在临床上则表现为心绞痛。如果短时间(大都超过30分钟)内无法解除时,导致相应冠状动脉下游远端灌注区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则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慢性缺血一般都是由于冠状动脉慢性固定性严

掌握5点轻松鉴别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

(1)疼痛性质:心绞痛患者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因素发病时可出现压榨性或窒息性疼痛,心肌梗塞的疼痛性质与心绞痛类似,但更为剧烈,可无诱发因素发作。 (2)发作时间:心绞痛发作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间长,可从数小时到1~2天。 (3)硝酸甘油缓解情况:心绞痛发作后服用硝酸甘油有明显好转,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后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4)伴随症状:心绞痛一般无气喘、肺水肿症状,且很少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血压变化不大,无休克现象,也无发热。急性心肌

心脏病的主要信号是什么

“心脏病的症状很狡猾,很容易被别的疼痛所迷惑。”急性胆囊炎有引发心脏病的可能性,但并不多见。 急性胆囊炎引发心力衰竭,吕树铮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实际上是心肌梗死,表现为胆区部位的疼痛;另一种是胆囊炎引起的胆绞痛、心绞痛,叫胆心综合征,因为胆囊剧烈的疼痛诱发的心绞痛和心脏缺血,这种情况的基础是心脏本身就有毛病。 另外,带状疱疹的症状是持续腰背部疼痛,会掩盖心绞痛,很容易误诊。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胸口的疼痛才可能是心肌梗死,其实还有很多症状都是心肌梗死的症状,比如牙痛、肩周痛、上腹部痛、带状疱疹类疼痛,甚至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