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谱五项都高超过百倍怎么回事
心肌酶谱五项都高超过百倍怎么回事
心肌酶一般分布于心脏肌肉以及骨骼肌,你的情况均升高,患者9岁,可能是心肌炎或者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以及肌肉损伤。有的时候可以因为发热等因素出现心肌酶的增高,因为有的心肌酶不是心肌细胞特有的,所以当这些器官损害时可以出现心肌酶增高。
建议查查肾功能以及肌钙蛋白等检查,如果没有心肌炎以及肌溶解疾病就不要紧,定期复查。如果是CK-MB不是很高的话就没事。就是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工酶不增高就没事。
宝宝心肌酶高怎么办
心肌酶谱正常参考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参考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心肌酶谱正常参考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参考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小孩心肌酶高是什么回事
健康的儿童在检测心肌酶谱时,检验结果也会经常出现向上的箭头,意思是比检测指标参考值要偏高一点,这是为什么呢?
据专家介绍,由于目前儿童心肌酶检测的正常值范围,参考的是成人标准,如果没有相应的症状体征,心肌酶检测中某些指标轻度升高没有临床意义。
近年来,很多医疗机构对儿童心肌酶谱偏高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国内外文献也有明确结论:儿童心肌酶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酶谱愈高。
据介绍,小孩各项酶的上限比成人心肌酶谱参考值增高的百分数分别是:CK(肌酸激酶)与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约为15%、CK-MB(肌酸激酶同功酶)升高约为30%,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升高约为90%。
一般来说,心肌酶谱中各项数值显著升高,超出上述允许范围,才有临床价值。遇到儿童心肌酶谱升高的检测结果,医生一般会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或者采取临床干预。通常情况下,如果其他体检结果正常,无其他特殊症状、体征,医生都会认为某些心肌酶谱偏高是正常的。如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波动范围较大,影响因素多,有轻度升高意义不大。
专家提醒:如果孩子精神食欲好,家长没有必要因为体检报告中的心肌酶谱某些值轻度升高,带着孩子反复检查。这样既增加了家长经济负担,也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什么病需要检查心肌酶谱五项
心肌酶谱五项是LDH、AST、CK及其同I酶,α-HBD。
临床意义:
1.LDH↑:急性心梗、骨骼肌损伤、某些肝炎、白血病、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恶性肿瘤。
2.心梗:12-24h,LDH↑,48-72h达高峰,1-2W后恢复正常
3.恶性肿瘤晚期LDH,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腹水中LDH↑
4.慢性肾小球肾炎、SLE、糖尿病肾病等病人中,尿LDH可达正常人3-6倍,尿中含多种抑制LDH活性物质,如尿素, 小分子肽类。 低PH值也可抑制LDH活性。
5.尿毒症患者LDH正常,透析后LDH↑,因为体内尿素较高
心肌酶谱五项意义
心肌酶谱主要包含五项: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 AST 0-40 IU/L、磷酸肌酸激酶CK、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丙转氨酶ALT。那么,心肌酶谱五项具有哪些临床意义呢?
LDH高时,会产生急性心梗、骨骼肌损伤、某些肝炎、白血病、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恶性肿瘤。心梗时,12-24h,LDH会偏高,48-72h达高峰,1-2W后恢复正常。恶性肿瘤晚期LDH,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腹水中LDH会偏高。慢性肾小球肾炎、SLE、糖尿病肾病等病人中,尿LDH可达正常人3-6倍,尿中含多种抑制LDH活性物质,如尿素,小分子肽类,低PH值也可抑制LDH活性。尿毒症患者LDH正常,透析后LDH会增高,因为体内尿素较高,我们通过心肌酶谱五项检查,就可以观察身体的相关疾病。
HBD与LD、AST、CK及CK-MB共同组成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健康成人血清LD/HBD比值为1.3:1.6,但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BD活性升高,LD/HBD比值下降,为0.8:1.2。
据报道,脑卒中急性期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出现心肌酶增高现象,其原因可能与脑组织损伤或破坏释放出较多的酶所致,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儿茶酚胺在心肌组织积聚,出现继发性心肌损伤,使血清中心肌酶值增高。
另外,通过研究表明,如活动性风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肾炎、肺炎以及一些恶性肿瘤、白血病等许多能够引起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其它组织细胞破坏的疾病均可出现心肌酶升高。
心肌酶谱五项的正常值是多少
心肌酶谱五项的正常值是1、乳酸脱氢酶LDH:100~240 IU/L;2、谷草转氨酶AST:0~40 IU/L;3、磷酸肌酸激酶CK:24~194 IU/L;4、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25 IU/L;5、谷丙转氨酶ALT:0~40 IU/L。要注意有无感染性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有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也可以导致这些症状。速效救心丸一般针对的是冠心病所引起的供血不足症状。建议到医院先做个心电图看看,再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还是到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已明确病因,便于治疗。
心肌酶谱检查结果怎么看
心肌酶谱是血液中检测到的心肌细胞中的酶,由于心肌细胞的损伤 可以导致血浆中心肌酶的含量升高,通过血清学的检查是可以测出的,测出的酶就是心肌酶,心肌酶检查主要是看有无心肌缺血。
一般而言,心肌酶谱主要包括五项检查:
1、乳酸脱氢酶LDH:100~240 IU/L;
2、谷草转氨酶AST:0~40 IU/L;
3、磷酸肌酸激酶CK:24~194 IU/L;
4、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25 IU/L;
5、谷丙转氨酶ALT:0~40 IU/L。
HBD与LD、AST、CK及CK-MB共同组成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健康成人血清LD/HBD比值为1.3~1.6,但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BD活性升高,LD/HBD比值下降,为0.8~1.2。而肝脏实质细胞病变时,该比值可升高到1.6~2.5。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比值与各实验室的测定方法或测定条件不关,必须确立本实验室的比值。另外,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因LD1活性增高,所以HBD活性也可增高。
心肌酶谱五项意义
LDH高时,会产生急性心梗、骨骼肌损伤、某些肝炎、白血病、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恶性肿瘤。心梗时,12-24h,LDH会偏高,48-72h达高峰,1-2W后恢复正常。恶性肿瘤晚期LDH,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腹水中LDH会偏高。慢性肾小球肾炎、SLE、糖尿病肾病等病人中,尿LDH可达正常人 3-6倍,尿中含多种抑制LDH活性物质,如尿素,小分子肽类,低PH值也可抑制LDH活性。尿毒症患者LDH正常,透析后LDH会增高,因为体内尿素较高,我们通过心肌酶谱五项检查,就可以观察身体的相关疾病。
HBD与LD、AST、CK及CK-MB共同组成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健康成人血清LD/HBD比值为1.3:1.6,但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BD活性升高,LD/HBD比值下降,为0.8:1.2。
据报道,脑卒中急性期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出现心肌酶增高现象,其原因可能与脑组织损伤或破坏释放出较多的酶所致,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儿茶酚胺在心肌组织积聚,出现继发性心肌损伤,使血清中心肌酶值增高。
另外,通过研究表明,如活动性风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肾炎、肺炎以及一些恶性肿瘤、白血病等许多能够引起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其它组织细胞破坏的疾病均可出现心肌酶升高。
儿童心肌酶谱五项标准
健康的儿童在检测心肌酶谱时,检验结果也会经常出现向上的箭头,意思是比检测指标参考值要偏高一点。这是为什么呢?专家表明,这与医院该项检测采取的是成人标准有关,儿童心肌酶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酶谱愈高。
那么,儿童心肌酶谱五项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儿童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儿童各项酶的上限比成人心肌酶谱参考值增高的百分数分别是:CK(肌酸激酶)与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约为15%、CK-MB(肌酸激酶同功酶)升高约为30%,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升高约为90%。一般来说,心肌酶谱中各项数值显著升高,超出上述允许范围,才有临床价值。
遇到儿童心肌酶谱升高的检测结果,医生一般会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或者采取临床干预。通常情况下,如果其他体检结果正常,无其他特殊症状、体征,医生都会认为某些心肌酶谱偏高是正常的。
小孩心肌酶高是怎么回事
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婴幼儿的心肌酶谱参考值为了解小儿心肌酶谱参考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1999年2~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入园或入学体检的105名1~6岁健康小儿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5名1~6岁小儿心肌酶谱参考值分别为肌酸激酶(115±82)U/L、肌酸激酶同功酶(19士13)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2±15)U/L、乳酸脱氢酶(263士113)U/L、a-羟丁酸脱氢酶(246士114)U/L.[结论]1~6岁小儿心肌酶谱参考值较成人增高。一般需休息2周。家长应密切注意患儿的变化,如有心慌、憋气、烦躁不安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每天为孩子数4次脉搏,注意频率、强弱的变化,如果频率超过正常50以上,有心率不齐时,也应及早看医生。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没有特效的药物,中药黄芪、丹参静脉滴注可以改善症状,大剂量的维生素C和充足的维生素B口服,对病儿也有益处。重症心肌炎需住院治疗。
怎样正确看待儿童心肌酶结果
健康的儿童在检测心肌酶谱时,检验结果也会经常出现向上的箭头,意思是比检测指标参考值要偏高一点。这是为什么呢?陈凤仪说,这与医院该项检测采取的是成人标准不无关系。不过,近年来,很多医疗机构对儿童心肌酶谱偏高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国内外文献也有明确结论:儿童心肌酶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酶谱愈高。
2004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检验科对105名1-6岁健康儿童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各项酶的上限比成人心肌酶谱参考值增高的百分数分别是:CK(肌酸激酶)与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约为15%、CK-MB(肌酸激酶同功酶)升高约为30%,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升高约为90%。
“一般来说,各项数值显著升高,超出允许范围,才有临床价值。”陈凤仪说,遇到儿童心肌酶谱升高的检测结果,医生一般会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或者采取临床干预。通常情况下,如果其他体检结果正常,无其他特殊症状、体征,医生都会认为某些心肌酶偏高是正常的。如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波动范围较大,影响因素多,有轻度升高意义不大。
心肌酶谱五项是什么
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心肌酶谱五项是什么。
1、乳酸脱氢酶LDH:
LDH是体内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以肝、肾、心肌、骨骼肌、胰腺和肺中为最多。这些组织中的LDH的活力比血清中高得多,所以当少量组织坏死时,该酶即释放血而使其他血液中的活力升高,常用于对心梗、肝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2、谷草转氨酶AST:
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中,主要在心、肝、骨骼肌、肾、胰、脾、肺、RBC中。其中以心肌细胞含量最丰富,AST在心肌中含量最多,所以在急性心梗6~12h升高,48h达高峰,3~5d恢复正常。
3、磷酸肌酸激酶CK:
主要分布于胞桨和线粒体。急性心梗,血清CK活力明显升高,发病4~6hCK升高,12~24h达高峰,升高幅度大,2~4天恢复正常;心肌梗死后CK最大值很少超过7000U/L,如果>7000U/L提示伴有骨骼肌疾病;CK对心肌缺血和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的诊断比其它酶灵敏。
4、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CK-MB是诊断AMI最佳的血清酶指标。心肌CK-MB可达40%以上,特异性高达100%。心梗发生时,血清CK-MB可增高10~25倍,超过CK(10~12)倍。
5、谷丙转氨酶ALT:
主要存在于各种细胞中,以肝细胞为最,整个肝脏内转氨酶含量约为血中含量的100倍,正常时,只有少量释放入血中,血清中其酶的活性即可明显升高。在各种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时,ALT大量释放入血中,因此它是诊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的重要指标。 ...
心肌酶谱五项是什么
心肌酶谱五项是LDH、AST、CK及其同I酶,α-HBD。
临床意义: 1.LDH↑:急性心梗、骨骼肌损伤、某些肝炎、白血病、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恶性肿瘤。
2.心梗:12-24h,LDH↑,48-72h达高峰,1-2W后恢复正常
3.恶性肿瘤晚期LDH,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腹水中LDH↑
4.慢性肾小球肾炎、SLE、糖尿病肾病等病人中,尿LDH可达正常人3-6倍,尿中含多种抑制LDH活性物质,如尿素, 小分子肽类。 低PH值也可抑制LDH活性。 5.尿毒症患者LDH正常,透析后LDH↑,因为体内尿素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