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测是否患有乳腺癌
如何自测是否患有乳腺癌
自检时间:
例假结束一周后比较合适。
自检方法:
1.观察法。除去上身衣服对着镜子,观察乳房的形状、皮肤等情况,看看是否对称或有无任何异常情况,如糜烂、红肿等。
2.触摸法。用右手除去大拇指与小指外的三根手指触摸乳房,以乳头为中心画圈,用指腹感受乳房内部有无可疑的肿块。
3.平卧检查法。平躺在床上,将手臂举过肩头,在与身体的水平方向伸直放在床上,让乳房尽可能的平坦,再用手指去触摸,看看有无肿块。这种方法可以视作触摸法的升级版。
乳腺癌发病的5大因素
第一个是家族史与乳腺癌的相关基因,对于如果说有一级亲属患有乳腺癌,那么这名患者她患有乳腺癌的几率就非常高。
第二点是生殖因素,例如初潮年龄小、停经比较晚、月经周期短,没有没有生过孩子的,没有母乳喂养的,这样发生乳腺癌的几率是比较大的。
第三点是内源性的激素或者是外源性的激素,最常见的是有些人一直口服避孕药,这是常常会引起这个乳腺癌的高发。
第四点是营养因素,高脂肪的摄入、饮酒、低膳食纤维的摄入,都会引起这个乳腺癌。
第五点是大剂量的电力辐射,药物的刺激,缺少体育锻炼,职业相关因素都可以导致乳腺癌高发。
哪些原因会导致女性乳腺肿瘤
诱发女性乳腺肿瘤的因素:
跟内分泌有关系
女性患乳腺肿瘤,还与女性内分泌失调也有关系,如果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高,孕激素水平相对较低,在雌激素的长时间刺激下,就会导致乳腺发病,肿瘤出现。
跟饮食有关系
平时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一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常常吃过量这些,对乳腺伤害是比较大的,所以建议还是要注意低脂肪高蛋白,并减少雌性激素的摄入,对于乳腺肿瘤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与生育年龄有关系
女性如果生育过早或者生育过晚,都是很容易导致乳腺肿瘤的,一般生育年龄超过35岁以后,发病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遗传因素
女性的母亲绝经前若患有双侧乳腺癌,那么其患有乳腺癌的危险性就要比正常女性高九倍,且乳腺癌患者第二代患有乳腺癌的平均年龄要比正常人早十年。但是乳腺癌不是直接遗传,而是一种“癌症素质”遗传,也就是说乳腺癌患者亲属并不一定就得患有乳腺癌,只是其比一般人患乳腺癌的几率要大很多。
月经初潮早绝经晚
女性初潮年龄小于十二岁与大于十七岁相比,患有乳腺癌的几率要大二点二倍。闭经年龄大于五十五岁比小于四十五岁者患上乳腺癌危险性要增加一倍。月经初潮早,绝经晚为诱发乳腺癌的两个主要因素。
患有乳腺癌是怎么回事
1、月经初潮早绝经晚
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2。2倍。闭经年龄大于55岁比小于45岁者发生乳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是乳癌最主要的两个危险因素。
2、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母亲患有绝经前妇女双侧乳腺癌,乳腺癌的风险是一般妇女的9倍,而且乳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现乳癌的平均年龄约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姐妹当中有患乳癌的女性,危险性为常人的3倍。需要强调的是,乳癌并不是直接遗传,而是一种“癌症素质”的遗传,乳腺癌患者的亲属不患乳腺癌,乳腺癌的可能性只比一般人。
3、婚育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在婚姻中,第一胎在30岁以后亦为不利因素,但未婚者发生乳癌的危险为婚者的2倍。专家认为,生育对乳腺有保护作用,但仅指在30岁以前有足月产者。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哺乳对乳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主要是对绝经前的妇女。
4、电离辐射
乳腺是电离辐射敏感的组织的致癌活性。年轻时为乳腺有丝分裂活动阶段,对电离辐射致癌效应最敏感,而电离辐射的效应有累加性,多次小剂量暴露与一次大剂量暴露的危险程度相同,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日本长崎原子弹爆炸时的幸存者中,患乳癌的比例明显增加,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接受过胸部放疗的,长大后患乳癌的机会也增加。
5、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脂肪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人均消化量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公司职员高收入造成高生活水准,饮食上发生了改变,人们的饮食都主要以肉类和海鲜类产品为主,逐渐形成了现在比较“流行”的酸性体质。人们大多都形成不科学的、不健康的“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习惯,结果导致乳癌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患乳腺癌的女性易并发其他癌症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患侵袭性乳腺癌的女性,同时患其他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39%。而西班牙格拉纳达癌症注册中心的研究人员对5897位患侵袭性乳腺癌的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50岁以下女性乳腺癌患者,出现第二种癌症的概率几乎是其他女性的两倍,50岁以上乳腺癌患者,患其他癌症的风险也有29%,患子宫内膜癌概率更是其他女性3倍之多;年轻女性患有乳腺癌肿瘤,再被诊断患卵巢癌风险的概率,是其他女性的5倍。
研究人员称,从数据上可以得知,在诊断乳腺癌后的前5年内,是再被诊断出其他癌症的高危险期,这段期间患癌概率是平常的3.5倍。研究人员推测,患乳腺癌的女性之所以易并发其他癌症,其原因可能是源自于体内存在引发癌症的基因,或是在治疗乳腺癌时引起的后遗症。
易患乳腺癌的人群
家族遗传
如果家族中长辈或者同辈女性(母亲、姐妹、表姐妹、曾祖母)有乳腺癌的病史,那么本人患有乳腺癌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是近亲患有乳腺癌,那么自己患有乳腺癌的几率比一般人高两倍。如果直系亲属在50岁以前患有乳腺癌的,那么本人患有乳腺癌的几率更高。家族中有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人,患有乳腺癌,那么你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三倍。如果患有卵巢、子宫癌的历史,那么癌症患病率也高于一般人。
初潮早绝经晚
女性月经初潮早于12岁或绝经年龄大于55岁,患乳腺癌的几率比一般人要高。
未育或晚育
女性一生没有生育或生育晚(35岁以后),患有乳腺癌的几率也会增加。
未经历哺乳期
女性生育孩子后但是未经历哺乳期乳腺癌的几率会增加。
其他人群
乳房肿块(早期乳房活组织检查异常);如异型性增生(小叶或导管),特征复杂的纤维腺瘤、非典型性增生、硬化性腺病;
长时间应用雌激素,如口服避孕药、绝经后使用激素替代治疗;
长期保持不良生活习惯的人易患有乳腺癌,比如吸烟、酗酒、体重超标、吃大量油腻食物。
为什么会患有乳腺癌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与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早、高龄初产、未经产、闭经晚、电离辐射、乳腺囊性增生病、避孕药使用、营养状态等相关。趋势,可能与乳腺癌危险因素的干预、乳腺照片的普查推广及乳腺癌治疗的进步相关。
1.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其他乳房疾病。伴有乳腺小叶或导管上皮细胞非典型增生者,可增加乳癌发病的危险,后者的危险度比正常人群增加4.3倍,且与乳癌家庭史有协同关系。
4.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未生育者与生育妇女的相对危险度高。
7.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口服避孕药。
9.食物饮酒:营养过剩和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高热量饮食将增加乳癌发病的危险性。
10.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11.放射线作用:易提高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12.精神因素:焦虑、紧张可抑制抗癌瘤的免疫。
患有乳腺癌遗传吗
乳腺癌是否有遗传性?在临床上的确遗传因素在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是起一定作用的。
近年来,有人研究发现,有乳腺癌家族病史的人群,其乳腺癌发生率比普通人约高出3倍。另外,又有人发现,乳腺癌病人的女性亲属发生乳腺癌的要比一般入增高,而且乳腺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现乳腺癌的平均年龄约比一般人提早l0年。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乳腺癌并不是直接遗传的,而是一种“癌症素质”的遗传,是遗传对乳腺癌的易感性(即乳腺癌的易患因素),而不是乳腺癌本身。
乳腺癌会遗传吗?这也就是说,乳腺癌不是一种不可避免的遗传性疾病,乳腺癌病人的亲属不一定患乳腺癌,只不过是比一般人患乳腺癌的可扑能性多一点而已。乳腺癌的发生还与其它因素,如生育、饮食、内分泌等有关,只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会使乳腺癌发生。明确这些,对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有两方面指导意义:一方面应避免不必要的惧怕心理和精神负担,认识到乳腺癌是不会直接遗传的;
另一方面需注意预防乳腺癌,采取一些预防措施相定期作乳房自我检查。如果发现乳房肿块则应及早就诊,这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这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