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方法
中药保留灌肠方法
1、药液制备与液量
药液是根据医嘱。100例病人方药主要是银花、地丁、天癸、蒲公英、甘草煎成水剂,经纱布滤过备用,一次灌入液量以100~200ml为宜。
2、用物准备及操作方法
(1)热水袋1个,250ml无菌输液瓶1个,细肛管1根,常规灌肠用物一套。
(2)中药煎剂100~200ml,药温为39~41摄氏度。将药液倒入无菌输液瓶内,加1%奴夫卡因20ml;
(3)用一次性输液管连接肛管,将莫菲氏滴管下端输液管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成环状置于热水袋下保温(水温60~66摄氏度)。
(4)治疗安排在病人晚间睡前进行,嘱病人排空二便并做好休息前的一切准备。
(5)按常规灌肠操作法,肛管插入深度为25~35cm,点滴法灌肠,速度30滴/min,以病人感觉下腹温暖、舒适、无便意为宜,灌肠完毕即休息。
中药灌肠注意事项
1、配制灌肠液时应避免使用对肠粘膜有腐蚀作用的药物。
2、插入肛管时手法应轻柔,以免擦伤粘膜。如有痔疮者,更应审慎。
3、灌肠液应根据病情保留一段时间,如某些病人不能保留,可采取头低足高仰卧位,灌肠液亦宜减少剂量。灌肠的时间一般以晚上临睡前为宜。
中药保留灌肠前应先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 和肛管插入的深度,灌肠前让病人排空大便,必要时可先行清洁灌肠。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摄氏度,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 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效果差等。 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影响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为使药液能在肠道内尽量多保留一段时间,药液一次不要超过 200ml,可在晚间睡前灌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以提高疗效。导管闭塞的处理,滴入时如出现闭塞,液体进不去,可转动肛 管或将肛管稍拉出一点,或摇动灌肠液以免药液沉渣闭塞导管。
中药灌肠的副作用较小。中药灌肠疗法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看,具有比较好的效果。灌肠的目的是清除体内的宿便,排除积累在体内的毒素。体内的毒素排除来了,皮肤自然就好了。此外,还要建议大家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忌辛辣食物注意休息,补充多种维生素增强抵抗力。
怎么才能治好慢性前列腺炎
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在近期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较轻,而前列腺液检查异常者,可单纯口服中药,并配合前列腺按摩和热水坐浴,便可取得较好疗效;
若症状较重,病人难以耐受,可选择适当的理疗,如中药保留灌肠、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微波治疗等,一般都可很快缓解症状;如症状持续,而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数较多,细菌培养阳性者,可选用联合口服抗生素或抗生素前列腺注射疗法,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输卵管炎灌肠法是什么
对输卵管感染后所致的不孕症,中医采用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治疗为主,包括内服方、外治方。为避免内服方苦寒药对胃肠刺激,增加肝脏负担以及对药力的影响,使患者更利于坚持疗程,临床上可以通过灌肠保留给药,使药物直达病处,药效不受消化道诸多因素的影响,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痉挛缓解,改善营养,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
中药液保留灌肠,常用中药消毒液(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子等)100ml,加百分之1普鲁卡因5ml,加温至40±1℃保留灌肠1~2次/d,7~10d为一疗程,月经期停用。
中药灌肠的同时进行微波物理理疗,能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10~14天后,可肌肉注射胎盘组织液和口服桂枝茯苓胶囊等中成药直至月经来潮,以巩固、增强疗效。
中药灌肠做用很多
灌肠疗法是一种比较方便的治疗方法。应用于很多病症,也取得较好疗效,如用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尿毒症、麻痹性肠梗阻及支气管哮喘等。它早在《伤寒论》中就有用猪胆汁灌肠治疗便秘的记载。
近年来,灌肠疗法的发展比较迅速。
中药灌肠做用很多、通便医梗堵、消炎医结肠炎溃疡等。
毒性大胃病呕吐也可用、婴儿服药难也用等。
什么是中药灌肠呢?就是根据你的病情临时发挥,从而产生一种好的疗效。
经过煎煮后浓缩至一定剂量,装入容器备用。
如用散剂,在使用时加入调匀即可。
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讲中药灌肠的注意事项
1、配制灌肠液时应避免使用对肠粘膜有腐蚀作用的药物。
2、插入肛管时手法应轻柔,以免擦伤粘膜。如有痔疮者,更应审慎。
3、灌肠液应根据病情保留一段时间,如某些病人不能保留,可采取头低足高
仰卧位,灌肠液亦宜减少剂量。灌肠的时间一般以晚上临睡前为宜。
中药保留灌肠前应先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 和肛管插入的深度,灌肠前让病人排空大便,必要时可先行清洁灌肠。
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摄氏度,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 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效果差等。
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影响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
为使药液能在肠道内尽量多保留一段时间,药液一次不要超过 200ml,可在晚间睡前灌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以提高疗效。
导管闭塞的处理,滴入时如出现闭塞,液体进不去,可转动肛管或将肛管稍拉出一点,或摇动灌肠液以免药液沉渣闭塞导管。
中药灌肠的副作用较小。中药灌肠疗法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看,具有比较好的效果。灌肠的目的是清除体内的宿便,排除积累在体内的毒素。体内的毒素排除来了,皮肤自然就好了。此外,还要建议大家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忌辛辣食物注意休息,补充多种维生素增强抵抗力。
输卵管堵塞的中医疗法
1、中药药理近年来,临床报道与实验室研究表明中医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估计与中医药治疗在疏通管腔的同时,对输卵管功能进行了调节有关。现代药理发现:活血化瘀药物能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促进巨噬细胞增多并活跃其功能,有效地使粘连组织松解,有利于输卵管复通。
2、中医辨证祖国医学对于本病的认识散见于“带下”、“痛经”、“不孕”、“瘕”等病中,其病理核心为“不通”。故在输卵管炎所致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中,多以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利湿为主辨证治疗,用药多以当归、丹参、路路通、皂刺、穿山甲、枳实、三棱、莪术、败酱草等多见。
3、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内服、外治。外治法主要有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热敷、中药离子导入和针灸等。中药保留灌肠在该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比较多。因本病治疗时间较长,难度较大,通常单一的治疗方法难以短期内奏效,近年来多数医家主张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治疗。
盆腔炎与中药保留灌肠法
中药保留灌肠法已在临床使用多年,是一个比较好的给药途径,主要是通过肠壁的吸收,可利用肠壁的半透膜的渗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疗作用,特别对临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作用更为显着。而且,既可以在住院期间由护士操作,也可在离院后,在家中自行操作。
盆腔炎常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如果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盆腔炎,所以,在急性期应积极彻底地治疗,不应以症状暂时缓解作为治愈的标准。同时,要配合生活调护及预防复发。
预防及调护:
(1)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做到专人专盆,切不可用手掏洗阴道内,也不可用热水、肥皂等洗外阴。盆腔炎时白带量多,质粘稠,所以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
(2)月经期、人流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阴道有流血,一定要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那浴,要勤换卫生巾,因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易乘机而入,造成感染。
(3)被诊为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患者,一定要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或取半卧位,以利炎症局限化和分泌物的排出。慢性盆腔炎患者也不要过于劳累,做到劳逸结合,节制房事,以避免症状加重。
(4)发热患者在退热时一般汗出较多,要注意保暖,保持身体的干燥,汗出后给予更换衣裤,避免吹空调或直吹对流风。
(5)要注意观察白带的量、质、色、味。白带量多、色黄质稠、有臭秽味者,说明病情较重,如白带由黄转白(或浅黄),量由多变少,味趋于正常(微酸味)说明病情有所好转。
(6)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并观察大便的性状。若见便中带脓或有里急后重感,要立即到医院就诊,以防盆腔脓肿溃破肠壁,造成急性腹膜炎。
(7)有些患者因患有慢性盆腔炎,稍感不适,就自服抗生素,长期服用可以出现阴道内菌群紊乱,而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豆渣样白带,此时,应即到医院就诊,排除霉菌性阴道炎。
(8)盆腔炎病人要注意饮食调护,要加强营养。发热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对高热伤津的病人可给予梨汁或苹果汁、西瓜汁等饮用,但不可冰镇后饮用。白带色黄、量多、质稠的患者属湿热证,忌食煎烤油腻、辛辣之物。少腹冷痛、怕凉,腰酸疼的患者,属寒凝气滞型,则在饮食上可给予姜汤、红糖水、桂元肉等温热性食物。五心烦热、腰痛者多属肾阴虚,可食肉蛋类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补强壮。
(9)做好避孕工作,尽量减少人工流产术的创伤。手术中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致病菌侵入。
(10)慢性盆腔炎、腹部包块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效果甚好,它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或暖宫散寒之功效。其方法为:
操作前准备:
①将一剂中药浓煎100ml备用②一次性输液器1具,石腊油或润滑油少许③灌肠前要排空大、小便,以减轻腹压及清洁肠道。
操作方法:
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后,取右侧卧位,使臀部移近床沿,按静脉输液方法,连接好输液器,排出气体,输液器剪去针头,末端涂上少量润滑油,缓慢的从肛门插入直肠10~15 cm,将药液缓慢滴入。药液温度以39℃~41℃为宜,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待灌完后,尽量卧床休息。
中药保留灌肠法已在临床使用多年,是一个比较好的给药途径,主要是通过肠壁的吸收,可利用肠壁的半透膜的渗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疗作用,特别对临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作用更为显着。而且,既可以在住院期间由护士操作,也可在离院后,在家中自行操作。
输卵管有炎症怎么办
1、首先,要知道,疏通输卵管阻塞,恢复生育功能,是每一个输卵管堵塞患者渴望的,但是现在的医疗技术繁多,能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输卵管阻塞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部分输卵管伞端积水的患者有慢性腹痛的表现。因此在治疗之前,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这样才能够针对性的治疗。
2、输卵管堵塞中比较轻的情况是是输卵管不畅,可能由妇科炎症引起的,这个时候可以进行药物的治疗,或者中医治疗。
3、如果输卵管炎症引起的输卵管堵塞,损坏程度较轻,可以采取中医治疗方案。输卵管堵塞中医治疗方法最原始有效的是采用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如果女性的输卵管发生堵塞本身是器质性病变,而中医中药对器质性病变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的,中药保留灌肠,能使药物渗透到病变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抗菌消炎效果。
4、然而,对于程度比较严重的输卵管堵塞的患者来说,中医治疗的效果往往会比较的有限。那就必须采用输卵管堵塞的手术治疗。根据堵塞情况,可分为输卵管通而不畅、输卵管闭塞不通,这两个程度不一样。要是输卵管完全堵塞,进行药物治疗是根本不行的,专家的建议是采用手术治疗。
如何治疗输卵管积水好
临床上治疗输卵管病变通常采用输卵管通液或者造影,但根据多数患者反映,这样的治疗效果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好,建议普通患者可通过口服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中药妇炎丸等,中药保留灌肠,同时配合短超波、离子透入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消除炎症。
指导意见:
输卵管积水多与炎症有关,因此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忌食肥甘腻厚的食物。
幼儿发烧灌肠治疗好不好
一、灌肠的意义
中药保留灌肠从直肠给药,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年龄大小,分别注入30~50毫升不等的中药制剂,药物能在肠道保留4~5个小时左右,不痛不胀不泻,没有痛苦。而且,灌注过程短,患儿容易接受。因为具有清热解毒、宣肺通便的作用,使其既治标又治本,所以患儿体温降下来后很少反弹。在医院只需接受一次治疗,回家再配合汤药治疗就可以了。
二、灌肠疗效如何
因为是直肠给药,所以没有经过消化道和肝脏,药物在经肠黏膜吸收后,就直接进入了下腔静脉,这样比口服药物效果要快。与退烧的西药相比,不仅副作用少,而且中药保留灌肠退烧作用温和、持久、稳定。所以在副作用方面家长大可不必担心。
三、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掌握灌肠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为伤寒病人灌肠时,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降温灌肠,可用28~32℃等渗盐水,或用4℃等渗盐水,保留30分钟后再排出,排便后隔半小时再测量体温并记录。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必要时应立即停止灌肠,进行处理。
四、保留灌肠注意事项
灌肠前了解病变部位,以便选用适当的卧位和插入肛管的深度。为提高疗效,灌肠前嘱病人先排便,掌握“细、深、少、慢、温、静”的操作原则,即:肛管细,插入深,液量少,流速慢,温度适宜,灌后静卧。灌肠时患儿多处于哺乳式,这样方便护理人员进行操作;灌肠完毕,家长应将患儿的臀部夹紧并抬高10cm左右,使灌入的药液保留的时间更长,更利于肠粘膜的充分吸收;药液注入后,应选择安静的地方让患儿睡觉。特别提醒离院较远的患儿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在路途中睡觉,以免降低患儿对药液的敏感性,降低药液镇静、催眠的效力,给检查带来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