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潮汕生腌肚子疼怎么办
吃了潮汕生腌肚子疼怎么办
潮汕生腌的味道比较辛辣刺激,食用后会对人体的肠胃造成一定的刺激,而且有些生腌并没有经过高温消毒的步骤,其中可能会含有一定的细菌、寄生虫等。
因此对于一些本身肠胃功能比较虚弱的人群来说,吃了潮汕生腌之后就有可能会出现肚子疼的情况,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的话,那么建议多喝温开水,注意休息就可以了,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那么就建议最好是及时去医院就诊。
咸菜的腌制方法
咸菜可以说是人们智慧的产物,由于因为当时的生存条件不好,因此人们才想到了这种保存蔬菜时间长一点的方法。下面就各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咸菜的腌制方法,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简介
用食盐等调味料腌渍后的蔬菜。有较强的咸味。可长期保存。咸菜可以算是一种中国文化。各地的咸菜各有特点,互不雷同。北京的水疙瘩、天津的津冬菜、保定的春不老。上海人爱吃咸菜肉丝面和雪笋汤。云南曲靖的韭菜花风味绝佳。曲靖韭菜花的主料其实是细切晾干的萝卜丝,与北京作为吃涮羊肉的调料的韭菜花不同。贵州有冰糖酸,乃以芥菜加醪糟、辣子腌成。四川咸菜种类极多,据说必以自贡井的粗盐腌制乃佳。行销全国,远至海外,堪称咸菜之王的,应数榨菜。朝鲜辣菜也可以算是咸菜。福建每到秋末冬初,多数人家都腌萝卜干。到店铺里学徒,要“吃三年萝卜干饭”,言其缺油水也。作为潮汕三宝之一的潮汕咸菜,其中最具代表作的当数现今汕头金平区小公园一带的老二咸菜口,已有50年历史。老二咸菜口远近闻名,也称“放心咸菜”。是现今潮汕不含防腐剂,口味数一数二的潮汕咸菜,促进食欲。潮汕咸菜也是潮汕海内外上千万侨胞的思乡之物,过年送礼必备。
原料
不同种类的咸菜,用的原料不同。大多是就地取材,有的地方用辣疙瘩(我们家乡的土话,学名叫“芥菜”)有的地方用白菜,有的地方用萝卜,有的地方用其他的什么菜,之所以咸菜在中国是如此的广泛,那是因为古代没有冰箱,更没有反季节蔬菜,人们要想在冬天吃到青菜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们发明了腌菜,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食用事项
如何食用
咸菜家庭日常三种食用方法:清切。咸菜从坛内拿出,在自来水中洗净,切成小块,制成冷盘。若是喝稀粥配清切咸菜,十分爽口。煎炒。可以根据各人的嗜好参些调料,比如生姜、辣椒、蒜头,也可放点红糖,吃起来很开胃。炒咸菜饭味道极好,许多人喜欢吃咸菜饭,又喝咸菜汤,吃起来胃口大开,饭量大增。蒸或炖。用杂骨、排骨炖咸菜,有一股浓浓的酸香味,吃了还想吃。若是用咸菜炖三层肉,这是一道美味佳肴。做这道菜是一层咸菜,一层三层肉,一直放到满钵为止,然后放到锅里蒸,烂熟后起锅。有了这道菜,你的食欲肯定大增。
防亚硝酸盐中毒
咸菜虽然好吃,但因含有亚硝酸盐致癌物令许多人望而却步。我们在家里腌制咸菜时,只要掌握科学方法,就能避免腌制过程中产生过多的亚硝酸盐致癌物。腌制时间2天以内或20天以上。科学测定,咸菜在开始腌制的2天内亚硝酸盐的含量并不高,只是在第3—8天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最高峰,第9天以后开始下降,20天后基本消失。所以腌制咸菜一般时间短的在2天之内,长的应在腌制一个月以后才可以食用。人工除毒。腌制成咸菜后,在吃前可用水煮2分钟或日照30分钟,或用热水清洗的方法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去除咸菜中残存的亚硝酸盐。常吃解毒食品。大蒜、茶叶、维生素C等有解毒作用,既可消除细菌感染,又可防止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解除癌症危险。
咸菜的腌制方法
1.腌制辣椒黄瓜小咸菜的做法:
原料:黄瓜2500克、辣椒500克、酱油750克、花生油50克、老酒50克、精盐、姜片、花椒、味精适量。
制法:将菜洗净,晾干。辣椒切片待用,黄瓜切条,用盐淹渍2——3小时后,捞出晾干备用。花生油加热后,放入花椒,待花椒变黄后再加入酱油、白酒、精盐、姜片煮沸。盛入晾干的容器中,放入味精、香油,晾凉后,把黄瓜、辣椒倒入汤汁,最好浸过菜,隔天即可食用。
2.酱八宝菜
材料:黄瓜1000克,藕、豆角,800克,红豆400克,花生米300克,栗子仁200克,核桃仁100克,杏仁100克,(以上原料应先行腌制好)黄酱2000克,糖色100克,酱油1000克。将以上原料均加工成大小均等的形状混合在一起,用水泡出部分咸味,捞出晾干,装入布袋入缸,缸中放黄酱,糖色酱油每天搅拌1次5-7天后即成。主料先腌制时加盐不宜过多,时间要长一点,5-8天,缸中的调料应淹没主料如不足可加凉开水。
3.酱黄瓜
材料:鲜黄瓜5000克,粗盐400克,甜面酱700克。将瓜洗净,沥干水分,须长剖开成两条(也可不切开)加粗盐拌匀压实,面上用干净大石块压住。腌制3-4天后,将黄瓜捞出,沥干盐水;将腌缸洗净擦干,倒入沥干的黄瓜加甜面酱拌匀,盖好缸盖酱制10天即可食用。
4.酸白菜
材料:白菜5000克,辣椒100克,盐500克,生姜250克,米醋1000克。将白菜去老叶洗净切成条,晾至半干,放入坛中,加入调料拌匀,腌约2天即可。
牛肉丸菜品历史
潮汕手捶牛肉丸,起源于客家。因广东客家地区山地多,饲养黄牛、水牛较普遍,所以客家常以牛肉作为日常食用的肉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客家人逐渐摸索出,将牛肉制成牛肉丸来食用这种形式。
在清末及民国初期,便有许多客家人挑着小担,在汕头走街串巷,叫卖牛肉丸汤。潮汕人看到客家的牛肉丸很有特色,便吸取其优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以此将它移植过来。
如客家人捶打牛肉丸,用菜刀的刀背,效果差且力度不够,影响打出的肉浆质量,潮汕人便改用两根特制的铁棒,每根3斤重,面呈方形或三角形,用双手轮流捶打,左右开弓,直至把牛肉打成肉浆。
又如客家人煮肉丸是用清水,一向讲究原汁原味的潮汕人则改用牛肉、牛骨熬汤来煮牛肉丸,这样就保证在煮牛肉丸时,肉丸的肉味不会渗透到汤水中,从而使牛肉丸更具浓郁的牛肉味,同时还增加用沙茶酱作酱碟吃。
由于潮汕人制作的牛肉丸比客家人技高一筹,更为精细考究,故潮汕制作的牛肉丸口感爽脆,成为一种最为大众化的潮汕民间小食。时间一久,人们都知道潮汕手捶牛肉丸,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潮汕手捶牛肉丸是起源于客家了。
当然,在民间还是有一些关于牛肉丸怎样从客家传到潮汕的民间传说。例如有人说,民国初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土名叫和尚,真名叫叶燕青的潮汕人,经常帮助客家人,这客家人便把这牛肉丸的制法传给叶燕青。叶燕青把这牛肉丸的制法不断加以改进,所以他所卖的牛肉丸汤在潮汕特别有名,以后叶燕青一直在潮汕名店胡荣泉打工。
在潮汕,还有许多丸类的潮汕小食,如猪肉丸、猪肚丸、鱼丸、墨斗丸、虾丸、撒尿牛丸等,它们都是从潮汕手捶牛肉丸的制法,举一反三演变发展来的。
萝卜干怎么晒
萝卜干,晒干的萝卜。一种独具风味的蔬菜。富含维生素B,铁质含量除金针菜外高过其他食物。萝卜干在潮汕称菜脯,咸香脆口,消食开胃,与潮汕咸菜、鱼露并称潮汕三宝。上杭萝卜干色泽金黄,皮嫩肉脆,甘香味美,明初即享有盛名。如今,“吃了萝卜干”成为篮球场上一句流行语,意指在打篮球时手指意外受伤,关节红肿,形似萝卜干。
做法一:萝卜洗净,切成大小厚薄均匀的萝卜块(条);用适量的盐腌制半天至一天;摊在太阳下晾晒至干。
做法二:把萝卜洗净把水自然晾干,然后用刀把萝卜像切西瓜似的切成长条儿。用没有沾油的干净盆子或缸子把萝卜全放进去,然后撒上盐(细、粗都行)阉制三天左右捞出在太阳下晾晒,晒到萝卜卷曲,手摸时还有弹性即可。
做法三:将萝卜洗净,连皮切大长条,然后晒至表面水份没有了,萝卜发软时,用盐搓匀,然后放在坛子腌几天,待盐没有了,萝卜条变成黄色时,便拿出来晒,晒到合适为止。
萝卜干的晒制方法基本上就这么几种,关于晒制的时间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如果不喜欢太干就少晒几日。但如果晾晒的太湿就不容易久放,如果太干吃时会很难嚼,所以在晾晒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干度。一般来说,以手摸时还有弹性为最佳。
潮汕火锅有什么特色
适当的吃一些潮汕火锅能够让身体变得更加暖和,它的营养物质还是非常丰富的,因为它里面又有荤又有素,荤素搭配均衡,营养价值自然就比较高,里面的胆固醇含量也非常丰富,所以一次性不能吃得太多,保持本身的热量非常高,如果一次性吃得太多,容易导致身体上火,它里面的营养物质完全取决于食材的选择,平时最好是吃清水锅底,这样会更加健康一些,如果喜欢吃辣,可以调一些辣椒酱料来蘸着吃,这样会更好一些,吃潮汕火锅要注意不要吃太烫的,以免导致炎症以及口腔溃疡等情况出现。
生腌蟹用什么蟹好
梭子蟹。
生腌蟹是潮汕地区的美食,而梭子蟹是做生腌蟹的最佳选择,因为肉质鲜嫩肥美,口感甘甜,用来做生腌蟹口感最佳。并且其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肪以及多种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成分,用来制作生腌蟹能更好的锁住其鲜美的肉质,口感极佳。
吃了潮汕生腌肚子疼怎么办 吃完生腌可以喝茶吗
两者没有太大的冲突。
生腌中所含的成分与茶中所含的成分并不存在配伍禁忌,一起食用也不会产生毒性物质,所以在吃完生腌之后是可以适当地喝一些茶的。
而且茶中还含有一定的儿茶酚、咖啡因物质,饮用后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可以起到利尿的作用,这也有利于促进毒素的排出。
婴儿肚兜适合多大宝宝
那婴儿肚兜适合多大宝宝呢?其实对于这个说法是没有个定的,因为宝宝一出生就能穿上肚兜了,其实肚兜就相当于婴儿的内衣,至于宝宝要穿到什么时候,这个也是要看宝妈们自己的,对于这点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其实潮汕地区的很多小孩子常年都是带着肚兜,为的是避免大人没有及时给孩子添衣保暖而生病。潮汕人认为,肚子(俗称“软肚”)是身上比较柔弱的部位,特别是肚脐四周是很容易受风着凉感冒肚疼拉肚子的,因此需要特别的保护。所以即使是孩子大些了,孩子继续穿肚兜也是可以的。
潮州牛肉丸
在清末及民国初期,卖牛肉丸的小贩大部分是潮汕本地人,他们挑着小担在汕尾、潮汕地区挨街串巷叫卖。尤其是晚上,在韩堤路八角亭至中山公园后面的韩江一带,常有穿梭小舟,船头挂着一盏小灯,专为停泊在那里的潮汕货船供卖夜宵,专卖牛肉丸。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街一带饮食摊档甚多。改革开放以来,牛肉丸成为汕尾乃至潮汕美食美名远扬,其中尤以用料上等口味正宗的牛肉丸著称。
过去农家多数养牛,在商品经济不是很发达的时候,生牛肉过剩没法长期保存,所以他们把牛肉剁碎加盐挤成丸子煮熟,渐而成为当地的一种小吃。而真正让牛肉丸成为远近闻名的潮汕小吃,直至被评为“中华名小食”名扬海内外却还得归功于潮汕大厨。早在20世纪20年代,在汕头埠最繁华的小公园一带,聪明的潮汕师傅发现牛肉丸受欢迎也很有特色,便将它引进“移植”过来。并从选料、配料到制作方法都进行创新和改造,从而创制出了独具特色的潮汕牛七牛肉丸。
鱼露的饮食文化
鱼露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鱼露,应是指腌制咸鱼时排出的鱼汁,这些鱼汁的成分除了盐水,主要是鱼类蛋白水解产生的多种氨基酸,既鲜味又营养,渔民觉得倒掉可惜,就留下来充当调味料。潮汕人也将这种鱼汁称为“醢汁”,将腌制的海产品称为“咸醢”。如清光绪《揭阳县正续志》记载说:“涂虾如水中花……土人以布网滤取之,煮熟色赤,味鲜美,亦可作醢。”这里“醢”是指用鱼(虾)肉制成的酱料,与上古的字义完全相同。
潮汕是鱼露的原产地之一。潮汕人还将鱼露称为“腥汤”,旧时主妇常让儿童拿碗或旧瓶到市场杂咸铺打腥汤,也有小贩推车沿街叫卖。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对鱼露或鱼酱也有不同的叫法,如越南有“纽库曼”(nuoccham)、泰国有“侬摩拉”(NamPla)、马来西亚有“菩杜”(Budu)和“马拉盏”(belancan)、福建则有虾油等。
萝卜干腌制方法
萝卜干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但是尤以潮汕地区的菜脯萝卜干最为著名,萝卜干和潮汕鱼露、咸菜并称为潮汕三宝。萝卜干的制作需要经过晒制和腌制的过程,是一道十分传统的吃食,但是做法我们并不陌生,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萝卜干的腌制方法吧。
1、将萝卜洗净,切成1厘米厚度的片状;
2、再将萝卜片切成差不多1厘米粗的条状,这一步很关键,记住萝卜的皮不要切段,每一段萝卜条都是连着的最好;
3、将切好的萝卜条放在通风处晾晒4、5天左右;
4、把晾晒好的萝卜条取下,用温水洗净上面的灰尘,随后挤干水分,将它抖散;
5、将萝卜条放入盆中,加入食盐、白酒、辣椒粉、花椒粉、芝麻、香油等调料搅拌均匀;
6、把5中准备好的萝卜条装入到土陶坛中,用手压紧实,不要太松散;
7、用保鲜膜密封好坛子,放在阴凉处10多天就可以拿出来吃了。
其实腌制萝卜干的方法在我国还是比较常见的,不少地区在制作腌菜的时候,都要通过这样的步骤,基本上都离不开晒、腌和藏着三个步骤。
生腌吃了能开车吗 吃了潮汕生腌为什么会头晕
可能是吃多了。
因为在制作潮汕生腌的过程中会添加一定的白酒进去,所以其中含有一定的酒精,而酒精进入到人体之后会对人体的大脑造成一定的刺激。
因此对于一些本身对酒精比较敏感的人群来说,如果吃多了生腌的话就有可能会出现头晕的情况,此时建议可以多喝温开水,休息一会儿,一般来说是可以慢慢恢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