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雾天出行应谨慎选择戴口罩
心脏病患者雾天出行应谨慎选择戴口罩
1、选择手感柔软、薄厚均匀的口罩,一般以12-18层,宽13厘米、长16.5厘米为宜,劣质口罩夹层多是硬塑料、烂纱布或薄软的面巾纸。
2、清洁双手后可按包装指示佩戴口罩,让口罩紧贴面部并固定好系绳,避免口罩太松空气从侧面空隙中进入。
3、口罩应定期清洗、更换,不可未清洗干净就把朝外的一面再朝内戴,否则容易感染病菌。
4、即使雾天外出时有佩戴口罩,归来后也应做好清洁工作,防患于未然。
5、口罩潮湿后不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应及时替换干净口罩。
6、患者戴口罩不宜时间过长,一般6小时为上限,一旦发现气喘、头晕等现象应立即取下,出现气闷、气促、呼吸不畅等现象最好去医院治疗。
7、身体较为虚弱的心脏病患者带口罩可加重心脏负担,减缓心肌功能运作,容易引起晕厥,应尽量避免外出,减少戴口罩的机会。
心脏病是传染病吗
心脏病不是进行完手术就可以马上治愈的,也不是只吃药就可以的,要从日常的生活一点一滴来进行心脏病的治疗。情绪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对什么年纪的人来说,不良的情绪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心态的平和是心脏病的护理措施之一。
心脏病患者抵抗力差,身体虚弱,对空气质量的变化比较敏感,应尽量减少雾天出行,如有外出需要,应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有些身体较为虚弱的心脏病患者带口罩可加重心脏负担,减缓心肌功能运作,容易引起晕厥,应尽量避免外出,减少戴口罩的机会。
在饮食方面,心脏病患者也应该注意,很多人认为我们人类是食肉动物,因为我们基本上天天吃肉。但是人类进化和人类历史研究却证明,人类的身体结构及生理功能更像食草动物。所以咱们应该少吃肉,多吃水果和蔬菜。
病人及家人对病情不理解或过分夸大,加之经济状况不佳等诸多影响因素,病人易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等。故应关心、爱护病人,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如要求某某陪伴、用膳习惯等。多向病人及家属做解释工作,帮其解答各种疑问,鼓励病人配合治疗。
冬季戴口罩的三个注意事项
戴不戴口罩要“看天”
现实生活中一些怕冷的人,整天戴着大口罩,以为可以防寒,其实这样并不科学。人的呼吸道,如鼻腔、咽喉、气管表面均覆盖有许多黏膜,黏膜下又有微血管。当鼻子吸进冷空气,经过弯弯曲曲的管道进入肺部时,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这种生理功能,通过锻炼得到增强,从而提高耐寒能力。要是戴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稍微受寒,就容易感冒。所以,冬天整天“口罩不离嘴”,对健康是不利的。
不过,冬季是雾霾天气的高发时段。雾霾中含有大量的PM2.5,易进入人的呼吸道并刺激黏膜,甚至会损伤肺部,极易诱发包括呼吸道感染在内的多种疾病。此时,戴口罩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与雾霾天气里空气中的脏颗粒对人体的危害相比,前者就显得比较轻了。
综合上述,在能见度较好、空气比较干净的天气条件下,不必戴口罩;而当有雾霾天气出现时,则建议戴口罩。
没必要戴专业防护型口罩
目前国家没有出台民用口罩标准,市场上的口罩质量良莠不齐,一定要选择大品牌、有正规产品包装和说明的口罩,如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者12层以上纱布口罩。切莫贪图便宜,在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地摊上购买口罩。
也没有必要为了过滤PM2.5,而选择戴N95、N99等专业防护型口罩。从理论上来讲,口罩的防护材料越密闭,阻挡颗粒物的效果越好。反过来说,口罩越密闭,呼吸阻力增大得越明显,呼吸起来越费劲。佩戴N95、N99等专业防护型口罩是要经过培训的,否则容易造成呼吸困难,因缺氧而导致头晕。
更没必要全天候地戴口罩,一旦能见度转好、雾霾天气消失,或在车内、室内等空气比较干净的环境里,即可摘掉口罩。此外,使用口罩时,避免两面交替使用,每天应至少更换一次;每天都应该对戴过的口罩进行清洗消毒,清洗口罩时,应先将口罩放入开水中烫几分钟,清洗干净再拿到阳光下晾晒,这样才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戴眼镜者要注意清除镜片上的雾气
冬季,如果你同时又戴口罩又戴眼镜,那麻烦事就来——你呼出的热气,肯定会通过两侧鼻角与口罩的缝隙,钻入镜片和眼睛之间,时间稍长,镜片上便被雾气弄得模糊一片,极大地影响了人的视觉和活动的安全。
清除镜片上雾气的办法还是有的。最好选择散热较好的树脂镜片或“防雾镜片”。也可在市场上购买“眼镜防雾剂”,一般的防雾剂都具有“清洁、去污、防霜、防雾、保护视力”等功效,对皮肤无刺激,对镜面无腐蚀,使用方便,使用一次可保持1-3天不生雾。
当然,你也可以自制“眼镜防雾水”,先将可完全溶解的肥皂薄片放入10毫升温水中,制成肥皂液,再倒入30毫升甘油,最好能再滴入数滴松节油,最后搅拌均匀,“眼镜防雾水”就算制作成功了。使用时,只须将防雾水涂在镜片上,再用眼镜布擦拭,防雾可持续3-4小时。这种方法,对于冬季经常在室外活动、又同时戴眼镜和口罩者最为适用,因为使用一次防雾水,眼镜镜片就可以半天无忧。
n95口罩可以重复使用吗 什么人不适合戴N95口罩
小孩、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防霾口罩,此类人群容易因口罩出现呼吸受阻、缺氧的情况,其次,直接暴露在污染空气中也会加剧此类人群的身体恶化,因此如果一定要佩戴时,最好谨遵医嘱。
N95口罩透气性比较差,孕妇在戴口罩的问题上需要慎重考虑,当然,最好的N95口罩就是离开雾霾区。
雾霾天气请注意
一、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二、外出做好防护措施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三、雾霾天气少开窗
雾霾天气早晚尽量不要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雾气散的差不多时再开窗通风。
四、多喝桐桔梗茶
桐桔梗茶有清火滤肺尘功能,可以有效的协助人体排出体内积聚的PM2.5颗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具体可参考桐桔梗茶的百度百科介绍。
五、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心脏病患者雾天出行应谨慎选择戴口罩
浓雾中有不少有害颗粒,被人吸入或接触过多可引起多种疾病,心脏病患者抵抗力差,身体虚弱,对空气质量的变化比较敏感,应尽量减少雾天出行,如有外出需要,应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1、选择手感柔软、薄厚均匀的口罩,一般以12-18层,宽13厘米、长16.5厘米为宜,劣质口罩夹层多是硬塑料、烂纱布或薄软的面巾纸。
2、清洁双手后可按包装指示佩戴口罩,让口罩紧贴面部并固定好系绳,避免口罩太松空气从侧面空隙中进入。
3、口罩应定期清洗、更换,不可未清洗干净就把朝外的一面再朝内戴,否则容易感染病菌。
4、即使雾天外出时有佩戴口罩,归来后也应做好清洁工作,防患于未然。
5、口罩潮湿后不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应及时替换干净口罩。
6、患者戴口罩不宜时间过长,一般6小时为上限,一旦发现气喘、头晕等现象应立即取下,出现气闷、气促、呼吸不畅等现象最好去医院治疗。
7、身体较为虚弱的心脏病患者带口罩可加重心脏负担,减缓心肌功能运作,容易引起晕厥,应尽量避免外出,减少戴口罩的机会。
雾霾天如何保护口鼻健康
一、雾霾天定义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粗细还不到头发丝的三十分之一,能携带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口鼻、支气管进入人体的肺部,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对肺部健康伤害很大,引发俗称“老慢支”和“肺气肿”的慢阻肺,同时也可能产生肿瘤、心血管等疾病。从中医养生的理论出发,遭遇PM2.5应该多吃白色清肺食物,增强肺的自我清洁能力。
雾霾天受影响最直接的部位应该就是我们的口鼻了,那么,在雾霾天要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口鼻健康呢?
二、雾霾天如何戴口罩
大雾天气,应该减少在室外的时间,年老体弱者,尤其是有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人,如需外出,可以戴口罩,防止污染物由鼻、口侵入肺部;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鼻腔、面部及裸露肌肤。
市面上出售的口罩,有的用纤维做成,有的用涤纶制作,大多只能起到保暖作用,却难以达到保护呼吸系统的功效。一些花样口罩内含化纤,透气性较差,有些人长期使用非但不会防病,反而会出现皮肤过敏、口鼻难受的症状,有过敏史、哮喘史的患者还可能因此加重病情。在选择御寒口罩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材质则尽量以纯棉为主,罩层数以12~18层为宜,最好选择那些有独立小包装的口罩产品,口罩大小一般以宽13厘米、长16.5厘米为宜。
此外,如何正确佩戴口罩也很关键:佩戴口罩前后必须清洁双手,应依照包装指示佩戴口罩,首先,平展口罩,双手平拉推向面部,左手按住口罩,右手将护绳绕在耳根部,右手按住口罩,左手将护绳绕在耳根部,最后,双手上下拉口罩边沿,使其盖至眼下和下巴。一定要把嘴与鼻子全部遮住。
口罩不能两面轮流戴。有得人容易出汗而润湿口罩,口罩一湿,就不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这时应换干净口罩。最好多准备几个口罩,便于更换和洗涤。戴口罩不宜时间过长,一般6小时为上限。平时应该多准备几个,最好能一天一换;清洗口罩时,应先将口罩放入开水中烫几分钟,清洗干净后再拿到阳光下晾干,这样才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三、雾霾天如何保护鼻子
鼻子是人体与外界空气接触的第一道关口,是防止灰尘、病毒及各种脏东西侵入呼吸道的重要防线。空气质量不好,鼻腔黏膜和鼻毛上就会沉积更多的污垢、细菌和病毒,从而更容易引发鼻炎、鼻窦炎等炎症和过敏性疾病。健康人通过鼻毛和鼻黏膜纤毛,已经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空气污染物了,是没必要清洗的。但耳鼻咽喉科专家建议,如果是鼻炎患者,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灰霾天,建议洗一下鼻子,但次数不能多,最多每天一次,以免破坏鼻腔酸碱度。而且不能用自来水洗,最好用生理盐水。
外出回家后,最好及时清洗面部、口腔及鼻腔:洗脸最好用温水,可以将附着在皮肤上的阴霾颗粒有效清洁干净;漱口的目的是清除附着在口腔的脏东西;最关键的是清理鼻腔,可以用棉签蘸点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来清洗,先将双手洗净,手捧温水,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反复几次,鼻腔的脏东西就全部清理干净了。值得注意的是,清理鼻腔时,一定要轻轻吸水,避免呛咳。家长在给儿童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
口罩保质期多长时间 哪些人不能戴口罩
佩戴口罩会增加呼吸阻力和闷热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佩戴口罩,特殊人群选择防护口罩务必小心谨慎。
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如配有呼气阀的防护口罩,降低呼气阻力和闷热感。佩戴前应向专业医师咨询,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
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身体状况应尽量减少出门,少出门、少戴口罩,如心肺疾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这些人应向医生咨询,寻求他们的专业指导。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而且其脸型小,普通口罩难以达到密合的效果,宜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适合儿童佩戴的防护口罩。
不要忽略戴口罩
讲卫生,戴口罩,在咱们中国古已有之。只不过当时的口罩是以丝绢掩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戴口罩达到高峰,尤其在冬季,男女老少人人一个口罩。闹非典的时候,口罩一路走俏,人们将佩戴口罩作为防止疫病传染蔓延的手段之一。
如今,许多人对戴口罩有所忽略,甚至淡忘了口罩的作用。其实,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老年人,作为免疫力较弱的群体,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有必要戴上口罩,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
例如,老年人去医院看病,尤其在输液治疗时,各种类型的病人集中在一起,为防止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还是戴上口罩为好。再如,老年人进入车辆密集的地方,或遇有施工场地粉尘弥漫的场合,也应戴上口罩以防有害气体和粉尘的吸入。
身患慢性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的老年人,应根据气候的变化戴上口罩。在雾天出行时,戴口罩更是必不可少。
戴口罩还要讲点科学,既不能在需要时不戴,也不能不顾需要与否长时间佩戴。同时,还需要保证口罩的卫生,以保证达到应有的效果。
防雾霾口罩到底有用吗
雾霾天气口罩热销,很多人以为戴口罩能防PM2.5,专家表示,戴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但要注意合理选择及正确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基本上只能阻挡一些灰尘和粗大颗粒物,对细菌、PM2.5这样的细小颗粒阻挡作用极有限;相对来说,纱布口罩层数越厚,例如增加厚度到8层甚至12层,阻挡作用可能会更好一些。
N95口罩的防护效果相对好些,但专家称不宜久戴,口罩越密闭,呼吸起来越困难,戴不好还可能因缺氧而导致头晕,尤其对于心血管疾病等患者,更要谨慎。临床中戴N95口罩主要是为了防护细菌、病毒,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密合,在鼻梁处扣紧、使口罩边缘与脸型匹配,若不能做到密合,就起不到防护效果。
对于防雾霾口罩有用吗这个问题,您了解了吗?当我们在选择口罩的时间一定要选择具有国家标准的口罩,还要注意口罩的合理使用,一些一次性的口罩针对细菌、PM2.5的作用是有限的,在佩戴口罩的时候一定不要长时间佩戴。
戴口罩的八大注意事项
1、不要该戴的时候不戴
流感高发季、雾霾天、沙尘天、生病及去医院看病时,都应该戴上口罩。在冬天,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体弱多病者出门最好戴上口罩。
2、不要偏爱彩色口罩
时尚彩色口罩大多采用的是化纤面料,透气性较差,还有化学刺激气味,容易对呼吸道造成伤害,而合格的口罩用纱布和无纺布做成。周荣斌提醒道,时尚口罩生产企业专业性不如医用口罩生产企业那么高,其拦截病菌能力最差。
建议:大家选购时参考“防护指数排行榜”:N95等医用安全系数较高的口罩>医用一次性口罩>白色纯棉口罩>带有图案的时尚口罩。
3、不要戴完乱放
用完乱放,不及时清洗都很不科学。口罩戴了4—6小时后就会聚集很多病菌。戴完后应先将口罩折叠好,折叠时将贴近口鼻的那面叠在里面,再将口罩放进干净袋子里,最后再放入包里或者口袋里。口罩每天都要洗,放在阳光下晾晒,搭在暖气片上也会滋生细菌。
4、不要戴口罩跑步
近期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持续,让很多热爱户外运动的小伙伴苦恼不已。有的人选择暂停户外活动,有的人则选择戴口罩继续。然而医生建议:由于户外运动时对氧的需求量比平时大,而口罩可能导致呼吸不畅甚至脏器缺氧,进而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5、不要影响视线
戴上口罩后应能罩住口、鼻和眼眶以下的大部分面积,口罩边缘与脸部贴和紧密,但注意不要影响视线。
戴口罩的八大注意事项
1、不要该戴的时候不戴
流感高发季、雾霾天、沙尘天、生病及去医院看病时,都应该戴上口罩。在冬天,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体弱多病者出门最好戴上口罩。
2、不要偏爱彩色口罩
时尚彩色口罩大多采用的是化纤面料,透气性较差,还有化学刺激气味,容易对呼吸道造成伤害,而合格的口罩用纱布和无纺布做成。周荣斌提醒道,时尚口罩生产企业专业性不如医用口罩生产企业那么高,其拦截病菌能力最差。
建议:大家选购时参考“防护指数排行榜”:N95等医用安全系数较高的口罩》医用一次性口罩》白色纯棉口罩》带有图案的时尚口罩。
3、不要戴完乱放
用完乱放,不及时清洗都很不科学。口罩戴了4—6小时后就会聚集很多病菌。戴完后应先将口罩折叠好,折叠时将贴近口鼻的那面叠在里面,再将口罩放进干净袋子里,最后再放入包里或者口袋里。口罩每天都要洗,放在阳光下晾晒,搭在暖气片上也会滋生细菌。
4、不要戴口罩跑步
近期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持续,让很多热爱户外运动的小伙伴苦恼不已。有的人选择暂停户外活动,有的人则选择戴口罩继续。然而医生建议:由于户外运动时对氧的需求量比平时大,而口罩可能导致呼吸不畅甚至脏器缺氧,进而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5、不要影响视线
戴上口罩后应能罩住口、鼻和眼眶以下的大部分面积,口罩边缘与脸部贴和紧密,但注意不要影响视线。
如何应对冬季雾霾天
1.雾霾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回家后及时清洗口鼻及裸露部位皮肤。
2.建议外出时戴口罩。在我国,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多为干性微粒,N95口罩对于PM2.5的防护效果是肯定的。医用外科口罩和活性炭口罩也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其中医用外科口罩对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防护效果好,而活性炭口罩对于有害气体的过滤作用较强。以上口罩均应正确使用,并及时更换。棉纱口罩佩戴舒适,但只能过滤粗颗粒物。另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戴口罩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加重,需谨慎使用。
3.使用空气净化器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雾霾天也要适当通风换气。因为家里会有厨房油烟污染、家具污染、洗涤化学用品污染等,如不通风换气,污浊的室内空气同样会危害健康。可以选择中午阳光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间段开窗换气。当然在雾霾严重的情况下尽量少开窗,开窗时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严重的时间,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而不要让风直接吹进来,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家中用空调取暖的居民,尤其要注意开窗透气,确保室内氧气充足。
4.注意补充水分。呼吸道黏膜干燥会导致防御功能下降,健康成年人每日应保证饮水2000毫升左右。
5.增加营养、保证休息以增强抵抗力。饮食以清淡为主,但应富含蛋白质(如豆腐、鱼等),并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梨、胡萝卜等)。
雾霾天气影响生殖力
为了子孙后代,雾霾天气出行要注意
鉴于此,为了咱们的子孙后代,为了造人大计,出门最好戴口罩。
戴口罩,多喝水。雾霾天气空气流通性差,原本悬浮在空气中的可吸入性颗粒物,更易进入人的呼吸道并刺激黏膜,甚至会损伤肺部,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应当多喝水,外出时最好戴口罩。
老人孩子和病患少外出。大雾天还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因为起雾时气压低,人们容易感到胸闷。而且,冬季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容易导致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因此,大雾天气里,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不宜剧烈运动,避免诱发心绞痛、心衰等。年老体弱者、心血管及呼吸道疾病患者以及幼儿最好减少外出。
晨练饮食多注意。绿皮书中建议,市民最好不要在雾中晨练,更不要在雾中剧烈运动,平时也应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进行锻炼,此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相对较低,应避开6:00—8:00和20:00—22:00的污染高峰期;开窗通风要注意时间和频次;在饮食上,可以多喝银耳汤、多吃梨等润肺水果。
雾霾戴口罩有用吗 戴什么口罩能防雾霾
KN90和KN95口罩。
如果口罩对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过滤能力达到了90%,这种口罩称之为KN90口罩,如果过滤能力达到95%,那么就是KN95口罩。这种专业型的口罩能有效防雾霾、防病毒,相应地,这种口罩的透气性不好,如果呼吸频率过快,容易引起呼吸不畅。
使用期限:40小时~1个月,不可水洗。
郑重提示:KN90,KN95两种口罩的佩戴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儿童、老年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特殊人群应该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