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用学步车好吗 注意事项
宝宝用学步车好吗 注意事项
宝宝没有学会爬之前不要使用学步车,否则容易造成身体平衡和全身肌肉协调差,出现感觉统合失调,还会增加“X”、“O”型腿的发生率,养成踮着脚走路的习惯。学步车只是孩子学走路的过渡性工具,建议月龄10个月以上的婴儿坐学步车,每次时间以半小时为宜。当宝宝能离开依靠物独自迈上几步时,就不宜再让孩子坐学步车了,以免影响身体发育。
宝宝学步阶段妈妈如何保护
安全学步三步走
宝宝学步需经过三个阶段,妈妈如何做好保护?
摇晃期
起初学步,宝宝总会摇摇晃晃的,妈妈对宝宝的正确保护和鼓励是最关键的。最好的保护是站在宝宝身后,扶住他的掖下随着他走。千万不可牵拉宝宝,牵拉宝宝容易使宝宝脱臼。
扶物行走期
宝宝慢慢找到了走的“感觉”,两条小腿儿开始用力抬高,向前迈步而不是蹭步。宝宝能这样走的时候,你可以让宝宝练着扶着床,墙这些坚实的物品学走,建议不要让他扶着不稳当,有轮子的物品,小宝宝重心不稳,容易摔跤。
独立行走期
宝宝开始下意识地挣脱妈妈,自己独自摇晃着走了。这时,爸爸妈妈的鼓励最为重要。同时,还要保障宝宝的安全,宝宝学会走后,很多危险地方都能够得着,爸爸妈妈一起要把家中物品放好,以免发生危险。
容易“帮倒忙的”辅助工具——学步车
案例——过早用学步车 孩子长罗圈腿
妞妞7个多月大时,就已经坐得很稳了,还经常自己尝试着站立起来。为了让妞妞尽快学会走路,而不总是爬来爬去,妞妞妈特地为妞妞选购了一辆漂亮的学步车。一坐上学步车,妞妞就在车内独自玩。
让妞妞妈百思不解的是,整天呆在学步车里的妞妞,学会走路却比别人家的孩子晚,而且孩子2岁时走路还不稳。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居然说妞妞有轻微的“O”型腿,这很可能跟过早使用学步车有关,这让妞妞妈后悔不已。
学步车是建议少用的,而在现代家庭,更多爸爸妈妈会把学步车作为宝宝的玩具,那么学步车的使用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两大原则:
1、不宜过早使用学步车
行走是负重运动,当关节肌肉还未达到负重要求时,学步就会影响孩子下肢的发育。而为了安全起见,学步车的坐垫往往较高,小孩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所以前行时,基本是用脚尖用力,这就容易使足关节变形,脚后跟外翻,导致扁平足。
另外,由于婴儿骨骼中含钙少,骨骼较软,因此过早过多使用学步车,容易出现“X”或“O”型腿。
骨骼过早负重,过早地刺激骨垢,还可能影响小孩今后的长高。易致感统失调,损害平衡能力。
2、每天用学步车不超1小时
9个月以上的小孩可以用学步车,但是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十几分钟之内,每天总的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
四大注意事项
一、 学步车自身要安全
1、 宝宝双手能触摸到的地方必须保持干净,防止“病从口入”;
2、 使用前,要确保学步车的各部位要坚牢,以防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车体损坏、车轮脱落等事故;
3、 高度要适中;
4、 车轮不要过滑。
二、 环境要安全
1、 要为宝宝创造一个练习走路的空间,这一空间与宝宝不应该去的地方应有一障碍物阻挡。
2、 地面不要过滑,不要有坡度。因为宝宝的腿已很有劲,速度一快,学行车碰到物体上,有可能翻车,会伤着宝宝。
3、 要把有潜在危险的东西拿开,避免学步空间内家具凹进凸出。宝宝手能够到的小物品要拿走,以防宝宝将异物放入嘴里。
三、自身注意的问题
1、 不要把学步车当成宝宝的“临时保姆”,在宝宝学步期间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要随时保护。
2、 宝宝的穿着不宜过多。
3、 宝宝排尿后再练习,可撤掉尿布,减轻下身负担。
4、 不能让宝宝扶着学步车学习行走。学步车有轮子,不稳当,宝宝的手脚协调能力还不强,扶着不稳当的物体学步容易摔跤。
最后说明一点,佝偻病患儿、过胖儿、低体重儿不要急于学步,如果需要用学步车,时间宜适当缩短。
四、选购学步车注意事项
学步车本身的结构关系到宝宝使用时的安全性,选购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学步车的重心要低才不容易翻车。
2) 结构要稳固牢靠,设计合理。
3) 可折叠式的设计,虽然携带方便,但容易发生螺丝脱落,进而会有夹住婴儿的意外发生。
4) 婴儿可触及的部分,不可以有未修的尖锐突起。
5) 轮外线至底盘间隙不大于12毫米,避免婴儿手脚被间隙夹住。
6) 坐垫伸腿开口处应小于婴儿的头围。
家长可将坐椅调到各种使用高度,再上下左右摇摆,检查坐椅在各种高度下是否牢固,车轮滑行是否顺畅。
宝宝学走路踮脚怎么办
告别学步车
有部分宝宝因为过早使用学步车,不仅在学步阶段用脚尖走路,长大一些后走路的姿势还是不正确。所以,爸妈注意,宝宝学走路,尽量少用学步车,并且不要长时间用学步车。一般告别了学步车,宝宝就不再垫脚走路了。
选择合适的鞋子
有的宝宝这样走路也可能是因为鞋子的问题,所以给学步阶段的宝宝选择合适的鞋子也很重要。最好选择前掌比较容易弯曲的鞋子,有利于起步,也有利于培养正确的走路姿势。
锻炼赤足走路
宝宝在家的时候,可以和ta在木板或柔软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多增加宝宝的触地感和抓地感,培养其平衡力。但要注意,保持地板干净、清洁很重要。还可以锻炼一下宝宝斜坡上走路的能力,这样有利于锻炼小腿肌肉。
宝宝坐学步车的利与弊
【利】
1.为宝宝学走路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2.使宝宝克服胆怯心理,成功独立行走;
3.比宝宝扶桌腿或其他物品学走路更不易摔跤;
4.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家长(不必夹着、扶着、拉着宝宝学走路等)。
【弊】
1.把宝宝束缚在狭小的学步车里,限制了自由活动空间;
2.减少了宝宝锻炼的机会。在正常的学步过程中,宝宝是在摔跤和爬起中学会走路的,有利于提高宝宝身体的协调性,让他在挫折中走向成功,使宝宝会有一种自豪感,对增强其自信心很有好处,而学步车没有这一功能。
3.增加了宝宝学步的危险性。一些爸妈常将宝宝搁置在学步车中,就去忙其他的事情,容易使宝宝发生意外,如撞伤及接触危险物品等。
4.不利于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宝宝的骨骼中含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而学步车的滑动速度过快,宝宝不得不两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时间长了,容易使腿部骨骼变弯形成罗圈腿。
5.许多宝宝不具备使用学步车的协调、反应能力,容易对身体造成损害。另外,在快速滑动的学步车中,宝宝会感到非常得紧张,这不利于宝宝的智力发育和性格的形成。
宝宝学步
宝宝学步
养生之道网小编总结了以下有关的知识,愿给朋友们带来帮助。
1、使用学步车时宜穿袜子。小宝宝坐学步车移动,需要借助腿部力量把车子“蹬”动。这时候如果没有保护好宝宝的小脚丫,一旦意外踢到置于地板上的物体,宝宝容易受伤。
2、设定安全的移动范围。一旦开始使用学步车,宝宝就扩大了触手可及的范围。因此需要设定一个宝宝坐学步车的安全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所有的热源、电线等危险物品都不能有。避免使用有尖角的家具,平常使用的桌布最好也暂时撤除,避免宝宝有任何抓扯的可能。
3、加装安全栅栏。如今很多房子的厨房都是开放式设计,厨房与餐厅、客厅之间通常没有任何门、墙的分隔,建议加装临时栅栏,避免小宝宝在无人看顾的情形下自行进入厨房玩耍,或者蹬着学步车出了家门,那就危险了。
宝宝学步须知
宝贝要有一双合脚的鞋
宝宝刚学走路时,如果气候条件允许,最好让刚会爬的孩子光着脚丫子,因为穿鞋子会限制宝宝足部肌肉的发育。如果担心宝宝脚冷,可以给宝宝穿一双宽松的棉布防滑袜。如果是去室外或室内温度不适的情况下,则可以给宝宝穿一双学步鞋。一双使宝宝感到舒适如光脚走路的鞋,应该要大小适中、易于穿脱、底子柔软、防滑、轻便透气。另外,在为宝宝准备鞋子时应注意,鞋子的长度与孩子实际的脚长应有一指宽的距离,以利于脚的生长。但不能过大,过大的鞋会使宝宝不适,跌倒,还会磨出水泡,更重要的是,容易引起足内翻或足外翻畸形发育,还会影响以后走路时的正确姿势。
学步车的弊大于利
关于在宝宝学走路时,是否用学步车,网络上有很多讨论,有利也有弊。我在博文《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中也曾提到过学步车的许多弊处。个人认为,学步车真的是没有太大的必要。把宝宝放进学步车里不管,整日让宝宝自己在里边玩,会使宝宝失去许多学习的机会。在正常的学步过程中,宝宝是在摔跤和爬起中学会走路的,有利于提高宝宝身体的协调性。而让宝宝在学步车中学走路,反而容易养成宝宝依赖学步车行走的习惯,将会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让宝宝敢于独立行走。我觉得,学步车的利处只是在于解放了家长,而不是利于宝宝。所以,如果您的孩子还在使用学步车,不妨狠狠心,现在就把它扔掉吧。
细心呵护健康成长。
宝宝用学步车好吗 什么是学步车
学步车是宝宝会走路之前的代步工具,一般由底盘框架、上盘座椅、玩具音乐盒三部分组成;可以适度辅助婴儿学习走路,对于训练婴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有一定的帮助。但长时间依赖学步车,也会对宝宝学习走路产生不良的影响。
宝宝学步五大误区要牢记
宝宝学步五大误区之一:学步车
尽量不用学步车,因为学步车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特别强,它不是去发育大脑如何指挥他的四肢,比如他的下肢和胳膊、头、颈、身体,整个部位如何协调的运动,而是依赖学步车,而且学步车下面还有四个轮子,想去哪就去哪儿。因为有一部分是应该靠自己肌肉的力量去走路、跑步的,学步车也不能说一点用也没有,可是我们不能指望它发挥很大作用,所以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但是意味着要在宝宝学步之前要有足够的训练,比如爬行训练要足够,爬行训练之前抬头、翻身、抓握的训练都要足够,他学走路的时候就水到渠成了。
老师提示:学步车会助长孩子的依赖性
宝宝学步五大误区之二:太早学走路
俗话说三翻、六坐然后八爬,一岁的时候会走路,如果过早的训练走路就会剥夺前面的那些时间,这个时候要通过他稳不稳来判断,如果他自己站起来走的挺稳不怎么摔跟头,说明他平衡能力已经发展足够了。如果他站起来摔一跟头,站起来摔一跟头,宝宝还是练习走路太早,说明他的腿部发育还没有足够,如果学走路过早会形成罗圈腿。
老师提示:过早学走路会造成宝宝罗圈腿
宝宝学步五大误区之三:不爬先走路
如果爬行不足会影响小孩的本体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身体、四肢的感觉,这感觉会影响小孩写作业的速度,还有些作业的自觉性,还有上课的注意力的集中。
老师提示:爬行不足会影响宝宝的本体感
宝宝学步五大误区之四:学走路要穿鞋
其实小孩学走路的时候一开始时在家里爬然后站起来,还是光脚或者穿袜子的更多一些。然后逐渐到了一岁左右有穿软底鞋,就像过去给小孩穿的布鞋,不必要给小孩穿硬底的凉鞋或者皮鞋,最好还是软底的布鞋。如果地板不是很凉的话最好能让宝宝赤脚学走路。
老师提示:宝宝学步时最好不要穿硬底鞋
宝宝学步五大误区之五:过度保护
从心里学的角度来对孩子进行训练的时候不是替孩子着想,而是启发孩子原动力。如果孩子能坐着不走,能躺着不坐,那他怎么上学呢,那不可以。这时候要激发起他的愿望,孩子要有能力才能有愿望,如果浑身肌无力怎么能有愿望呢,所以肌肉有力是来自于他的动力和需要,当孩子的视野非常的丰富多彩,引发起他那种该求知欲和那种要去的欲望。所以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过度保护首先是帮他做事情,其次是抱着他太多了,还有就是永远不放心,另外就是限制活动范围。走路会影响到孩子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发展和他将来对环境的适应和学习能力。过度保护就是限制孩子能力的发展。
宝宝学走路用什么方法最好 方法四:学步车不宜常用
错误方式:为了让宝宝更快的学习走路就把宝宝长时间放在学步车上。
正确方式:宝宝长时间借用学步车车轮的力量向前“滑行”,不利于锻炼宝宝大腿肌肉力量,也不利于宝宝走路时手足眼的协调。使用学步车的时间应该在宝宝学会站起来以后,且每次使用时长不超过十五分钟。建议妈妈可以用婴儿学步专用的手推车代替学步车。
宝宝到底需不需要学步车
宝宝到底需不需要学步车?研究人员发现,用学步车的时间越长,运动能力延迟越明显。使用学步车的时间每增加24小时,独自站立和独立行走的时间就延迟3天多。
宝宝到底需不需要学步车?俗话说:“七滚八爬周会走”(孩子7个月会滚,8个月能爬,一周岁就可以走路了)。而教宝宝学走路可不是件轻松事儿,常常累得父母腰酸背疼。于是,很多妈妈早早准备好学步车,孩子才刚能坐稳,就被放了进去。然而,专家认为,学步车虽然“解放”了父母,却很可能耽误了孩子。
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的专家在190名婴儿中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102名使用学步车的婴儿开始爬行、独自站立和行走的时间较晚,如使用学步车的婴儿在13个月龄时开始爬行,而不用学步车者要早三四周。
宝宝到底需不需要学步车?研究人员还发现,用学步车的时间越长,运动能力延迟越明显。使用学步车的时间每增加24小时,独自站立和独立行走的时间就延迟3天多。
宝宝到底需不需要学步车?别拿学步车当“临时保姆”
对此,儿科专家认为,利用学步车“助走”,会让孩子不能体会独立行走的感觉,出现重心不稳、迈不开步等现象,从而延迟行走。
此外,学步车还会使他们失去对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的锻炼。
另外,孩子的成长绝不能少了“爬”,它不但可增强腹腰、四肢肌肉力量,还能提高小脑平衡与反应能力,促进脑发育。
宝宝到底需不需要学步车?学步带 宝宝走路好帮手
孩子学走路过程中,父母的“搀扶”也一定不能忽视。宝宝学习走路时,父母在前面的鼓励、宝宝冲入父母怀中的喜悦感,都是学步车所不能替代的。另外,学习走路时摔倒后再爬起来也是一个克服挫折的过程。丁教授建议说,可以让宝宝扶着墙面、沙发、茶几、小床、栏杆移步,爸妈在宝宝身后,扶住宝宝的胳膊,带动他向前迈步,慢慢过渡到握住一只胳膊让他自己走,这期间还可以配合口令,以调动宝宝的兴趣。
金教授则推荐用“学步带”来帮助宝宝学走路。这种产品可以固定住孩子的双肩和腰部,再由后面的家长用长带拉住,以帮助他们矫正步伐和重心,提防宝宝摔跤。既不会影响宝宝走路,又有大人间接保护,同时大人也不会感到总弯腰的不适,何乐而不为呢?
宝宝学步阶段要避免这5大误区
宝宝学步阶段,这6个坑,你都完美避开了吗?
1、给宝宝使用学步车
很多爸爸妈妈都以为学步车是个好东西,将宝宝往车子里一放,脚尖轻轻一点地,就可以满地跑了。从未感受过的自由与速度,会让宝宝玩得开心,爸爸妈妈看到宝宝这么开心,自然会觉得这玩意儿非常好。
但是认真做过功课的妈妈都知道,学步车已经被众多专业的儿科医生拎出来“批判过”。
因为:
▪ 学步车将宝宝固定在车内,使宝宝失去了大运动锻炼的机会,不利于宝宝的大动作发育。研究显示,使用学步车的宝宝学会爬行、独自站立和独自行走的时间都比较晚。用学步车的时间越长,运动能力延迟越明显。
▪ 用学步车的宝宝,对危险没有太大的意识,更不懂如何控制车子,所以随时都有可能往危险的地方冲过去,增加了意外伤害的风险。婴儿因学步车而受伤的事件时有发生,包括手指夹伤、擦伤、划伤、烫伤和意外中毒等。
▪ 过早或长期给宝宝使用学步车,还有可能导致宝宝走路步态异常,如脚尖走路、八字脚和弯曲畸形等。
说了这么多,妈妈都应该知道了,学步车真的不适合宝宝!如果你的购物清单上有“学步车”这一项,赶紧划掉吧!
2、用学步带
不用学步车,那么用学步带是否可以呢?
非也!
宝宝学走路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平衡感的过程。如果经常使用学步带,宝宝的平衡感会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反而会推迟宝宝学会走路的时间。
学步带还会使宝宝养成向前倾、脚尖踮地的走路姿势。
此外,学步带绑在宝宝的胸部,容易对宝宝的胸部产生压迫,会影响呼吸,降低肺功能。
其实,学步带只能给大人带来一些方便、省些功夫,对宝宝真的没有什么益处,建议妈妈最好不要给宝宝用学步带。
3、过早让宝宝学走路
还有些妈妈,把“宝宝走路早”视为宝宝聪明、发育好的表现,于是在宝宝还没有出现学走路的迹象时,就开始早早地训练宝宝学走路了。
其实,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发育节奏,只要ta的身体准备好,自然就会开始学走路。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过早让宝宝学站、学走,会使宝宝的脊柱、下肢难以承受全身的重量,久而久之,宝宝可能会因此出现“O”形腿或“X”形腿等异常现象。
4、扶着宝宝的腋下走
绝大多数的爸爸妈妈,都曾经试过扶着宝宝的腋下,让宝宝学走路,殊不知一不下心就踏入误区了。
因为,爸爸妈妈主动扶着宝宝走,实际上宝宝只是在被动地配合我们大人的动作,或许ta的身体也许还没有准备好。此外,由大人扶着走,大人当宝宝的“拐杖”,宝宝依靠的是大人的力量,宝宝腰部、腿部的综合力量、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性没有得到最佳的锻炼,以后走路往往更容易摔跤。
5、过早给宝宝穿鞋子
那么,宝宝开始学走路就穿鞋子,这样做对不对呢?
其实宝宝学步过程中,光脚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样能让宝宝的足底直接和地面接触,有利于宝宝足部灵敏性的发展,让宝宝更快地找到平衡和协调的感觉。还能锻炼足底肌肉和韧带的发育,促进足弓的形成。
如果担心宝宝的脚被异物扎伤,那就要求妈妈们提前清理好地面上的“障碍物”,为宝宝创立一个安全的环境。
到宝宝完全走稳以后,我们才需要给ta穿鞋子。
前面提到的都是误区,肯定有不少妈妈心生疑惑:这么说来,宝宝学走路,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咯!
其实不是的!
想要宝宝走得好,走得稳,我们要做的、能做的事情非常多,也非常重要。
1、提前帮助宝宝打好基础
动作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宝宝在床上学会趴着抬头以后,才会逐渐地学会翻身、会爬、会坐、会站、会走。整个过程中,如果妈妈多陪伴宝宝,多和宝宝玩各种辅助大动作发育的小游戏,那么宝宝的肢体动作会发育得更好,为接下来的学走打下扎实的基础。
2、创立一个安全的学步环境
当宝宝出现学走的迹象时,我们需要为宝宝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比如清除该环境中有可能让宝宝受伤的物品,让宝宝站在沙发、床、围栏旁边,使他有机会扶着这些辅助物站起来,并开始迈步走动。
3、必要时给宝宝帮助
如果宝宝很想迈出一步,但是又不敢,周围又没有什么可以扶的东西,这时候我们在宝宝的几步之外张开双臂迎接ta,或者伸出一只手让宝宝“挨”着扶一下,能让宝宝更勇敢地迈出小步子。
4、多陪伴,多做辅助性小游戏
不管是爸爸妈妈用玩具在前面逗引宝宝,还是在旁边给宝宝鼓掌、加油打气,都能让宝宝更有信心走好每一步,即使是摔倒了,也能勇敢地站起来,继续走下去。
小宝宝学步 这些情况要穿鞋
孩子在学步时,如果气候条件允许,最好让刚会爬的孩子赤脚,因为穿鞋子会限制他足部肌肉的发育。如果怕孩子脚冷,可以给他穿一双宽松的棉布袜。当孩子蹒跚学步时,仍然不需要给他穿鞋子,如果怕地板冷,或者地板滑,可以为宝宝准备一双防滑袜子,以防跌倒。
室外
如果是去室外,可以给宝宝穿一双学步鞋,这种鞋子是由软皮制成的,主要是保护脚底,对脚部肌肉的发育不会有任何影响。鞋可以买得稍大一些(以不滑倒为限),这样孩子的脚就能在宽松的“环境”中健康地生长。
开始迈步:
当然,当宝宝开始独立迈步时,就一定要为他准备鞋子了。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儿童皮鞋有许多是成人皮鞋的缩型,不一定都适合孩子穿。一双鞋底、鞋面和鞋帮都比较软的鞋子,比如传统的帆布胶鞋,就比较适合这一年龄的孩子穿。
鞋子类型:
另外,在为宝宝准备鞋子时应注意,鞋子的长度与孩子实际的脚长应有一指宽的距离,以利于脚的生长。同时家长要经常检查宝宝的鞋子是否合脚,一般2-3个月应换一双新鞋。
学步车如何选购
宝宝健康成长过程中学习走路是关键,一辆好的学步车可以帮助宝宝迈好人生第一步,学步车可谓是宝宝安全的保姆。妈妈们都想买到质量有保障、价格经济实惠的学步车,但面对市面上众多的学步车品牌很多妈妈们都不知道怎么选购,那么学步车如何选购呢?下面和大家分享几个选购学步车的小技巧。
1、选择可以高度调节的学步车:在同龄的宝宝中有的身高会比较高,若是学步车还以别的小朋友为例,他们在里面待着也会不舒服。学步车的高度可以调节就可以适合不同高度的婴幼儿使用,同时也能帮助他们较好地学习走路。
2、选择平衡性好的学步车:宝宝学步车的平稳性比较重要,因为小宝宝还不具备足够的平衡能力容易发生摔倒的情况,而学步车的稳定性可以有效支撑住小宝宝的身体。
3、选择带有小玩具的学步车:学步车可以配有一些玩具,如电话机、音乐盒、喇叭等,这些额外的玩具会给宝宝带来很多的乐趣,但在挑选时也别忘了检查这些零件是否牢固,以防在小宝宝玩耍时摘下当食物误吞下去而发生意外的伤害。
宝宝几个月可以坐学步车
宝宝十个月才可以坐学步车。宝宝每一个大动作的发育都是要根据月龄而发育的,并不能拔苗助长,所以想要让宝宝学习走路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月龄,很多家长认为学步车只要会坐的孩子就可以用,但学步车的意义是联系走路,想要成功走路站立是基础,一般七滚八爬十站是一个自然规律,自然使用学步车至少要10个月以上,这样宝宝才不至于因为过早的站立而影响了骨骼的发育。在宝宝不会站立之前还是应该多让孩子爬,没有经过爬直接站立的孩子在各项发育指标中会稍差一些。
家长们不要把孩子学习走路依赖在学步车上,学步车固然方便,但隐患也颇多,例如安全问题就是其中一点。年幼的宝宝不会掌握方向并且也没有任何安全意识,学步车下方是滚轮,滑动起来速度很快,宝宝很容易因为过快的速度而翻到,造成一定的伤害,当然如果遇到楼梯这样的环境还容易坠落下去影响生命安全。其次学步车会对宝宝造成一种依赖,宝宝离开学步车反倒害怕不会走路了。这也是学步车的一个弊端,实践证明很多使用学步车的宝宝反倒没有那些自己练习走路的孩子走的晚,这就是学步车的弊端。再有宝宝长期坐在学步车里面会影响骨骼的发育,严重的会形成罗圈腿,因为宝宝坐在学步车里面需要长时间劈开腿,宝宝骨骼尚未发育成熟,这样是会造成损伤的。
宝宝使用学步车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学步车自身要安全
1、卫生:宝宝双手能触摸到的地方必须保持干净,防止“病从口入”。
2、牢固:学步车的各部位要坚牢,以防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车体损坏、车轮脱落等事故。
3、高度要适中。
4、车轮不要过滑。
二、环境要安全
1、要为宝宝创造一个练习走路的空间,这一空间与宝宝不应该去的地方应有一障碍物阻挡。
2、地面不要过滑,不要有坡度。因为宝宝的腿已很有劲,速度一快,学行车碰到物体上会伤着宝宝。
3、要把四周带棱的东西拿开,避免学步空间内家具凹进凸出。宝宝手能够到处的小物品要拿走,以防宝宝将异物放入嘴里。
三、家长自身注意的问题
1、不要把学步车当成宝宝的“临时保姆”,在宝宝学步期间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要随时保护。宝宝学步的时间不宜过长,这是因为宝宝骨骼中含钙少,胶质多,故骨骼较软,承受力弱,易变形。此外,由于宝宝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尚未完善,练步时间长易开成高平足。
2、宝宝的穿着不宜过多。
3、宝宝排尿后再练习,可撤掉尿布,减轻下身负担。
最后说明一点,佝偻病患儿、过胖儿、低体重儿不要急于学步,如果需要用学步车,时间宜适当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