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夏季为什么要养心

夏季为什么要养心

夏天天气炎热,昼长夜短,气候干燥,根据中医的说法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因此,夏季养生的一大关键就是养“心”,但中医所说的“心”并非仅仅指“心脏”,而是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

夏至起是真正的炎热到来,出汗量远远大于其他节气。夏季中医养生之道认为汗液为津液所化,血液唾液同出一源,所以有“血汗同源”之说,而血液为心所主,故又有“汗为心之液”之言。夏至与心气相通,夏季多汗则易使心气涣散,因而中医有“春养肝、夏调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生学说。

所谓“心通于夏气”,是说人的心脏与夏季相应,心脏的生理功能在夏季比较旺盛,具体表现在心主血脉,气血旺盛,运行畅达;汗液排泄增加;阳气充,浮于外,功能活动亦加强,精力充沛,因此为更好地从夏季饮食养生,必须把握时令与脏腑的关系,有目的地补充心脏所消耗的能量,以保护心气。

“养心”除了能顺应中医理论夏季养生理念以外,也有非常明显的实际意义。因为在夏季,气温过高本来就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加上高温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病人很可能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即便是健康人,也可能出现情绪暴躁等现象。所以养心也是防止情绪起伏,甚至预防疾病发生的好办法。

现代医学也发现,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新陈代谢会显着提高,从而加重心脏的工作量。同时,天热,汗腺开张散热,汗出过多,血容量降低,黏稠度加大,心脏泵血时会更加吃力。夏季,心脏很劳累,本身的营养供应又相对较差,一不小心就容易出毛病。因此,夏季养生重养心。

苦味未必都养心

心脏分为心阴和心阳,所以养心分养心阴和养心阳两方面。夏季里,机体把上一个冬天的储备都调动出来,阴精往往成了薄弱环节。阴精一旦不足,就容易出现阴虚阳亢,表现为心烦、失眠、口干苦、小便黄等。这样的人需要滋阴清热,可用些甘寒或甘凉的药物,如地黄、麦冬、百合、茅根、芦根、竹叶等,食物可选择西瓜、甜瓜、草莓、西红柿、绿豆等。

《黄帝内经》说“苦入心”,但入心未必养心,苦味是一种令人不快的味道,没有什么滋养的功能。力挺苦味养心的人认为,苦寒能清热,所以能清心火。对于心火过旺的病人,表现为口腔溃疡、口干、尿黄、心烦易怒,短期内用苦寒药可以清心火。但若长期吃,苦味属火,往往性燥伤阴。

要保护心阴,除了饮食,生活习惯也很重要。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平时要保持心态平和与豁达,自然会有丝丝凉意从心中散发出来,燥热感随之减轻。

夏季要爱护心阴,也不能忽视心阳。夏天人体的阳气是散开的,防卫能力弱,寒邪容易直接进入体内,因此过于贪凉绝对不可取。

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夏季养生原则

1夏阳旺盛,要注重养阳,心主夏,要养心护胃,饮食宜清淡;

2.夏季炎热,注意防暑降温;

3.晚睡早起,适时体育锻炼,切忌急躁发怒;

4.蚊蝇繁生,病毒盛行,注意食品卫生,防止食物中毒;

5.夏季多雨阴潮,要注意祛湿保健;

5.夏季紫外线光照强烈,出门要擦好防晒霜,打遮阳伞,戴好墨镜。

治高血压的最好方法

1、由于气血旺盛,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所以,在夏季,养生就要养心,这里的心,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心脏、心脑血管,而是我们的心志,情志。我们一定要注意精神方面的调节,切勿大喜大悲。心静自然凉,保持良好的平稳的心情,才能达到夏季的养生的目的。

2、高血压的患者在夏季尤其要注意情绪的稳定。由于夏季的炎热,高血压患者非常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所以,夏季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防暑和降温,在平时可以多食用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来保证营养的均衡。同时,夏季的清晨温度不是特别高,适合增强室外体育锻炼。

冬季要养生养气

如今都市人群面临的最大问题,即身心平衡问题。要知道,人类的身体与自然环境相似,有自己平衡的机制,拥有自然恢复和免疫的能力。心理的不平衡会因为不良情绪淤积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而身体的不平衡,也是因为身体机制出现了问题。在如今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环境下,不良生活方式、疲劳工作都会引发身体内部机制失衡。

日前,在正官庄“360度全方位健康生活”活动上,针对不平衡的问题,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主任医师徐教授指出“预防为先”的建议,即平时便要注意滋补养生,协助恢复身体内部平衡机制达到康复的目的。

传统中医学认为,冬令进补很必要,它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冬季气温较低,人自身的代谢机能也会减弱,再加上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体内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供应不足,会导致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身体容易感到疲倦乏力。

徐德生教授说,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和保健品进行调理,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比如韩国高丽参,由于韩国高丽参富含37种人参皂苷的特殊成分,故能帮助人体维持和恢复其内部平衡和协调,从而达到最佳的生理状态。冬季尤其是养生的好时节,特别是老年人,血液循环不畅者,气虚阴亏者更要注意内调,可把使用高丽参作为养生养气的常规方。

夏季养生要护心

夏季养生,首重护心。中医认为,夏天阳气最旺盛,而“心”正好是主阳气的脏器。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所以夏天心脏生理活动最活跃,也最累。一旦阳气过剩,心火过旺,不仅容易烦躁发火,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比如,盛夏里老人经常会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夏天养心,最关键的是要护好心脏。首先要避免过热和过凉。过热的情况在夏天很常见,比如中午12点,顶着烈日在街上行走,很容易在短时间里加速血液流量,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而不少人为了避暑,整夜开空调,冷热环境的交替,也很容易引起心脏的不适。还要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特别是心阴虚者,注意少劳累。天气特别热的时候,可以含片西洋参,或者用桂圆、麦冬等泡水喝,大枣小米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夏天一定要少吃太咸的食物,动物内脏、肥肉、蛋黄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也要少吃一点。

老年人夏季如何保健

老年人夏季如何保健之饮食清淡

饮食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及时的进行生活的护理,饮食的调节对我们的健康也是有很多的好处的。注意卫生夏季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差,所以饮食宜清淡,尽量多食容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新鲜食品,尽量避免或减少吃隔夜食品,饮食也要定时定量,有规律,不能过饱与过饥,餐间可吃些新鲜干净的瓜果。夏季是胃肠病的高发季节,同样也是瓜果上市较多的季节,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

老年人夏季如何保健之静心养气

夏季本就是比较燥热的,因此,在生活中就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养心的护理。夏天老人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养心”。一是“戒燥戒怒”,老人要尽可能保持精神安静、心情舒畅。气温过高时,最好减少外出,避开中高强度的运动。二是饮食上少吃高脂厚味,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既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老年人憋不住尿是怎么回事

立夏饮食多食蔬菜口味宜清淡

中医认为从立夏开始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如果此时人们还多吃油腻,或是易上火的食物,就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而出现上火的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

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养生菜单:多吃鱼、海参、芝麻、豆类、小米、玉米、红薯、核桃、山楂、洋葱、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芦笋、南瓜、香蕉、苹果等;少吃动物内脏、鸡蛋黄、肥肉、鱼子、虾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女性如何预防阴道炎

1、正确清洗私处:夏季天气比较炎热,最好经常用温开水清洗外阴,并且要注意性生活的卫生,同房前后要用温开水清洗生殖器官,尤其要注意男性生殖器的清洁,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致病菌感染,能降低阴道炎的发病率。

2、选择透气性好的内裤:夏季要选择透气性好的内裤,不宜穿蕾丝内裤,否则会对局部皮肤造成摩擦,很容易导致局部皮肤破损,容易诱发霉菌性阴道炎,因此正确挑选内裤非常重要,尽量选择棉质吸水性好的内裤。

3、便前洗手:女性大便小便前最好洗手,可以有效避免致病菌感染,并且要养成勤喝水的习惯,能促进尿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可以减少致病菌对外阴的刺激,可以起到预防妇科疾病的作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相关推荐

夏季女人养生小常识

1、夏季女人养生小常识 晚睡早起。夏季养生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特点,每天应早起,以顺应阳气之充盈和盛实;晚点入睡,以顺应阴气之不足。而晚睡早起睡眠会有所不足,所以夏天午睡也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之一。夏天午睡除了补充睡眠之外,还可以是顺应人体生理特点的养护所需。通常午睡应该以1小时为佳。 防晒护肤。夏季的紫外线较强,所以夏季女性应该预防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这也是预防皮肤衰老的重方面。出门在外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擦防晒霜等。如果对紫外线较为敏感,建议穿长袖衣物。同时应该注意饮食,例如尽量不吃香椿、芹菜、香菜

夏季进补养心方法

(1 )凝心神:调神安神 ,实为养心之首 ,故《医钞类编》中说 :“养心在凝神 ,神凝则气聚 ,气聚则形全。”所谓凝神 ,实际上就是保持精神上的安谧和清静 ,这样人的神气自然就会心平气和 ,血脉流畅。 ( 2 )节情志:情志泛指人的情绪 ,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情绪对人的影响极大 ,而对心的影响就更大。因为心主管情志 ,七情中尤以怒、悲、恐等对心脏影响为大。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不少人因大怒、大悲、恐惧等 ,而诱发心脏病。所以善养心者必须节制情绪 ,不使过激。 ( 3)善运动:通过运动 ,使

夏季为什么养心

1、夏天天气炎热,昼长夜短,气候干燥,根据中医的说法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因此,医师说,夏季养生的一大关键就是养“心”,但中医所说的“心”并非仅仅指“心脏”,而是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 2、因此夏季重视心理养生可以保持平和心态和愉悦心情,有利于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缓新陈代谢、减轻燥热感。 3、郁闷烦躁时,不妨听听舒缓音乐、看看优美画册,室内的窗帘和装饰也宜采用浅色系,以更好地保持心情愉悦。 4、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的宁静。因此,夏季应早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

夏季养心吃什么

1、红色的水果。按照《黄帝内经》以色补色的原则,夏季应该多吃一些红色的食物,因为我们的心脏是红色的,所以,吃红色的食物有助于养护心脏,那夏季也是水果最多的季节,那我们来盘点一下有哪些红色的水果可以吃?西红柿这是大家最熟悉的,西红柿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不仅有抗癌的功效,还可以养心。还有就是草莓、樱桃、桃子、西瓜等,这些红色的水果都是可以选择的。 2、可以补血的食物。心脏属于循环系统,是不断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器官的,所以,吃一些补血的食物有利于心脏的健康。除了我们经常吃的大红枣、花生之外,有一种海洋生物特别补

夏季晨起养胃

吃法一:清晨养胃汤 材料:红枣50克,带蚕蛹的蚕茧20个,适量白糖。 做法:将洗净的红枣,和蚕茧一起入锅,加800克水。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15分钟。滤汁入大碗,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养胃健脾,汤甜味美,润肺生津。 吃法二:速食早餐 早餐内容:各种西式快餐 受欢迎原因:西式快餐如汉堡包、油炸鸡翅等,一向是时尚人群的饮食偏好。而且现在不少快餐店也提供门的早餐,如汉堡包加咖啡或牛奶、红茶,方便快捷而且味道也不错。 专家评点:这种高热量的早餐容易导致肥胖,油炸食品长期使用也会对身体有危害。用西式快餐当早餐,午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按照中医的养生理论,春养肝、夏疗心、秋补肺、冬固肾,夏季养生首先需养心。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中居于首地位。人的心脏就像一个能源基地,通过一条条管道连接着体内的各个角落,经过血液循环代谢,使吸收的养分变成血液,其他脏腑都是在心的统一协调下进行活动的,需心脏源源不断地提供维持其正常运转所需的养分。 一年四季中,夏季属火,火即有高热、炎热之义;因火气通于心,心在五行中对应火。所以,夏季的炎热最易干扰心神,使心神不宁,引起心烦,而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心跳加快就会加重心的负担。这

夏季养心三大原则

清火:夏季“灭火”分人群、分类型。心思过重的女性在夏季多有心火和肝火:心火导致的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舌红等症状,可用竹叶5克泡水代茶饮,平时吃些苦瓜、草莓等降心火的食物,经常按摩少府(握拳后小指按着的手掌处)、少冲(小指内侧,距指甲角0.1寸)穴位;肝火导致的爱发脾气、头痛、头晕、口苦等症状,可以用菊花5克泡水喝,降火明目,配合按摩太冲(足大趾和二趾间缝隙向上的凹陷处)、行间(足大趾和二趾连接处)。 抽烟喝酒的男性去肺火、胃火:肺火导致的咳嗽、咳痰、嗓子疼,注意清润、化痰,可以多吃白萝卜、雪花梨、莲

夏季七款养心养生汤

一、苦瓜黄豆排骨煲 材料: 苦瓜300克,黄豆100克,排骨500克。 做法: 先将排骨洗净氽烫后用清水冲干净,与切块的苦瓜和浸泡好的黄豆一起放入砂锅,加水1000ml,先用武火煮15分钟后改为文火,再焖煮60分钟,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 清热解暑,除烦止渴。苦瓜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黄豆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湿、益血补虚、解毒。最宜口干口苦、尿黄、烦热等热症明显者饮用。 注意: 苦瓜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太多。 二、节瓜蚝豉煲猪肉 材料: 节瓜500克,蚝豉50克,猪 400克。 做法: 先将

夏季养生怎么养心

1.保持心态平和 越是在炎热的夏季,越注意降低心理温度,尽可能放慢生活节奏。多听听舒缓的音乐,多看看绿树、蓝天,多接触大自然。多想一些令人愉快的事情,切忌暴怒,防止因燥生热,心火内生。 2.转移不良情绪 生活当中遇到烦心的事总是难免的,但夏季心烦最易心火大,特别注意多与他人交流沟通,找人倾诉,驱除心中的烦恼,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运动,看电影,打游戏等,把心火散发出去,让不良情绪转移。 3.晚睡早起 最好在23:00点左右睡觉;在6:00点左右起床,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稍晚一点睡觉,是为了

夏季养心怎么养 莲心茶

做法:莲心两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如茶饮。每日饮数次。 功效:适用于心火上炎,烦躁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