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海的作用与功效
气海的作用与功效
气海即人体元气的海洋,具有较好的补益元气之功,古人说“气海一穴暖全身”,就是说气海有强壮全身的作用,可以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防卫功能,常刺激气海有温养益气,补益回阳,益肾固精,强壮全身,延年益寿的作用,能够治疗脏器虚弱,真气不足等一切因气虚导致的疾病。
海盐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海盐的功效作用
海盐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硫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可以帮助清洁人体肺部粘液,对于人体哮喘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海盐中含有大量的钾、铁、锌等微量元素,这类物质可以很好的帮助维持人体血糖水平,具有一定降血糖的作用。
适量食用可以帮助促进以及维持抑郁患者的色胺以及色拉扥宁和褪黑激素水平,其次,海盐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锂元素,而锂元素是抗抑郁药物必不可少的成分,所以海盐具有一定抗抑郁的作用。
气海俞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气海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该穴类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理气活血,舒筋通络,强壮腰肌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血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痔漏等症;以及经脉痹阻之腰痛,腿膝不利诸症。
气海俞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气海俞的功效
气海俞类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理气活血,舒筋通络,强壮腰肌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血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痔漏等症;以及经脉痹阻之腰痛,腿膝不利诸症。
按摩气海的作用与好处 气海的功效主治
按摩气海有温养益气,补益回阳,益肾固精,强壮全身,延年益寿之功,刺激气海能治疗脏器虚弱,真气不足等一切因气虚导致的疾病,对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或男性阳痿,遗精,以及中风脱症,脱肛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有奇效。此外还能用于治疗尿频,尿闭,腹胀肠鸣,脐腹疼痛等症。
气海的作用 气海的配伍功效
气海穴配三阴交穴:治白浊、遗精。
气海穴配关元穴:治产后恶露不止。
气海穴配灸关元穴、膏肓穴、足三里穴:治喘息短气(元气虚惫)。
气海穴配关元穴、命门穴(重灸)、神阙穴(隔盐灸):急救中风脱症。
气海穴配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天枢穴、上巨虚穴:治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气虚弱)。
气海穴配中极穴、带脉穴、肾俞穴、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针灸大成》);。
气海穴配三阴交穴:治白浊、遗精、经少、下腹痛(《腧穴学》)。
气海穴配关元穴、阴陵泉穴、大敦穴、行间穴:有行气通经,清热除湿的作用。主治小便淋沥不尽,少腹胀痛,黄白带下。
海盐的功效作用
防治哮喘
海盐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硫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可以帮助清洁人体肺部粘液,对于人体哮喘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
维持血糖水平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海盐中含有大量的钾、铁、锌等微量元素,这类物质可以很好的帮助维持人体血糖水平,具有一定降血糖的作用。
抗抑郁
适量食用可以帮助促进以及维持抑郁患者的色胺以及色拉扥宁和褪黑激素水平,其次,海盐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锂元素,而锂元素是抗抑郁药物必不可少的成分,所以海盐具有一定抗抑郁的作用。
月经不调可以艾灸哪个部位
治疗月经不调的主要穴位
三阴交穴、血海穴、肾俞穴、涌泉穴、气海穴、归来穴、太溪穴、肝俞穴、脾俞穴
施灸方法
三阴交
三阴交穴的位置: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4横指宽)、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或者直接使用艾灸罐艾灸三阴交穴)。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灸 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调理气血。
血海
血海穴的位置: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膝盖骨内侧边缘往端上2寸(3横指宽)、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钟。
作用功效:养血润燥。
肾俞
肾俞穴的位置: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取俯卧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距皮肤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次灸15分钟。
作用功效:调和气血。
辨证加灸
症状1:月经提前,加涌泉、气海
1、涌泉穴的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第3趾趾缝纹前端与足跟连线的前 1/3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选用艾条艾灸涌泉穴。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
作用功效:温阳益气,通络活血。
2、气海穴的位置:气海穴位于肚脐以下正下方1.5寸(2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用艾条艾灸气海穴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温阳益气,扶正固本。
症状2:月经延迟,加归来、太溪
归来穴的位置:归来穴位于脐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3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太溪穴的位置:太溪穴位于内脚踝骨头突出部位的正后方的凹陷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温和灸。分别取仰卧位与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施灸。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
作用功效:调和气血,滋阴补肾。
症状3:经无定期,加肝俞、脾俞
1、肝俞穴的位置:肝俞穴位于背部,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 有一穴。
施灸方法:使用艾条艾灸肝俞穴
施灸时间: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次灸15~30分钟。
作用功效:促进血液循环。
2、脾俞穴的位置: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选用艾条艾灸脾俞穴。
施灸时间: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次灸15~30分钟。
作用功效:利湿升清,濡养气血。
气海俞的作用与功效 气海俞穴位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2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3,4腰神经后支外侧皮支,深层为第3,4腰神经的肌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