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四种上火的中医食疗方
常见的四种上火的中医食疗方
上火了怎么办?当然是寻求祛火的食物了。那上火吃什么好,就要看你是哪种上火了。今天新浪中医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四种上火,并根据各种上火的特点介绍一些有针对性的食疗建议给大家。
心火
主要表现:心烦急躁、口舌糜烂、生疮、舌尖红等;儿童可表现多动、烦、急、不安等。心脏在中医五行中属火,掌管血脉运行,心火上炎可表现口舌糜烂、生疮。
预防:保持好心态,防止情绪波动,多食果蔬,多饮水,少食辛辣之物,禁酒,多运动。
食疗: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先将赤小豆煮开,再下粳米共煮为粥,每日2次,早晚服用,有降火之功效。
灯芯草柿饼汤:灯芯草6克、柿饼2个,加水300毫升共煮,将水煮剩至100毫升,加白糖适量,温服,柿饼可吃,每日2次。此方有清降心火、清热利尿之功效。
肝火
主要表现:急躁易怒、头痛眩晕、目赤耳鸣、面红耳赤、口苦咽干。肝的性情最急躁,肝气会随肝火上升,所以出现急躁易怒等症。
预防:养肝的关键在于制怒,同时要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因为身体劳累,就会使人情绪不稳而易怒,所以生活中要少食辛辣、勿过劳、禁酒等。
食疗:菊花茶:选菊花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有清肝明目之功效。
肺火
主要表现:咳嗽时发、咽喉干疼、吐黄痰、口干而渴喜冷饮等。儿童肺热较为多见,如易感冒、经常咳嗽等。外感温热之邪或风寒犯肺均可化热,出现口干、咳嗽等肺热之证。
预防:在多风干燥季节,要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忌食橘子(生热),适当运动,但应避免寒邪侵袭。
食疗:川贝炖梨水:选梨数个切块加水500毫升和川贝,煮开20分钟即可,加冰糖少许,饮汁食梨,有润肺止咳之功效。川贝母可清热润肺,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等症状。梨也有生津、润燥、清热等功效。
胃火
主要表现:胃脘灼痛、渴喜冷饮、口臭、牙龈肿痛,儿童表现为口腔溃疡,大便秘结等,多因胃热偏盛,与情志郁火相关,过食辛辣之品所致。
预防:平时应少食辛辣、过热之品。多饮水,适当运动,少吃肥甘厚味,多食果蔬。
食疗:藕汁蜜糖露:鲜藕榨汁150毫升,加蜂蜜30克,调匀内服,每天2次,连服数天,有润胃凉血降火之功效。
盆腔炎中医食疗方
方1 苦菜莱菔汤
组成:苦菜10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25克,青萝卜200克(切片)。
用法:上四味共煎煮,去药后吃萝卜喝汤。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属湿热瘀毒型,发热,下腹胀痛,小腹两侧疼痛拒按,带下色黄量多,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附注:金银花对多种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以及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方2 银花冬瓜仁蜜汤
组成:冬瓜籽仁20克,金银花20克,黄连2克,蜂蜜50克。
用法:先煎金银花,去渣取汁,用药汁煎冬瓜籽仁15分钟后人黄连、蜂蜜即可。每日l剂,连服1周。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属湿热瘀毒型,下腹及小腹两侧疼痛,拒按,微发热,自汗,带下色黄量多,舌红苔黄。
方3 桃仁饼
组成:桃仁20克,面粉200克,麻油30克。
用法:桃仁研成极细粉与面粉充分拌均,加沸水loo毫升揉透后冷却,擀成长方形薄皮子,涂上麻油,卷成圆筒形,用刀切成每段30克,擀成圆饼,在平底锅上烤熟即可。早晚餐随意服食,每日数次,每次2块,温开水送服。
功效:理气活血,散瘀止痛。
主治:,属气滞血瘀型,下腹部及小腹两侧疼痛如针刺,腰骶疼痛,舌有紫气,脉细弦。
中医食疗方辅助治疗白带异常
白带异常,中医又称之为“带下病”,临床上,白带异常是妇科炎症的常见表现,女性睡眠不足,工作压力太大也会引起白带异常,中医食疗方法可辅助治疗白带异常。
症状1:白带清稀、量多、腰酸肢冷。中医认为此样症状,多是肾虚带下,可分为肾阳虚与肾阴虚两种,是由先天肾气不足、失血伤阴、房劳多产所致。
食疗秘方:肾阳虚多吃金樱子膏。
原料:金樱子200克,蜂蜜200克。
方法:金樱子剖开去核,洗净,水煮2次,合并煎液,浓缩至膏状,加入蜂蜜,煮沸即可。每服10-15克,日2次,开水冲服。
症状2:带下呈赤白色、或如脓样、腐臭难闻、小腹疼痛、发热不退、尿黄便秘。中医认为治疗此样症状,可配合清热解毒膳食,同时要多喝水。属于热毒带下,此病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食疗秘方:萆银花绿豆汤。
原料:萆30克、银花30克、绿豆30-60克。
方法:先将萆、银花洗净煎水,取汁加绿豆共煮成粥,加适量白糖,每日一次,连服3-5日。
症状3:白带量多、色黄、黏腻、有臭味、或白带如豆渣样、有臭味、阴道瘙痒、尿频尿痛。为湿热带下,是由经期、产后或手术后感染所致。
食疗秘方:车前草炖猪小肚。
原料:鲜车前草60-90克(干车前草20-30克)、猪小肚2具(约200克)。
方法:将车前草、猪小肚洗净,小肚切成小块,加水、少量盐,炖半小时即可,饮汤吃猪肚。每日一次,连服数日。
症状4:白带多、白色或淡黄色,质稠、无臭味。是由于脾虚带下,由饮食不节、过于疲劳、思虑过度所致。
食疗秘方:白果鸡蛋。
原料:白果肉4粒,鸡蛋1枚。
方法:白果去皮、心,鸡蛋小头打一洞口,将白果肉塞入,用湿纸糊好洞口,煮熟鸡蛋即可食用。每日早起吃一个,连服5-10天,病程长者可服20天。
中医食疗方法可辅助治疗白带异常。中医治疗白带异常,讲究辨证论治,女性朋友需要对号入座,选择适合自己症状食疗方。
中医八种食疗让白发迅速变黑
中医食疗方一:
组成:核桃12个,枸杞子、何首乌各60克,黑豆240克,熟地、山茱萸各50克。
用法:将枸杞、何首乌、熟地、山茱萸水煎取浓汁去渣,再入核桃、黑豆煮沸,至核桃肉烂取出黑豆,晾干。每食6~9克。每日2次。
功效:乌发润发。
中医食疗方二:
组成:枸杞子500克,玉竹500克,蜂蜜800克。
用法:将枸杞子和玉竹洗净切碎,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浸渍12小时,再煎煮3小时,滤取药液,药渣加水再煎,反复3次,合并滤液,用小火煎熬至黏稠时对入蜂蜜,搅拌均匀。浓缩收膏,待冷装瓶。每次服用20克,早晚各服1次,白开水送服。凡痰湿内盛所致的胃部胀满、痰多苔腻者不宜服用。
中医食疗方三:
组成:大麦200~300克,核桃仁150克,黑芝麻150克。食糖适量。
用法:将大麦、核桃、黑芝麻分别炒至香熟,研为细末,再放在一起混合拌匀,加入食糖调好口味,贮瓶备用。每日早、晚空腹服用2~3匙。
功效:养血补肾,润发黑发。
中医食疗方四:
组成:何首乌50克,鸡蛋2个。
用法:将何首乌和鸡蛋分别洗净,加水同煮至蛋熟,剥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效:补肝肾,乌须发,抗早衰。
中医食疗方五:
组成:首乌浸膏10千克,白糖100千克。
用法:将二者混匀,制成冲剂,每次服用10克,开水冲服,每日3次。
功效:乌发润发。
中医食疗方六:
组成:桐叶、桐子多少不限。
用法:取深秋霜后的桐叶、桐子,捣碎,蒸熟,取出后用布包着绞榨出汁,贮存备用。使用时先将头发洗净,然后涂药汁于头发上,反复揉搓令匀,揩去余油,经过一夜,次日用水洗净。每3~4天用1次。
功效:白发转黑。
中医食疗方七:
组成:黑芝麻6克,茶叶3克。
用法:将黑芝麻炒黄,再与茶叶一同用沸水冲泡。每日1~2剂,代茶饮。
功效:滋肝补肾,养血润发。
组成:黑豆30克,山楂30克,大青叶30克。
用法:以上3味加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每日2次。
功效:补肝滋阴,活血乌发。
中医食疗方八:
组成:首乌浸膏10千克,白糖100千克。
用法:将二者混匀,制成冲剂,每次服用10克,开水冲服,每日3次。
功效:乌发润发。
女性肝火旺盛吃什么好啊
1、柚子
柚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柚皮苷、枳属苷、新橙皮苷等物质,对各种上火症状具有明显的食疗作用。柚子还有化痰止咳、润肺的作用,因此肝火旺的人应该多吃。
2、牛奶
很多人认为夏季喝牛奶会加重“上火”,引起烦躁,其实,夏饮牛奶不仅不会“上火”,还能解热毒,去肝火。中医认为牛奶性微寒,可以通过滋阴,解热毒来发挥“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达70%%左右的水分,还能补充夏季人体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水分。
3、草莓
草莓不但好吃,还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热,除烦。草莓中含有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多吃草莓具有养肝名目、清热解暑、除烦的作用。
4、西瓜
西瓜性凉,吃了不会引起“上火”,心烦,而且含有丰富钾盐,能弥补人体大量造成的体内钾盐缺乏。但注意西瓜放入冰箱不要超过3个小时。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润肠、利尿等功效,夏天可以多吃。
5、西红柿
尽管一年四季都可见,但西红柿在夏季多,甜,营养也丰富。它同样可以清热解毒,平肝“去火”。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丰富,还能够清热解毒,平肝去火。
6、大豆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能够滋阴、去火。
慢性胃炎中医食疗方
慢性胃炎食疗方
【肝胃不和型】 【脾胃虚寒型】 【中焦湿困型】 【胃阴不足型】
慢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于首位,病程缓慢,呈长期反复发作。临床缺乏特异性症状,大部分患者以上腹部胀闷不舒或疼痛,伴食欲不振,嗳气,恶心等为主要表现。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者可同时存在。慢性胃炎主要由急性胃炎迁延不愈,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对胃黏膜强烈刺激,鼻腔、口腔、咽喉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累及胃黏膜,以及免疫等因素所致,其病因迄今尚未明了。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证”等病证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或由嗜食辛辣,饮酒过度,脾胃受损;或长年服药,误中药毒,胃伤不复;或因劳倦过度,损伤脾胃;或因情志不和,肝气犯胃,以致脾胃功能失调而发为本病。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寒、中焦湿困、胃阴不足等证型。
【炒木须肉片】
配方: 黄花菜干品20克,黑木耳干品10克,猪瘦肉60克。
制法: 黑木耳用水浸泡洗净,黄花菜稍浸泡,滤干。猪瘦肉切薄片拍松,加细盐、黄酒拌匀。植物油2匙,用中火烧热油,倒人肉片稍炒断生,再倒入木耳、黄花菜同炒,加细盐、黄酒适量,炒出香味后,加淡肉汤或清汤半小碗,炯烧8分钟,撤上香葱,拌炒几下即可。
功效: 柔肝调中,补益脾胃。
用法: 佐餐食用。
【牛奶山药糊】
配方: 牛奶250克,山药30克,面粉30克。
制法: 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丁状,用水适量,伊文火炖煮,至汤浓后再加牛奶,调入面粉糊搅拌,煮博沸即成。
功效: 补脾益胃。
用法: 每日1次,空腹为宜,1次服完。
怎样吃火锅不上火 吃些偏凉性蔬菜
偏凉性蔬菜。火锅里有大量肉、鱼及动物内脏等食物,尤其羊肉性温热,吃多了容易上火。中医讲究“热则寒之”的食疗方法,因此,涮羊肉、牛肉时最好搭配些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凉性蔬菜有冬瓜、丝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莲藕、茭白、笋、菜心等,而红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
慢性胃炎中医食疗方
【肝胃不和型】 【脾胃虚寒型】 【中焦湿困型】 【胃阴不足型】
慢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于首位,病程缓慢,呈长期反复发作。临床缺乏特异性症状,大部分患者以上腹部胀闷不舒或疼痛,伴食欲不振,嗳气,恶心等为主要表现。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者可同时存在。慢性胃炎主要由急性胃炎迁延不愈,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对胃黏膜强烈刺激,鼻腔、口腔、咽喉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累及胃黏膜,以及免疫等因素所致,其病因迄今尚未明了。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证”等病证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或由嗜食辛辣,饮酒过度,脾胃受损;或长年服药,误中药毒,胃伤不复;或因劳倦过度,损伤脾胃;或因情志不和,肝气犯胃,以致脾胃功能失调而发为本病。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寒、中焦湿困、胃阴不足等证型。
【炒木须肉片】
配方: 黄花菜干品20克,黑木耳干品10克,猪瘦肉60克。
制法: 黑木耳用水浸泡洗净,黄花菜稍浸泡,滤干。猪瘦肉切薄片拍松,加细盐、黄酒拌匀。植物油2匙,用中火烧热油,倒人肉片稍炒断生,再倒入木耳、黄花菜同炒,加细盐、黄酒适量,炒出香味后,加淡肉汤或清汤半小碗,炯烧8分钟,撤上香葱,拌炒几下即可。
功效: 柔肝调中,补益脾胃。
用法: 佐餐食用。
【牛奶山药糊】
配方: 牛奶250克,山药30克,面粉30克。
制法: 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丁状,用水适量,伊文火炖煮,至汤浓后再加牛奶,调入面粉糊搅拌,煮博沸即成。
功效: 补脾益胃。
用法: 每日1次,空腹为宜,1次服完。
中医食疗方治疗肾虚
海参粥:水发海参(切碎)5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加少许葱姜食盐调味。有补肾益精,滋阴补血的作用,适用于肾虚阴亏所致的体质虚弱、腰膝酸软、失眠盗汗等。
枸杞猪腰粥:枸杞子10克,猪肾一个(去内膜,切碎),粳米100克,葱姜食盐少许,同煮成粥。有益肾阴补肾阳、固精强腰的作用,适用于肾虚劳损,阴阳俱亏所致的腰脊疼痛、腰膝酸软、腿足痿弱、头晕耳鸣等,本方是肾虚食疗房中比较经典的一方。
苁蓉羊腰粥:肉苁蓉10克,羊腰一个(去内膜,切碎),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有补肾助阳、益精通便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肾阳虚衰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夜间多尿、便秘等,本方是肾虚食疗房中比较经典的一方。
鹿角胶粥:鹿角胶6克,粳米100克,将粳米煮成粥后,将鹿角胶打碎放入热粥中溶解,加白糖适量。有补肾阳、益精血的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虚损所致的形体羸瘦、腰膝酸软、疼痛、遗精阳痿等。
杜仲腰花:杜仲12克,煎煮过滤备用,猪腰一对,去内膜,切为腰花,用杜仲药液做调料汁,加葱姜食盐爆炒后食用。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肝肾不足所致的肾虚腰痛、腰膝无力、头晕耳鸣、高血压。
炒核桃仁:核桃仁10克,炒香嚼食。有补肾温肺、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腰痛脚弱,或虚寒咳喘及便秘者。
五味点心:扁豆150克,黑芝麻10克,核桃仁5克,白糖120克,猪油125克。制成点心食用。主治肾虚。
山药肉圆:山药200克,猪肉300克,香菇30克,鸡子清1个,花生油500克,香油、葱花、味精、姜末少,白胡椒5克,水淀粉20克,食盐适量。上述诸料攒成肉圆子,佐餐食用。主治肾虚。
羊肉粳米粥:新鲜精羊肉3—5两,粳米适量。将羊肉洗净,切成肉块,同粳米煮粥。本方益气血、补虚损、暖脾胃,适用于阳气不足、气血亏损、体弱羸瘦、中虚反胃、恶寒怕冷,腰膝酸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