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咽喉肿痛怎么办偏方 生地玄参连翘汤

咽喉肿痛怎么办偏方 生地玄参连翘汤

用生地黄、玄参12克,连翘10克。所有药材用水煎,每日2次,每日1剂。适用于咽喉肿痛,口干咽燥。生地黄可凉血解毒,养阴生津。

玄参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口渴舌绛、烦躁、夜寐不安、神识不清或身发斑疹等症。温邪入于营血,伤阴劫液则口渴舌绛,内陷心包则烦躁神昏。玄参能清热凉血,并有养阴生津作用,常合鲜生地、麦冬、黄连、连翘、银花、竹叶卷心等同用于以上诸症。

2.用于咽喉肿痛、目赤、瘰历结核等症。咽喉肿痛有外感风热所致者,有阴虚、虚火上炎所引起者,这两类咽喉肿痛,玄参皆可治疗。如感受风热者须配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等品;虚火上炎者配合养阴药如鲜生地、麦冬等品同用,故玄参为喉科常用之品,尤以治虚火上炎者为佳。至于目赤而有阴虚火旺的症候,可用本品配合生地、石决明、夏枯草、青箱子、密蒙花等同用。治瘰历结核,可配贝母、牡蛎等同用。

3.玄参为咸寒之品,质润多液,功能滋阴降火、解毒、利胭。配鲜生地、丹皮、赤芍等,则清热凉血;配大生地、麦冬等,则滋阴增液;配牛蒡子、板蓝根等,则解毒利咽;配大生地、石决明、密蒙花、蝉蜕等,则明目退翳;配牡蛎、贝母、夏枯草等,则散结消瘰;配银花、当归、甘草,则解毒消肿。

4.玄参滋养肾阴的功效,与地黄相近,故两药常配合同用。但玄参苦泄滑肠而通便,泻火解毒而利咽,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一般不作长服的滋补之剂;地黄则功专补肾养阴,可作为久用的滋阴药品。

上文中对玄参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给出了明确的介绍,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都有所不同,不管是身体不适,体质虚弱还是受到了疾病的侵扰,都需要尽快的调理和医治,正确用药,改善生活习惯,提高养生保健意识,才能改善自身健康。

中医可以有效治疗扁桃体炎吗

中医治疗扁桃体炎之风邪侵袭证:病初起咽喉干燥灼热,疼痛逐渐加剧,吞咽时更重。全身见头痛,发热,微恶风,咳嗽,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等。检查见喉核红肿,连及喉关,喉核表面有少量黄白色腐物。疏风清热,利咽消肿。疏风清热汤(《中医喉科学讲义》)加减。防风6g,金银花9g,连翘9g,黄芩10g,赤芍9g,牛蒡子6g,桔梗6g,甘草4.5g,桑白皮9g,玄参9g,浙贝母9g,天花粉9g。

中医治疗扁桃体炎之肺胃热盛证:咽部疼痛剧烈,连及耳根,吞咽困难,痰涎较多。全身症见高热,口渴引饮,咳嗽痰黄稠,口臭,腹胀,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脉洪大而数。检查见喉核红肿,有黄白色脓点,甚者喉核表面腐脓成片,咽峡红肿,颌下有臖核。泻热解毒,利咽消肿。清咽利膈汤(《外科发挥》)加减。荆芥10g,防风10g,薄荷6g,栀子10g,黄芩10g,黄连6g,金银花15g,连翘15g,桔梗10g,甘草6g,牛蒡子10g,玄参12g,生大黄10g(后下),玄明粉6g(冲服)。

中医治疗扁桃体炎之阴虚邪滞证:咽部干焮,微痒微痛,哽哽不利,午后症状加重。全身可见午后颧红,手足心热,失眠多梦,或干咳痰少而黏,耳鸣眼花,腰膝酸软,大便干,舌质干红少苔,脉细数。检查见喉核肥大或干瘪,表面不平,色潮红,或有细白星点,喉核被挤压时,有黄白色腐物自隐窝口内溢出。滋养肺肾,清利咽喉。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加减。百合15g,玄参15g,麦冬15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当归6g,芍药15g,浙贝母12g,桔梗12g,甘草6g。

治疗咽喉肿痛三种中医妙方

养阴清肺汤

方药:生地50克,麦冬30克,白芍20克,薄荷15克,玄参40克,丹皮20克,贝母20克,生甘草10克。

大便燥结者加玄明粉1克;胸下胀闷加神曲、焦山楂各10克;小便短赤者加木通、泽泻各5克,知母10克;燥渴者加天冬、麦冬各15克;面赤身热或舌苔黄色者,加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

用法:将上面的中药放在一起用水煎煮后服用,每天吃一剂,分两次喝。

体会:咽喉为肺气出入之门户,肺热上炎,灼伤咽喉。方中生地养阴清热,玄参泻火解毒,麦冬养阴清肺,丹皮凉血消肿,白芍益阴养血,贝母清热散结,薄荷疏表利咽,甘草泻火解毒。合而成方,具有养阴清肺、解毒利咽之功。用于治疗急性咽喉肿痛,收效颇速。

慢性咽炎散

方药:炙僵蚕、炙全蝎、黄连、炙蜂房各10克,金银花、代赭石、生牡蛎各15克,玉蝴蝶10克。体会:张锡纯说:“生地黄之性能滋阴清火,无论虚热湿热服之皆宜。硼砂能润肺,清热化痰,消肿止痛。二药并用,功力甚大。而又必细细嚼服者,因其病在上,煎汤顿服,恐其力下趋,而病转不愈。且细细嚼咽,则药之津液常清润患处也。此方愚用之屡矣,随手取效者不胜计矣。”验之于临床,确如其言。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分20包,每服1包,1日2次。开水冲服。

体会:全蝎、僵蚕、露蜂房解毒散结,消肿止痛;黄连、金银花、玉蝴蝶清热泻火,解毒利咽;代赭石、生牡蛎清热降火,软坚散结。诸药合用,消肿痛,利咽喉,功效不菲。

咀华清喉丹

方药:大生地黄50克,硼砂7.5克(研细)。

用法:将生地黄1片,裹硼砂少许,徐徐嚼细咽之,半日许宜将药服完。

牛蒡的药用价值

牛蒡子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本品辛散苦泄,寒能清热,故有疏散风热,宣肺利咽之效,用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常 配银花、连翘、荆芥、桔梗等同用。

如银翘散;若风热壅盛,咽喉肿痛,热毒较甚者,可与大黄、薄荷、荆芥、防风等同用, 如牛蒡汤;若风热咳嗽,痰多不畅者,常配荆芥、桔梗、前胡、甘草。

用于麻疹不透。本品清泄透散,能疏散风热,透泄热毒而促使疹子透发,崐用治麻疹不透或透而复隐,常配薄荷、荆芥、蝉蜕、紫草等同用,如透疹汤。

用于痈肿疮毒,痄腮喉痹。本品辛苦性寒,于升浮之中又有清降之性,能外散风热,内泄其毒,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且性偏滑利,兼可通利二便,故可用治风热外袭,火毒内结,痛肿疮毒,兼有便秘者。

常与大黄、芒硝、栀子、连翘、薄荷等同用;本品配瓜蒌,连翘,天花粉、青皮等同用,又可用治肝郁化火,胃热壅络之乳痈证。

如瓜蒌牛蒡汤;本品配玄参、黄芩、黄连、板兰根等同用,还可用治瘟毒发颐、痄腮喉痹等热毒之证,如普济消毒饮。

儿童扁桃体肿大怎么办

1、风热侵袭:咽部疼痛,喉核红肿,伴发热,恶寒,头痛,鼻塞;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消肿利咽。

方用疏风清热汤:荆芥12g,防风12g,金银花15g,连翘15g,黄芩10g,赤芍10g,玄参18g,浙贝母15g,天花粉15g,桑白皮10g,桔梗10g,牛蒡子12g,甘草6g.

2、肺胃蕴热:扁桃体肿大,咽喉剧痛,痛连及耳根,颌下,吞咽困难,喉核红肿较甚,高热烦渴,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宜泄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用清咽利膈汤:黄连10g,荆芥10g,薄荷6g,桔梗12g,玄参15g,牛蒡子12g,生大黄10g,玄明粉10g,甘草6g.

扁桃体炎中医治疗方法

(1)外感风热型

咽部疼痛,伴咽喉干燥灼热感。检查见喉核红肿,连及周围咽部。伴见发热、恶寒、倦怠乏力,头痛鼻塞。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方用

银翘散加减:连翘、桔梗、荆芥、防风、野菊花、大青叶、射干、紫花地丁各10克,金银花15克,薄荷6克。

(2)肺胃热盛型

咽部疼痛剧烈,吞咽困难,痛连耳根。检查见扁桃体红肿,表面有黄白色脓点,甚至连成伪膜。伴发热,全身不适,口渴引饮,口臭,便秘,溲黄。舌红、苔黄厚,脉洪数。治宜泄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用

清咽利膈汤加减:连翘、栀子、黄芩、牛蒡子、防风、玄参、荆芥、紫花地丁、白芷各10克,金银花、玄明粉各15克,大黄8克,薄荷6克。

熬夜上火了怎么办 熬夜上火喉咙疼

偏方:用生地黄、玄参各12克,连翘10克。将上述材料用水煎煮,每日饮用2次。可以起到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的作用,适用于熬夜后咽喉肿痛、口干咽燥的人饮用。

食疗方:莲藕汁漱口,将莲藕削皮洗净,捣碎挤出藕汁,与蛋清(鸡蛋一个可分3次用)一起搅拌均匀即可。饮一小口含在口中慢慢咽下,可以用来治疗上火后咽喉肿痛不适等症状。

金银花的惊人功效

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银花甘寒,既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2.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较为适合,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3.用于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粪便中夹有黏液和血液)。热毒结聚肠道,入于血分,则下痢便血。银花能凉血而解热毒,故可疗血痢便血,在临床上常以银花炒炭,合黄芩、黄连、白芍、马齿苋等同用。

4.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既可清透疏表,又能解血分热毒,尤为治阳性疮疡的要药。配以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则疏表解热;配以鲜生地、玄参、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营泄热;配以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则解毒疗疮;配以黄耆、当归、甘草,则托毒消痈;配以黄芩、白芍、甘草等,则清热治痢。

山银花的营养价值 疏散风热

山银花甘寒,既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配以鲜生地、玄参、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营泄热。

咽喉炎吃什么中药最好

脾胃虚弱,咽喉失养

咽喉哽哽不利或有痰黏着感,咽燥微痛,或声嘶日久,口感喜热饮,时有呃逆反酸,受凉,疲倦,多言则症状加重,胃纳欠佳,倦怠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当益气健脾,升清利咽,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党参,当归,白术,陈皮,柴胡,升麻,甘草。

痰黏者,用香附,枳壳,贝母理气化痰,散结利咽;咽干者,用玄参,天花粉,百合,沙参以利咽生津;恶心,呃逆者,用法半夏,佛手,枇杷叶,以和胃降逆,不思饮食,便溏者,以砂仁,藿香,薏苡仁以健脾利湿;咽部充血,粘膜肥厚者,以郁金,丹参,川芎活血行气;可加生诃子,石菖蒲开音。

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咽喉干燥,灼热不适,声音嘶哑已久,咽喉干涩微痛,或咽部哽哽不利,干咳痰少不利,时欲清利咽喉,兼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当根据偏于肺,肾而分别论治,肺阴虚者,当清肺养阴;肾阴虚者,宜滋阴降火,润喉开音,以百合固金汤加减。

常用药:百合,生地黄,熟地黄,玄参,麦冬,当归,白芍,桔梗,贝母,甘草,咽喉不利,喑哑,可加木蝴蝶,蝉蜕利喉开音。

百合,生地黄,熟地黄滋养肺肾;玄参,麦冬滋阴生津,降火利咽;当归,白芍养血和阴;桔梗,贝母,甘草化痰利喉。

脾胃热盛,上攻咽喉

咽部红肿疼痛剧烈,发热,口渴喜饮,口气臭秽,便秘馊黄,舌红苔黄,脉数,宜用清咽利膈汤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黄连,桔梗,牛蒡子,玄参,射干,大黄。高热者,加水牛角,生石膏,颌下结核者,加夏枯草,浙贝母。

方中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黄连清热解毒;牛蒡子,玄参,桔梗,射干利咽消肿止痛;大黄通便泻热。


玄参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口渴舌绛、烦躁、夜寐不安、神识不清或身发斑疹等症。

温邪入于营血,伤阴劫液则口渴舌绛,内陷心包则烦躁神昏。玄参能清热凉血,并有养阴生津作用,常合鲜生地、麦冬、黄连、连翘、银花、竹叶卷心等同用于以上诸症。

2、用于咽喉肿痛、目赤、瘰历结核等症。

咽喉肿痛有外感风热所致者,有阴虚、虚火上炎所引起者,这两类咽喉肿痛,玄参皆可治疗。如感受风热者须配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等品;虚火上炎者配合养阴药如鲜生地、麦冬等品同用,故玄参为喉科常用之品,尤以治虚火上炎者为佳。至于目赤而有阴虚火旺的症候,可用该品配合生地、石决明、夏枯草、青箱子、密蒙花等同用。治瘰历结核,可配贝母、牡蛎等同用。

3、玄参为咸寒之品,质润多液,功能滋阴降火、解毒、利胭。配鲜生地、丹皮、赤芍等,则清热凉血;配大生地、麦冬等,则滋阴增液;配牛蒡子、板蓝根等,则解毒利咽;配大生地、石决明、密蒙花、蝉蜕等,则明目退翳;配牡蛎、贝母、夏枯草等,则散结消瘰;配银花、当归、甘草,则解毒消肿。

4、玄参滋养肾阴的功效,与地黄相近,故两药常配合同用。但玄参苦泄滑肠而通便,泻火解毒而利咽,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一般不作长服的滋补之剂;地黄则功专补肾养阴,可作为久用的滋阴药品。

玄参的临床应用有哪些

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口渴舌绛、烦躁、夜寐不安、神识不清或身发斑疹等症。温邪入于营血,伤阴劫液则口渴舌绛,内陷心包则烦躁神昏。玄参能清热凉血,并有养阴生津作用,常和鲜生地、麦冬、黄连、连翘、银花、竹叶卷心等同用于以上诸症。

2.用于咽喉肿痛、目赤、瘰历结核等症。

咽喉肿痛有外感风热所致者,有阴虚、虚火上炎所引起者,这两类咽喉肿痛,玄参皆可治疗。如感受风热者须配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等品;虚火上炎者配合养阴药如鲜生地、麦冬等品同用,故玄参为喉科常用之品,尤以治虚火上炎者为佳。至于目赤而有阴虚火旺的症候,可用该品配合生地、石决明、夏枯草、青箱子、密蒙花等同用。治瘰历结核,可配贝母、牡蛎等同用。

3.玄参为咸寒之品,质润多液,功能滋阴降火、解毒、利胭。配鲜生地、丹皮、赤芍等,则清热凉血;配大生地、麦冬等,则滋阴增液;配牛蒡子、板蓝根等,则解毒利咽;配大生地、石决明、密蒙花、蝉蜕等,则明目退翳;配牡蛎、贝母、夏枯草等,则散结消瘰;配银花、当归、甘草,则解毒消肿。

4.玄参滋养肾阴的功效,与地黄相近,故两药常配合同用。但玄参苦泄滑肠而通便,泻火解毒而利咽,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一般不作长服的滋补之剂;地黄则功专补肾养阴,可作为久用的滋阴药品。

治疗慢性咽炎的偏方 玄参法

用料:玄参15克,生地15克,连翘12克。

用法:将上述用料加入煮锅中,倒入清水煎煮取汁即成。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适用于慢性咽喉肿痛,慢性咽炎者。

玄参止痛亦良药

玄参是传统的清热凉血类中药,其性寒,味苦甘咸,有清热凉血、滋阴润燥、泻火解毒之功效,多用治温邪入内及温毒引起的烦躁发斑、神昏、便秘,实毒与虚火引起的咽喉肿痛,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劳热、咳血衄血、消渴、目赤,以及瘰疬痰核、痈肿疮毒等证,常用量为10~15克。殊不知,玄参亦是止痛良药。

治三叉神经痛:玄参30克,配生地30克,生白芍20克,当归、白芷、川芎、延胡索、地龙各15克,黄连、升麻、全蝎、生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牙痛:对风火上扰牙痛效佳,可单用玄参30克,开水300毫升浸15分钟,去渣顿服;也可在清胃散(改汤)内加玄参30克,水煎分服;或用玄参30克,生地12~30克,白芷、川芎各12克,升麻、黄连各9克,细辛、生甘草各3克,水煎分服。

治跌打损伤肿痛:以鲜品玄参块根适量,或加入仙人掌(去刺),捣烂如泥,外敷伤痛处,每日更换一次。

治神经性头痛:以四物汤加玄参为主。基本方:玄参30克,当归、白芍、熟地各30克,川芎15克,可酌加桃仁、赤芍各10克。水煎分服,每日一剂。

治带状疱疹:玄参30克,配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包)各15克,黄芩12克,柴胡10克,赤芍、丹皮、大黄(后下)、生甘草各6克。水煎,头煎分两次内服,二煎药液蘸涂患处(每半小时一次)。

相关推荐

急性咽喉炎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 【辨证】风热在表。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方名】疏风清热汤加减。 【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牛蒡子10克,甘草2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桑白皮10克,赤芍10克,桔梗10克,黄芩10克,天花粉10克,玄参10克,浙贝母10克,板蓝根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五官科学》。 中医方剂(二) 【辨证】胃腑热盛。 【治法】泄热解毒,利膈消肿。 【方名】清咽利膈汤。 【组成】连翘5克,栀子5克,鼠粘子5克,黄芩5克,薄荷5克,防风5克,荆芥5克,

喉咙痛的注意事项

可以自疗的咽喉肿痛 一般地说,单纯的咽喉肿痛可以自我药疗.多由普通感冒、单纯性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引起,局部症状明显,全身伴随症状非常轻.此时,如采用自我药疗的方法,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1.局部治疗可选用华素片等口含片. 2.对症治疗 可适当采用解热止痛药物,如复方阿斯匹林等.也可用漱口药保持口腔卫生,如复方硼砂溶液或甲硝唑漱口液等,每日多次漱口. 3.中医治疗 中医中药对治疗咽喉肿痛有独到之处,也是自我药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有良好效果. 风热邪毒感染所致急性咽炎:咽痛常较重

怎么用生石膏治疗水痘

采用生石膏30克,生地12克,黄连6克, 犀角、梔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 竹叶、甘草、牡丹皮各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备注:同上方。

什么中药消炎效果最好 黄连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肝,胆,大肠经,主要用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如湿热痹满,呕吐吞酸,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目赤,牙痛,消渴,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用法: 1.黄连,石膏,桔梗,知母,玄参,地黄,牡丹皮,天花粉,连翘,赤芍各80克,甘草40克,栀子20克,黄柏200克,黄芩200克,制成清胃黄连丸,每日2次,每服90克,可清胃泻火,解毒消肿,治口舌生疮,牙龈咽喉肿痛。 2.黄连,生甘草各10克,陈皮,枳壳各20克,滑石60克,共为细末,每日3次,每服3克,大枣10枚煎汤服下,4周为一个疗程,

牛蒡子功效大 3个治病用法

牛蒡子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良药,治疗乳痈极效。 如《医宗金鉴》中的栝楼牛蒡子汤:栝楼仁、牛蒡子(炒研)、花粉、黄芩、栀子(生研)、连翘(去心)、皂刺、金银花、陈皮、青皮、柴胡各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笔者在治疗乳痈时,对原方作了小小的加减,改为:全栝楼、牛蒡子、金银花、柴胡、连翘、皂角刺、黄芪、蒲公英、丹皮、赤芍、橘核各15克,生石膏50克,甘草10克。每日1~2剂,多次分服,每4小时服一次,连服3剂。乳痈发病急迫,常伴有高热,加入生石膏,可增强清热效果。 牛蒡子清瘟败毒,治疗痄腮极

中医治疗咽喉疾病的方法

1、疏风清热 咽喉病初起,外邪侵犯,邪在肌表,尚未传里,多用此法则。外邪侵犯有风热、风寒的不同,故亦有不同的治疗原则。风热邪毒侵犯,肺经有热,证见咽喉红肿疼痛,灼热感,兼有发热恶风,头痛,咳嗽,脉浮数等,宜用辛凉解表法,方剂如疏风清热汤,银翘散,以疏风清热,使邪从表解。药物如蝉衣,薄荷,桑叶,杭菊,牛蒡子,连翘,蔓荆子等。 若为风寒之邪侵袭,邪束肺卫,症见咽喉淡红,微肿或不肿,微痛,哽哽不利,兼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肢体酸痛,脉浮缓等,治宜辛温解表,方如六味汤,桂枝汤加葛根,羌活以疏散风寒,透表散邪,药如

川崎病的偏方

偏方一 [方药] 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各12克,薄荷7克,牛蒡子、玄参、青黛、芦根各12克,生甘草7克。手足掌潮红者,加生地、黄芩;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加川贝母、羊乳根,热势较高者,加生石膏。 偏方二 [方药] 清瘟败毒饮加减,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黄、丹皮、玄参、知母、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各6~12克,生石膏12—16克,淡竹叶7克.仍有表证者,加重金银花、连翘的用量,阴液已耗,加鲜石斛、麦冬、天花粉等,兼有腑实证者,用生大黄通下。此外,此阶段还可选用清营汤、化斑汤、犀角地黄汤等。 偏方三 [

喉咙发炎应该怎么治疗

一、风热外侵致喉咙经常发炎 分热外侵致喉咙经常发炎,主要症状为咽部干燥灼热、微痛、吞咽不利、咽部有异物、全身发热、恶寒、咳嗽、痰黄、舌质红、苔薄黄。喉咙经常发炎怎么?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此药具有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邪的功效,主要材料为牛蒡子、黄芩、黄连、甘草、桔梗、板蓝根、马勃、连翘、玄参、升麻、柴胡、陈皮、僵蚕、薄荷,用法为水煎服。 二、肺胃热盛致喉咙经常发炎 肺胃热盛致喉咙经常发炎,主要症状为咽部疼痛剧烈、吞咽难受、咽喉红肿、咽喉有脓性分泌物附着、喉底部红、充血、有滤泡肿大、头痛、口干、大便干燥、舌质

玄参的药用偏方

1.治伤寒发汗吐下后,毒气不散,表虚里实,热发于外,故身斑如锦文,甚则烦躁谵语,兼治喉闭肿痛:玄参、升麻、甘草(炙)各半两。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七,以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服。(《类证活人书》玄参升麻汤) 2.治三焦积热:玄参、黄连、大黄各一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汤下。小儿丸粟米大。(《丹溪心法》) 3.治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玄参一两,麦冬(连心)八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温病条辨》增液汤) 4.治伤

嗓子痒发炎吃什么药

1、慢性咽炎散 方药:炙僵蚕、黄连、炙蜂房、金银花、代赭石、生牡蛎各,玉蝴蝶。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分20包,每服1包,1日2次。开水冲服。 2、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方药:生地,麦冬,白芍,薄荷,玄参,丹皮,贝母,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体会:咽喉为肺气出入之门户,肺热上炎,灼伤咽喉。方中生地养阴清热,玄参泻火解毒,麦冬养阴清肺,丹皮凉血消肿,白芍益阴养血,贝母清热散结,薄荷疏表利咽,甘草泻火解毒。合而成方,具有养阴清肺、解毒利咽之功。用于治疗急性咽喉肿痛,收效颇速。